關於《漫步華爾街》對技術分析的批判怎麼去看待?
謝邀。
關於技術分析和基本面分析的爭論,這裡就不說了,沒意思。爭論了將近百年了,豈是一兩句話就能說清的,何況到現在也沒人能說清……
這裡從另一個側面說說,先貼個圖。
圖上各個大神,都曾在美股交易中輝煌過,沒落過(除巴菲特老爺子外,雖然近些年也不咋地,但離輸掉褲衩的地步還很遠,因為他是把風險放在第一位的,而不是收益。實際上,最重要的就是這點,可巴老卻不怎麼說,坑人的地方也在這裡,所以人們學不會他的方法,只記得買入了,忘了賣出規避風險。不是學不會,是沒學全)。看圖,看看他們都是在什麼時期輝煌的。 格雷厄姆的方框畫小了,應該畫到29年。我也懶得改了,這裡說明一下。29年時,格老幾乎破產,後面老爺子出書玩了,不過留了個好學生——巴菲特。當然後期格老重振輝煌,不過在他的人生中,股市,包括美國經濟,就這麼一次大規模的全面崩潰,可惜格老沒躲過去……
圖裡也忘了畫上麥基爾了。73年出的《漫步華爾街》,就是圖中說的各類大神開始出書的年代,70-80年代出了不少書,並都傳為經典。十幾年沒有什麼大行情,閑著沒事,出書玩吧,哈哈,開個玩笑。
當然,說7、80年代沒行情也不準確,有次家喻戶曉的股災,不過相對幅度跟利弗摩爾的年代比比,也不算啥(圖上是對數坐標),87年和07年的更小一些。插一句,這裡面,真正靠做空賺得巨額利潤的,或者說靠做空成名的,也就利弗摩爾了。你可以這麼理解,做空是價值回歸,也算價值投資的範疇。但利弗摩爾對價值投資的認識,與格雷厄姆比起來,差好幾條街了,利弗摩爾被公認為技術分析的祖師爺之一。可諷刺的是,到29年,玩價值投資的格老毀了,玩技分的傑西倒是名灌華爾街……
看圖就能知道,時勢造英雄。出現相對快速,或者慢速但持續性強的上漲行情,價值投資的聖人就出來了,但無論什麼時候,都能出現技分聖人,只是持續性不強,做到巔峰就主觀了。這裡不是說技分方法主觀,而是使用技分方法的人主觀了,這是兩個概念。技術分析,從來都不會說肯定漲或是跌,只是說了一個大概率方向,同時為反方向行情做防備。可惜技分派總記不住這點,尤其是在巔峰時期。這是人性,長期成功,腦袋就昏了,其實價值投資者也這樣,是人都這樣。
《漫步華爾街》寫的很巧妙,表面上看,不但否定技分,連價值投資也是一帶而過。這裡應該正確理解麥基爾的意思。並不是否定技分或是價值投資,而是否定無論使用哪種方法,都要求準確無誤的這種想法。還是那句話,分析不是求確定性,而是求可能性。總抱著每筆必贏的心態,無論技分還是基本面,長期下來必輸無疑,唯一肯定的就是這點。
麥基爾說買入並持有(眾標的推崇的是指數基金)是王道,這個也要分情況。如果你從二戰後做指數基金(假設當時有),買入並持有,那麼到現在你就是巴菲特。如果你在康乾盛世時買入並持有(假設當時有股市和指數基金),到現在十幾代人你也緩不上來。
換句話說,你現在很年輕,買入美股的指數基金,到7、80歲的時候,這幾十年能保證美國經濟長盛不衰么?如果出現百年衰退怎麼辦?子孫後代熬得住么?物極必反啊。人的壽命是有限的,幾十年的長牛行情成就了巴菲特,但後面還能不能再出現這種情況就不好說了。
