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們會不會盡量讓自己的肉變得很難吃來減少自己會受到的襲擊?
有的動物的肉很好吃,比如羊肉、牛肉、狗肉、驢肉,但有的動物的肉很不好吃,比如鯊魚肉、貓肉、馬肉,令自己的肉變得比較不好吃,是一種生物進化的自我保護方法嗎?雖然站在人類(吃貨)的角度提出這個問題但是確實很想知道在生物界是不是有類似的趨利避害的因素去減少自己身體的食用價值的案例。
當年辣椒就是這麼想的,把自己弄出個刺激性的味道,所有動物咬了一口以後都會倍感後悔,噴著眼淚鼻涕跑去漱口。只有傻乎乎的鳥類吃不到辣味,但是也消化不了辣椒的種子,幫辣椒傳播了種子順手還施了肥。辣椒在心裡嘲笑著這個無能的世界,似乎已經沒有什麼能阻止辣椒統治這個世界.直到有一天,有一個人類吃了辣椒……
所以不論動植物把自己的味道進化的多難吃,總架不住剛好有愛吃這個味的變態物種突然的出現。
總覺得題主好像某種程度上以「用進廢退」的觀點在思考問題。
生物具有某種性狀,不是它們主動進化出來的,而是偶然基因變異產生,然後經過一代代的自然選擇使得變異基因在種群中的比例越來越高,最後導致全部的個體都具有了這種性狀。假如有這樣一個物種,由於基因變異,他們中一半的個體突然具有了某種「難吃基因」,導致它們的肉對捕食者來說特別難吃,咬一口就放棄了,寧願餓肚子。而另一半的個體沒有這種基因,捕食者吃起來非常愉快。這兩種個體除了肉質區別外,在其它各個性狀上都沒有區別,無論是警惕性、奔跑能力、戰鬥能力、外觀、氣味等等各方面,都沒有區別。那麼,對這兩種個體來說,或者對這兩種基因來說,它們被捕食者選作目標、進行捕獵、成功擊殺的概率都是相同的。所以原來是一半對一半,經過幾年十幾年的生活後,這兩種個體的數量還是一半對一半。也就是說,是否具有「難吃基因」並不會影響到自然選擇的過程。因此這種基因就不會佔據整個種群,使得它們全都變得難吃。動物可以進化成比較難吃,但是捕食者也會進化成覺得他們的肉好吃,比如鼻涕蟲。。。總有動物覺得好吃
色香味,香也是很重要的,臭鼬母子向大家問好。
不會。因為不知道該怎麼變。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動物沒有令自己的肉變得不好吃的內在動力和外在因素,這不是一個可行的自我保護方法,雖然是一個可能的自我保護方法。首先動物的確會通過各種方式來減少自己會受到的襲擊,舉一些例子1、烏龜等長出厚厚的甲殼;2、變色龍通過改變自己的顏色,竹節蟲、枯葉蝶的形態類似周圍環境的「擬態」行為,通過隱蔽的方法逃避被襲擊;3、一些昆蟲或魚類有通過進化出顏色鮮艷的外表來警告捕食者自己有毒;4、烏賊噴墨,黃鼠狼放出臭氣,以及壁虎斷尾等方式來幫助自己逃跑;5、動物的裝死行為;
6、動物加快自己的逃生速度和本領。以上的這些防禦機制都是可以客觀觀察到了,而不需要考慮捕食者的主觀感受,下面討論題主的問題,通過使自己肉變得難吃來減少被捕食的威脅,這個所涉及到的問題有兩處:
1、被捕食者如何知道自己在捕食者的嘴裡是否好吃?2、捕食者有沒有人所謂「好吃」的概念?被捕食者如何知道自己在捕食者的嘴裡是否好吃?
