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有「無添加」「不含防腐劑」的食品就更加安全嗎?
本題來自知乎圓桌 ? 吃得明白,更多食品安全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先答題
不使用食品添加劑不一定更安全;
使用了食品添加劑不會更不安全(同等條件下較不使用而言)。首先明確一點,食品添加劑是需要經過詳盡的毒理學評價程序才能夠被批准使用的,這裡的毒理學評價程序包括急性毒理學評價程序、慢性毒理學評價程序和遺傳毒性評價程序,除此之外,在設定安全限量時,還在動物實驗限量的基礎上取了一個安全係數——100,即如果動物上最大無作用劑量是100mg/kg,那麼應用到人則是1mg/kg。
具體到一種食品的添加限量,則需要通過膳食調查進行確定,以保證各種攝入各種各樣的食品的時候,相關食品添加劑的攝入量不會超過限量。所以說:依照國標使用食品添加劑是安全的。這句話可不是簡簡單單一說而已,背後是有著大量的實驗和調查數據作為支撐的。
事實上,有些食品不使用食品添加劑反而不安全。
譬如說,香腸中如果不使用亞硝酸鹽,從而導致肉毒梭狀芽孢桿菌滋生的話,帶來的風險更大。要知道,肉毒素的毒性面前天津大爆炸中的氰化物都得甘拜下風。另一方面,有些食品為了不使用防腐劑從而加大了油、鹽、糖的用量,這三者所帶來的健康風險遠比防腐劑帶來的風險更大。
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GB 2760中所列的各種食品添加劑,有不少是源自天然食材或者直接從天然食材提取,比如說:黃原膠經由野油菜黃單孢菌發酵產生;乳酸鏈球菌歲乳酸鏈球菌發酵生產;酒石酸廣泛存在於水果中,尤其是葡萄;鳥苷酸RNA的組成成分等還有很多。
話說回來,在很多答案中我都強調,與其關注食品中的食品添加劑的使用還不如關注你所購買的食品是否是出自正規食品企業;其中的能量、脂肪、碳水化合物、鈉攝入是否超過每日推薦攝入量。一般來說,標稱無添加、無防腐劑要麼本來工藝上就不需要使用,要麼就是為了收智商稅。看到這個題目,我想起了趙本山的小品賣拐。
顧城說的好:「黑夜給了我黑色眼睛,我卻用它去尋找光明」。
前面幾位的回答已經從技術的角度對本題做了解讀,關於添加劑和防腐劑的安全性問題,之前的幾個回答里都反覆論述過了,這裡就不重複了。今天換種角度看這個問題,以期更好的理解這個問題以及我們所生活的世界。因為本土的緣故,大家對超市的自有品牌商品(Private Label)可能了解不多。在歐美的零售商業模式里,這種自有品牌商業模式已經發展的非常成熟,超市裡銷售的自有品牌商品數量至少佔到全部商品的50%。
自有品牌的模式就是零售商直接找製造商生產產品,掛上零售商自己的商標並只在自己的超市內銷售。這種模式的精髓在於,零售商直接涉入產品開發和生產,從而控制商品成本,同時打破傳統銷售渠道使得流通成本降低。這一切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提供質優價廉商品,吸引更多消費者。我們用學渣、學霸和學神來區分這三個層級的同一商品,見下圖的產品開發策略及產品銷售概念(Develpment Stratgies Products Conception)
其實,對於從事開發食品的專業人士而言,上面三種食品的安全性都沒有問題,可以說沒有區別。產品開發過程中的概念注入,都是為消費者量身定做的,這就是請君入甕。如果你喜歡不含添加劑的食品,你要多支付20%-50%的money以滿足你這個各人喜好,對於零售商來說學神的利潤遠高於另外兩種商品。結語:賣拐無處不在,國外也不例外。花更多錢買來的學神,只是給了你一個心靈上的安慰而已,那不過是一個美好的商業噱頭。
賣拐了、賣拐了…..,拐賣了啊…….!註:本文為知乎約稿,由於涉及商業利益,謝絕其它一切轉載,謝謝!
