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較有名的黃埔學生當中,有哪些人的事迹可以配的上「升官發財請往他處,貪生怕死莫入斯門」這句話?
說一個黃埔學生的故事吧。
宣俠父(1899一1938),浙江諸暨人。1916年考入浙江省立特種水產學院,畢業後以第一名的成績獲准公費去日本留學。在日本認真研究馬克思主義,積极參加社會活動,被母校停止公費留學待遇。1922年回國,和共產黨人俞秀松、宣中華在杭州、台州等地從事革命活動。1923年在杭州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不久,轉為中共黨員。1924年,受浙江黨組織委派,考入廣州黃埔軍校,成為黃埔第一期學員。
黃埔軍校的組織模式,是仿照蘇聯紅軍的。孫中山原來一直頭痛,如何能使一支軍隊始終保持革命性,而不使其變質的問題。以歐美諸國的軍隊國家化原則,已證明當時在中國是行不通的。而國內諸軍閥部隊的養軍模式,更是令孫中山厭惡之深。直到在共產國際派來的顧問鮑羅廷的建議下,孫中山確立了「以黨治國,以黨治軍」的原則。在軍隊中,設置國民黨的組織,使軍隊完全處於黨的掌控之下,並以黨的主義指揮全軍,從而建立一支真正革命的「黨軍」。這一原則首先就體現在了黃埔軍校的創辦上。
黃埔軍校的最高領導機構為軍校特別黨部,通過全校選舉產生執行委員會和監察委員。執行委員會以負責全校所有的日常事務,監察委員則監督執行的效果和執行委員本人。所有委員均由全體教官學生選舉產生,包括校長在內任何人不得有特權。在校黨部下又設各區隊的黨小組和學生隊分部,黨小組長由各區隊全體黨員選舉產生,學生隊分部幹部由各學生隊全體學生選舉產生。黨小組只對軍校上一級黨組織負責,而不對任何非組織的個人負責。這種組織模式從理論上說是很好的,可以體現出民主原則,保證了黨組織的戰鬥力,杜絕了個人擅權。可惜的是,偏偏有人不遵守,你又拿他沒辦法。這個人就是校長蔣介石。
蔣介石雖為新時代的政黨魁首之一,但實際上卻是個思想舊式的人物。他對時髦的政治理論並不太懂,卻極為專權,信奉的是獨裁政治,民主不過是拿來玩玩的手段。在軍校的第一屆特別黨部選舉中,他和4名學生一起被選為特別黨部執行委員,執行委員會又選蔣為監察委員。從這一選舉結果看,倒也並不失其校長的面子。可是,隨後蔣介石就開始帶頭不遵守黨紀校規。他以校長、特別黨部執行委員和監察委員的身份,直接下文指定各學生區隊的黨小組長,並要求黨小組長每周直接向他書面報告黨內活動及工作情況。這就違反了黃埔軍校的組織原則,從而引起了建校不久的一場風波。
蔣介石的命令下達後,黨內高層並無什麼反響。由此即可看出,國民黨從來都不是一個紀律嚴明的組織,對自己的黨紀黨規也並不尊重,這也正是孫中山力主改組國民黨、引入共產黨人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浙江籍的一期學生、共產黨員宣俠父站起來了。他直接上書蔣介石,批評其違反了孫中山的治黨原則,長此以往,黨組織就會變成個人的工具。本來宣俠父和蔣介石是浙江同鄉,又同樣有留日經歷,且為人急公好義有才有德,正是蔣介石準備收為己用的重要目標之一。開始蔣介石對宣俠父還很客氣,操起一口綿軟的浙江官話好言相勸,要求其收回指責並認錯道歉,仍然是校長欣賞的好學生。然而宣俠父並不因蔣校長的好意而放棄原則,年輕人的血氣方剛使他慷慨陳辭。蔣介石沒什麼理論功底,根本說不守宣俠父。但他有一身混跡上海灘的痞氣和一代梟雄的姦猾,立即繞開了這一事件的政治涵義,而是指責宣俠父目無師長,不執行命令,要他寫悔過書,否則將予以開除。當時中共在黃埔的組織還只是秘密初建,既分散人又不多,結果沒能及時聲援和支持宣俠父。這一重大政治原則分歧演變成了校長和抗命學生的個人行為,其結果可想而知。宣俠父人如其名,是個硬骨頭,毫不退讓,憤然於3天后離開了黃埔軍校。臨行前留詩兩句:大璞未完總是玉,精鋼寧折不為鉤。
宣俠父事件在當時並沒有引起人們的太多注意,而實際上正是在這時,蔣介石邁出了其把持黃埔軍校,以至最終把持了整個國民黨的腳步。
