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做一個內心強大的人?


我的朋友,華南師大教授,才華橫溢、青年才俊的劉良華博士曾有一句名言:一個有著強大偏見的人,才是真正有思想的人。這句話,在他的學生中有著廣泛的影響力。如果,把「強大偏見」看成是有自己獨特深刻見解,且有很執著的追求與堅守的精神的意思,是一種錯得深刻,而不是對得膚淺,我以為是很有道理的。人客觀意義上說,每個人的見解都可以是一種偏見。因為,沒有人能夠把這個世界的一切完整地納入自己的視野,每個人只能夠從自己的立場,自己的知識結構與經驗視野中獲得一點自己的理解與見識。

但是,這句話也容易讓人誤解,以為偏見就是好的,而且越是偏見越好。其實,一個人的偏見是帶有強烈的主觀情緒的。那往往是缺乏理性,缺乏寬容的結果,而且是非理性的情緒化,常常容易擴大這種偏見。

因此,我更喜歡說:一個內心強大的人,才是真正有思想的人。內心強大,表明他對這個世界,對社會,對人生,已經有了一整套比較完整的看法。在佛教那裡就是「無漏」之說,已然成熟於胸。

內心強大的人,不必要色厲內荏,外強中乾,甚至可能外表懦弱,但是,內心堅強。內心強大的人,一定是有自己堅定信念的人,這種信念不是口頭上的,而是發自內心深處的。也不僅僅是在知識上的,而且是帶有深厚情感,有著豐富的人生閱歷,以及廣闊的視野,這種內心的強大,常常意味著他極其地自信,而這種自信常常就來自於他深刻地意識到自己的淺薄,因此他有一種特別的開放意識與開放心態,對於任何不同的聲音,他都能夠認真聽進去,能夠用自己的頭腦再想一想,對自己自信的東西仍然保持一份警惕。

因此,他不會拒絕去聽一聽,想一想不同的聲音。但是,由於他的內心的強大,他也不會一聽到不同的聲音就焦慮不安,就立即改變自己的想法,而且是在不同的聲音面前,學會用邏輯、常識、常理、直覺、經驗及科學的方法再重新檢驗一次。而事實上,這樣的檢驗不會是第一次,而是反覆多次,而且成為一種常態。反覆多次,成為常態,仍然得到堅守,之後的東西才是穩固的。內心裡,真正穩固的東西多了,他就強大了。因此,內心強大的人並不是不再改變,而是不再需要改變自己處於信念內核中的東西。

一個人信念中內核的東西,如果經常被改變,那麼,他的心靈世界還是無形的,他的精神世界還是迷茫與混沌一片,這樣的人,即使著書立說,也是今天這樣說,明天那樣說,立場不堅定,邏輯不一貫,對自己想要什麼,自己想過怎樣的生活,毫無主見。

信念內核究竟是什麼?就是你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你怎樣看待這個世界,你怎樣認識人生,你怎樣看待幸福與意義,這些東西在一個內心強大的人那裡是完全圓通自洽的。這裡沒有什麼正確與錯誤,但是,一定是自洽的。在這裡,你的思想信念與你的生命感受,生活經驗,你的知識結構,你的理性認識,你在社會中擔當的角色,不會在邏輯上,在生活經驗與理性認識中產生衝突與分裂。不會言不由衷,不會所做的事與所說的話互相矛盾。一個人如果到這個地步,也就是人格完善,內心強大之人了。

內心強大的人,也就是真正有思想的人;或者說真正有思想的人,也是內心強大的人。這樣的人,即使身處世俗世界裡的所謂逆境,他的內心也是平和的,自信的,且是充滿快樂的。因為,他的世界不再只是世俗世界,他還有自己獨有的完美的內心世界,在這個世界裡,他有自己的幸福標準與快樂標準,在這個王國里,他享受著別人無法享受,也無法理解的幸福與快樂。

近二百年前丹麥思想家戈爾凱廓爾一生一貧如洗,生命也很短暫,但是,他內心強大,一生充滿快樂。這樣的人的幸福,是一般人所難以理解的。內心強大的人,其實是精神貴族。他意識到人,作為一種有精靈的人,有思想的人,其肉體生命的有限性,同時也意識到思想生命的無限性。他知道怎樣擺正的自己肉體生命與自己的思想世界之間的關係,也能夠認識到世俗世界的物質標準與自己精神世界的另類坐標。因此,內心強大的人不失眠,不焦慮,不急躁,隨時隨地作人生中最壞的打算,往最好處追求。一切災難與痛苦,都早在他的生命中思量過了,甚至豐富真切地體驗過了。他向死而生,因此,一切的變故都不再讓他感覺世界突然被顛倒,人生會被變得面目全非,一種堅定的信念,可以支持到他安然入土,與世長辭。