無添加:不是沒有食品添加劑,是指他們最後一環沒有添加食品添加劑;
不含防腐劑:一般要麼做不到不含防腐劑(比如檸檬汁就是天然防腐劑),要麼就是本身不需要防腐(如飲用水);腌製品蜜餞本來就是防腐處理過程,食鹽蔗糖就是防腐劑。
結論:凡註明無添加、不含防腐劑的,都是似是而非的產品宣傳,與科學和健康無關。延伸:防腐劑添加物一般情況下都是為了食品更好更安全。如果加不加都一樣,誰還會去家增加成本呢?只是有些不良企業確實使用非法添加物或者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劑(這些都是不符合食品添加劑定義的,也是違法的,但是會被媒體混淆)。那來一發病原微生物吧,肉毒梭菌怎麼樣?
每次聽到類似古時候的天多藍啊,古時候的食物純天然啊,古時候沒癌症啊。
我就想接古時候的人,咋滴?死的早啊。其實按照現代食品工業的技術水平來說,不添加食品添加劑的加工食品更加不安全。還是那句話,脫離劑量啊。
其實我覺得不知道為什麼大家自我轉移的那麼好。明明是監管問題卻轉移到了添加劑上。就像明明是治安問題卻轉移到立法上一樣。我們經常去超市,經常吃著超市裡的速食麵、麵包、火腿腸及各種小零食,超市裡這類加工食品絕大部分都含有添加劑,但我們卻對其知之甚少,甚至毫無所知,那麼到底神馬是添加劑?不知道不行么?
一、食品添加劑的前生今世從油條、豆腐開始,中國應用天然食品添加劑的歷史已經很久了。早在東漢時期,就使用鹽滷作凝固劑製作豆腐。從南宋開始,一礬二鹼三鹽的油條配方就有了記載,油條是老百姓早餐桌上物美價廉的食品。國人吃了上千年的油條、豆腐,歷史上尚未出現一例長期吃這種食品產生的中毒事件。公元6世紀,農業科學家賈思勰還在《齊民要術》中記載了天然色素用於食品的方法。泡菜的歷史有幾千年了,加工過程中先民不自覺使用了天然食品添加劑,過去的食鹽、海鹽等全都是粗製天然鹽,正是泡菜口感變脆的因素。世界範圍內,公元前1500年,埃及用食用天然色素為糖果著色,公元前4世紀,人們開始為葡萄酒人工著色。而最早使用的人工化學合成食品添加劑是1856年英國人威廉·鉑金從煤焦油中製取的染料色素「苯胺紫」。1856年,威廉·珀金還是個學化學的18歲學生,給倫敦的化學家奧古斯特·霍夫曼做研究助手,後者嘗試合成奎寧已經有一些時日了。復活節放假期間,霍夫曼出去了,珀金在他簡陋的實驗室里繼續尋找奎寧。他從煤焦油里得到了一種碳氫化合物,加進了氮使之成為含氮鹼基,然後再加進氧。然而,他得到的並非無色的奎寧,而是一種「髒兮兮的發紅的棕色沉澱物,」安東尼·S·特拉維斯在他描寫人工合成染料歷史的《彩虹的製造者》一書中是這麼說的。珀金「要是將這混合物倒進水槽也許就能得到諒解了,」特拉維斯寫到,可他很好奇,想知道如果用苯胺鹽進行二次氧化會有什麼結果。他這樣做了,得到的是一種黑乎乎的物質。當他用酒精沖洗這黑乎乎的東西時,一種美麗的紫色呈現在了眼前。試過其它幾種名字之後,它被命名為「苯胺紫」。
20世紀初期,一位德國科學家因實驗失誤而偶然合成了葡萄香味,這個新化學物質就是「鄰氨基苯甲酸甲脂」,從此拉開了人工香料的序幕。二戰後,隨著科學技術的飛躍發展及食品需求的急劇膨脹,歐洲的人工香料和合成色素的技術者們紛紛進入美國開設工廠,新的化學物質也大幅增長。不僅如此,新的合成物質防腐劑、調味劑、乳化劑等也加入了這支隊伍。隨著加工食品行業的規模不斷擴大,呈現不可避免的趨勢,聚集了一大批嗅到錢味的商人們,形成了既不屬於食品行業又不屬於化學行業的食品添加劑行業。