宣俠父後來到了黨在北方的領導人李大釗手下工作,並受李派遣前往馮玉祥部國民軍中做政治宣傳工作。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馮玉祥也開始「清黨」,宣俠父與劉伯堅、劉志丹等人一起被「禮送」出境。此後宣俠父相繼到梁冠英、吉鴻昌部中做兵運爭取工作,吉鴻昌就是在他的介紹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宣俠父的多方奔走下,促成了馮玉祥、吉鴻昌和方振武的聯合,成立了察哈爾民眾抗日盟軍,收復了被日偽軍侵佔的察東重鎮多倫,振奮了全國民眾的抗日情緒。當察哈爾民眾抗日盟軍與「中國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接連失敗後,宣俠父轉到上海參加中央特科工作。1935年,宣俠父奉命到香港開展抗日統戰工作,積極聯絡李濟深、陳銘樞、蔡廷鍇、蔣光鼐等將領抗日反蔣。國共實現第二次合作後,宣俠父被任命為國民革命軍第18集團軍高級參謀,以八路軍住西安辦事處的身份及當年在黃埔軍校的關係,繼續在國民黨高級將領中進行統戰工作。宣俠父能說能寫,雄辯滔滔,活動能力極強,馮玉祥就評價其為:「浙江出了個宣俠父,他的一張嘴,能頂二百門大炮。」蔣介石最恨有人來分化他的黃埔系統,而且宣俠父還是曾經「背叛」了他的學生,就更不能容忍。他指令國民黨軍事委員會西安行營主任蔣鼎文,對宣俠父實施秘密制裁。蔣鼎文是當年黃埔軍校的軍事教官,直接帶過第一期學生,與宣俠父熟識。自從宣俠父在西安上任以來,時常找蔣鼎文來為八路軍要接濟,弄得蔣鼎文頭痛不已。蔣介石下了命令,蔣鼎文終於得到了解脫。他隨即將除掉宣俠父的命令傳達給了在西安的軍統組織。1938年7月31日,宣俠父在西安被軍統特務綁架後殺害,時年39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沈聽雪的歷史文集」,搜索微信號shentingxue2017
非常感謝網友支持,會繼續推出精彩文章讓大家欣賞。
在那個時代敢跟著共產黨鬧革命的黃埔學生,應該都不是為了升官發財。
黃埔校花【誤】蔣先雲(1902-1927)
陳賡
「黃埔之英,民族之雄」的戴安瀾將軍
1941年12月16日,第200師開赴緬甸協同英軍作戰。戴將軍率領200師不惜冒孤軍深入的危險,開進同古,逐次接替了英軍的防務。為了掩護英軍安全撤退,充分作好迎戰準備,戴安瀾率部日夜搶修工事,布下三道防線,阻擊遲滯敵軍前進。
1942年初,應美國和英國的一再要求,中國政府組建中國遠征軍。第5軍和第6軍從曼德勒向南推進,打擊日本侵略軍。1942年2月,參加東瓜保衛戰。蔣介石單獨招見了戴安瀾,詢問第200師能否在東瓜堅守一兩周,打個勝仗?戴安瀾甘立軍令:「此次遠征,系唐明以來揚威國外之盛舉,戴某雖戰至一兵一卒,也必定挫敵凶焰,固守東瓜。 」在沒有空軍協同作戰的情況下,同4倍於己、配備有步兵特種兵和空軍的日軍苦戰12天,完全是以步兵對抗日軍的立體進攻,掩護了英軍的安全撤退,並殲敵5000餘人。1942年3月19日,同古保衛戰開始。200師全體官兵堅守陣地,勇猛還擊。雖是孤軍作戰,後援困難,但師長戴安瀾決心誓死抵禦到底。他在致夫人王荷馨的信中寫道:「余此次奉命固守同古,因上面大計未定,後方聯絡過遠,敵人行動又快,現孤軍奮鬥,決心全部犧牲,以報國家養育。為國戰死,事極光榮。」他帶頭立下遺囑:只要還有一兵一卒,亦需堅守到底。如本師長戰死,以副師長代之,副師長戰死以參謀長代之。參謀長戰死,以某某團長代之。全師各級指揮官紛紛效仿,誓與同古共存亡。敵人的猛烈進攻,造成傷亡猛增,掩體被毀。戴安瀾指揮將士利用殘垣斷壁、炸彈坑繼續抵抗。他還採取百米決鬥術,等攻擊的敵人到達50米處時,才從戰壕里一躍而出,或用手榴彈集中投擲,或用刺刀進行肉搏。同古保衛戰歷時12天,200師以高昂的鬥志與敵鏖戰,以犧牲800人的代價,打退了日軍20多次衝鋒,殲滅敵軍4000多人,俘敵400多人,予敵重創,打出了國威。