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馬舸的武俠小說作品?

江湖拾遺系列,以待天傾。馬舸吧有人認為他超過金古。


看了江湖拾遺錄第一部《幻真緣》,有些感慨。

前半部極好,從尚瑞生硬闖蒙古軍營救人,少林寺奇遇,到被俘白蓮教眾齊唱聖歌,韓山童受三千六百刀剮刑而死,為止都是相當完美,情節奇詭悲烈,文字返璞歸真,但到後面無名僧成緊那羅之相殺出數十萬大軍,到與張三丰的比武就淪為鬼神之道,再也不是武俠了。

前面有人說悲天憫人,境界確實有,問題是這部作品是高武設定,頂尖高手足以匹敵千軍萬馬,而文章前部大篇幅反覆描寫漢人慘遭蒙古人屠戮,什麼讓女子裸身在燒紅鐵板上跳舞,什麼抽中紅簽要躺在路中讓戰馬踐踏,而各色高手要麼汲汲於比武爭勝,要麼修那些玄而又玄的枯禪,所謂悲天憫人,看不出來。別告訴我最後無名僧化身數十丈神像把打劫少林寺的狂徒嚇走叫悲天憫人。

一面是完全符合漢人被蒙古人虐殺的歷史背景,一面又出現堪比賽亞人的各色武林高手,抱歉,看得我極其分裂。就《幻真緣》而言,未免流於虛妄。談佛論道寫得不錯,只是把境界高低等同於武學水平高低,沒什麼意思。法明被張三丰打服了,就說明張三丰境界高?相比之下,京極夏彥《絡新婦之理》辯論式的除魔,恐怕還更好些。

前面又有位說只有馬舸才寫了「俠」是什麼,看不上其它大陸新武俠作品。恕我直言,單純想要看「俠」是什麼,根本不用到武俠小說里去找,翻翻歷史書就成,看小說幹什麼?

說了半天缺點,奈何馬舸文筆實在太好,這部作品依然是我看過最好的中篇武俠之一,甚至之一都可以去掉。希望後面幾部不要讓我失望。

———————————————————————————————————————

讀完江湖拾遺錄第二部《傲君刀》,有些感慨。

任九重這一英雄人物前中段表現得極好。他因不願向朱棣屈膝獻媚,家人被囚,淪為乞丐二十餘年卻無一絲怨氣,遭流氓毆打侮辱他毫不在意,多年前相識的絕色美人投懷送抱他含淚拒絕,為救挨餓的孤女寡母他卻典當了一直守護的傲君刀,最後為被捕的同門孤身一人勇闖天牢,而他那些武林同道卻屈服於皇權對他暗算……

這個人一切行為都讓人嘆服,除了他的想法:江湖就是江湖,朝廷就是朝廷,宜各行其是,兩不相犯。按照暴力最強者制定規則這一元規則,要麼乾脆自廢武功向朝廷證明沒有能力作亂,要麼就率領江湖群豪把朝廷打服了,大家互相制衡,這才能做到各行其是,兩不相犯,一味避戰有何意義?人家憑什麼跟你兩不相犯?

最後的結局是朱棣與任九重對賭,任九重頂著中毒之軀咬牙走到承天門才死去,朱棣履行諾言讓子孫後代絕不再管江湖之事。看到這我徹底無語了,你用什麼東西來保證皇帝會履行他的諾言?沒有倚天劍,談何制約屠龍刀?我只能說這實在過於浪漫,江湖第一人與朝廷第一人,竟然用這麼江湖的手段來解決爭端,作者未免把朝廷想得太江湖。


這真是一個很難答好的問題,馬舸的武俠寄慨既深,又極隱晦,他本人境界如何已難揆度,很多寫過相關評論的讀者也都造詣匪淺,珠玉在前,想要較為恰當的評價馬舸武俠殊非易事。

在下自初讀其武俠作品至今已有六載,僅以一家之言略談些看法,怕就怕又讓人看成是「吹捧造神」的愚行,實則馬舸武俠的立意並不在於能否在大眾範圍內流行,故而此文絕無推廣之意。為表敬意,以下以馬公敬稱之。

馬公的武俠,或可用別開生面來形容,其開創的武俠世界:清俊不俗,傲骨十足,於血性處寫得豪氣衝天,於意象處又能寫到悠遠闊大而至韻味無窮,於人性處,則常有妙入巔毫的數筆勾勒便已神髓盡致,余不一一,明人陸時雍說《古詩十九首》是「深衷淺貌,短語長情」,馬公的文風則亦如是。大家談武俠作者,常喜歡和金庸先生拿來對比,尤其是盛衰過後,不論大陸還是港台,一旦推出了一些武俠新人,必要做些評判,也少不了噱頭。任何被認為可以「超金古」的武俠作者,無可避免的要引來一場口水大戰,其實真正能從武俠作品中品出真味的人,應該是不屑於去爭論這種是非的,將自造的偶像捧至極高,與以謙虛的心態不斷的求知進取、豐富自我,這前後兩種心態,優劣自明,區別就在一個虛榮心而已。我用「別開生面」來形容馬公武俠,是因為在馬公之前,金庸先生已經近乎完美的搭建了一個武俠世界的體系,深入人心,而後人創作的艱難即是:無論是打破還是創新,都很難越過金庸先生這座高山。馬公能從金庸先生筆下的武俠框架里另闢蹊徑而又不失歷史底蘊的自造一個獨立清新的體系,這是馬公的一大創舉。

細看其在武功招數上的設定,想像瑰麗奇崛,美感與意境兼顧,且又不失厚重,如靈劍、佛魔混成之緊那羅拳、打神絕技等,非有玄幻之虛浮無力,又能自古典武俠中脫胎出一股新意,十分有趣。而許多脫打之術的描寫則又十足寫實,故而其想像發揮並不是沒有根基的。這也是馬公武俠獨秀一枝,有別於其他武俠作品的特色之一。

其刻畫的人物中傲岸不群者尤多,是以其文在初讀之下容易被傲氣感染,許多人因為喜愛一樣事物便易將之捧到極高,而不能心平氣和的跳出圈外,做回自我,這也是馬公的讀者容易陷入的境地,與馬公文風傲然不無關係。馬公書中常有部分非主角人物,著墨極少,卻又刻畫得入木三分,令人拍案叫絕,經久難忘,如尚承錦之名士風流,令人深愛不已,又如尚慧雲之絕色脫俗,比之小龍女更加真實可敬。

辯證的來看,其文筆重凝練而失俗致,未免不如金庸先生之包容萬象、圓潤通達,也即痕迹化得不幹凈,這也是其文只能被小眾喜歡的原因之一,然而也正因其風格鮮明如此,愛之者才會愈加珍惜這份喜愛。

馬公的文章可以細品,不可多耽,這是我對他的理解。若是猜測不謬,馬公從曹公的《紅樓夢》中取法甚多,曹公文筆之草蛇灰線,馬公學得尤為神似,不足處,大概仿痕猶在,所以給人以過於文雅晦澀之感,這一點在其初期作品中體現較多,而後卻愈見清俊,已漸入隨心所欲之境,有時通篇讀來,已是酣然欲醉。

以上皆是泛泛而談的整體印象,寫得比較隨意,可能還疏忽了不少,實則馬公不惟文筆精妙,文字背後隱含的寓意也常常較為深遠,文思不如馬公之輩妄評其文,還不如直接舉例來的透徹。

以下揀幾部作品姑妄評之吧,所有引用的文字主要出於百度馬舸貼吧,若是有侵權行為,請告知我刪除,敬謝。

馬公的第一個長篇估計應該是《以待天傾》了吧,這部作品成文甚早,上部已經出版,時間是1999年,故而我猜測馬公其時文筆未臻純熟,開篇仍能看出效法金庸先生的痕迹,而越往後,越能品出他自己的味道,已足見野心了,然而與其後期文風相比,這一部的行文稜角尚顯,雖然精彩的片段不時引人入勝,但部分打鬥的描寫略嫌拖拉,作者想透過文中人物來講理的說教欲沒有收住,比之後期作品,意境與行文稍遜。

只從題目上來看,就知馬公不想迎合大眾口味,而是想寫一部心血之作。因為這「以待天傾」四字並非大家熟知的成語,也不是兩字詞語的組合,而是每一字都能單獨立意,許多人初看之下不明所以,故而獵奇之心便頓時大減,而若是讀完其作品後就會知道這書名的深意所在,「天若傾時,我等以頭擎之。」講的便是亂世梟雄氣概。我的個人看法是:這部書名是馬公作品中美感最次者,如果是初讀其文,不建議一開始就讀這篇。