到目前位置,全世界食品添加劑品種達到25000種,其中80%為香料。直接食用的有3000-4000種,常見的有600到1000種。然而,這些人工合成添加劑在剛開始發明的時候,人們在舉杯歡慶當中沒有去試驗這些添加劑對人體有多大傷害。而這把整個食品產業的發展路線推向了不歸路!二、食品添加劑與煙草一個事物一旦形成產業氣候,即使後來發現這個事物是有害的,此時已經很難徹底消除這個事物了,煙草就是典型的案例。今年6月1日史上最嚴的北京禁煙令加強了消除煙草的火力,但消滅的時間或許需要與培養的時間一樣漫長。食品化學添加劑的興亡應該會與煙草的興亡類似,但時間相比將會短很多。那麼,食品化學添加劑到底有什麼危害?是不是限量就不會對身體有影響?與神奇的大自然相比,現代科學不過是黃毛小兒罷了。身體里發生的各種生物化學反應極其複雜,嚴格來說,化學物質的危害機制還沒有完全被發現,特別是對大腦機能和神經系統產生的影響是現代科學尚且無法完全掌握的。當前所發現的危害主要有四種情況:人體內化學物質攻擊細胞、攻擊遺傳物質、攻擊荷爾蒙受體以及成為過敏原,通俗來說比如會導致癌症、多動症、精神分裂症等等。本·法因戈爾德博士曾經通過開發完全排除以添加劑為首的化學物質的飲食療法治癒了很多多動症兒童,這就是著名的《法因戈爾德食譜》。犯罪研究專家亞歷山大·紹斯博士在著作《飲食與犯罪和暴力》中介紹了暴力青少年特別喜歡吃添加劑多的食品,通過在食譜中排除化學物質治療精神分裂症,食用了添加劑的兒童精神集中度和學習能力會隨著時間而降低的各種事例。
如果沒有了煙草,世界將會怎樣?食匠阿華認為地球照樣轉。如果沒有了食品化學添加劑,美味是否還存在?Newbox給了我們答案。健康與美味是可以並存的,只要我們用心去做。三、世界已經醬紫,我們咋辦呢?抽了20年煙的煙民還有救么?答案是肯定的。香煙和化學添加劑有著驚人的類似:抽一兩根香煙絕無大礙,喝一兩瓶可樂也無大恙,但日積月累,倘若某天得病了才後悔當初。吸煙有害健康的知識普及其實也僅僅是幾十年前的事情,化學添加劑則不知道還要多久?希望我們能夠儘早遠離香煙和化學添加劑。那麼如何區別無添加食品和普通食品呢?最方便的區別方法就是看配料表,無添加食品在配料表中不會出現山梨酸鉀、阿斯巴甜、苯甲酸鈉、磷酸氫鈣、焦磷酸二氫二鈉等你從來沒有注意過或者注意過但不知其解的天外異形-化學添加劑。另外,相信自己的味蕾,無添加的味道更純正、更天然,吃完後嘴裡感覺很乾凈,晚上不會出現口渴等現象。-- 首次發表於微信公眾號newbox,歡迎一起探討
說沒影響的,自已去吃一個月的快食麵再回來洗地(允許同時吃蔬果);這裡有「學霸大神」洋洋自灑的鼓吹食品添加劑,還很權威的整合流行語宣稱「拋開劑量談危害都是耍流氓」,道理誰都懂,但市面上真正的危害不是留存於書本中的適當劑量又或合法的更低害添加劑,而剛好相反,真正的食品添加劑毒害是巧妙的避開了那些理想主義學霸的生產操作,我對學霸質疑一句,立馬給它以鄉巴佬的名義拉黑;聯想到近期的醫療事件,從「公知」到「學霸」,下一波毀名詞要來了?我怕太理想主義的知乎遲早逃不過關門大吉之結局的
終於有人問這個問題了,答主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畢業,從事分析儀器7年。觀點:1.防腐劑和添加劑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我從來沒見過不需要加添加劑的食品(不包括蔬菜和糧食)。2.食品安全是一個非常專業的問題。食品安全比藥品安全和環境安全更複雜。普通人沒有辦法判斷安全還是不安全。所以,你操心也是瞎操心。舉個例子,到目前為止,不管是我國還是國外,都沒有辦法檢測地溝油。真的是木有辦法。3.什麼純天然,綠色食品,無添加全部是玩概念。4.食品安全被妖魔化的成分很多。
不一定哦, 食品防腐劑能抑制微生物活動,防止食品腐敗變質,從而延長食品的保質期。如果不添加防腐劑,食品會在短期內出現腐爛變質,這樣的食品相對來說更不安全;另外有些食品確實本身就不用再添加什麼額外的防腐劑,比如那些鹽腌產品,但是鹽吃多了會誘發高血壓;防腐劑本身不是錯,關鍵是過量和濫用,還有不良商家用非食品添加劑的化學物質來防腐。
