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何以有總裁、委員長、主席、總統這些稱謂?


雖然沒人邀請我來著,不過作為喜歡民國史的一份子,用手機來回答你。

蔣介石的稱謂有很多,的確是在不同年代身份不同的原因造成的,簡單說一下常見的稱謂:

校長:這個稱呼是因蔣作為黃埔軍校校長而來,而稱呼蔣介石為校長的基本上都是黃埔出身的將官,非黃埔畢業的不會用這個稱呼。

總裁:總裁這個職務是黨內的,就類似於現在的總書記職務,蔣在38年擔任國民黨總裁,一直到他去世。國民黨的文系基本上都用這個稱呼叫他。

委員長和委座,39年抗戰時,蔣設立了國防最高委員會,他自己擔任了委員長一職,這個相當于軍委主席,軍派基本上用這個稱呼他。

委座和師座、旅座等相似,都是下級軍官對上級的尊稱,但是叫蔣介石委座的人,都是蔣的直系一脈,像閻錫山、李宗仁等其它雜派是不叫他委座的。

主席:這個就是樓主問的國民政府主席職位了,在辛亥革命時期,革命黨們學習美國,建立了總統制國家的中華民國,不過後來因為要讓位給袁世凱,於是大家匆匆忙忙的改制,把總統制改成議會制,想讓總統變成虛職,但後來北洋政府發生了許多變故,隨著北伐運動的開始,總統變成了歷史。

由於沒有了總統這個稱呼,25年新成立的民國政府(注意這不是一個國家),開始籌劃新的制度,設立了最高位的主席一職,後來寧汗合流,蔣介石在28年時候宣布進入訓政時代,他也開始擔當了這個類似於總統職務的政府主席一職了。

抗戰期間,這職務讓給了林森,後來蔣又自己擔任了,一般叫蔣介石為蔣主席的,大都是黨外人士,比如重慶談判的時候,毛澤東、周恩來還有一幫記者對蔣的稱呼變成蔣主席或是蔣先生。

總統:蔣介石的確是第一任總統,因為48年才是中華民國第一次選舉,標誌著進入了憲政時期,蔣介石兩千四百多票當選總統,看《建國大業》的話應該看到了這一幕,同時李宗仁擊敗了孫科,當選為副總統。

孫文是臨時大總統,而後北洋政府的總統,民國政府是不承認的,27年到48年期間沒有總統一職,所以蔣是第一任總統。

蔣介石還有其它很多稱呼,比如蔣公(重慶談判時候張瀾就這樣叫過蔣介石,當然他還叫周恩來為周公),蔣先生(外國人、香港人還有一些民主人士的稱呼),中正(同輩間的稱呼,比如馮玉祥),老先生,老總統(小蔣接任後台灣人對他的稱呼),常凱申,老蔣,空一格等等就不細說了。

手機打字太累了,手酸死了。


多個名字來源問題:

校長:黃埔軍校校長。

黃埔系專用稱謂,國共諜戰劇最愛。

總裁:中國國民黨總裁。

「總理」是孫中山的專屬稱謂,「總裁」是蔣介石的專屬,終身制。以後包括蔣經國在內的黨魁稱「中央委員會主席」。

主席:國民政府主席。

蔣介石擔任此職務時間不長,寧漢合流後一次,林森去世後一次。

委員長: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中國國民黨國防最高委員會委員長。

從一二八事變一直到抗戰勝利。這是蔣介石最重要也是最為人所熟知的職務之一。

總司令:國民革命軍總司令。

這個從北伐時期就開始了。

常凱申:……

————————————————————

27年國民政府主席與48年民國總統,及「第一任」總統問題:

48年行憲後才有「中華民國總統」這個職務,原先的國家元首職務分別是臨時大總統、大總統、臨時執政、陸海軍大元帥、國民政府主席等。


蔣中正的國民黨總裁可謂是終身,至其去世,仍是國民黨總裁。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是至軍事委員會裁撤為止。國民政府主席是至1948年5月20日中華民國第一任正副總統就職後,法律上被廢除,至於黃埔軍校校長似乎也是終身。中華民國總統也是終身,至蔣中正1975年4月5日去世時為中華民國第五屆第一任總統

