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一個瞬間,你覺得這個時代科技水平落後得要命?

好吧,我是在看了一遍又一遍《三體》後有這種感覺的………


每次翻開內科書,看見裡面滿滿都是發病原因不明,基理不明,特效治療沒有的時候,都有一種無力感。


一個數學坑了物理坑了化學坑了生物的瞬間。

事實是這樣的:

正如高票所說的那樣,翻開醫學和生理學書,一堆原因不明的事情,

醫學和生理學沒有嚴謹完善的理論體系,

一個很重要的緣由是生物學沒有嚴謹完善的理論體系,何況具體的生理學;

生物學沒有嚴謹完善的理論體系,

一個很重要的緣由是化學沒有嚴謹完善的理論體系,這樣談何對蛋白質、DNA這些大分子的來龍去脈進行嚴謹的理論分析,因此更無從對宏觀的生物組織、個體、種群和生態進行更進一步的分析了;

化學沒有嚴謹完善的理論體系,

一個很重要的緣由是物理學沒有嚴謹完善的理論體系,

呸,

物理學有相對嚴謹完善的理論體系,那就是量子力學和相對論。

因此人們得以對原子,尤其是原子核外電子進行嚴謹詳細的理論分析,這對於理論化學至關重要,因為,能夠從根本上對原子的反應進行理論推斷,我們就可以解釋和預測微觀乃至宏觀的化學反應。

一切看上去十分完美。

這時候數學摻和進來了,

求解的第一步是用反應原子、離子能量的漢密爾頓算符求解對應的薛定諤方程,

人們發現,

除了最最最簡單的氫原子及其離子的薛定諤方程可以求解,

其餘所有的原子和離子都無法得到解析解……

於是理論化學的道路就堵死在這裡了。。。

Game Over


我們這個時代水平最高的消費級攜帶型個人計算機之一——iPad。

它的內部結構是這樣的。

中間那一大塊佔據了整個機器絕大多數體積的黑色的東西,是電池。

(圖片搜索自Google,侵刪。)

=============2015/9/24分割線=============

不知道誰把這個答案又頂起來,還莫名其妙上了日報,評論區里又有大量【不友善詞語】在放【不友善詞語】。

當代的計算機,無論是攜帶型的還是非攜帶型的,硬體本身的功耗和能源技術都是計算技術發展最大的阻礙之一。

即使是不需要電池的計算機,其功耗過高導致散熱模塊的臃腫,對於一個計算設備來說同樣是不協調的。

我只是舉出一個最直觀的例子來說明我們計算機在功耗和供能技術上,現實與理想的差距,不需要你們這些【不友善詞語】在評論區告訴我屏幕有這麼大不做這麼大的電池也不會空著。

一個最簡單的反駁就是,如果其本身的供電和功耗不是問題,為什麼iPad里不能上四路黑泰坦?


當然是調戲Siri的時候,簡直蠢哭了!

不服來辯!!

補充兩個,《三體》中,丁儀說,我從冬眠里醒來,已經是幾百年前的古人了,但是我還能在現在的大學裡教物理。

每次看到這兒都不寒而慄。

每次想到探索者一號飛了二十年才抵達太陽系邊緣。我都覺得對於浩瀚星河來說,我們實在太微不足道了。



我非常同意前面回答的答案,最該吐槽的必須是醫學

我講一個故事吧

那年我剛剛進神經外科,瘋狂的練習腰椎穿刺術,不過仍然有很多時候不能一針達到目的,要不然就是扎到骨頭上,搞得病人哇哇大叫喊痛。

有天我們組收了一個年輕軍官P,不到25歲吧,還是個排長,膠質瘤術後複發的。

做了第二次手術之後,由我為他做腰穿

非常順利,一針到位

做完的時候

「哇,N醫生,做完了嗎?我一點感覺都沒有啊,你是給我做腰穿唯一一個不痛的醫生啊。謝謝醫生!」

「嗯?是嗎?哈哈哈,看來今天手氣很好,我等會就去買張彩票」

我非常高興,這是第一個誇我做腰穿不痛的病人啊

非常興奮,尼瑪還在大學同學群裡面群發了這條消息

一年後,我突然接到神經外科的一個電話(這個時候我已經到其他科室了)

「小N啊,你今天下午來一下,有一個捐獻器官的手術,要取腦子,你沒有見過,過來當助手,順便學習一下」主任給我打了一個電話

「ok」

進了手術室

「哎,挺可惜的小孩,一家人正在吃飯突然就暈倒了,送來已經腦疝了,膠質瘤又複發了。生前他自己就簽好遺體器官捐獻了」(NICU住了半個月了,最後宣布腦死亡),因為不是我管床,主任給我簡單介紹了一下情況。

我翻病歷,名字赫然寫的P

最後取出腦子,麻木的下台

「做完了嗎?我一點感覺都沒有啊,你是給我做腰穿唯一一個不痛的醫生啊」

不止那一瞬間,很多時候,我都認為現在的科技太落後了

我們依然是膠質瘤的手下敗將

生命有時候很短,很艱難

好好活著,珍惜生命中每一個美好的時刻

再講一個故事

這個依舊是膠質瘤的患者,在外院取了活檢,是高級別的膠質瘤,免疫組化結果沒有拿到。

患者和家屬不願意手術

開始規律口服化療葯治療

這是治療前的磁共振,注意我紅色的區域,時間和腫瘤

服藥一個月

繼續服藥

看見沒有,腫瘤明顯縮小了!!!患者癥狀也明顯緩解了!