從我們自己的角度看,我們是否能想像的到在其他動物的嘴裡,好吃是怎麼的概念,同樣的食物在貓的嘴裡和狗的嘴裡又是怎麼樣的體驗。而且人類本身的口味差異都很大,換做動物是否有口味差異呢?那被捕食者如何知道捕食者會不喜歡哪樣的味道呢?人可以用別的材料做實驗,動物無法感知其他動物的感受,又沒有智慧去做實驗,主觀上沒有依此改變的因素和動力。從自然的客觀角度考慮,捕食者在飢餓的狀態下,除非有毒,飢不擇食啊,自然的惡劣條件下應該不會因為難吃而選擇不吃,生存第一。捕食者有沒有「好吃」的概念?
我在知乎的另一問題下有相似的回答,人和很多其他哺乳動物在「好吃」這一主觀感受上的意見是不是一樣的? - 李歡的回答,基本觀點是哺乳動物和人一樣有味覺感受細胞,在食物的味道是有一定的偏好性,也就是它們有「好吃」的概念,但和人的口味可能不太相同,同時食物氣味是很大的決定因素之一。對於植食性哺乳動物來說,植物可以進化出辣味、苦味減少被吃的可能,但對於肉食性動物來說,它們對食物的好吃與否的判斷基本是血腥味,而且被捕食的動物除了製造毒素,很難通過合成其他物質來改變自身的味道,因為大家身上都是血淋漓的肉,身體內影響味道的因素只有血和無機鹽等,別無其他,不知道有沒有動物能產生生物鹼或辣椒素的。
前面說到的是哺乳動物,動物界還有其他門類,低等動物有沒有味覺感受器官還是個問題,如果連味覺感受器官都沒有,自然不存在「好吃」的概念,只有能不能吃的問題,被捕食者就沒有改變自身味道的動力了。因此,動物沒有令自己的肉變得不好吃的內在動力和外在因素,不是一個可行的自我保護方法,雖然是一個可能的自我保護方法。因為捕食者同時也是在進化的。覺得牛羊肉難吃獅子肉好吃的那些人,早就死絕了。
何止是難吃有很多動物都進化成有毒了,,,,那些有毒但不用毒捕獵的都是為了防止被吃
羊肉、牛肉、狗肉、驢肉好吃的原因並非由它們自己決定,這些家畜經歷了n代的人工選擇,不好吃的基因已經被淘汰,今天的你吃到的都是好吃的。題注所舉的不好吃的例子,貓、馬並非蓄養來吃肉,好吃與否同選擇壓力沒關係。
直到被咬了一口丟到路邊才後悔莫及…
比較不現實,因為肉變得難吃這種性狀並不能提升自己的生存繁衍概率。假定某種動物的某個個體突變出了難吃的肉,首先我們知道捕食者一般是先弄死獵物再吃的,很少聽說哪種捕食者撕下一塊獵物肉嘗嘗味道。所以等捕食者嘗出突變個體味道極為難吃後,突變個體也死了,難吃的肉沒能讓它保住性命,即使基因傳給下一代,依然無法產生優勢。
植物就容易進化出這種能力,因為植物被捕食時還就真的是撕下一塊嘗嘗味的。
這個問題好有趣( ̄▽ ̄)來提供一下自己的觀點ˊ_&>ˋ 題主請容我緩緩道來。
首先跟你suo一個關於進化的事兒啊... 就是這玩意兒是跨代的事情 而且就像你無法選擇自己的眼睛顏色一樣,動物們也無法選擇自己的特徵。
待我給你簡單化慢慢說起 雖然聽起來可能有點不著邊兒但是是有銜接的!( ′ ▽ ` )?