所以不能按字面意思簡單理解麥基爾或是其他投資大師的話吧。同一句話,在不同的行情,不同的國情,不同的時代,對應的策略都是不同的。至於題主問的是否否定趨勢等問題,這就好理解了,沒有否定,題主自己也認識到了,買入並持有,就是做趨勢的表現。只是趨勢有完結的時候,新的反向趨勢有開始的時候,不可一條道走到黑,不要去求確定的東西。隨機概率,不是否定技分的理由,反而是肯定技分。技分玩的就是概率。
再有,對於歷史不能預測未來的說法,我也真的不想再矯情了,隨意。不在乎歷史,那就別看了。別看圖表,也別看財報,這些都是歷史啊,別看啊。就給你一個當下的最新價格,你去做吧,祝你成功,哈。
隨機遊走,絕對沒有否定趨勢。根據學院派的效率市場假說,對隨機遊走做的解釋為:價格反應所有公開的信息,所以只有新消息能影響價格。由於新消息的好壞以及影響是隨機的,所以價格是隨機的。
它只是說未來價格是隨機的,並沒有說價格不能形成趨勢。比如:如果一段時間內消息都是好消息呢?有人說不現實,這並非不現實,利好是連著出的,利空也是連著出的。
因此,隨機遊走,也並沒有徹底否定持續盈利。效率市場假說確實否定了持續穩定的超額收益,但否定的並不嚴密。如果你能夠根據市場氛圍,經濟基本面的形勢,或者事件前後的邏輯關係來推出之後會影響股價的信息,哪怕十次對六次,你也可以穩定獲取超額收益
而所需的那些邏輯關係,也是趨勢成立或反轉的必然條件。真正有用的「技術分析」,也離不開這些東西。
而隨機遊走做否定的是:如果僅僅尋找過去的走勢和未來的走勢之間的關係,那麼是毫不相干的,也就是單純試圖從價格走勢中判斷未來是徒勞的。
然而你判斷出來明天走勢的邏輯,信息,你是可以預測明天走勢的。
看《黑天鵝》就明白了國慶假期看完了這本書,在開頭補一句,這本書基本以比較淺顯的語言介紹完了CFA3級中個人資產配置的一些核心內容,我覺得很好,包括大類資產配置決定90的收益,而不是你怎麼選股,這是一本個人投資者的福音書,但肯定不為資產管理者,包括高額收費的對沖基金,私募等所喜歡和接納,因為不管從書里還是從實際看,很多公募私募就是瞎折騰還拿高額報酬,投資簡單的指數,甚至行業指數就可以了,長期看極少投資人可以跑贏指數,你還不一定選得到,就算你選到,也不能保證他幾十年都跑贏,所以還是投資指數好,邏輯上沒問題。
這本書比較推崇指數投資,作者更像是一個市場不可知論的觀點持有者,所以他覺得價值投資還是技術投資,都不是那麼靠譜,在其他答案下的評論寫的比較多,乾脆開一個回答吧。
指數投資的定投策略,初衷就是擇時過難,為了避免不好的擇時所以才定投的。另外你的計算應該有一點偏差,如果定投中證500,按最壞的情況,就算在08年初的高位進去,到今年八月月中的樣子,能拿到70%以上的回報,年化7個多點,雖然不多,但久期看也就有5年左右的投資期,收益率基本就翻倍到14%的,絕對不是年初才「回本」的噢,就算到現在收益率也是不錯的,你看看有多少私募或者公募能打敗這個數,特別是在頂部開始計算的噢,私募數量太多不好書,公募的話這個業績應該能進前5%,那投資人是不是有信心選到前5%的公募產品還是乾脆定投省事兒?