他的生命不再焦急地等待,而是堅定地行動,他的行動標準是內在的,而不是外在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寵辱不驚,淡然處之。他相信人生中任何經驗,包括那些不幸所帶來的感受,都將化成他人生中獨特的體驗。而這些經驗都將化成他的思想智慧,成為他內心更為強大的材料。他相信,人的肉體是這個宇宙中最為脆弱的東西之一,但是,他的精神世界卻可以堅不可摧。他還相信,在這個世界,他的生命感受是唯一的,沒有人可以替代。這是他充滿自信的力量來源。生命的覺醒,使得他愛人如已,先認真愛護好自己,然後用自己光輝燦爛的生命去感召這個社會。

愛人如已,如果一個人,把自己打理很糟糕,內心很混亂,心靈很脆弱,那麼,他無疑就缺乏了愛的力量,一個糟糕的人即使愛人如已,也只會把別人弄得與自己一樣糟糕。因此,他懂得珍惜自己生命中的每寸時光。也因此,內心強大的人,他有自己的生活主題與生命意義。在生命意義上,他堅信,天上地下,唯我獨尊。並且相信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有這個權利,他自尊,更懂得尊重別人,他追求幸福,更懂得尊重他人的幸福,他作出選擇,更懂得尊重他人的選擇。

有思想的人,並不一定就是有原創思想的人,那些接受來的思想,只要與他的生命與生活產生了強烈的共鳴,那種思想也將使他內心變得強大,思想與人的生命性是密不可分的。有思想,就是意味他用自己作為人的生命開始思考,用自己生命感受開始體驗生活,感受世界,不以人的毀譽而判定自己的價值與意義,不活在別人的眼光里。即使全國的人以他為敵,即使全世界的人誤解了他,孤立了他,他也能夠淡然而堅定地生活。

在這個時候,「那個最孤獨的人,就是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人」,易卜生的這個話表明,內心強大的人,在真理與真相面前,他就是敢於成為國民之敵的人,成為千夫所指的人,也就是真正有思想的人,這樣的人的內心世界就到了強大之極的地步。這樣的人無論在什麼時代,什麼國度,都將是極少數的一個群體。但是,一點可以肯定的事實就是,這樣的人在一個多元、開放、平等、自由的社會裡,將更有生存的土壤。而且這樣的人也不再會成為國民之敵,也不容易成為孤峰,他不必要用「道不行,乘桴浮於海」作為自己的出路,儘管他也可能孤獨,但是孤獨在這裡是一種幸福,是一種享受。

內心強大的人,思想豐富的人,他不在乎有多少人誤解了他,也不在乎有多少世俗的偏見,因為他的內心就是一個完美的世界,一個人內心的豐富,足以彌補一些物質的匱乏。內心強大的人,就是真正有思想的人,而真正有思想的人,也必然是內心強大的人。


未來不迎,當時不雜,過往不戀。


第一份答案寫得很好,結合他的,我總結一句話:

一個對事物有著自己的獨特深刻見解,並在生活中執著地追求,不需改變自己內心中堅守的人,才是一個真正擁有自己思想的人;而只有擁有了自己的思想,才能成為一個內心強大的人。

如何做呢?你反過來推,即是。


人是怎麼長大的?

我現在處於一個我長期以來夢寐以求的美妙階段。過去將近二十年來一直懵懂困惑,對於人生似是而非的迷霧狀思考終於迎來了一股可愛的凜冽氣流。

我一直覺得,一個獨立完整的人應有三個層面:第一層是最外層,是展現給這個世界的這個人的外貌體征言行舉止;第二層是內心世界,是可以講出來的價值觀,行為處事的方法論,以及思維模式等;第三層是精神內核,是每個人生而為人的「個人道」,是說不清道不明的內心最深處的堅持。它可能會與你對自己的理性認知不一致,比如你可能會遇到一件你從邏輯從理性的角度思考完全正確的事情但你就是不願意這樣做,因為這樣做你感覺「不舒服」,這種不舒服你可以找到原因,但你無法詳盡地描述清楚,你可以選出你信奉的某一條例律或者價值觀,但你又會隱隱覺得好像並不能與之完美契合。你甚至不知道你的「個人道」從何而來,你所經歷的任何一件事情、聽見說出的任何一句話、讀到的任何一本書或文章甚至偶然做的夢都有可能或者都一定成就了你的「個人道」。