其他的幾部作品,已經很難挑剔了,我也不知道馬公成文的先後順序,從出彩的幾個方面來談談吧。

一、立意

馬公的武俠里透著一股強烈的精神內在於其中,其一是對狹義精神的濃厚情感,其二便是對「真人」這種人生境界的極力推崇。馬公用兩部篇幅不長的作品較為集中的詮釋了以上兩點,分別是《傲君刀》和《幻真緣》。

《傲君刀》篇幅不長,字數三萬不足,不過行文緊湊,布局奇妙,於結尾處以對話形式給出了點睛之筆,對「俠」的理解做出了詮釋:

朱棣聞言,也笑了起來,說道:「這就是小兒之見了!草莽之士既無恆產,哪有恆心?稍有風吹草動,即敢鋌而走險。朕本側妃所生,朕母寒門之婦,素為太祖所輕。朕四歲時,即在太祖營中與諸軍士玩耍,可說最識彼等之肺腑。此輩勇毅果敢者,多為江湖任俠捨命之徒。太祖用之,竟能將元人逐出華夏,登基稱帝;若有人擅於蠱惑,焉知不能攪亂國朝?朕聞蓮教及拜火教諸逆,已暗中廣聚勢力,只待朕死,便要興風作浪。難道你一點都不知么?」

任九重道:「陛下所慮雖有道理,但我心中的江湖,絕非作亂的淵藪。那裡面有真俠真義,至性至情,更有大痴大真。陛下高高在上,只是看不到罷了。」

……

智賢忽露莊嚴之情,說道:「所謂俠者,以鋤強扶弱為己任,以熱血悲心為胸懷。其人可向世間一切弱小低頭,獨不能向任何強權、強力屈膝。如反其道而行之,則萬古俠光盡滅,江湖永世黑暗,無復光明。老衲雖然迂拙,青燈古佛之下,也漸漸明白何為真正的俠義精神。果真俠真義者,不啻世間行動之佛,我釋家子弟,也遠不及他的。」此一番話說出,眾人無不動容,眼眶盡都潮濕。

朱棣似乎愣住了,半晌睛眸不轉,既而雙眉漸聚,森聲道:「照你說來,朕為四海共主,強中領袖,俠者必欲除朕了?任九重,朕將死之軀,送給你博此虛名如何?」

智賢嘆道:「陛下英明,當知任施主絕無此心。所謂一燈可照萬古黑。任施主這些年來,不過存此真俠真義在心,為江湖守一盞明燈罷了。」話未說完,眾皆大悲,殿內一片嗚咽。

這「大真大痴」的所在,既是為俠的精神,也是為俠的情懷,馬公此文有如烈酒,令人讀罷不禁潸然淚灑,而這「為江湖守一盞明燈」之語,恐怕還有更多的深意與寄託吧。

再看《幻真緣》,這是一部尤為奇特的作品,通篇筆墨美感十足,意境高超,私以為此篇之意境已是馬公作品中最高者,且看其對真人的詮釋:

二人沿山道下行,走了多時,來到一處澗橋邊。那老僧眼望仙山幽美,恍如幻境,忽停步一嘆,語含失望道:「我來此山,本欲一會當世『真人』,可惜張全一修為雖高,卻只能算半個『真人』。」尚瑞生心中詫異,問道:「難道老師還當不得『真人』二字?」那老僧搖了搖頭,舉目望天道:「果『真人』者,無虛妄,無偶像,傲立天地,看破生死,蔑笑神佛。知『因果』之無稽,洞人智之有窮。不悲不狂,永愛人生之風景;大真大痴,唯珍一世之運命。此才是人的生涯,可惜這人我看不到了!你有這樣的後人,雖死亦如永生,連老衲也要羨慕了。」(《幻真緣》)

只言片句無法與前後呼應,故而孤立的來看這句「無虛妄,無偶像,傲立天地,看破生死,蔑笑神佛。知『因果』之無稽,洞人智之有窮。不悲不狂,永愛人生之風景;大真大痴,唯珍一世之運命。」畢竟不如置於文中讀來醇厚,卻已足夠反覆揣摩了。

二、文字意境與美感

馬公文字上的造詣,是最被人稱道的特色之一,其筆力以雄健為基而至收放自如,將傳統武俠中的打鬥場面以一種意境化的描寫展現出來,美不勝收,回味無窮,且看:

便在這時,只見樓梯口走上一人,年約四十左右,瘦體長身,青袍白面,神貌清俊,一臉落寞。這人上得樓來,孤伶伶坐在角落,手撫美髯,神思難測。過了一會,忽嘆息了兩聲,旋即又復冷笑。老回見尚景侯望窗不語,也不去理睬。

誰知那人卻大笑起來,負手去到窗前,望空吟道:「虛名驚破千夫膽,我觀虛名足底塵。晚來疾雨如有意,示我中天月一輪。」聲如良磬,震撼層樓。一首吟罷,滿座瞠乎其後,但覺天風海雨襲人。尚景侯到了這時,不由瞟了那人一眼。那人雖未回頭,卻似知覺了,後袍襟微擺了兩下,隱帶悠柔之韻。老回見狀,喝了聲采。

那人轉過身來,語帶譏誚道:「走卒亦解高韻否?」老回冷著臉道:「可惜此處無劍?」那人笑道:「三十年洗心為劍,何拘於物?」去桌前拿起一根筷子,說道:「舞劍之妙,全在自忘。今日幸逢巨眼,我亦陶然。」言罷捏了竹筷,信手舞將起來。初起不過輕挑慢刺,氣韻飛動;兩式過後,神意漸合,其勢莫測。五式演罷,突然意象皆無,轉入空妙。眾人從旁觀瞧,只覺那竹筷似附了生命,粗看若靈蛇飛走,猶有形影;細觀則如珠鳥凌空,任意往之,不受羈勒。十式之後,人劍俱渺,樓內忽地蒼蒼涼涼,磊磊落落,逸氣浩蕩,愈轉愈清。

老回亦是使劍的大行家,所以看得入神。初時尚計算他的手法、劍勢,既而便覺心中有影,目中無劍,被一物牢牢吸住。久之,漸感目駭心折,不能自已,但覺身體飄飄蕩蕩,浮沉於雲霞之際。久之又久,身心兩忘,如隨長風,一個念頭在前引領,直激得滿心狂醉,氣亂難收。突然之間,一驚神醒,眼內客人皆倒,那人已不知去向。(《望月樓》)

這段描寫完全以意境取勝,卻成功的在描寫武功招式之餘,更將人物性格之瀟洒展現無遺,而且畫面感十足,其文筆功力可見一斑。

再看:

張三丰一笑,劍尖依舊下垂,似乎無動於衷。法明驀然欺近,電一般抓向其胸。孰料一瞬間,那長劍已有感應,忽如柔風輕盪,不緩不疾地刺來,霎時將來招化於無形。法明「佛手」中忽生變化,連番抓來。群道見他出手之快、幻變之奇,皆平生所未見,手心都攥出汗來。(注,前文已有介紹,此處「群道」指的是張三丰眾弟子。)

張三丰長劍忽感忽應,隨應隨忘,每一劍都似無心而為,只覺劍劍平淡,宛似天成。法明見他長劍勾勒之際,萬念悉捐,純任自然,竟棄了「佛手」功夫,使出尋常拳腳。張三丰一愣之間,長劍陡生出奇魄雄魂,忽矯若飛龍,縱情揮灑。

二人都是絕世人物,即便出招,也是以神會神,不以拆解為功,但瞬息百途,中藏至理,一經碰撞,頓生不可言喻的景象。

……

此時張三丰再不能以「自然」之法應之,那長劍略顯低徊之意,忽騎氣馭風,凌騰於萬物之表,轉即瀟洒卓絕,不可一世。他縱情揮灑,愈構愈厚,如大匠運斤,絕無斧痕。其大處如狂電驚雷,振聾發聵;小處則似細語喁喁,指授宏深;高渺處出神入天,難窺涯岸;平淺處亦俯笑群峰,難顧儕輩。尚瑞生直看得心醉神馳。那老僧卻暗暗搖頭,似已看破虛實。(《幻真緣》)

張三丰與法明這一場比斗的描寫,極為傳神,其筆觸空靈者有之,恢宏大氣者亦有之,品之有若老者談藝,雜蕪盡去,醇厚中顯出真美感。

三、筆法之精鍊與活潑

馬公用筆精鍊老到,往往不出數語,人物性格便已躍然紙上,且看:

也不知到了幾更,忽見殿外飄進一人,先望神像發了會兒呆,繼而無聲無息,來到他身旁。

石孝忱一驚坐起,眼見來人英偉非常,只是面帶愁慘之色,不由顫聲道:「您是……」那人撫其額頭,嘆息不語,隨沖那神像道:「原來七七相遇,乃尚門衰敗之數。縱我無德,又何致洪光驟滅,伏此百年奇禍!」言罷潸然淚下,忽旋繞一周,如煙消散。

石孝忱但覺奇寒徹骨,乍然醒覺,才知做了一夢!急看四下時,只見燭光慘淡,殿內陰風盤旋,回想夢中之人,不由激靈靈打個冷戰:「難道是近常公託夢於俺!為何又只衝那神像說話?」正悚栗間,倏覺後脊樑一緊,似有物逼來。他一驚之下,正要回身,哪知手足已難動轉,但覺一股奇異的力量逼近,竟將他全身罩定,直如天網驟落!

