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為什麼簡化作「義」?用的什麼方法?

繁體字「義」為什麼簡化成「義」?簡化漢字時常用的方法和特殊的規則有什麼?


義是俗字無疑。這個字大概是取中古以後讀音接近的乂加上一個點表示區分。


制定《簡化字總表》時的通則是「從俗從簡」,所以簡化漢字大多時候就是扶正已有的俗字。不過,當中也有好多難以查證出處的簡化字,比如衛、嚴、華這三個字之類的。

而「義」簡化做「義」,也是因為「從俗從簡」。「義」這個俗字,原先只是寫做「乂」而已,沒有點。但「乂」字是已經有的字,所以是借來用的。也就是說,「義」的前身是假借字,借用了和「義」字音同或音近的「乂」,之後增加了一點,於是就寫做「義」字了。或許,加點是為和原有的字區別。

從《宋元以來俗字譜》也看見,「義」的俗字曾經有「義」和「乂」兩個俗字體。但兩者之間更流行「義」字,於是民國時期的《第一批簡體字表》後來採用的就是「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後,參考了《第一批簡體字表》和當時的用字習慣,認為「義」可從。


乂與義的古音相近,按上古音查詢,兩字同為疑母魚韻,

義先寫點再寫乂,作為義字的手寫,還是可取的,尚有義字末三筆的輪廊。

{ 推想「少艾」一詞的「艾」字是否通假儀禮儀表堂堂的「儀」字呢《孟子·萬章上》第一章:人少則慕父母 知好色則慕少艾 有妻子則慕妻子

抑或通假外表秀外慧中的「外」字《國語·晉語》國君好艾 大夫殆

雖說義(作為義的簡化字)字形近叉,

叉字稍異於?(?後寫作「蚤」「搔(掻)」蚤字的上頭部件其實是?。?是爪「爫」的同源動作象形,與采字的上頭手抓之義,表達側重點略不同如表現在手部動作方位場物細節)、

﹉﹉﹉﹉﹉

﹎﹎﹎﹎﹎

不過「義」取該簡化體「義」手寫從俗亦合乎理法,拠某本講述雲南歷史的書載,雲貴留存過對漢文字的使用,個中字形流變的就有下圖的義字

﹊﹊﹊﹊﹊

﹍﹍﹍﹍﹍

話外,犠牲的犠為什麼沒去考慮那樣簡化——左「牜」右「義」(呃犠簡化寫快些擔心太像我字?)說錯、是犧字→→左「牜」右「兮」?

人名

未簡化的用例——明曉其義

①《呂氏春秋·不屈》:「察而以達理明義,則察為福矣;察而以飾非惑愚,則察為禍矣。」
②明 何鏜 《重刻序》:「一曰窮經以明義,二曰寓言以徵用。」


義從羊從我,我表示道義發於自身,羊表示善良。義做義的的簡體是講不通的,乂是割草(刈艸)的意思,跟義完全沒有聯繫,只有可能是民間為了方便寫做的簡化。 演化過程參見:義的異體字|義的字形


推薦閱讀:

「異」和「導」為何被簡化出同一偏旁?
「歲(嵗)」字到底是怎麼寫的?
「?馬匕」或「?馬匕(U+2EA72)」是什麼字?
「?釒兩」是什麼字?

TAG:漢字簡化 | 俗字 | 俗字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