這三個層面既水乳交融相輔相成又各自獨立,發展變化的步調也並不完全一致。每兩個層面都可以進行雙向影響,但任何一個發生影響的過程都不可能完全把另一個層面排除在外。第二層面往往對第一層面有指導作用,並且負責折射第三層面的精神內核。一般來說我們提到一個人長大變得成熟,說的都是第二層面上的進步通過第一層面表現出來。(第三層面討論不了,誰有興趣誰自己捋。)第二層面在我眼裡的樣子是一個充滿很多小泡泡的大氣泡。

我認為每一個人在某個特定的人生階段都有且只有一個大氣泡。有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這個氣泡都能保持相對穩定,但也一定有不穩定的時候,因為我認為每一個相對穩定階段內的氣泡都不是同一個氣泡。縱觀人一生的第二層面應該是許多個像一串糖葫蘆一樣的大氣泡,一個小孩一歲時候的大氣泡跟十歲時候的大氣泡一定差距很大,一歲的大氣泡里可能只有三兩個剛剛成型的小泡泡,因為他需要處理的只有「想喝奶了要讓媽媽知道」,「尿床了要讓爸爸聽見」以及「那是什麼我想過去看看」這一類簡單的事情。而十歲的大氣泡里會明顯增加許多大小不一的小泡泡,因為他要處理「今天同桌拿來了一個新玩具可我昨天剛剛撕了他的練習冊還跟他打了一架,我該怎樣在不討好他的前提下玩到他的玩具呢?」,「我明明都學會了,為什麼這次數學考得這麼差,老師和爸爸媽媽會不會覺得我騙了他們?」以及「那個女同學好漂亮我想跟她處對象,要不要把媽媽的戒指偷來送給她?」等更多樣化的問題。沒錯,大氣泡里的小泡泡就是我們用於處理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具體類型問題的方法論了。不同階段的大氣泡里的小泡泡的數量理應不同,每一個小泡泡都有它自己的特定職能,有的處理親人朋友師生同事等外部人際關係,有的處理作業任務事業發展等外部事物關係,有的則負責處理自己與自己相處時的認知和情緒問題。

我們回想小時候跟別人相處,一切看起來都那麼地單純美好,兩個小女孩共享了糖果和跳繩就可以成為好朋友,發生了什麼都想跟對方傾訴,有什麼好東西都想給對方一份,兩個人比賽似的竭盡全力對對方好,她們的友誼真誠又簡單,一個初始狀態的「友誼小泡」就完全夠用了。然後她們慢慢長大,可能一個越來越漂亮、學習好、家裡有錢並且慢慢表現得嬌縱蠻橫,另一個長相普通家境普通學習中上但樸實可愛,兩個人都慢慢發現了差異,然後都默默調整相處的方式維持友誼,很快兩個人都喜歡上了同一個男生,還發生了各種各樣的誤會blablablabla,最後不管她們繼續做朋友還是反目成仇,這兩個女孩的「友誼小泡」都不會再是初始狀態了。此類外部刺激可能性的增多會使小泡泡裡面出現不相對應數量的「微泡」,「微泡」數量大於等於刺激數量,因為我們很聰明,會舉一反三,基於一個可能性設想出更多的可能性,並積極應用於「親戚小泡」「同事小泡」等。

這就是第二層面的大氣泡發展的過程,區別就在於要處理的問題類目不斷增多以及每一類問題都配合著更多的可能性不斷細化。看到這裡你也許會想,那我們為什麼會換大氣泡?看起來一個大氣泡慢慢變複雜變成熟不是更好嗎?不,一定要換。因為大氣泡里不只有小泡泡,每個大氣泡都是有靈魂的,這個靈魂叫「宗」,即我們平時理解的價值觀、思維方式以及方法論,因為萬變不離其宗。這個「宗」才是真正把每個大氣泡區分開的核心特徵,「宗」是從每一個小泡泡和其中的微泡中提煉出來的,而提煉的每一個步驟都有精神內核「個人道」的參與和影響,提煉的過程中泡泡里所有的可能性也都同時滋養了「個人道」。

