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去發現自己內心深處真正想要得到的東西?
很迷茫,我不知道我想要的東西究竟是不是我真正想要。如何去追求一種平和喜樂的人生狀態?如莊子所說: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
如題主所言應該是那種喜怒不放在心,不在乎旁人的指指點點,專心做自己內心所向之事?
至於怎麼發現,才疏學淺,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光想是不行的,你想畫畫,那你就去學,去畫,你想教書,那你就要考教師證,只有不斷的嘗試心裡所想所思,才有可能找到那個能讓你不厭其煩的專心一意做一輩子的事情,記住是才有可能,也有可能我們一輩子都在找尋的路上。
如果,你告訴我你心裡什麼想法都沒有,那麼我也就只能「呵呵」啦。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
我很高興你找到了這句話,因為這句話就是訴說了使命感背後的心情。
其實,沒什麼,不要定義自己就好了。
打英雄聯盟就認真打,畫畫就認真畫,凡事往快樂里做。總有一天你會發現自己會喜歡一種走路的方法的。一句話。多經歷,多思考。
兩段話,記得以前在評論區給別人做過一個比喻,自己挺滿意。我挺贊同胡適的一句話,人活著本身沒什麼意義,你給它點意義,它就有了意義。至於你給它的意義是怎樣的,這中間沒有什麼對錯之分。換句話說,去做你想做的事,成為你想成為的人,那你走的路對你來說就是對的了。自己的喜好,本來就是存在於自己內心之中的,最想要走哪條路,自己其實是一清二楚的。
又一說,人活著在於經歷的多少。我說我特想開家書店,光想起來就覺得激動。好的,我可以把一輩子的時光都放在書店上,我會過得很快樂很充實。但是有一天,我試著寫了篇文章,突然發現卧槽寫文章帶來的樂趣比開書店多了去了啊,我這一輩子要是用來寫文章該多好。大概就是這個道理,多去經歷,多讀書,就是為了讓人看到更廣闊的世界,想到以前從來沒想過的事。這種經歷越廣,一個人就越清楚自己的內心,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
PS.之所以把之前寫的「多經歷,多讀書」改為「多經歷,多思考」,是因為我後來覺得,某種意義上說讀書也是一種經歷。另外,我一直覺得讀書只是為人豐富修為帶來了一個途徑,但人云亦云,自己不會思考才是更要命的。-----------------------------------------------------PS(PS).講個以前聽過的故事吧。說一小提琴大師出場費上萬,聞名於世。有一天他去做實驗,跑到地鐵里演奏,又在面前擺了個帽子,結果被人們赤裸裸的無視。我特想加個標題,《論什麼叫人云亦云沒大腦》。我想,內心深處的真實喜好往往就是這樣被隱藏起來,然後被大部分人無視的。(完)很高興看到這個問題.因為最近我找到了心底真正嚮往的東西.那將是心靈的依歸和能量. 這是一個具體的方法.(因為是爪機所以只能複製.我懶得標出處了...)
最後你會發現原來想要的都只是表層的.剝去這些就能發現內心想要的.就會遇到幸福感動.
而我的理想就是想讓身邊的人都可以開開心心.釋放壓力找到長存的動力.夢想就是全世界都可以這樣..心底其實就是如此單純.
以下轉自孫文亮的答案
關於如何找到人生目標 兌現承諾的時候到了。我想用一種最簡單、直接、有成效方法來解決那些勵志文章和成功故事的一個通病:
就是他們一直鼓勵我們「做我們想做的事」,但從來不告訴年輕迷茫的我們怎麼去找到「我們想做的事」(以至於誤導了很多朋友以為那就是「我想一覺睡到國慶節」或者「我想做個吃貨」之類的意思)。我要說的這個方法在我認識的許多人身上成功過,但它不是我想出來的。
知名博客寫手Steve Pavlina在它的博客中對這個方法有很詳細的描述,但似乎也不是Steve Pavlina自己想出來的。網上也有不少中文翻譯版本,有可能你曾經看到過,但那些翻譯都有失偏頗,以至於讓讀者很難理解精髓。所以在這裡把原文重新編輯,結合以上的經驗分享,再用比較適合中國人的陳述方式分享給大家。如果你願意嘗試,願意按照要求去做,或許我們可以用接下來的不到500個字,幫助你在20分鐘到1個小時內找到你的人生目標。我們開始吧。
(1) 先在你忙碌的生活中找出一個小時的完全空閑的時間。關掉手機,關掉電腦,關上房門,保證這一個小時沒有任何打擾。這一小時只屬於你,和你要找到人生理想這件事。你要記住,這可能是你人生最重要的一個小時。你的生命可能在這一個小時候變得不同。如果一個小時的時間貨幣只能用來換一樣東西,那麼就是找到你的人生目標絕對是最值得的。(2) 準備幾張大的白紙,和一支筆。