我不同意很多人的觀點,我認為無添加,少添加是有可能的,我本身處於這個行業中,我們的食品努力在追求無添加,少添加。雖然很艱難,因為很多工廠如果不使用添加劑,我們能提供的食品保質期就很短,味道可能不如一般的同類食品,但是我們堅定的選擇做無添加食品是因為我們有顧客群是對此有需要的,所以我們的價格會略微高一點,顧客也能接受。所以無論從食品的本質,顧客的需求等等方面來說,努力去追求食品的少添加劑,無添加劑應該是我們做食品企業畢生追求,而不是以一句,大家都這麼做,或者沒有無添加的食品來為此辯解。 添加劑大體分為八類,能實現食物的口感更好,味道更香,外觀更漂亮,可以長時間保存,品質更穩定等功能。但是我覺得無添加而實現上述功能也不是不可能,比如用真空包裝,沖氮包裝等燈也能替代防腐劑,用一些天然的食物成分也可以替代部分添加劑的功效。我們會做到透明,直接告訴消費者,因為不含添加劑,我們可能食物的顏色,味道不一定比其他家要更好。所以我們也有部分忠實的客戶接受了這些,反而來購買我們的產品。 不能因為小惡不傷人,而把它光明正大,甚至為其掩飾。我覺得如果有可能實現食品的無添加,只是有賴於大部分人的共同努力。而且就算是沒辦法能做到完全無添加,我們也應該少用添加劑,並直接告訴消費者這是一種什麼添加劑,起到什麼效果。有的時候恐懼是因為無知。
不一定會更加安全,有時候反而會增加風險。但這裡僅僅討論合法添加。非法添加請直接撥打110。
無添加、不含防腐劑等措辭往往作為商業宣傳的手段來標榜商品的質量。但是,有很多食品本身就不需要加入添加劑或者防腐劑,比如一些腌製品。在符合標準的情況下,防腐劑本身的危害要遠遠遠遠遠遠小於腐敗食品的危害。
所以,不要一味的相信無添加、不含防腐劑就是好的食品。同理:純天然的不一定比人造的要好。有機食品不一定比普通的要好。瀉藥!不要相信商家的噱頭!不要相信商家的噱頭!不要相信商家的噱頭!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使用防腐劑和添加劑本身並沒有錯,不談劑量都是耍流氓!「無添加劑」,「無防腐劑」這要看放在什麼食物上。舉個栗子,經過商業滅菌,密封儲存的罐頭在沒有防腐劑的作用下能保存1年或以上。但是,像火腿啊!榨菜啊!等食品沒有防腐劑添加劑,你將獲得一個微生物培養基。
添加劑和防腐劑是為了讓食物在可實用期間儘可能地保持可食用性。食物腐敗有三種可能,化學反應如氧化作用,會產生紙殼一樣的「油哈味」,物理反應如潮濕,會失去鬆脆的口感,還有一種是生物反應,普遍指霉變了。除了食物腐敗,還有一種可能就是致病菌(pathogens)的生長。影響以上反應和細菌生長一共有六種因素:Food facter, acidity, time, temperature, oxygen, moisture. (FAT TOM)。分別是食物種類,酸鹼度,時間,溫度,含氧量,含水量。加入添加劑 (防腐劑是添加劑的一種),目的在於控制一種或多種以上的因素防止食物改變性質或細菌生長,最大化的保證產品質量。添加劑的種類有許多種,常用的酸,包括乳酸,維生素C,醋酸,可抗氧化,降低酸鹼度抑制細菌生長,都是對人體無害,甚至是有益的。常用的鹽,有氯化鈉(食鹽),氯化鉀(海水中也含有大量氯化鉀,但由於帶苦味只能少量食用),亞硝酸鹽。亞硝酸鹽的用途除了使肉製品顏色鮮亮,還有一個很大的作用時抑制肉毒桿菌生(clostridium botulinum)生長。肉毒桿菌產生的神經毒素微量可致命。正常使用的添加劑都是為了使食物更加安全。只有不正規使用,才會出現食品安全問題。
好多人的回答,我真的覺得他們都是利益受惠方。
相同的一種食品,比如麵包,有的企業就是可以做到不添加人工合成的添加劑,難道這些企業生產的麵包比那些使用添加劑的麵包還不安全?!