現在我們來整理一下大氣泡形成、發展和蛻變的過程:最開始一個初始化的大氣泡里可能只有兩三個小泡泡,每個小泡泡里也只有一兩個微泡,還有一個初始化的「宗」。隨著年齡增長,小泡泡以及內部微泡的數量都越來越多,一開始的增長可能會讓人感到興奮和快樂,這個時候的量變還沒有引起質變,也就是說這些變化還都在初始化的「宗」的控制範圍之內,還能指導整個大氣泡的正常運行,這個時期你可能會覺得自己長了很多見識,不停地有新的變化和新的可能性在你面前展開,你處理新的問題的時候感覺自己在成長,這個時候敏感的人會漸漸發現自己心裡好像有點不踏實,有些東西一閃而過可是你抓不住也無法辨別那是什麼,你開始思考以前堅定地擁護的很多認知到底是不是合理,然而你一定思考不出結果,好像同一個問題從各個截然不同的方面解讀都很有道理而你特么就是突然不知道該選擇哪一個了,這就類似於尼采所說的「重估一切價值」,這個時候你會開始煩躁,開始逆反,試著去做一些看起來其實很愚蠢的嘗試,你只是想找到自己,你想認識自己,這個階段你可能會去做你自己都不喜歡的事情,這就意味著大氣泡進入質變階段,一旦進入質變,舊的「宗」會渙散,失去對大氣泡的約束力,這時的第二層面是一盤散沙,任你知道的再多,有再豐富的處事技巧都會進入一種極其不穩定的狀態,一切突然變得陌生,你會不知所措,你對於外界所做出的選擇和反應都少了一分堅定和自如,這時第一層面基本上還能保持原狀,因為你畢竟還有理智和經驗。這時你所有的痛苦掙扎和思考都是錘鍊新出現的小泡泡和微泡的過程,在「個人道」的庇護和引導下慢慢創造出一個基於現在大氣泡情況下的「宗」。一旦新的「宗」涅槃而出,這個大氣泡才算真正地脫胎換骨進入穩定狀態。這時你會發現內心再次進入安穩平和狀態。

這其實就是我們內心世界重新建構的過程。


手裡有了繭,心裡有了劍,就不再害怕。

能夠接受最壞的也能享受最好的,無論什麼都能坦然面對,不起波瀾。


我覺得,這類問題,根本就沒有答案

就我個人的理解,所有活下去的人都是內心強大的人。

活下去不需要答案,只是活下去。


看來也只有不斷的在生活中慢慢學習,吸收經驗,順便再買基本戴爾.卡耐基的書看看了。。。。


找到不可動搖的正念

然而世間的一切都是相對的,所以一般人不去練習心的能力,是無法在相對中安於任何事情的。

因為任何一種態度觀念都有一個依託和前提的綜合匯合。所以一個人能找到任何獨立存在於世間的東西嗎?

沒有。

任何事物,你開始思考它研究它,它就開始分解了,你就會看到越來越多的支持條件,而不是情事本身。不管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

正念,就是對這件事的明白。

不然,你以為的內心強大,你做到了,過了一陣子又會受刺激、破滅了;你又要去建立新一層次的內心強大,如此反覆執著下去,煩惱不會少,只是看在別人眼裡你有一些「得到」,但是只有你知道自己「失去」了什麼


世界上沒有強者。

只有,

想變強的人啊;

再強大的人都有弱點。

承認自己的弱小並不可恥,

偽裝強大的人才是懦夫。


年輕時候都是不強大的


首先讓自己靜下來,問問自己需要什麼,想要什麼,如何得到。 然後多讀書,多學習,充實自己。 時常告誡自己,人生若要精彩,任何事物都是上帝賜予你的禮物。雖然上帝偶爾會出錯。但是,我們每一天過去了,都不會再重複。 最後需要注意的是,需要顏值較高。


推薦閱讀:

怎樣理解和實踐「當你內心足夠強大的時候,整個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怎樣親切自然善意的眼神交流,為什麼總是覺得有眼神交流障礙?
怎樣改變固執和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
自己覺得是只是普通的討論,別人卻免不了認為是爭論?
如何看待大陸與台灣的服務水平差異?

TAG:內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