(3) 在第一張白紙上的最上方中央,寫下一句話:「你這輩子活著是為了什麼?」 (4) 是的,接下來你要做的,就是回答這個問題。把你腦中閃過的第一個想法馬上寫在第一行。任何想法都可以,而且可以只是幾個字。比如說:「賺很多錢。」 (5) 不斷地重複第4步。直到你哭出來為止。 是的,就是這麼簡單。儘管這個方法看上去很傻,但是它很有效。如果你想要找到人生目標,你就必須先剔除腦中所有那些「偽裝的答案」。你通常需要15-20分鐘的時間和過程去剔除那些覆蓋在表面上的那些受到外界觀念、主流思維影響而得出的答案。所有的這些偽裝的答案都來自於你的大腦、你的思維、和你的回憶,但真正的答案出現時,你會感覺到它來自你的內心最深處。
對於從來沒有考慮過這類問題的人來說,可能會需要比較長的時間(一個小時或者更多)才能把腦子裡面的那些雜物剔除掉。在你寫到50-100條的時候,你可能會想放棄,或者找個借口去做別的事。因為你可能覺得這個方法沒有任何效果,你的答案很雜亂,你也完全沒有想哭的感覺。這很正常。不要放棄,堅持想和寫下去,這個抵觸的感覺會慢慢地過去的。記住,你堅持下去的決定會將這一個小時變成你人生最重要的一個小時。 當你寫到第100個或者第200個答案的時候,你可能突然會有一陣內心情感上的涌動,但還不至於讓你哭出來。這 說明那還不是最終的答案。但是把這些答案圈起來,在你接下來的寫的過程中你可以回顧這些答案,幫助你找到最終的答案,因為那可能會是幾個答案的排列組合。但無論如何,最終的答案一定會讓你流淚,讓你情感上崩潰。此外,如果你一開始不相信人這輩子活著有什麼目的,你也可以寫下「1. 活著不為了什麼。」 沒關係,只要你願意堅持想和堅持寫下去,你也會找到讓你哭出來的答案。 作為你的參考,Steve Pavlina在做這個練習的時候,花了25分鐘在第106步找到了他的最終答案。而那些讓他有一陣情感涌動的答案分別出現在在第17,39,53步。他將這些抽出這些答案重新排列,最後在第100步到第106步答案得到了升華。
想要放棄的感覺出現在第55到60步(想站起來做點其他事情,感覺極度沒有耐心等等)。寫到第80步的時候,他休息了2分鐘,閉上眼,放鬆大腦,然後重新整理自己的思緒。這麼做很有效果,在那2分鐘的休息後,他的思路和答案變得更加清楚。 如果你一定要拿筆者來做參考,那麼答案是我當時比較無知,還不知道這個系統的方法,所以我用了四個月的摸索和迷茫,撞了很多牆,才找到了最終的答案(在第二章個人故事裡會提到)。
但經過筆者核實,這個方法科學有效,只因為它提煉出了關鍵的原理。 無論你願意用什麼方法,你最終的答案一定會是一句比較長的句子,或者幾句句子的組合。這個答案在外人看來一定非常的空洞,就像是我前面所說的那種「誰都知道,但是只有少數人真正理解的大道理」。但是這幾句空洞的句子會對你有非常豐富而且有意義的含義--因為這是你自己用了至少一個小時的時間和精力去整理你過去所有的經歷,去思考,去判斷,去剔除,去整合,去沉澱,最終領悟出來的。如果你認真看完了從文章開始到這裡為止所有的分析,你就會理解為什麼這個方法是非常有效的。以上為轉發,文章正主在此: 奶牛Denny的微博 作者最新整理過的文章地址: 如何活著:慾望、外界、標籤、天才、時間、人生目標和經歷
嬰兒通過母嬰互動發現了自己和母親;成人通過和世界互動發現了更多的自己和更大的世界。內心的種子需要互動才能發芽。多讀書,多探索,多交流,內心變得豐富後,種子發芽成長後,更容易看到曾經被包在殼裡的芽,更容易發現內心真正想要的東西;否則空洞虛無的內心你向它發問得到的只是無盡的回聲。
有時候答案其實就在我們自己心中,只不過是自己沒有足夠的膽量去面對罷了。之前聽一個老師講過:自強的第一步就是不自欺。面對自己有時候真的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感謝你們確實"任何喜樂平和的人生都是經過大量經歷和痛苦鍛造的「
讓自己靜下來,放空,然後寫下自己想要的東西,列舉1000條以上
個人認為內心想要的不是天然存在的東西。。要靠自己努力尋找的過程中去製造。說白了,這是一個你怎麼塑造自己的問題。
想做什麼就去做,如果不知道做什麼,那就積極抓住周圍的每一個機會,不斷去嘗試,有時單純地想是很難想出結果的,只有親身經歷過才知道是不是自己想要的,還有一點,多讀書。
一是在心平氣和時問自己的內心;二是積極嘗試各種方式。可以隔一段時間做個總結,問自己:這是我喜歡的嗎?對我來說有什麼價值?……任何喜樂平和的人生都是經過大量經歷和痛苦鍛造的。
最想做的事情,該是最深刻的事情,最深刻的事情不會多。精力和時間有限,內心最深刻的東西別和那些像是最想做的事情混淆了,沒有具體的方法,只是經歷,面對的越多越深刻,越會渴望什麼。
我還在尋找,不斷思考
推薦閱讀:
※內心長時間感覺空洞,到底該怎麼辦?
※當內心空虛時你會怎麼做?最近幾天內心空,不斷刷微博、吃東西、瀏覽劇集,期待走馬觀花般的找到能填補的點
※在人生重大選擇中,最應該考慮的是什麼?
※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喜歡玩模擬人生的遊戲?
※怎樣理解哈維爾的那句」我們堅持一件事情,並不是因為這樣做了會有效果,而是堅信,這樣做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