你看到的烏龜的殼 長頸鹿的脖子等等特徵都是因為這些特徵給了他們生存優勢。
舉例說成千上萬年前 長頸鹿的種群裡面因為基因上的存在的不同(或者是異變)導致了長頸鹿朋友們中呢,有的脖子長點兒,有的脖子短點兒(是不是該叫他們短頸鹿hhh)。脖子短的那批啊,由於吃樹葉兒夠不到上面的食物,而下面的競爭又太大,常常要和自己人以及其他物種進行資源的競爭(或者突然襲來什麼災難導致下面沒有樹葉兒啦),有贏家就得有輸家,於是乎有一批短脖子的長頸鹿呢就因為食物的稀缺活不下去啦,而脖子長的朋友們依舊安靜面癱臉地咀嚼中ˊ_&>ˋ。脖子的長度是一種可以遺傳的基因,脖子長的那批身為鹿生贏家,能夠活到傳宗接代,這個基因被傳給了他的子子孫孫,所以久而久之,脖子長的這個特徵在長頸鹿裡面就越來越多見,而脖子短的特徵就漸漸變少啦。說到這兒聰明的小朋友是不是已經明白了我要說什麼了呢?:D【講的這麼差誰聽得懂
我的觀點是 肉感這種不嚼幾下不知道的特徵作為生存砝碼實在是太冒險了,畢竟被獅子什麼的咬一口發現不好吃於是開開心心地讓你逃跑了的可能性並不大,因為人家一般不給你這個機會。
管他好不好吃,咬死再說對不對。
( ̄▽ ̄)所以即便你肉感如何如何難吃,那時候你也被咬死了嚕,所以你也沒有機會碾壓肉感好的那一批去傳宗接代修改基因pool噠ˊ_&>ˋ
所以一般從食慾上進行防禦的話比較好用的應該是氣味或者樣子。在你被咬碎之前就能讓他反胃,然後你就不用被咬碎辣!( ′ ▽ ` )?
另外誰跟我說長頸鹿脖子長是因為自己去夠樹上的葉子而抻長的我跟誰急【。居然沒人說考拉,考拉祖先進化了多年,終於讓自己的肉無比難吃,然後就沒有了天敵
正經回答一下。題主說的是物種進化,但是物種進化是伴隨著個體死亡進行的。
題主的意思是,我的肉不好吃了,所以他們就不吃了。
但是有一隻老鼠突然把自己的肉變成貓屎了,貓怎麼知道呢?物種進化是,你長得難看,你沒有後代,你難看的基因就沒留下來,宏觀看你的後代更完美了(更適合將自己的基因給下下一代),所以叫他「進化」了。而「你的肉難吃」說明了你已經死了,要不貓咪怎麼知道這隻老鼠是貓屎味?可能貓大爺拍拍屁股,老子不吃了。但是現在那隻老鼠已經掛了啊,珍貴的染色體還沒來得及給手……不,給下一代啊。就醬。好吃的動物一方面的確會被我們人來大量吃掉,可另一方面我們不是也會一直大量培育繁殖它們來保證他們能繼續被我們吃掉嗎?o(`ω′ )o
為了防止被野獸襲擊,我決定再也不洗澡了。
但是這樣的性狀怎樣遺傳下去呢。。。
確實有這樣的動物,比如樹懶不是主動進化雞鴨糧食等在人類的篩選下還越來越好吃了呢關鍵是過程
兩廣沿海地區的咸鯊魚是有著悠久歷史的傳統食品(方言叫「沙魚」,只有一米長。不知道跟海底世界裡面的鯊魚是不是同一類。。。)
鯊魚肉不好吃那是你不會做!鯊魚肉煮糖水是非常好吃D。ps:快十年沒吃過了。
居然沒幾條靠譜的答案。
這樣的動物實在太多了,簡直不勝枚舉。拿我們身邊最常見的例子:你以為白鰱是靠什麼繁衍壯大的?肉難吃(或僅僅是不夠好吃)是許多生物最主要的生存優勢。
另外,題主說的馬肉可不算難吃,馬肉做好了非常好吃的,最好的馬肉絕對比最好的驢肉好吃。
推薦閱讀:
※人類在進化史上,出現過哪些不可思議但沒能遺傳下來的能力?
※為什麼人的肌肉是收縮產生拉力,而非舒張產生"撐力"?
※激活巨型病毒的意義是什麼?
※股四頭肌為什麼有四個頭,股二頭肌只有兩個頭?是不是和進化有關係?
※從什麼生物開始產生了神經細胞?是否只存在於「需移動」的生物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