這一變太過突兀!饒是他功力深厚無比,於此電光石火間,居然百技全消,毫無抵禦之能。那力量無形無質,卻又破腦沖神,倏忽間逼上他前額,便要向里鑽入。石孝忱大叫一聲,自知必死,惟有束手待斃。突然間,那力量已消失不見,殿內惟燭火亂竄,忽明忽暗。

石孝忱彷彿重歷夢魘,心間只剩下一個念頭:「這不是人!這絕不是人!莫非是近常公要害俺么?」一時呆立魂飛,只覺四體僵麻,全然不能驅使,額間更是痛癢難當,神志昏亂。過了許久,手足方鬆緩了些。回想適才一幕,越發疑神疑鬼,難定驚魂。

正這時,忽聽遠處腳步聲響,有幾人向神殿走來。只聽一人道:「爺您慢點走成么?事兒還沒了,您總得有個交待呀。就算您要做和尚,也別把甚麼都推給奴才。閑常您最爽快不過的,這會兒倒說句話呀!」旋聽一人笑道:「你說養你們有何用?丁點兒小事也辦不了,只會在我耳邊嚼舌根子。當心我惱了起來,把你們都打發了,也省得老太太整天罵我。其實都是你們做的耳報神!」

只聽另一人道:「爺這話可沒道理了,誰敢做那個損呢?您歇歇腳聽我說:那幾個粉頭已跟來了,正坐在廟外哭天抹淚,看樣子不給些銀兩,人家死活不走了!也不怪老太太說您,甚麼浮姿浪色您都招惹,過後生出情義,又隨手把人拋下,哪個女流受得了呢?爺快拿些體己出來,小的們才好幫您斷後啊。」

那人笑道:「無邊風月,本不用一錢買來。爺何時揣過那勞什子?你們回去管尚福要,多少都給她們。」話未說完,另幾人都急道:「人家只想要個信物。反正爺也不走了,小的們索性搜搜身,拿些好物打賞算了。」說著便在那人身上搜找起來。只聽那人道:「這伙東西,比剪徑的賊人還厲害。爺還沒入空門,就先遭搶了!」另幾人似翻到了好物,都嘻嘻直笑,又沖他說了幾句,便向寺外跑去。

石孝忱正詫異間,那人已緩步來到殿外。燭光映照下,卻見來人三十開外,神態十分瀟洒,只是雙頰消瘦,微露一絲頹唐之意。然面似堆瓊,目炯雙星,望之真如潘安復生,令人大為傾倒。

石孝忱見他錦衣華冠,大有醉態,冷了臉道:「大喪之期,四哥仍飲酒作樂,難道全無一點悲傷么?」那人也不進殿,凝神看了棺木一眼,嘆口氣道:「人只見嚎天慟地,誰又識我淺貌深衷?慰如,幾年沒見,你越發軒昂了。」原來此人正是尚胤禪之子,族中排行老四的尚承錦。(《洪光寺》)

這是尚承錦出場的一段,之前對石孝忱夢境的描寫都是鋪墊,隱射尚承錦有非凡能為,而後尚承錦與小廝的對話,人物形象便活脫起來,令人忍不住就已開始猜測,再而後待其正面出場,幾筆輕描便戛然收住,且這「瀟洒」、「頹唐」、「飲酒」、「不進殿」以及「嘆氣」後的所言,頻現波折,每每出人意料,已將人物性格伏筆於此,正所謂是王熙鳳「未見其人,先聞其聲」,這筆法已頗為眼熟。

再看:

此時尚老夫人已入寺院,執事僧恐她見棺心悲,遂將她引到大智菩薩殿內。許多丫鬟、婆子立在左右,尚慧雲也伴在母親身旁。眾僧盡都迴避,只兩個年紀大的陪著說話。

尚老夫人坐在椅中,連聲嘆氣道:「我在府里已聽說了,好好一個寺院,鬧得雞飛狗跳的,把大師也嚇著了。你們去捎個話:就說我不便去他看了,叫老人家好好養著,缺甚麼東西只管和我說。反正已是這樣了,連死的也不得安生,不想開些又能怎樣呢?」二僧連忙點頭。

尚老夫人又道:「我才來的時候,外面怎有那麼多人,見了轎都跟避鬼似的?我牙都掉光了,還能吃了他們不成!」一僧猶豫片刻,說道:「老太太不知。日間佃戶們入寺來鬧,把大少爺打了。說是他為了甚麼拳譜,要毀了老佛王的神像。您來時他們剛剛離去,嚇得大少爺也躲了起來。」

尚老夫人一聽,勃然大怒道:「這還了得!主子也敢打,怕不要殺父弒君么?哪個帶的頭,立刻抓來打死!其餘的都拿進堡去,照死了下板子,明早解去官廳,都囚在黑牢里再說!快去快去!」那僧人諾諾連聲,卻不出殿,顫聲道:「老太太息怒。動手的全是老弱,原沒幾分力氣。況且大少爺體健身強,並不礙的。」

尚老夫人怒道:「混賬話!佛祖金光護體,倒不怕打,那也打得么?快去盡數抓來,我瞧他們是不是長了反骨!」那僧人正要出殿,卻見尚福與石孝忱疾步走來,進了大殿,石孝忱尚未跪倒,眾人都嚇了一跳。

尚老夫人見他鼻青臉腫,驚得站了起來,身子直抖道:「這……這真是反了天綱了!快去堡里叫人,把動手的全打死,給孝忱出氣!」一語才罷,忽見尚承錦跑進殿內,略顯慌亂道:「母親,您怎麼來了?」

尚老夫人一見是他,也忘了再呼拿人,登時面冷如霜道:「你是與我說話么?你要不問,我還當你是個沒爹沒娘、天生地養的野物呢!你不去灌你的黃湯狗尿,跑這兒來幹甚麼?仔細污了這塊乾淨地界!」話一出口,眾人都側身偷笑。尚承錦忙打躬道:「母親不要生氣。孩兒從此食齋就是了。」

尚老夫人冷笑道:「你也別說這話,說了萬遍也是哄人。我前世造孽,生了個丟人現眼的邪種,我臉紅與誰說去?你趁早離開我這兒,休讓人看了心煩。我見了你就噁心,不記得下過你這樣的畜生!」尚承錦滿臉通紅,忙跪地道:「孩兒該罵,母親也要保重身體。父親棺木在這兒,孩兒晝夜陪伴,只為多盡點兒孝心。他老人家英靈不遠,若見母親為我傷愁,怕也要不安了。」

尚老夫人哼了一聲道:「這倒像句人話!可惜你老子死了半月,看不到你狗顛屁股地討巧了。我只納悶,上輩子撞犯了哪路邪神,竟生出你這樣的下流種子?文又提不起筆,武又掄不得錘,整日價只會沾花惹草,甚麼香的臭的你都要!人都說『妍皮不包賤骨』,可惜我白給你了一張好皮!你也配稱一個『錦』字?真活打了嘴了!像你這樣的大家公子,天上地下少見!你快去與那些龜公窯姐兒胡混罷,早晚瓷器撞在瓦片上,把你撞爛了才了事!」一番話如槍似棒,直罵得尚承錦頭不敢抬。眾人無不偷笑。

尚慧雲眼見太過不堪,拉住母親道:「娘,您別老罵四哥,他又不是世俗尋常的人。您不懂的。」尚老夫人聽了,愈添新火道:「這話我真就不懂了!合著你們兄妹都當我眼瞎,連貴賤清濁也不分了?」尚慧雲面紅無語,看了石孝忱一眼,低下頭去。

一婆子忙道:「老太太消消氣,小姐哪是這個意思?您老不過嘴上罵得凶,其實心裡最疼四爺了。小時候哪位爺您抱過?還不是只把四爺捧在手心裡,愛得像個龍蛋似的。我們也沒覺四爺哪兒不好,反倒見了就喜興呢!」