有朋友說如果看2014年?是不是定投收益就特別低,那麼我們看就算到去年8月,由於定投的平滑成本也是有收益的,40%上下,但如若要截取時間段,到09年指數定投又收益率高的驚人,所以我們一般選長時段看,同樣時長,大部分基金收益跑不過指數,這個中外都一樣。
這個例子只是想說明,指數長期看,是穩定跑贏大部分基金的,這個結論選取的時間段越長,越有說服力,要說每年都有類似私募的股神跑出來,但是拉長一看,業績能出來的就很少了,公私募會極力以考核啥的搪塞,但我認為投資人不需要理基金的考核機制,公募私募定投指數都是投資人選擇的一種工具而已,如果這個考核機制不利於回報,那麼這種工具不要也罷。
如果公私募長期跑贏指數的概率小,大眾投資人就沒必要選擇公私募去理財,當然我這個回復肯定會讓很多資管的人士不爽,因為資管人士的薪水就來自這裡,但是事實擺在這裡,大部分的資管就是跑不過指數,我說的最簡單的等額定投而已,如果稍微加一點點策略,比如也就是簡單考慮市場平均PE值來定定投策略,指數投資優勢更大,而且也不費心,賺的就是穩健的時間錢,也是可以期待的收益率,不需要是徐翔那種,但是拉長時間看,穩健的複利收益也很可觀的,美國的大鱷都是至少30年起積累起來的,蓋棺定論的大家甚至都有超過50年的投資經歷,我覺得7到10年這個考核的期限,其實並不長。如果資管人士收費,其實不應該收浮動的20%,而是超出指數部分賺錢的20%,比如指數上漲80點,你的基金上漲100點,那麼應該是20點的20%,這才是資管人創造的阿爾法,市場本身上漲的部分指數都能做到,你憑嘛收錢呢?不過這樣搞,估計絕大多數私募就要關門了。
這麼說,不是看不起資產管理人,比如我認為比如徐翔,王亞偉那種,持續創造阿爾法的,當然值得拿高薪,但這種人確實市場上太少了,實際上尸位素餐的基金經理比比皆是,長期連指數都跑不贏,基民一年付幾百萬給他們做工資有必要嗎?還不如自己買指數。所以在我看,長期來說,指數基金是肯定有很大發展空間的,業績平庸的資產管理人薪酬也會逐步向社會工資的均值回歸。
回想一下,投資人為什麼買基金,因為自己選股票,做投資太難,太費精力了,是吧,那為什麼定投呢?就是你買基金,不管私募還是公募,都有很大可能碰到不負責任,或者能力低下的基金經理,比如今年8月爆倉的一大批私募,那可也是去年業績很好的,甚至有某一姐,你今年買了就麻煩了,所以選基金也是個麻煩的活兒,那麼如果有一個方法可以讓你超越90%的公私募管理人,費用極低,浮動收益自己全拿不用分給基金經理一毛錢。。。
SO. WHY NOT?所以這本書,我覺得還是有他自身的意義在這裡。
對於一個沒有深入研究、應用過技術分析的人來說,不值得反駁!我認可走勢大部分時間是呈現隨機波動的,但有部分時間,走勢是有規律的。不能拿一般來排除特殊!
好久以前看過,內容已不太記得了,好像是作者提出了隨機漫步的理論,不過作者沒有否定趨勢吧。起碼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是認可的。我想作者的意思是股價漲跌在短時間內是隨機的,如果是從長期來看,任意一隻股票的漲幅和跌幅也是隨機的。所以,通過隨機漫步的方法可以保證長期投資收益的確定性。這個長期,好像作者舉得例子是50年吧。現實中,這個理論也被證實了的,有一隻基金在多少年(忘了,肯定超過50年)戰勝了同期所有的基金,收益相當可觀。這個基金的特點就是沒有基金經理,從來沒有,基金名字也忘了,可以百度的到。
兩點證明他的理論是錯的。第一,有沒有用技術分析而長期穩定盈利的?有吧,這就證明他的觀點是錯的。 第二,運用科學的方法證明技術分析有效性,也能否定他的理論。 大數據時代已經證明結果推結果是具有科學性的。這樣可以通過建立一個完全客觀的系統(運用技術分析),用假設,歷史回測,找出樣本,從而可以用結果推結果最後證明這個系統有效,這樣間接證明技術分析不是無稽之談。
不懂的和玩不好技術分析的,都不相信。
玩過德州撲克嗎?德州撲克的確可以靠技術取勝,時間越長,技術越能實現穩定盈利。而且大部分時間都是技術好的,贏技術差的錢。
反正我是一直靠技術分析賺錢的,從來不看基本面。再說技術分析也並不是預測,靠的是概率和資金管理,最重要的是良好的心態和堅決按規則執行的自制力。
。。。。人家就是寫個觀點。他自己怎麼認為的那是他的事。你自己覺得有問題就去驗證。能賺錢的就是贏家。能生存下來的也是贏家。寫書能賺錢的也是贏家。懂?