令我們無比激動,無比高興

繼續服藥,一直維持在這樣的水平

我們非常高興,一直在期待是不是能夠通過化療藥物治癒膠質瘤

但是5月份,腫瘤不幸較前增大了

後來做了放療

現在定期在複查。

雖然這個病例沒有朝我們最希望最完美的方向發展,但這也可以算是一個奇蹟了,極大的鼓舞了我們。

讓我們堅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必將戰勝膠質瘤。

滿懷希望,繼續前行。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前陣子在飛機上又一次重溫了偉大的《回到未來》三部曲,赫然發現裡面一九八五年要去的「未來」日期是二〇一五年十月二十一日。

二〇一五年十月二十一日。也就是說,如果希望真實生活能夠超越這部電影,我們得在接下來三十天里開發並普及出以下科技:

  • 微型可控聚變裝置 Mr. Fusion
  • 返老還童術
  • 飛行汽車,或者說可以將普通汽車轉換為飛行汽車的懸浮輪胎
  • 空中高速公路
  • 全自動機器人服務站
  • 浮空滑板
  • 縮水披薩,餅乾大小,食用時放入 Hydrator 之後膨脹到正常尺寸
  • 裸眼 3D 全息影像播放技術
  • 伸縮棒球棍
  • 可以自動改變尺寸並自動烘乾的衣服
  • 自己綁緊鞋帶的鞋
  • 精確到分鐘的局部人工天氣控制技術
  • ……

除了伸縮棒球棍這種華而不實的東西之外,上述每一項對今天的我們來說都不啻於外星科技。聚變能源與飛車就不說了,前陣子 Lexus 那隻不停溢出冷氣、只能在特定導軌上滑行的浮空滑板和片中的對比,是個昂貴得多麼驚人的笑話啊。

當然我們現在有許多電影中不曾預見到的奇妙也美好的東西。可是如果讓小時候第一次看完此片時迫不及待要去未來看看的我直接踏入今天的世界,一定會覺得失望。


每次仰望星空的時候。


蘋果數據線經常斷裂的時候。


如圖 還是圖樣

( -「那個她是誰!!你告訴我!不說咱倆就到此為止了!...........」)


最簡單的,人類至今也搞不清楚水泥的微觀結構到底是怎麼形成的,雖然這東西隨處可見。


哆啦a夢第41卷:公元2008年時光機發明以來……


每年的科技盛典是xx公司第n代手機發布會。

科技媒體既看不到科學,也見不到技術。

╭(╯^╰)╮

說好的殖民火星,說好的銀河漫遊,說好的星辰大海。

1969年,人類第一次登月。然後,四十餘年後人類還沒有登上其他任何星體。

說好的可控核聚變,說好的量子計算。

大概「還要40年」。

1985年提出的「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2006年才達成協議。耗資100億美元,結果多次拖延各方撕逼後(為了哪家加工哪部分裝置,哪家又多賺了,哪家的零件又太貴了,各家分別造好的部分居然因為規格不一樣拼不到一起),延期11年至2027才能啟動。

與此同時,中國已超過50家互聯網企業估值在10億美元以上。

對於各方來說,這是典型的囚徒困境。成功則全人類收益,失敗則自己賠錢。所以缺乏動力。

美蘇爭霸這種有壓迫感的時候大家倒是知道拼了命也要攀科技樹。

這個時代有最聰明的頭腦們每天都在思考這個按鈕應該怎麼在屏幕上擺放,並努力地做各種像素級的調整。即使幾個月後就會有其他同樣聰明的頭腦再推翻原有方案重來一遍。

新一代的「酒池肉林」嗎?荔枝跑死烈馬的「盛世」嗎?又有多少高樓只為「摘星」而建呢?

不知道該說什麼。

我似乎還沒跟上這個時代的品位。

----------------------------------------------------------------------

相比那邊O2O鬧騰無比,最近兩年才終於出現第一家風投(Quantum Wave Fund)願意為未來科技下注。然而在這個想像力近乎無限的領域,他們發現沒有足夠的量子科技公司可以讓他們投。

那邊廂,

人人都想O2O

這邊廂,

Investors lack quantum-computing startups to fund


當那些---手工的永遠比機械的要好,

天然的永遠比人工的要好的言論,

""甚囂塵上""的時候。。。。。

--------2015.5.22--------

評論區的各位,你要說精密儀器,我覺得好笑,還要強行腦補我說精密儀器是老師傅敲敲打打出來的你確定不是在逗我?