尚老夫人啐道:「你還有臉說?不是你自小把他奶大,慣得全沒人樣,如今哪會這麼愁人?你們都護著他,就我一個惡人罷了!」那婆子笑道:「老太太這麼說,我也沒臉兒接話了。四爺,要不你把吃的奶還我,我倒少挨些罵呢。」一句話倒把尚老夫人說樂了,指著那婆子道:「這個老貨,明知道我愛笑,成天拿話逗我!」一時倒消了氣,望著尚承錦嘆道:「總算你天良沒滅,還知道來陪你老子。你記住:再要出去胡鬧,我鐵了心打你!這地方不比家裡,吃的用的都差,你要覺得不慣,我讓人把飯送來。天快涼了,你仔細別凍著了,以後再不許叫我擔心記掛,為你操心!」

兩旁婆子們都笑道:「老太太還是偏心,這麼罵也沒忘了疼小兒子。不怪另幾位爺心裡窩火,尤其大爺見了老弟,啥時給過好臉呢?」尚老夫人也要笑,卻又冷下臉道:「你別以為我氣消了,回頭再跟你算賬!你還不快滾,等我拿拐棍敲你不成!」說著舉拐虛晃。尚承錦狼狽而起,話也忘了說,慌慌一揖,幾乎抱頭鼠竄而去。丫寰們都捂嘴兒直樂,目光追出老遠,也不收回。
(《洪光寺》)

尚老夫人出場這一段的描寫更是十分精彩,整個場面由尚老夫人與他人的對話完成,對話風格鮮明、「妙語連珠」,將老夫人嘴上刻薄、心實寬厚的主子性格描畫得極為傳神,同時又不無生動的引出了對尚承錦形象的完善,末尾那一句「丫寰們都捂嘴兒直樂,目光追出老遠,也不收回。」堪稱神來之筆。

《紅樓夢》中賈老夫人訓斥賈政的那一段場面,已不覺間又蹦出腦海了。而馬公欲要寫情寫景,也極擅側面烘托,輕描淡寫,勝似濃情堆砌。如下:

也不知過了多久,忽聽寺外一個少女的聲音響起:「你們真不曉事,還敢圍在這裡!老太太已然開恩了,要不哪個還能活?別以為堡里沒有殺人刀,快散了罷!」隨聽一個柔美的聲音道:「大家不要受人愚弄,石大哥絕不會毀像的。你們打了人也就罷了,都安心回去,母親也未必再追究了。」正是尚慧雲的聲音。

只聽十幾個婦女嚷道:「老太太不讓進寺,我們也不敢了,可他真要毀像,一輩子也別想出來!小姐你心地善,還當他是個好人,跟你說了罷:那伙人把他的底全揭了,原來污七八糟,甚麼醜事都有!小姐可別進去了,沒的讓人說三道四。」

卻聽尚慧雲道:「這樣庸心俗腸的話,也能說出口么?石大哥是個磊落奇偉的男子漢,我不許你們胡亂糟貶他。」婦女們都道:「大小姐快醒醒罷!你是女孩兒家,有些難聽的話沒法和你說。就算你們是一家人,也還有個男女之防,多餘的話我們也不說了。」跟著又都笑了起來,你言我語,儘是婦人污濁小見。尚慧雲初還說話,既而沒了聲息,顯是說她們不過。

石孝忱聽眾人越說越邪,漸漸語涉污穢,把尚慧雲也說在裡面,熱血呼地直衝頂門,驀然站起身來,嗔目大喝。

這一聲實有雷霆之威!眾人不及掩耳,都似被雷電擊中,猛然間大生恐懼,便要潰散。許多年輕佃戶聞此一聲大喝,頓覺寺內虎嘯獅起,一時意盪神搖,無不後退數丈。

只見幾個和尚跑來,都張口瞪目,不敢發聲。石孝忱也不知為何如此狂怒,自覺失態,又頹坐在碑下。過了一會兒,卻見紅燈搖曳,尚慧雲裊裊婷婷地走來。眾僧知道無事,各自散去。

尚慧雲來到近前,眼見他垂頭坐地,衣衫破爛,半晌無言。石孝忱微微抬頭,見她星眸閃亮,正望著自己,臉上騰地一紅。尚慧雲忙移開目光,把手上一件麻服遞給他道:「石大哥,你換上它罷。」石孝忱接過,放在身旁。

尚慧雲柔聲道:「你不要與他們生氣。總不過世俗心腸,說些閑話罷了。」石孝忱聞聽此言,不覺觸動心懷,仰頭一嘆道:「俺此時才知,世俗如天如網,早就包籠一切,任是何等真情至性,在它面前也都可笑。」

尚慧雲道:「為何要這麼說呢?」石孝忱靠在碑上,失神望天道:「適才俺想起許多往事。這些年俺自命俠義,憐恤弱小,到此方覺可笑。其實俗情鄙見,又何止嘲笑真性,貶抑俠光?若認真想來,俺所有愚行愚見,都不過矯俗悖理,是些痴人傻事罷了。」

尚慧雲見他心灰意冷,柔柔一笑道:「我倒並不這麼看。世上許多事業,都是傻子干出來的,絕非聰明人所能為。傻子何以能成事業?就為他只問此事該不該做,若該做,便全力以赴,蹈火不辭。其間決不計個人利害,更不因世俗褒貶改變初衷,故結果縱不成功,也必成仁。就像岳飛、文天祥,雖為大勢所限,無法成功,但畢竟為後世立下榜樣,千古不朽。他們都是傻子,結果卻做了聰明事。像那些聰明人,只知藏奸取巧,計較得失,自以為隨俗變化,其實糊塗透頂。石大哥,你說是不是呢?」

石孝忱聽此一番話,不由呆住了,轉而想到:「可笑俺稍遇挫折,便喪猛志,反要叫小妹把俺點醒!世上美人何多,只是皮囊錦繡,誰又有小妹這等見識,能稍及她半點?」眼見尚慧雲目光柔暖,飽含期許之意,不覺面愧心羞,默默點頭。

尚慧雲知他豪氣重回,心中喜悅,說道:「我匆匆離堡,卻忘了拿葯,明早再送來。母親還要我陪伴,你凡事多加小心。」石孝忱聽了,不由站起身來。尚慧雲提燈欲去,忽又回過頭來,走到他身旁道:「石大哥,你看今晚月色多美。我從沒見過這麼好的月光。」石孝忱抬頭望去,只見月掛中天,分外明亮,果與往日不同。此時二人衣袂相拂,一齊舉頭上望,尚慧雲忽露出異樣表情。

其時皓月當空,飛彩凝輝,朗照大地。月光流水一般瀉落下來,柔柔地灑在二人臉上,但見兩張面孔,都如玉雕般美麗:一個英俊中透出無比剛毅,一個嫵媚間顯露萬種柔情。此一剎那,萬物都彷彿屏住呼吸,暗暗驚嘆;連月亮也瞪大雙眼,似要將這一刻永記心間。

忽見一個少女從暗處跳出,拍手笑道:「太好看啦,要是能畫下來多好啊!小姐你不知道,你站在大少爺身旁,都把我看呆了!」尚慧雲臉上一紅,低下頭來,向那少女走去,再不回頭,快步出寺去了。(《洪光寺》)

這一段對尚慧雲的描寫輕輕淡淡,極具柔情,尚慧雲的欲去又回,與石孝忱比肩看月,以及聽到丫鬟的說笑後紅臉加頭也不回的離去,句句細微,卻已將其性格中柔情與堅毅的一面伏筆於此,待通篇讀完後反覆品味,方能久嘆不息,故而實則馬公之行文伏筆極多,斷章取義的舉例,已是不妥。

四、文外之意

私以為《望月樓》是馬公最難讀懂的一部作品了,《幻真緣》中一再的主張人的生涯即是要做到「真人」的境界,並且伏筆明言尚瑞生第七世子孫中就有一個真人,《望月樓》中的尚景侯便是。

自武俠小說誕生而至金庸先生大放其彩以來,主流作品中必是有一主角,凡主角所遭遇者,讀者均能與之一同遭遇,故而至動情處,讀者與角色間產生強烈共鳴,故而有萬千感慨,以至於經久難忘。我們常說金庸先生的武俠寫得好,便是金庸先生極擅講故事,許多人世常情被他融於小說之中,一事一理均能通過人的遭遇來傳遞,我們讀小說的時候,首先是有感於劇情的演變,所以能夠鍥而不捨的追逐劇情,看完掩卷後仍似不夠過癮,某些片段反覆咀嚼之下,寄情其中,已成為排遣內心情感的一種渠道。如之前知乎上很火的一個帖子,金庸先生武俠中打動人心的地方實在不少,這正是金庸先生的水平高超之處。

從可讀性上看來,馬公的武俠風格鮮明,幾乎不做迎合讀者之舉,寫男女之情的文字極少,寫主角成長軌跡的作品也甚少,《以待天傾》算是,但主角性格偏離大眾審美,直到最後主角都沒有「棄惡從善」,以至結局圓滿,所以只能面向小眾化的讀者群,而且很難推廣,即便如此,其情懷卻如寒冬之溫酒,霜雪之臘梅,愈品愈覺味濃,故而不可不道。