技術分析的興盛跟電腦有密切關係電腦互聯網最近十幾年才開始普及很多歷史上沒有辦法發現的規律用電腦才能發現頂底之間有精確的數學關係,貼一篇很久以前的百年一人的帖子12.5日 (方也之百年一人)頂底對應與第一次激勵
一 頂底間存在精確的數學關係
中石油的上市,權重過大。造成指數更加失真,這給技術分析預測由於指數的相互不印證,帶來了極大的麻煩,預測結果的可靠性,確定性在大幅度降低。江恩曾說過頂底間存在精確的數學關係。用海量數據借用計算機遍歷技術我發現並證明頂底間確實存在這樣的關係
我藉此發展了一套確認體系.深圳綜合指數在11.12日那個低點,已經與10.16日那個高點完成了精確的頂底對應關係,這一意味著,反彈過後,再跌出的低點,1212這個低點就跟1567這個最高點完成
頂底對應,從而直接可判定1212點這個低點底部成立;而目前上證綜合指數4778點(相當於深圳綜合指數1212點這天),剛剛與10.31日6005點完成精確的頂底對應關係.這意味著,反彈過後,再次創出的低點,才能與6124完成頂底對應,從而判定這個新低,才是底部.當初我預測時候,寄希望於在12.3日前空間幅度大跌到4611附近,這樣由於空間幅度的大幅下挫,直接完成與6124的對應,而實際上市場沒有這樣.那麼這就不能將4778判定為底部,其帶來的結果或著我說的隱患兩種可能性在昨天的我已經說過了.而深圳綜合指數卻完成了這種頂底對應,即指數不相互印證,難以取捨,這就是我說的麻煩,疑慮增多。二 第一次激勵(推動)
江恩曾說過:一個推動的力量,被分解成周期性的有規律的運動.市場經過大幅下跌過後會出現強勁的上升,假如未來不創出新低,並繼續上漲.事後將被證明這是市場新一波推動的力量,可稱之為第一次激勵.這通常就是波浪理論中說的一浪.
12.3日這裡,日線已經有持續的上升動力,如果市場與6124完成了對應,而隨後短期大幅度上升,那麼市場就用實際的走勢證明了,這是第一次激勵,從而我可以
根據這兩點直接判斷4778就是底部,而到目前為止既沒有完成頂底對應,也沒看到短期大幅度上升.昨天我已經說過了,從分時走勢看留給市場短期上升的時間最多還有兩天,市場若再不大幅度上升,而在這裡盤整,那麼就會出現我說的那兩種情況1 做形態 2 破位創出新低,而通常交易時候,要按最壞的情況打算.三 12月的走勢從分時全息線上看將更加複雜,這通常說明包涵了子波里4浪運動,才 會有這樣的特徵.如果一定要在這裡交易,通常要按震蕩市,實施短線交易策略.結論: 通過上述1.2.3 確認系統目前不能確認4778是底部!因此場外資金最安全最簡單的做法就是等待。四:短期若12.6日收盤前後,市場還在這個區域盤整,短線可大幅度減倉。
再擇機回補。百年一人 2007年12.5日
不要非黑即白1、美國QE那幾年,美股一直漲,是隨機漫步嗎?2014年中國經濟崩潰,鐵礦石價格一瀉千里,是隨機漫步嗎?(當然不是)2、像纏學匯那種,每天都能早盤提示盤中提示的,就是在捏造理論套隨機漫步。比如【2015.09.11早盤提示(周五)1、今天依然關注5日線的支持,這是短線的強弱分界線,而短線的節奏,大家自己看著辦吧;
2、五周線距離較高,即使到下周形成底分型也不一定能向上延伸周線的一筆,所以中線的還不是大舉進場的時候;】
巴菲特說「能做波段的是神不是人」。能日內的那是超神,比神還厲害。-------------------------------------------------------------------reply 銀狐,纏學匯創始人德州撲克面對的是有限的對手,市場面對的是無限的對手。不能一概而論。【時間越長,技術越能實現穩定盈利。而且大部分時間都是技術好的,贏技術差的錢。】你在金融市場上這樣,大家的錢都被你賺走了可能嗎?
股票大作手裡面講過,20年代有個教授用數學公式對股票走勢進行了趨勢分析,當時的股票高手也承認分析的結果可以預測實際走勢,但沒有實際運用價值,因為當時沒有電腦,所有分析都得靠人力計算,等計算完早就過時了。謝邀!
