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我國目前農產品(蔬菜、水果等)的種植、銷售來看,我國農產品的發展遇到了怎樣的問題?

現在大家都知道我國食品安全問題非常嚴重,而真正健康、有機或者無公害的食品銷售價格卻異常的高,例如一斤無公害葡萄的價格是市場普通葡萄價格的幾倍,而最終百姓食品消費很高、我國的農民依然很窮,我們通過怎樣的方式能轉變目前的局面?


以上各位的答案我大致看了看,有些地方我不敢苟同。

曾經在某地蔬菜大棚看到大棚入口處一口大缸,就問菜農:這個缸是用來儲水,澆水的嗎?也太小了吧。菜農說,這個是兌葯的!沒錯,菜農把各種農藥、激素摻雜在一起,那麼一攪拌,5~7天噴一次菜!而他們也會留一小片地,不用這些雜七雜八的化肥農藥激素,種自己吃的菜。所以,所謂的農藥化肥無無殘留論,我堅決不信,這是其一。

二:據權威資料顯示,每生產一噸化肥,要排放出兩噸以上二氧化碳,我國化肥年產量(純氮)5000萬噸以上。光化肥生產,每年要排放出億萬噸二氧化碳,加之工業化、城鎮化步伐的加快,發電及汽車尾氣的大量增加等,由此加速導致了氣候變暖、冰雪消融、海平面升高、地質災害頻發,霧霾天氣增多等。

三、化學農藥在殺滅有害生物的同時,也殺滅了有益生物,如天敵昆蟲、蛙類、鳥類、蜜蜂、家蠶、野生生物等(就連一隻一年可捕食1.5萬隻昆蟲,有「莊稼衛士」之稱的青蛙大量死亡),各種病、蟲、草害抗藥性大多提高100倍以上,其中蚜蟲的抗藥性高達1600倍。

題主問的問題其實是如何解決農產品目前的高產與優質之間的矛盾問題。如何要種出所謂的有機,產量低、價格高又是一個問題。我國是個農業大國,五千年的文明史,就是農業的發展史。我們日常生活中所食用的安全食品有三個等級:①無公害食品②綠色食品③有機食品。平日里我們所經常聽說的無公害食品是級別最低的。我重點說有機。目前越來越多的人追求「有機」,各種有機在市場上出現:有機蔬菜、有機雜糧、有機酸奶。。。那麼什麼叫有機呢?有機農作物的生產過程嚴格遵循植物生長的自然規律,不得使用任何化肥、農藥、農藥激素、抗生素等。它要求在生產、加工、儲存等環節都必須認證,生產成品與銷售必須一致。這麼一來有機農產品的產量必然低之又低,並且這麼低的產量還要被害蟲分一杯羹。所以有機農產品的價格必然是高到一般人只能看看了。那麼有沒有一種東西能讓農作物在達到有機標準的同時,產量不下降,甚至是提升,並且不額外增加投入呢?答案當然是有。我也是在為目前中國農產品優質、高產之間的矛盾問題而努力的一員。為避免廣告嫌疑,我只能貼部分省份農業廳網站上的文章,請自行查看,甄別。

這裡的獼猴桃為啥長得特別好?

品質決定價格 意識決定成敗

岳池縣引進試驗新型肥料探索農作物生產節本增效新路子


中國的農產品產業生產量應該是飽和的。並且發展無序。細分市場做的不好,大部分還停留在注重產量,而不注重品質。


本人農民出身。經常看到類似的問題。

就農產品來說(蔬菜、水果等).,安全問題非常嚴重.這不是一個真相

不要老信朋友圈謠言。

農藥殘留: 首先,應該正確認識農藥殘留,並非所有的農藥都會在農作物上有殘留,農藥使用後,有的會被雨水沖洗掉,所以水果,蔬菜類吃之前要洗的。

有些農藥對作物病蟲害有作用,不一定對人體就有作用,因為使用濃度不一樣,農藥使用後作物本身是不會全部吸收的,有些農藥自身在大自然中也會降解。

人體本身也會有免疫能力,微量的藥物不會對健康造成影響,如果有影響,那該是巨毒藥物了,那誰還敢將它用在農作物上。

當然過量的農藥殘留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但是,既然是殘留,那就說明量相當少了,人體要吸收多少水果,蔬菜上的殘留藥物才會中毒。

蘋果是套著袋長大的,土豆是地下長大的,香蕉橘子是要扒皮吃的,白菜要扒幫子的,茄子辣椒是要洗的。。。。。

而真正健康、有機或者無公害的食品銷售價格卻異常的高,這是市場原因造成的。而不是成本原因。

無公害純天然是什麼呢?其實就是一個噱頭。

比如,一畝地白菜,撿長得品相好的單獨包裝出來,起名曰無公害蔬菜,剩下的不好的就是普通蔬菜,

如果說完全不用化肥農藥,是種不出蔬菜水果的,種出來你也不會買,歪瓜略棗,還渾身蟲子洞,你會吃?