馬公駕馭長篇的筆力,《望月樓》中已現端倪,故而有些事情非是不能,而是不為。為何馬公不寫迎合大眾的武俠,我想馬公的文外之意,便是他極力想要道出的核心所在。

我想大家讀馬公武俠的時候,很難有讀金庸先生武俠的那種感覺,因為馬公武俠中塑造的人物大多偏離我們生活的常態,其人物性格常常化身為馬公所想要刻畫或是想要表達的性格,想要刻畫的,必見其局限,想要表達的,必有其深意,故而我們很難以一種樸素的心態將自身的情感寄托在其小說里尋找各種體驗,這便是與金庸先生最大的區別。

我將馬公與金庸先生拿來對比,這一做法似乎已經在承認後者的風格取法較高,拋開高低而言,從他們各自寫武俠的目的來看,確實已不能完全拿來對比了。

馬公武俠里的文外之意,與我之前寫的第一點「立意」又有所不同,如《望月樓》,通篇沒有再對「真人」下過一次定義,反而又加了對佛、道兩種道理的探討,這種思考糅雜在尚景侯身上,從出發點來說,已經高於武俠本身,而且是個很難處理的問題。

尚景侯之前道身已成,顯然是得了道家真味,而後自毀了道身,又遇一高僧,有了如下對話:

尚景侯看在眼中,也自詫異,說道:「大師辱降,不知有何見教?」那和尚道:「滿世界都是夢裡人,想尋個說話的也難。至不易撞上七侯,原想吐些真言。」尚景侯道:「棄世出塵的話,我聽來只是厭煩。」那和尚嘆道:「七侯還是老樣子,這一劫怕是要白歷了!所謂人身難得,光景易過,不自及早醒悟,一俟念頭有差,墮三途惡趣,則動經塵劫,無有出期了。」尚景侯道:「依大師說來,我本一劫超升,不入輪迴之人了?」

那和尚道:「我佛以空寂為宗,如能頓悟圓通,則直超彼岸,無生無滅。七侯得道家真訣,本已返神於虛,漸躋聖位,何以中途忽生無名,盡棄前功?此雖天意使然,亦是七侯未明自性,猶滯於幻形之故。」尚景侯面色微冷道:「不知何為自性?」那和尚道:「自性即是佛性。佛性者,無妄想,無真如也。世人有迷有悟,故有妄想、真如之名。迷自性即生妄想,悟自性即歸真如;悟真如而剎那成佛,生妄想則萬劫淪流。妄想、真如,原只在迷悟之間。」

尚景侯哂笑道:「世人盡在煩惱中度日,在妄想中煎熬,這也不消說了。但一悟即可成佛,豈不是更大的虛妄?紅塵中苦是真苦,樂也是苦,然由此而臆造彼岸,冀圖出世,實在太過可笑!依我看所謂彼岸,皆因受苦與無能而生。釋迦老胡,也不過自欺罷了!」

那和尚聽了,惋然作嘆道:「這便是自甘墮落了!你前世本大有根器之物,惟因闢佛太過,始入塵網洗心。如今造禍興災,起滅決於一念,猶不知猛醒回頭,則老衲喋喋誨導,更如夢中說夢了。」言罷將那女子放開,起身向屋外走去。

尚景侯道:「大師既已悟徹真如,洞悉三世,可否賜告尚某的來歷?」那和尚邊走邊道:「前世為狂鱗,今生做魁首,來世扮野僧,那有甚麼好說的!可笑十世整身,猶在三界中打滾,從此永沉末劫,連個忉利天也上不去了!」說話間走出屋去,只眨眼工夫,笑聲即在街心響起,隨聞一歌飛揚:「不求大道出迷途,縱負奇才豈丈夫?百歲光陰石火爍,一生身世水泡浮。為貪名利爭榮顯,哪顧業身下地窟?試問虛名等山嶽,無常買得不來無?」(《望月樓》)

馬公的多數文字,常從道家的「靈」、「虛」、「有」、「無」中入手,且將之融入武學招式里,故而許多打鬥的描寫「意勝於形」,才顯境界。此處談到佛性,又借尚景侯之口對之貶抑,而後草草收尾,僅一句「自甘墮落」了事,整個對話幾乎是點到即止,不予深究,卻已略顯疲態。馬公想要借武俠之名,以心血為基,寫出意境不一樣的作品,只這份心意,便已是一位令人尊敬的作者了。

如今傳聞馬公封筆不寫,我冒昧揣測,便是對人生境界的理解又到了一個不同的層面,這與他寫武俠的初衷息息相關,故而心之所系,責任之所在,我非常期待以後還能看到《望月樓》的更新,以及那些傳聞中尚未公開的小說。

馬公武俠中寫實性極強的打鬥描寫也十分精彩,有興趣的話可以自己去看,我似乎已講得太多,反而失了真意,便不再贅言。

冒昧評判,不勝惶恐,馬先生是我最為喜愛的武俠作者之一,若有疏漏不妥之處,企盼諸友指正。

以上。


新武俠,除了《英雄志》,幾乎只剩馬舸的能看了


以待天傾是馬舸早年的作品,筆法、布局上都存在問題,以此評判馬舸的作品有失公允。要評價馬舸的作品,請至少看完洪光寺,幻真緣,傲君刀。

在我眼中馬舸是和金庸一樣的大宗師,把武俠寫到了極處的人(這一點上甚至超越了金庸),他以武俠為載體,巧妙地將歷史事件,佛教傳說,江湖門派融為一體,表達了自己對「俠」認識,對「人」的哲學思考,可以說開創了武俠的新寫法,只是風格所限,時運不濟,不為人識。

文筆上,馬舸模仿紅樓夢等古典名著的痕迹比較重,半文半白,好處是在人物塑造上更加傳神,壞處是初讀者難以適應,這也是馬舸最為人詬病的一點。實際上,馬舸的筆法可說是大巧若拙,往往寥寥數語便將人物形象刻畫的十分鮮明,我最喜歡的是洪光寺里描寫尚慧雲這一段:

——秦王正欲下令,驟聽得馬蹄聲響,一騎奔上土塬,飛一般闖進人群。眾人移目望去,幾千個嘴巴均不由張開,心裡暗叫:「天爺,世上怎有這等標緻人物!人都說『淡極才覺艷』,果真她一身白衣,竟如朵紅雲飄來!」

情節上,到《江湖拾遺錄》中,馬舸的行文布局可以說已經是神完氣足,伏筆千里!也正因為如此,要比一般的武俠難讀,而作者完全不作解釋,這樣的後果是,讀進去的人會覺得一氣呵成,酣暢淋漓,沒讀進去的更感覺晦澀難懂。

武學上,傳統的小說往往給武功、招式安上一個好聽的名字就算糊弄過去;金庸是旁徵博引,一套降龍十八掌可以把周易扯進去;馬舸則是忠於現實,其作品中武學門派、武功都是真是存在,有跡可查的,並且打鬥的描寫也多以真實的技擊之術為根基,又不限於真實,讀來有兔起鶻落之感,十分簡潔明快,而在對佛家、道家神功的描寫上,也不乏天馬行空的想像力。

——那美髯男子刷一下飄近,拳如細鑽,帶一股別樣勁法,顫巍巍打上身來。

石孝忱眼一亮,不待拳至,疾步相迎。那美髯男子勁髮根節,腋窩與腿根乃是力源,猝被他奪門搶位,力已不整,忽收勁斜走,晃到他身側。這一下繞身轉打,極顯真功,才一得勢,拳腳立時幻如潮湧。其虛實吞吐、剛柔沉浮,全然無從辨跡;而手法之巧妙豐富,更如穿花打柳,令人目不暇接。

——猝見敖景雲一掌拍出,直取任九重胸膛。這一掌迅如閃電,正是一記「五行雷電手」。須知玄門三乘八派,各以絕藝耀世,此手更是「三分內勁七分葯」,「做手」的功夫十分了得,又兼二人近在咫尺,任九重便有天大能為,也避之不及。

  便在此刻,卻見任九重猛一坐腰,突然間骨振筋騰,周身彷彿龍驚雷炸!敖景雲掌觸其胸,倏覺「電勁」已被撞散,驀地里一隻大手抓來,牢牢鉗住其臂。只聽任九重微露痛意道:「先生此來,我不稍疑。莫非先生真欲害我?」說話間,已鬆開手來。

  敖景雲目中都是灰燼,黯然而起,竟欲落淚道:「我恨不能擄了魁首,直躲到天邊去!可惜我沒這本事,更不知他們要如何害你。果真這一切都是天意,我玄門必萬世遺丑了!」言罷深深一揖,只道了聲「珍重」,已飄然走出門去。