在投資市場中,如何克服「市場隨機性」,怎樣用「隨機漫步」的投資方法來讓自己的投資收益穩定增長。
一:技術分析和基本面分析不能預測股市
1技術分析-不靠譜
就本質來說,技術分析就是通過繪製解讀股票圖表 ,預測股票的價格變化。技術分析師相信,一家公司的盈利,分紅,以及和未來業績有關的所有信息,都已經自動反映在公司以往的股票價格和成交量上。而股價的變化又會遵循某種趨勢運動,所以技術分析就是必要的。
但是馬爾基爾認為,技術分析的邏輯前提站不住腳,因此是靠不住的。過去股價的變動,不能作為預測未來股價變動的可靠依據,股票上升或者下跌和歷史沒有必然聯繫。
堅信股市存在重複性的模式,其原因在於「統計幻覺」。實驗表明,股價變動近似於一個隨機過程。技術分析忽略了這個大前提,才會對股票圖表執迷不悟。
2基本面分析的局限性
基本面分析是通過分析這個公司在市場中真正的價值-比如它現在的運行狀況、盈利水平等等-來預測股票未來價格走勢。但從證券分析師的投資業績來看,那些專業的分析師掌管的投資基金,並不比無人管理的大型股票指數所得的回報更好。
馬爾基爾認為,有很多因素影響了基本面分析師對於股價的預測,比如隨機性因素。很多影響公司盈利前景的重要變化,從本質上說都是隨機的,不能被預測的。另外,公司的弄虛作假也會影響股價的預測,它們經常會製造靠不住的財務報表。
二:克服市場隨機性的新投資技術
馬爾基爾建議,根據「市場隨機性」這一規律來制定投資策略。
1多樣化組合式投資
研究表明,通過多樣化的投資方式,能夠有效的降低風險。當然,多樣化也有他的臨界點,這個臨界點是50支股票。從實際操作來看,風險最小的投資組合方式是由17%外國股票和83%美國股票構成。
2規避人們的非理性行為
傳統經濟學在制定經濟模型是,往往假定投資者都是理性的。但是越來越多的金融學家發現,很多投資者的行為根本談不上理性。這些不理性的情緒和行為包括過於自信,判斷偏差,羊群效應等等,它們都有可能影響股價。
三:如何用「隨機漫步」法投資
最省事兒的方法就是採用定投的方式購買指數基金。有規律的長期購買,定投是降低風險的有效方法。一般情況喜愛,投資者持有股票或者基金的期限越長,投資收益的波動性就會越小。
另外,就算公司的經營狀況再好,也絕對不能為它支付超過實際價值的價格,一旦下定決心,就要儘可能的減少交易。這樣可以減少手續費和交易稅。
華爾街還流行一句話值得參考-繼續持有賺錢的股票,賣掉賠錢的股票。
這本書里馬爾基爾徹底批判了技術分析法,部分批判了基本面分析法。他覺得股市是融資交易的場所,也是一個賭徒集聚的賭場。股票短期的趨勢是不可預測的,這背後有太多的隨機性,沒有人能憑藉技術分析持續正確預測短期市場趨勢。有句很嘲諷的話是「蒙著眼睛的猴子丟飛鏢選中的股票有時候不比精英分析師挑選出來的股票更差勁」剛入股市的時候很多不懂,隨便買了只順眼的股票結果吃了好多漲停板,有些技術分析師給我推薦的股票我還深套其中。大多數華爾街的分析師,都是按基本面分析師的套路來從事分析工作的。所謂基本面,就是通過對企業的細緻分析,來確定一隻股票的價值幾何,也就是我們常常提到的估值。衡量股票價值得困難在於:①隨機事件的影響。②公司可以通過粉飾財務數據的方法迷惑分析師。③分析師本身就會犯錯(這個還能想一想以後人工智慧機器人分析師的前景)。
作者建議股票投資者不要買入單只股票,而是買入被動管理型基金。所謂買入被動管理型基金,這句話講,就是買入一隻指數中的所有股票,並且按其占指數的權重來買。從長期來看,沒有哪個主動管理型基金的經理可以跑贏市場整體的業績。
馬爾基爾雖然有很強大的個人主義,但他的四個選股建議還是感覺很受益:
1)所有股票的盈利增長要看起來連續5年超越市場平均水平。
2)絕不要為一隻股票支付超過其基礎價值得價格。
3)買入那些可以控制空中樓閣的股票。
4)儘可能減少交易。
基金投資書籍系列今天推薦是一本投資者所青睞的傳世之作《漫步華爾街》,這本書的ISBN碼為9787111235668。作者伯頓·馬爾基爾教授是美國總統經濟諮詢委員會委員之一。這不是一本操作指南,不教你一夜暴富的法子,寫作目的在於幫助投資人了解投資理論與實務,以培養健康的投資觀念。投資是一種生活方式,是一種樂趣,正確的使用各種令人目眩神迷的投資工具中使我們在面對社會的通貨膨脹,對資產保本增值。
