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板上為什麼同時存在北橋晶元和南橋晶元?

北橋晶元和南橋晶元各有什麼用,為什麼要設計成兩個而不是一個


主板的北橋相對來說屬於高速的晶元,主要集成了內存控制器、pcie控制器等,負責cpu和高速介面之間的數據交換,以及橋接cpu和南橋。

而南橋主要負責計算機的低速介面,比如sata控制器等

造成這樣局面的原因我不是很清楚,我猜測是因為cpu的介面更新的頻率是比較高的,而南橋上的低速介面已經很久沒啥變化了(除了最近幾年sata更新到了sata express,usb升級到了3.0)

但是現在的cpu都內置了pcie控制器和內存控制器,所以現在的大多數主板是沒有北橋而只有南橋的


額,之前CPU集成度不高所以NB和SB沒法放進去,後來對內存PCIE之類速度需求需求增加外加工藝提高於是把北橋(內存控制器PCIE控制器之類)扔到CPU里,後來覺得集成度還可以再高點,於是南橋(PCH)都扔進去了。看這塊主板沒有南橋和北橋。

intel在新的CoreM平板里貌似也集成了,但是Yoga3那貨沒集成PCH。

另外在新平台中CPU(非Haswell-E或者IVY-E的),CPU引出16條PCIE3.0,而在PCH會引出8條PCIE2.0,除了極少數16+4X CF的奇葩大部分PCH引出的PCIE都不接顯卡。


北橋負責高速設備和CPU之間的溝通,南橋負責低速設備和北橋之間的通信,這就是「橋」的意思。橋兩邊匹配的是不同的速度。

後來北橋給CPU吃了。


二者的優化目標不一致,北橋講究速度,南橋支持的類型多,設備多。如果一塊晶元沒法很好地滿足兩個需求,那麼設計成兩個晶元就是好主意了


綜上所述, 當年是技術不足, 現在就是圈錢.


AMD Athlon64 的時候, 也有廠商索性將南北橋合併,成為單一晶元組,例如NVIDIA的nForce 4


歷史上很多類似的設計只是巧合,只是IBM唐·埃斯特利奇的小組,也許是某個小組中的人覺得這麼設計在當時的看起來更便利而已,至於隨後幾十年的PC產業發展也是這些人始料未及的,這裡更多是歷史的選擇。

比如說,要是大門的媽媽不是IBM的董事,唐·埃斯特利奇領導的小組也許就不會選擇當時還落後其他候選操作系統很多的DOS系統,也就未必有後來的南北橋不斷發展壯大的故事了。


一個用於pm的需求變更介面一個用於碼農需求變化的介面


推薦閱讀:

calloc/malloc/realloc有什麼不同?
所有遞歸都可以改寫成循環嗎?
如何評價「消逝的光芒」這款遊戲 ?
使用「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玩遊戲會是什麼感覺?
計算機專業女孩子應該往什麼方向發展?

TAG:計算機 | 電腦硬體 | 主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