然而, 更令我欽佩的是馬舸作品中體現出的悲天憫人的情懷,我甚至認為這種悲憫之心是讀懂馬舸作品的關鍵,也是馬舸筆下「俠」的真義。


評價不高的基本只看了半本以待。你看完目前出來的所有,你就會發現老馬在布一個很大的局。當你看完望月樓,你會覺得金庸也就那樣了…


無論從影響力、文筆、情懷等任何一個方面來說,都不如孫曉和鳳歌。

但孫曉和鳳歌比起金古來說還是差得遠的。

《以待天傾》我是看過的,寫的不錯,但情節多著重於「奇遇」,雖然在部分章節里很有巧思,高潮迭起,但總的布局和結構上都頗成問題,也沒寫出什麼令人難忘的人物。

在通俗小說里也只能算是過得去的作品


在我心目中 只有馬舸 。

先聲明:我不是主流讀者。因1 我不讀類型小說,或者說我不把任何作品當作類型作品來欣賞。我喜歡與作家就一些本質的東西進行探討,別拿那一套類型的東西來說事。作品確實可能可以被歸類於某個小說類型,但那只是一件符合場景的衣服,不能成為作品的優點甚至賣點——這是一個人穿衣服還是衣穿人的問題。

2 金古溫梁在我這裡幾乎排不上號:我很尊敬他們這一批商業文學的先行者,他們中確實不乏學識深厚者,但不對我的胃口,沒法硬咽下去~

以下是高樓里提到的一些我見識過的作家:

鳳歌、小椴、滄月、步非煙、楊虛白、三月初七、盛顏、楊叛、江南、孫曉武

這一批年輕的作家其實水平是不齊的,而且有一大半我不明白為什麼被歸在了「武俠」這個類型里——既然大家要使用類型概念——大多數作品給我的感覺和讀現行的大多數網路小說(這又是一個短暫的「類型」)時的感覺是一樣的,四個字:莫名其妙。有的是文筆和文字就已經很莫名其妙了,有的是風格讓人莫名其妙——我不是拒絕創新的老人家,我只是反感那些連「風格」是啥依稀都沒鬧明白就來胡亂自創然後宣稱這就是「新風格」的作品。希望這些作家慢慢地可以成就自己的氣候。

唯一給我留下一點印象的是《英雄志》,因為1它太長了(當然,不是最長),2它的前一小部分好似說到了最關鍵的問題,但後面的部分就陷到情節里去了,以至於直到我最後棄的時候,已經沒有英雄。

至於馬舸,我純粹個人喜歡——他就提到了那個「最關鍵的問題」,而且很直接,不逃避躲閃,不花哨,不拖泥帶水,極少加點有的沒的上去。這點上很類似一部極冷門動畫片《Master Keaton》,我喜歡這種乾乾淨淨安安靜靜知道自己要什麼的感覺。

這個關鍵問題是啥呢?——就是回答「俠」是什麼。以至於馬舸的「武」的部分可能比不上金古溫梁他們構造那麼複雜,我反而覺得好。(不複雜不代表沒深度;至於武和俠哪者更重,見仁見智,對我來說是俠,我連這個類型都不在乎了,所以對「武」就更不在乎了……)

「俠」是中國文人上千年的夢,但是大多數人只是嚮往,不能理解。馬舸似乎把他對現實的俠的思考深深的織進了他的主人公的刻畫中。這個答案的深度和力量不是金庸們給出的那個極「庸」的答案可以比擬的。

有一小點,正是馬舸的中篇作品提示了我,那就是武俠這個類型其實是承載不了、概括不了這些作品的;或者說,如果這個所謂的「武俠」類型中只有這麼一部在真正的說「俠」,其他的都只是在「俠」旁邊晃悠,那這個類型又有什麼意義?

從那以後,我就拋棄了「類型」的概念了。

補:馬舸有一部長篇和若干中篇,我推崇的只是他的中篇。


啊,都沒聽說過這個人。。。。。


一個字好,但是註定屬於小眾類。內容和寫作方式都不屬於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那種。


金庸說他文筆好!

溫瑞安與他住同一間房間,喝酒聊天到深夜。

張紀中宴請他,請他出山寫劇本!

他是20世紀大陸武俠創作的最後一座高峰;

是金古梁溫黃之後最具宗師氣象的新武俠小說家;

他是作家出版社自創社以來,第一次在該社出版武俠小說的大陸武俠新人!

他的文字比金庸更古樸,他的人生故事比古龍更傳奇。

他就是長春籍武俠作家——馬舸!


「平居厭讀經史,唯重血性英豪。濁世每把身家拋,非關名與利,崖岸自相高。」——《平安鎮》馬舸


01 童年

1969年,馬舸出生在長春,

父母是50年代的大學生,

一直從事教育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

馬舸母親出身長春當地大家族,是一名大家閨秀,

馬舸的姥爺是20世紀初北大高材生,

母親的家族,可謂當時長春的豪門望族。

可他出生時,家道確已中落。

在那個年代,教育工作者的收入和地位,不難想像。

貧窮,是馬舸少年時不可磨滅的記憶。

雖然窮,但是馬舸的家中,

卻唯獨少不了一樣東西,

那便是書。

因為父親喜歡文學,

家裡有各種各樣的文學作品。

馬舸小時候家裡很靜,

因為家裡每個人各自都捧著一本書在讀,

沒有人說話。

馬舸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

馬舸小時候很淘氣,

跳牆,爬樹,躺馬路中央隔離線等,

馬舸都干過。

更有一點不同的是,

馬舸很小的時候,已經逐步展現了他講故事的天賦。

六歲的馬舸,

身邊經常圍著一群比他大上幾歲的孩童,

聽他講各種各樣的故事。

時隔多年,

馬舸的母親提起這件事,總覺得十分好笑。

也許從這個時候,就已經埋下了馬舸寫書的種子……

馬舸自幼聰慧,博聞強記,

高中時就能背誦中國歷史上全部皇帝的年號與登基駕崩的時間,

同學識之,驚為天人。

可是講故事與博聞強記的天賦,

並沒有給當時的馬舸帶來幫助。

因為貪玩,

馬舸初高中的學習成績,一直中下水平。

高二那年,馬舸的母親找他深入談了幾次話,

具體的談話內容,早已不可追尋。

但是我們能夠知道的就是,

馬舸自此發奮讀書,

僅僅用了半年時間,

馬舸的成績從年級五百名一直爬到年級前十,

馬舸的母親又驚又喜,簡直不敢相信。

從那時起,馬舸又向外人展現出了他的另一種天賦,

堅韌與專一。

19歲那年,

馬舸考上吉林工業大學機械系(今吉林大學)。

青年時期的馬舸,長的清俊挺拔,濃眉大眼。

在大學校園,馬舸喝酒,交友,泡妞,唱歌……

除了不讀書,他做了一切年輕人應該做的事。

馬舸常與隔壁體育學院的一幫學生交往,

其中有後來的國家籃球隊隊長孫軍,隊員張挺等。

值得一提的是,馬舸唱歌很好聽,

當年聽過馬舸唱歌的人,都對他的歌技讚不絕口。

馬舸就是這樣一個有趣的人。

馬舸講話聲音洪亮,豪爽義氣,

當時學生宿舍機械系的同學,都叫馬舸大哥。

那時的馬舸,瀟洒到了極點。



「世人眼拙,惟以位高多金為能,誰又識得才俊?同是一人,富貴則親友畏之,貧賤則妻兒辱之;庸人庸行,足證涼薄世態。古人云:『大丈夫處世,勢位富厚,斷不可輕忽。」——《望月樓》馬舸


02 戀愛

大學生活,繞不過的,總是愛情。

友人回憶,

在那一時期,

追馬舸的女孩,可謂是不計其數。

可他對女孩要求極高!

幸運的是,馬舸遇見了屬於自己的愛情。

他的初戀女友是醫學專業高材生,

姑娘長的又漂亮,個子又高。

父親是當時長春市政府高官,母親是大學教授,

兩人情投意合,迅速墜入愛河!

如各位所料,

電視劇中的狗血劇情在現實中上演了。

他們的愛情,受到女方家庭的阻撓。

女方母親要求自家姑娘必須嫁給研究生學歷,

必須門當戶對。

馬舸得知後,

又一次拿出了高中時期的那股子勁,

複習半年,馬舸考進了吉林大學國際關係研究生。

他拿著錄取通知書去女方家中,

將通知書放在女方母親的面前,

「我有能力,但是我不去讀。」

毅然決然的離開了女方家中。

馬舸離開了自己心愛的女人,

我們也許會說,馬舸太草率,不負責,

可是往事如煙,當年關於這段故事的隱情,早已飄散在風中。

誰又能說得清楚?