基金投資書籍入門基金投資5_展恆基金網
用一個過去時間的函數要推斷出明天會發生什麼,跟那些用數學預測彩票的人一樣不請自來,加個回答。我認為技術分析還是有效的。
舉最簡單的拋硬幣來說,一般而言拋出正面和反面的概率基本相等,所以很難發生連續拋出10次都是正面或者反面的事件。同時我們又知道本次拋出的結果與上次無關,也無法決定下次拋出的正反面。到這裡引出來第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無法預測每一次拋出得結果,但是可以認定連續10次正面是小概率事件。然後再是第二個問題投機市場如果是隨機漫步的,為什麼我們能夠觀察到的趨勢運動佔市場波達比例遠遠超過拋硬幣落地連續正面或者反面的比例。拿A股來說雖說牛短熊長,但是不論上漲下跌,單邊的日子是遠多於拋硬幣的連續單面得日子的。就算是趨勢最不明顯的外匯市場有趨勢的日子也遠超千分之一。所以按照貝葉斯理論,股價,匯率的波動和完全隨機的布朗運動有本質區別。按照技術分析來講,我認為利弗莫爾時代應該是有明確歷史記錄以來開始進行最原始技術分析的那一批投機人士。我沒有去考證他們那個年代有沒有應用K線,bar之類的圖形,我認為那個年代均線應該還是沒有得到廣泛應用,更別說macd,kdj之類的略複雜的技術指標。到了二戰之後概率,統計,信號處理等學科開始向大眾普及,但因為手搖式計算機也沒有在民眾間普及,這些理論只能局限於演算法,無法實際投入使用。所以我認為那個時代的技術分析就像是現在得神經網路,深度學習一樣書只有大資金才可以玩的。分分類K線以及sma應該算quant初具雛形,macd,kdj可以算是初代quant。
接下來的一個問題是,我們還能用傳統技術分析手段獲利嗎?我認為可以,索羅斯沒有因為公布反身性理論破產,巴老就是踐行了70多年前的價值投資理論成為首富,所以一個理論,方法,交易系統不會改變趨勢。同樣macd,kdj也不會。
最後說一下單純運用技術分析能穩定獲利嗎?我認為很難。不論是哪種指標說白了都是對K線的變換。把玩指標多年,我可以讓kdj和macd展現出一模一樣的圖形,儘管兩者演算法目測完全不一致。因此搞技術指標組合是沒有什麼用處的。
最後也留一個我近期在思考的問題,技術指標的作用是啥?往常來講因為技術分析滯後性,技術分析反對派說技術分析無法預測未開,事實上有哪個手段可以預測未來呢?在預測能力上macd和最複雜的深度學習是一樣的,預測未開那是然並卵的事情。因此技術指標絕對不是用來預測,它應該在我們的交易系統裡面承擔別的功能。那麼這些功能應該是什麼?請各路大神給出意見和建議
如果沒有技術分析。那些計算機自動交割是按照什麼原則交易的。短期或許能隨機遊走,長期純屬扯淡,投資者是拋硬幣決定買賣么?至於趨勢是連續拋一面硬幣對形成的就更扯淡了,假如我某天中午吃面,開始這幾天都吃面,結果發現這幾天股市都大漲,有一天中午吃米跌了,能說明吃面吃米和股票漲跌有關係么? 決定股票走勢的,是投資者的邏輯,拿擲硬幣來比喻,這不是否定經濟行為的邏輯,說經濟學家,大鱷們全是煞筆么?
至於技術分析,智者見智,這渾水我是不摻。重要點是,看書要有自己的判斷,盡信書不如無書,尤其是非基礎科學的,尤其是談理論的。
技術分析要學的東西好多,一知半解的人要麼寫書捧要麼寫書黑,這些寫書的才是聰明人。
所謂的技術分析,就跟易經八卦風水五行中醫養生一樣,總是可以自圓其說,總是不能定量分析。非常適合拿去忽悠散戶。與其說是技術,還不如說是手藝
推薦閱讀:
※周線,日線有多條均線彙集在一根k線上是否會能量爆發?
※MDR-1ABT怎麼樣??
※交易高手和生手的區別?
※技術分析的目的?
※20150929市場行情如何看,國慶節快到了,節日快樂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