你們的想像力太豐富,我只是想表達。。。算了-_-||

你們想像力如此豐富,自行腦補吧。


中成藥,三個「尚不明確」


真的沒有人覺得每天居然還要一日三餐才不會餓死很不方便嗎。 。。

我也喜歡美食,但是有時候真的就是嫌覓食很麻煩,而且各種浪費時間。

就因為這事兒,每天三次!三次地強行打斷你的當前活動,逼著整個大學裡成千上萬的學生在同一個時間段放下手裡的事情,潮水般擁擠到食堂里進餐,還要考慮菜式口味,油不油膩。自己做飯的還要購置材料,下廚炒菜,吃好了套上塑膠手套洗碟洗碗,隨便又幾個小時過去了。

有時候忙起事情來,一到飯點,真的覺得如果說花二十塊錢可以充值當前角色飽食感的話我現在就掃碼付款。

所以講真,都二十一世紀那麼久了,指甲蓋的CPU上面幾億個晶體管了,航天飛船載人登月了,3D列印開始完善了,Siri都會用餅乾怪獸來嘲諷我沒有一個朋友了,哎呀宇宙大爆炸你都說要模擬了,你這麼能耐倒是造一瓶飽食膠囊出來啊。

小小一顆,營養均衡,維生素齊全,盈含充足熱量糖分,緩慢被機體逐步消化以保證持續供能續航,每天就早起吃一粒,啥事都沒有,想幹啥幹啥,也不用為此頻繁出門,不用叫外賣,不用購料做菜洗碟子,餓了困了來一粒,健康又便利。

何況也不是非讓你每天吃這個,只是提供一種選擇,就是有時候真的就躺著姿勢正舒服不想出門也不想叫外賣,或者工作了忙得停不下來爭分奪秒的,隨手來一粒馬上解決,多好。

這才是我覺得符合時代發展水平的現代產品。

還吃飯。

太原始了。


居然還沒有開發出美味的零熱量食品。。。


太多太多,且聽我說:

  • 加加林在五十年前已上天,但直到今天,到達月球仍是我們極限;

  • 計算機已讓世界緊密相連,但直到今天,智能還搞不懂人類語言;

  • 核聚變的原理是如此簡單,但直到今天,可控核聚變都沒有實現;

  • 萊特兄弟百年前飛離地面,但直到今天,坐飛機又少又貴又麻煩;

  • 電池已經發明了兩百多年,但直到今天,電腦電池都撐不過半天;

  • 現代醫學於文藝復興出現,但直到今天,治療大量病症只靠機緣;
  • 萬年前原始人類已會種田,但直到今天,十多億人口還吃不飽飯;
  • 出門遇到下雨已司空見慣,但直到今天,要防止淋濕竟只靠雨傘;

……(請在評論區補充)

哎,人類發展真緩慢,真希望趕快來個外星文明,把愚蠢的我們收編!


什麼時候能有可以截圖的鏡子?!

就那種早上起床刷完牙一抬頭,或者洗過澡出來一轉身,發出「卧槽我是仙女吧怎麼這麼美」的驚嘆的時候,你只需要點擊鏡子的右下角,就可以呼喚出倒計時五秒的截圖功能。這個產品暫時稱之為iMirror.

iMirror內嵌一萬種濾鏡和市面上主流的一千種美圖App,可在截圖後即時進行手術。之後通過自身攜帶的藍牙傳輸至自己的手機等設備。你也可以選擇「太美了急不可待」模式,在鏡子上用wifi登陸instagram等社交App,第一時間Po出:今天的我長這樣。(來自iMirror2.0客戶端)

衍伸功能:iMirror自帶面部掃描解鎖功能,俗稱刷臉。同時和您的iPhone連接,可實時提醒主人在忙於工作之餘不要忘了起身花一分鐘時間照照鏡子,以及「您本次照鏡子耗時半小時,擊敗了全國97%的用戶」的成長提示。順便提供看相功能,每天早晨洗漱時根據今天的面相給予出行宜忌建議。

這麼好的東西(其實就是個反光的大ipad)遲遲沒有面世,逼得廣大仙女和王紙們從Nokia時代開始,這麼多年一直拿著手機對著鏡子拍照。手裡拿個手機蠢蠢噠的不說,關鍵是:這,樣,拍,就,不,美,了!

這個時代的科技水平真是落後!


看論文的時候,大部分文章其實也沒解決什麼問題.....


推薦閱讀:

運動 MP3 有哪些推薦?
我國西北土壤荒漠化目前都採用了哪些治理措施?
地震了,基站斷了,就沒別的辦法通信了嗎?
如何評價小米 5 發布會說到的黑科技?
歐洲文藝復興後產生了科技,中國沒有類似黑暗的中世紀,卻為什麼沒有產生科技?

TAG:人屬動物人類 | 調查類問題 | 科技 | 科技趨勢 | 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