我們唯一能知道的……

姑娘一直不願放棄馬舸,放棄愛情,

多年以來一直未婚,一直在等待,

可是,再也沒等到當年那個瀟洒的男子回頭。

過了許久許久,姑娘迫於世俗的壓力,嫁作人婦。

而馬舸卻痴情不改——

並作出了令人吃驚的決定——終身不娶。

多年以後,兩人有過一次再見。

具體的細節,已不可知。

但是馬舸簡單而深刻的愛情,卻足以讓當代任何一個人敬畏。

因為,

他用一生,去印證愛情。



自來名利二字,最能迷心亂性,凡人一旦勢利,便難救藥;故有志之士須輕財帛,壯偉之才當保純真。——《以待天傾》馬舸


03 工作

大學畢業後,

馬舸進入長春檢察院下屬的中檢公司。

進入公司不到一年的93年,

他便幫公司促成了一筆大的業務,賺了百萬利潤,

個人獎金超過了三萬。

即便事業蒸蒸日嘗,可是他並不開心。

馬舸喜歡交友,酒量極豪,

身邊的朋友自稱從未見他喝醉過。

可他卻不喜歡工作中的喝酒應酬,

他看不慣身邊的一些人,一些事……

馬舸開始和這個世界有些不適應起來。

1993年年底,上班一年半時間,

馬舸毅然辭職還家,開始武俠創作。

馬舸創作武俠的初衷已不可考,

也許是因為對武俠的喜愛,

也許是因為90年代末武俠作品質量的江河日下,

也許是因他所信奉的「文以載道」。

總之,馬舸拿起了筆,

把他小時候講的故事,一一付諸筆端。

儘管這個決定遭到了身邊父母、兄弟姐妹、朋友與同事的反對,

但馬舸決定的事,誰又能改變呢?

上班期間,發生了一件有意思的小事。

馬舸同學的朋友和馬舸一起吃飯喝酒。

根據當時在席的一位朋友回憶,

席間有一人喝多,與馬舸同上廁所。

兩個男人不知在廁所短暫的交談了什麼,

這位第一次與馬舸見面的朋友,

竟張口向馬舸借一萬元錢。

93年的時候,一萬元可是天文數字。

對於剛剛辭職創作,毫無收入的他,

更是一筆巨款。

可是,馬舸竟同意了。

當即借了一萬元給這位頭次相識的朋友。

馬舸之豪,可見一斑。

這一段公案,

也為後續故事的開展,埋下了伏筆。



須知但凡做事,最難能的便是沉得住氣,耐得下心。世人皆急功近利,又有幾人能真正耐得住心性?幾轉輪迴,多是過江之鯽罷了。——《以待天傾》馬舸


04 寫書

開始創作後,馬舸過起了苦行僧的日子。

因為他沒有收入,

一向愛交朋友的他,開始減少外出,也很少喝酒,

朋友說有一次請他喝酒,喝完酒後,已經是深夜了,

因為沒錢,馬舸竟然步行超過五公里回家。

馬舸躲在家中,白天讀書,夜晚通宵伏案寫書,

壯心悠悠,不言利,不成家,五年苦心,終有回報!

1999年,現實主義武俠巨著《以待天傾》橫空出世!

作家出版社出版了建社以來,

第一本大陸武俠新人的小說。

書出版後,在北京文藝圈引發了震動,

當時世界上最大的中文圖書網站——博庫網重金買下《以待天傾》電子版版權。

馬舸聲名大噪!

值得一提的是,

《以待天傾》成書之時,沒有出版門路,

當年廁所結識的那位「一萬元好友」,

得知消息後,為此書到處奔走、幫忙。

為《以待天傾》的出版,立下了汗馬功勞。

他把馬舸作品推薦給出版社,

他把馬舸從寒冷的長春,

推向了喧囂而有活力的北京!

這便是所謂的種善因,得善果罷。

進入21世紀,馬舸成為了萬千北漂中的一員。

作為大陸新武俠「名俠」級的人物,

馬舸開始被俠壇認可與接受。

借用《以待天傾》中的周應揚的一句話:「燕然未勒歸無計,不信我無萬古名。」

這想必就是當初馬舸初入江湖,內心最真實的寫照!

他成為了別人眼中的大俠、老師。

就在那幾年,

他連續創作《江湖拾遺錄》系列中篇精品武俠,

包括巔峰之作《望月樓》,

他的書拿給文藝界的朋友去讀,

讀完之後,皆讚不絕口,好評如潮。

就在那幾年,

他成了出版社、雜誌社、影視公司的座上賓,

他曾和金庸同席而飲,談笑風生,

金庸先生盛讚他文筆絕佳,難能可貴。

也曾和溫瑞安同室而眠,兩人徹夜飲酒,

有相見恨晚之感。

時國內大導張紀中也通過友人,

宴請馬舸,誠懇邀請他出山寫劇本。

也有華人武俠界成名已久的武俠大家,

私下請他做槍手,並許諾豐厚的報酬!

也許大家看到這裡,已經在想。

一位比肩前輩的大陸武俠宗師要崛起了。

馬舸即將迎來他的人生巔峰!



所謂俠者,以鋤強扶弱為己任,以熱血悲心為胸懷。其人可向世間一切弱小低頭,卻絕不能向任何強權、強力屈膝。若反其道而行之,則萬古俠光盡滅,江湖永世黑暗,無復光明——《傲君刀》馬舸


05 封筆

可是,後面的劇情卻急轉直下!

他拒絕了搶手的請求,拒絕了張導出山邀請!

拒絕再次寫武俠!

他回到長春,宣布封筆,

馬舸不寫了!

不止如此,

一次喝酒,

馬舸竟把自己的心血——《以待天傾》的全部版權,

送給了一位朋友的公子,

當時一個十餘歲的少年。

不過多時,

馬舸又將自己的巔峰之作《望月樓》的全部版權,

送給了另一位同學的女兒,

同樣是一個不經世事的孩童。

毫不猶豫!

沒有人知道,馬舸為什麼會封筆,為什麼會轉贈版權。

也許是失望,

對武俠創作的失望,

對武俠市場的失望,

對武俠沒落的失望。

也許是不妥協,

對市場不妥協,對資本不妥協,

總之,馬舸不寫了。

至於原因,則成了永遠的謎……

江湖豪俠,留給我們的最後一個身影,

偉岸而孤獨……



然古往今來,久為世人傳頌之事,多半都是傻事;常受大眾緬懷之人,無一不是痴人。山伯、英台,化蝶方美;武穆、文山,一死名垂。即使下愚之人,也知它難能可貴,不敢拿俗眼輕看。可見千古得失,久則自有公論,終不以俗情鄙見,埋沒至誠。——《平安鎮》馬舸


06 賺錢

斷絕了武俠所有的馬舸再一次閉關!

他開始關注金融,也許是為錢,也許只是愛好。

他用一年半時間,閉門不出,埋頭讀書,

訂閱了大量財經類報紙、期刊、雜誌。

研究各類中央政策,文件。

一年半後,他出手了。

他一頭扎進了期貨市場。

一開始,他幾乎傾家蕩產。

但是,當年的「一萬元朋友」,又一次給了他幫助。

助他起死回生。

漸漸地,馬舸在金融市場上開始遊刃有餘,

他開始賺錢,並且變得富有。

幾百萬資產,上千萬身家……

馬舸有錢了。

卻依舊過著簡單的生活。

馬舸是個極孝順的人,

至今和父母住在一棟老舊公房之內,

他深居簡出,

2012年以後才開始配備手機,

還是為了方便和父母聯繫。

他很少上網,QQ等級至今停留在7級。

他更少交際,和身邊的朋友漸漸斷了聯繫。

他未買車,

活動半徑在家周圍三公里,出行全部靠走。

馬舸每天看看盤,

堅持在長春凈月潭公園僻靜處站站樁,鍛煉身體

偶爾和親密的友人喝酒。

在家中伺候雙親,為他們做飯。

偶爾去澡堂泡澡。

所有的銀行卡,都放在母親那裡,自己從不花錢。

馬舸保持著最簡單,最原始的生活。

當年有馬舸的書友和他通話,

曾勸他重新考慮下自己的感情。

馬舸卻一笑拒絕,

愛情曾來過,也未曾走過……



世上許多事業,都是傻子干出來的,絕非聰明人所能為。傻子何以能成事業?就為他只問此事該不該做,若該做,便全力以赴,蹈火不辭。其間決不計個人利害,更不因世俗褒貶改變初衷,故結果縱不成功,也必成仁。就像岳飛、文天祥,雖為大勢所限,無法成功,但畢竟為後世立下榜樣,千古不朽。他們都是傻子,結果卻做了聰明事。像那些聰明人,只知藏奸取巧,計較得失,自以為隨俗變化,其實糊塗透頂。《洪光寺》馬舸


07 失書

在這期間,發生了一件「小事」,

這件事對於馬舸,是小事,

對於他的粉絲,和萬千俠友,卻不啻於驚天之變。

馬舸的硬碟壞了!