1942年3月29日,戴安瀾率200師趁勢突圍,戰到次日凌晨,中國守軍大部分渡過錫塘河,跳出日軍包圍圈。至此,東瓜保衛戰終於以中國軍隊主動撤退宣告結束。此役戴安瀾率200師孤軍奮戰,斃傷日軍5000餘人,掩護了英軍的撤退,取得了出國參戰的首次勝利。1942年4月24日拂曉,棠吉之戰爆發。負責收復棠吉的第200師將士率先向日軍發起進攻。鑒於敵守軍強大,戴安瀾便命部隊先行強攻棠吉西側的敵警戒陣地,並一舉奪下。然而,此時局部戰鬥的勝利,已無法遏止整個緬甸戰場上中英盟軍疾速潰敗的車輪。日軍第56軍團除策應正面之敵外,繼續秘密穿越緬泰邊境1500公里的原始大森林,並神出鬼沒地出現在後方臘戍、密支那等城的中國守軍面前 。戴安瀾在收復棠吉的戰鬥中親臨前線指揮,攻克棠吉,不僅使中國遠征軍以極大的鼓舞,而且也使東線戰局的轉危為安有了希望。外侮需人御,將軍賦採薇。
師稱機械化,勇奪虎羆威。 浴血東瓜守,驅倭棠吉歸。 沙場竟殞命,壯志也無違。 ――毛澤東敬輓 黃埔之英,民族之雄。 ――周恩來敬輓註:參考百度百科資料
在那種危機時刻,恐怕不是像現在的幹部培訓班,大家都是腦袋別在褲腰帶上,是要上戰場的,我寧願相信他們是後來打下了地盤富貴了才變質,也不願相信一開始就是為了發財!!總覺得那個時代的人都特別有理想都是"蠢人",我們現在太聰明了,所以喜歡臆測
抗日戰爭中,犧牲的上萬名黃埔生!!!
你的名字雖無人知曉
你的功績長期被掩埋你後代在很長一段時期不敢公開紀念你但你的光輝將照耀將來的中國抱歉你和你一起犧牲的官兵
不屬於腫瘤砥柱!所以這個帖子將被五毛檢舉只因你們沒有去打油擊而是在正面戰場血拚!所有最後跟共黨走的將領
在抗日中犧牲的支撐起中央軍和各地方軍的萬餘名基層軍官
前五期畢業後那群服務社會或者經商的。
99%的黃埔學員都能配的上這句話,有資料寫到,抗戰20萬黃埔學院,活下來只有11000人。
戴安瀾。有答主略有涉及,但所述並不詳細。以下來自百度百科:
戴安瀾(1904~1942),原名戴炳陽、字衍功、自號海鷗,漢族,安徽省無為縣仁泉鄉(今洪巷鄉)練溪社區風和自然村人。國軍名將,黃埔系骨幹之一。1926年黃埔軍校三期畢業。曾血戰古北口,後立下台兒庄戰役部分戰功、擊敗瑞陽公路日軍第九師團主力(屬武漢會戰)、擊退艾山陣地日軍進攻(屬徐州會戰)、攻克崑崙關/擊斃中村正雄少將(屬崑崙關戰役)等戰功,因崑崙關一役獲得蔣中正"當代之標準青年將領"之讚譽。是二戰中第一位獲得美國勳章的中國軍人。
1942年,率第200師作為中國遠征軍的先頭部隊赴緬參戰。取得同古會戰(殲敵五千餘,而日軍兵力4倍於戴部)、收復棠吉等戰功。1942年5月18日在郎科地區指揮突圍戰鬥中負重傷,26日下午5時40分在緬北茅邦村殉國。1939年6月17日,授陸軍少將。1942年10月16日,追贈陸軍中將,解放後追認為革命烈士。
蔣中正賦詩:「虎頭食肉負雄姿,看萬里長征,與敵周旋欣不忝;馬革裹屍酹壯志,惜大勛未集,虛予期望痛何如?」。孫立人稱讚:「偉哉將軍,戰績輝煌。」1943年3月,毛澤東賦詩「外侮需人御,將軍賦採薇。師稱機械化,勇奪虎羆威。浴血東瓜守,驅倭棠吉歸。沙場竟殞命,壯志也無違。」周恩來題寫輓詞:「黃埔之英,民族之雄。」羅斯福說:「戴安瀾將軍於1942年同盟國緬甸戰場協同援英抗日時期,作戰英勇,指揮卓越,圓滿完成所負任務,實為我同盟國軍人之優良楷模。」史迪威評價「立功異域揚大漢聲威的第一人。」
張靈甫算嗎
郭汝槐、候鏡如、韓練成(天子親賜)
推薦閱讀:
※馬可波羅到過中國嗎?
※中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為什麼沒有成功?
※有哪些在中國歷史上有重大意義,甚至民族代表性的事物,其遺址現在卻不在中國境內?
※如何看待「天津一女子擺射擊攤被判非法持有槍支罪,警方鑒定出 6 支槍支」一事?
※有什麼東西只有中國能造,國外不能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