強調工業化生產出的食品零添加是科技的倒退!!!認為添加了防腐劑和添加劑的食品是不安全的說明絕大部分的人缺少最基本的科學素養!!!適量,合適的添加劑對食品有百利而無一害的!!!請分清楚食品添加劑和工業化學品的區別!!!三聚氰胺不是添加劑!!
添加劑對食品工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沒有食品添加劑,你買的油可能直接是哈喇子味的,麵包可能是長了毛的,零食可能是酸的。。。。。可用於食品的添加劑,GB2760里作出了詳細的規定,以上各位專家解讀的很清楚,劑量和應用範圍是關鍵,符合劑量和範圍要求的,就認為安全。但是認為安全和絕對安全,也是兩個概念,這個認識是逐漸進步的,比如,苯甲酸作為防腐劑,對其允許使用的食品種類,規定的範圍有所減少,因為比它更加優質,無害的防腐劑已經發現和推廣了。標準的安全和個人尺度上的安全,也是兩個事情,沒人可以強迫你,但你也不可以按自己的尺度去強迫標準應該更嚴。標準之所以為標準,自有其的理由和支撐,不是幾句話可以質疑的了的。私以為現在的社會飲食問題,主要在於膳食健康的層面,不安全的食品確實是有,但是斷然沒到你避也避不開的程度。頓頓在飯館吃高鈉飲食,天天不離甜食油炸,對食品安全指責的再多,又有何用?但凡在產品宣傳時說「本產品不含任何化學添加成分」的,我都會給之打上無良商家的標籤。因為這種宣傳方式足以顯示其對食品安全命題的不尊重。一個為了迎合消費者心理而胡吹亂唱的廠家,你能指望它恪守什麼底線,生產出什麼安全,或衛生的食品來?
斯認為這是一種內行誤導外行的宣傳手法,比如宣傳說不含色素,那麼在你認為他沒有添加劑,其實除了色素,其他的加了個遍宣傳說不添加防腐劑,在外人看來他沒加添加劑,其實它著色劑,酸度調節劑之類的一個沒少加,宣稱不添加人工合成啥啥啥,他給你?點天然的,完全可以啊。添加劑不可怕, 可怕的是脫離劑量只看添加劑本身
謝邀。我只想問一句,那麼你覺得加了防腐劑的袋裝牛奶和不加防腐劑的變質奶哪個更健康呢?在我的理解里有一個道理很簡單,凡事都有一個度,過猶不及。防腐劑和添加劑的添加量都有一個明確的標準,在符合這個標準的範圍內是合理的,相反過量自然就有害,什麼東西過量都是不好的。一種食品從種種方面考慮,為實現它的價值最大化添加一些添加劑無可厚非,如果你真的就在意這個我想你就只能自給自足,田園牧歌了~
謝邀。目前的共識是:沒有食品添加劑就沒有現代食品工業。目前的趨勢是:使用物理方法殺菌防腐或添加天然產物。對於「標有「無添加」「不含防腐劑」的食品」,一般應是保質期越短,越安全。
在天朝,賣煎餅的都恨不得說自己是「無蔗糖」「無防腐劑」「非轉基因」「純天然」。你說它標的安全不安全
推薦閱讀:
※頂新集團(康師傅,味全)在台灣因地溝油油遭抵制,為什麼大陸政府和民間沒有對它採取任何懲罰措施?
※如何看待台灣某導遊爆料「頂新集團康師傅」事件真假?
※有機食品對保護環境有利嗎?
※人可以喝寵物羊奶嗎?
※添加劑,防腐劑,色素有什麼區別嗎?
TAG:食品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