尚未面世的《以待天傾》下半部,

《望月樓》下半部,

《江湖拾遺錄》剩餘數篇,

以及有了詳細框架的《風雨清明》、

《月性雲心》、

《傲醒峰》等小說,

蕩然無存!

朋友急了!書友急了!武俠圈急了!

馬舸卻不急。

武俠對於他來說,早成了過去,他說放下,

那便是真的放下了。

有人一再堅持要請計算機教授朋友來幫他修複電腦,

馬舸毅然拒絕!

拿起,放下,自在。

此刻已成了馬舸的座右銘。

可是,他真的放下了嗎?

馬舸有一個願望,

未來的某天,希望出資成立一個武俠創作基金。

去支持與鼓勵仍舊堅持傳統武俠創作的作者們。

馬舸其實並未放下。



佛家講俗世有八萬四千種『塵勞』之心,而佛祖歸納為貪、嗔、痴三心;道家則總喻為道心、人心、血肉心三種。道心即是良心,人心則為妄心。人若縱情物慾,則良識之心漸滅,如烏雲蔽日,終至暗淡無光。我玄門修心煉性,旨在正心而已。三教聖人立教傳法,都以煉心為本,此為萬聖之綱。——《幻真緣》馬舸


08 佛緣

深居簡出日久,馬舸心境越發平淡,

漸漸的,馬舸竟然與佛結緣!

也許這一切在馬舸動筆之處,便已經註定,

馬舸第一本書《以待天傾》的主角周四,便出身佛門。

馬舸系列武俠作品的開端之作《幻真緣》的主角尚瑞生,

同樣成就於佛門。

《望月樓》中的主角,馬舸書中的第一個真人——尚景候,便自小寄養在少林。

也許一切一切都是命數,

馬舸最後終要身入梵天,將一切屬世的都消融個乾淨。

他一輩子愛酒,卻從此戒酒,滴酒不沾!

他一生愛吃肉,卻開始戒葷,偶爾辟穀。

他一頭濃密烏髮,卻毅然決然的捨棄!

一如當年的魯智深,有金剛之能,有菩薩之心。

友人透露,馬舸曾經在菩薩面前許下大願,

至於這個大願是什麼,也許只能等未來的一天,

馬舸親自給我們來揭曉!



莫向紅塵夢裡尋,修羅場上幻亦真。帶下梵天無一物,歸去猶笑人非人。——《幻真緣》馬舸


09 正心

各位夥伴,

讓我們再來回顧一下馬舸的過去,

一個瀟洒的男人,追他的女人不計其數,

他卻終生未婚。

一個寫了一輩子武俠的男人,

卻選擇了封劍歸山,將神功盡棄。

一個樂交友,愛喝酒,甚至嗜酒如命的男人,

卻從此滴酒不沾。

一個不愛錢,不花錢的男人,擁千萬資產的男人,

卻過著苦行僧一般的生活。

寫到這裡,我的心中百味雜陳,

馬舸,究竟是個怎樣的人呢?

也許,我們可以從馬舸的書中,

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在他的書中,始終都有一種人,

那便是痴人。

在他的書中,始終都有講一個故事,

那便是傻事。

馬舸自己在書中說過:「須知但凡做事,最難能的便是沉得住氣,耐得下心。世人皆急功近利,又有幾人能真正耐得住心性?幾轉輪迴,多是過江之鯽罷了。

由此可見,痴傻,是馬舸做事的最高準則。

堅韌、執著是馬舸的人生信條!

痴者不慧也,傻者,愚也。

馬舸就是這樣的一個傻子,一個瘋子。

可是,古往今來,

不就是這些我們口中的傻子,瘋子,

成就了我們這些聰明人所沒能成就的事,

達到了我們這些人所沒達到的巔峰嗎?

所謂不瘋魔,不成活,說的便是這個道理。

馬舸做事不光是傻,而且還慢,

與處於快時代的我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如今的我們,

做事講究速度,

生活講究速度,

就連知識的獲取,也敢打著速成的名號!

更可怕的是,我們因為快,

正慢慢在進入一個淺時代。

讀書淺,做事淺,

就連人與人的交情,也變得淺而渾濁。

我們嘲笑慢人,我們諷刺深情,

我們日復一日,走在前進的人生道路上!

可是路的盡頭,真的有我們追求的成功嗎?

快而淺的時代里,

我們恥談理想,我們奢論初心。

很多人立在潮頭,

看似乘風破浪,事實上卻在隨波逐流!

殊不知,

我們一步步的將自己的形骸在江湖上葬送,

葬送自己,葬送時代!

大海浩瀚,

大部分的人成為了浮在潮頭的泡沫,

卻忽視了沉在水底的沙。

很多人都喜歡泡沫,不喜歡沙。

因為沙子不如泡沫漂亮,

可是我們要知道,

古往今來,被人頌揚的,被人傳唱的

大部分是那麼些沉在海底的沙!

是他們寫就了人生的華章!

是他們被我們口口相傳!

他們總有一些人,

終將蛻變,

蛻變成了時代的「壓艙石」!

蛻變成了傳奇的書寫者!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但是,這確是最有希望的時代。

這希望,來自於我們可以自由選擇,

選擇做泡沫,還是做沙。

當越來越多我們變成傻子,

當越來越多的泡沫成了沙子之時,

也許就是時代變革之日,就是激濁揚清之時。

馬舸說,

大丈夫解世情而不移,

明機巧而不用,

才是英雄本色!

英雄越來越多,

才能可能打破亘古不變的歷史怪圈!

迎接來一個前所未有的時代!

各位,

你願意做自己的英雄,做時代的英雄嗎?


古來能成大事者,

不唯有超世之才,亦需有堅韌不拔之志!

馬舸不但不傻,反而是這個時代最聰明的人!

因為他知道自己要什麼,並且知道如何得到!

最重要的是,他懂得身體力行。

馬舸,當得起真人之譽。

當得起豪俠之名!

致敬理想!

敬馬舸!


後言:

馬舸在十年前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

世人有三點不好:

第一, 自以為是。

馬舸的書友李無壞曾說過一句話,凡自是的,必迷惑人;

第二, 急。

馬舸說,不急既是快;

第三, 走捷徑。

凡人能克服這三點,便是一個了不起的人。

希望用心生活的每一位夥伴,都能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

-End-


原來這裡也有馬舸吹2333333。

馬舸是不錯,但還不到特別不錯的程度。偏偏吸引了一幫中二粉絲,執意認為馬舸可傲視天下,當代無出其右,金古勉強勝出一頭。也是大陸新武俠極少見的一種現象了。


笑了,樓上眾人誰讀過馬舸的江湖拾遺系列?已經沒有所謂的超不超越了,我只說一句,看完金古馬,再無真武俠。

對這次體提問回答字數最多的那個「匿名」贊100次,現在啥都太浮躁,有名人家才說你好,沒看過或者看不懂的就說作者文字不行,沒想過是自己沒鑽進去,樓上甚至還有沒看完就下結論的,我就想問問 @相游心 《以待天傾》跟哪部作品一樣?而且這還只是上半部,,馬大俠的書看著是要想要動腦子甚至很多要查的。大家可以說我腦殘粉,但是說馬大俠不行的請您先看完,然後再指出哪裡不行,謝謝


言過其實

現在已無武俠小說的生存環境了,黃易溫瑞安的新書都沒什麼人看了

最近稍微知名點的也就是鳳歌,孫曉之流吧


以前初中讀鳳歌驚為天人,看了馬舸就覺得把鳳歌棄若敝屣。前後10年了吧。之後大學覺得自己過了年紀就努力工作不打遊戲不看武俠了。

通俗性通俗性通俗性:回想一下,對大數人還是鳳歌好,尤其在中學那個年紀,沒有個好文言歷史基礎真的讀不懂啊。為什麼通俗性這麼重要,哪怕百萬本暢銷名著改編成電影電視劇受眾範圍完全是不一樣的。


看過以待天傾,看到一半,實在無法繼續。語言風格已經記不清了,故事情節太熟悉了,擺脫不了金庸的風格。看過的武俠小說中,還是最喜歡古龍,至於新近作家,英雄志看過兩遍,水平不錯,不過最喜歡的還是飄燈,燈姐的蘇曠系列看了不下十遍,越看越愛。


推薦閱讀:

最優秀的中國70後、80後作家有誰?其代表作品是什麼?為什麼優秀?
你在創作中長篇小說的時候產量如何?有什麼心得和故事可以分享嗎?
王小波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
陶短房究竟水平如何?

TAG:作家 | 武俠 | 武俠小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