菜價高,高在最後一公里,比如白菜在地里,會有菜販來收,五毛錢。

拉倒菜市場,菜販賣八毛錢即可盈利。

八毛的菜到了大超市,得賣三塊錢才能盈利,為啥,超市本身的成本高呀

人工費場地費,,,,

有人愛提規模化集約化。

事實上,規模化生產,產量和質量都不如精細耕種好

而且必定大量使用農藥化肥。

國家提倡集約化,土地流轉。

是為了讓農民失地,然後進城上樓,支援房地產。

城市人的錢騙的差不多了,開始像農民下手了。

農產品如果產生缺口,政府的意思可能是要靠進口解決。

農民窮的問題。怎麼解決。

我覺得只有一條路,那就是放棄種植業,去從事別的行業。

農民靠種地能養家糊口,那是很難的。

糧食種植,每畝年產值千元左右

五口之家,可得一萬左右。

人均每年兩千,在城市裡喂狗都不夠。

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完全靠打工。去建築工地賣苦力,分房地產行業的一點泔水喝。

最近聽說,樓不好賣,建築活也不好找了。。。


身邊的人一聽說我從事農業總是第一反應問是不是做有機的,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有機認證到底需要什麼,那種價格的菜他們也絕對不會買。我並不覺得有機種植這種模式值得推廣,是因為我覺得根本不符合國情。中國那麼努力研究超級稻為啥,不就是努力增產糧食養活這些小p民嘛,不用化肥不用農藥,不可否認出產植物味道確實很贊,可是產量和品相都下降很多,就這個方面來說是巨大的倒退,這就意味著成本飆升,一斤黃瓜賣十幾塊真不是想黑你。

如果做有機的初衷是為了解決食品安全問題,是一種責任,那麼不做有機是為了生產人人都吃得起的食物,也是一種責任,沒有哪種比較高尚。

話說現在人對農藥化肥的誤解也挺深的,一般殺蟲藥安全期7天,摘菜前7天不得撒葯,而十五天或一場雨後需要重新噴葯,農藥殘留性那麼持久的話幾畝西紅柿就不需要用到上萬的藥物了那倒喜聞樂見。

我國食品安全是挺嚴重,哪塊地種出的皮鞋膠囊,皮鞋酸奶,地溝油啊。


其實個人感覺農產品流通環節的成本遞增還是挺嚴重的,如果能有效降低中間環節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蔬菜價格,同時還能增加菜農收入,互諒網+農業確實 是個未來發展的方向,產地對接商超或直接對接大眾消費者不是沒有可能,從前一階段的調研來看,目前很多種植戶本身並不排斥這種方式但就是沒有真正去嘗試的勇氣,農民和農業市場尚需培育。其實目前做農業電商的公司非常多,像之前鬧出風波的一畝田和現在風聲雀起的社員網,以及阿里和京東,可見途徑非常之多,嘗試未必不可!


作為一個一直關注農業的局外人,這裡面的問題太多了。

解決價格貴,不安全就必須集約化生產,也就是要農場化,但現在政府喊了多少年,攔路虎依然那麼多。

首先,不讓土地流轉。要建農場,必須是大片土地,可是土地是集體所有,私人使用;而現在很多地方政府形同癱瘓,無法直接租到地。

其次,土地成本太高。從農民手裡直接租,風險高,成本高,法律問題太多,一旦投入了設備政府又來干涉,損失慘重。就算這些都不是問題,土地污染需要改造,也是一筆巨款,而且現在土地租金太高。

再次,其實菜真不貴,是銷售商加價的結果。也就是各種房租水電人力成本在流通領域的疊加。不安全的因素很多也來自這個方面。

暫時想不起來,理下再更。。。


消費者想要的有機產品,在中國目前的大環境下,幾乎是不可能存在的,有的話也都到了某些人的餐桌上。

現在農產品市場隨處可見無公害、綠色、有機字眼,其實絕大部分都是王婆自買自誇,他們不從事或者不接觸生產環節,對生產過程的掌控為零,農產品的品質是無法追溯的。

也不要相信政府的認證,認證只是對紙面的東西進行檢查,樣品抽檢也是事先準備好的樣品送檢,誰也不想發現問題,因為發現問題了,就增加了各方面的成本,大家默契的圓這個謊言!


中國農業現在要和改革開放初期走相反的路。

土地由包干到戶到集中經營管理。中國城市化進程已經遠遠超過農業變化進程。中國農業需要現代化,工業化,產業化。農村城鎮化的同時農民職業化。大的企業集團管理省市級別耕地面積。專業的耕,種,產,銷,再加工,深加工。

這樣可以提高產量(科學管理,機械化,可持續等),提高質量(嚴格規範農藥,激素,化肥等化學品使用,普及農殘等化學品殘留檢測),避免惡性競爭,提高新時期農民收入。

同時農業由市場和國家計劃雙向調控。既滿足市場經濟發展需求,又保證國家安全等需求。

目前看,農民收入不僅沒有多少提高(惡性競爭嚴重,生產成本高,生產效率低,生產方式落後不科學等),而且農民也成為高危行業(農藥激素等化學品的濫用,不規範化導致農民身體健康受到極大危害),所以這種以家庭為最小單位的農業生產方式已經嚴重製約中國經濟發展進程。

事關全民健康,國家未來,希望國家看見並重視。


謝邀,這個問題其實我不懂。但我猜農產品的工業化、公司化生產,是不是提高質量,降低成本,增加農民(公司員工)收入的辦法。


都是概念而已, 不要太在意。。。沒有肥料,農作物長不了那麼好。。

農家肥?有機肥?很乾凈?無有害物質殘留?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頂新集團康師傅餿水油事件?
標有「無添加」「不含防腐劑」的食品就更加安全嗎?
頂新集團(康師傅,味全)在台灣因地溝油油遭抵制,為什麼大陸政府和民間沒有對它採取任何懲罰措施?
如何看待台灣某導遊爆料「頂新集團康師傅」事件真假?
有機食品對保護環境有利嗎?

TAG:有機食品 | 食品安全 | 農產品 | 食品價格 | 食品銷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