至於您所說的國府主席與民國總統之區別,的確,從地位而言都是中華民國國家元首。根據國父孫中山先生的遺訓,國府主席是訓政時期的元首,故1927年國民政府成立進入訓政時期,當時稱為國府主席。而1948年5月20日中華民國第一屆正副總統就職標誌憲政時期開始,所以1948改稱中華民國總統。

您所說的第一任總統是以政府來區分,而且孫國父與袁公都是大總統,而蔣中正是總統,也算一點點的區別,以下用政府區分

孫中山是

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第一任臨時大總統(也算中華民國第一位國家元首)

袁世凱是

中華民國北洋政府第一任正式大總統

(同時袁世凱也是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第二任臨時大總統)

蔣中正是

中華民國政府(南京)第一任總統

更何況成為總統的方式也不盡相同

孫中山由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各省代表選舉產生

袁世凱由

中華民國北洋政府參議院選舉產生

蔣中正由

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民大會選舉產生

所以,廣義上來說,中華民國有很多位第一任總統,狹義上來說,蔣中正是中華民國第一任總統,台灣目前蔡英文當選的中華民國第十四任總統也是由蔣中正這位開始計算,因為他們屬於中華民國政府(由南京遷往台北)

希望能夠幫助到您

附上維基奧秘的中華民國國家元首列表供您參考。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8D%8E%E6%B0%91%E5%9B%BD%E5%9B%BD%E5%AE%B6%E5%85%83%E9%A6%96%E5%88%97%E8%A1%A8


蔣介石的稱號有很多。

黃埔畢業的人基本上管他叫校長,他本人也最喜歡這個稱呼,顯得自己桃李滿天,但這基本上是私底下的稱呼。

公開場合,下屬一般管他叫蔣委員長或者委座,後來當總統了,又管他叫蔣總統,也有部分管他叫蔣主席的。

黨內近臣們一般管他叫總裁。

近侍們管他叫老先生。

倆小蔣管他叫父親。

宋美齡管他叫達令。

西部地區省份對蔣介石有意見的管他叫蔣該死。

共軍這邊一般管他叫老蔣、蔣委員長、蔣匪。

史迪威生氣的時候管他叫花生米,但是大多數時候還是叫蔣先生。

國軍在外面打仗的時候,將領們都管他叫老頭子。

不過,基本上,蔣介石最多的稱呼是蔣委員長(委座)、蔣校長和總裁。


1939年,身為國防最高委員會委員長、國民黨總裁、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的 蔣介石親自兼任四川省主席。因此有了以下事迹:

偉大的 蔣委員長為遷川某軍校校址事,曾發出了:「 蔣總裁中正咨 蔣院長中正令 蔣部長中正函 蔣省長中正轉 蔣校長中正公文」


蔣是一個眉毛鬍子一把抓,高度自負的人。蔣自稱:「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我在,中國就不會亡」、據統計,蔣最多時有82個兼職(是82個,不是28個)。

蔣要管的事情,舉幾個例子:女生頭髮長度≤4寸,部長吃相,重慶有多少個垃圾桶,稿子放「中山裝的左上口袋」,貴賓室的布置……蔣的遙控指揮(向團長營長)是國民黨抗戰、國共內戰敗績的重要原因。這樣的人來治國,一個大的毛病就是事必躬親,事事都不放心別人去做。也因此,蔣的精力被過多的耗在這些小事上,作為一個執掌中國超過二十年的領導人,蔣沒有自己的戰略,這是蔣的一個硬傷。


就是各種小組長啦


補充一個民國眷村標準說法,老總統


都是Mr President


蔣介石之所以有這麼多成為是取決於他在不同時期擔任的不同職務例如校長是他在擔任黃埔軍校校長時期得到的 委員長也是後來擔任國民黨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得到的 就這樣而已


總裁:中國國民黨總裁。之前叫中國國民黨總理(孫中山),之後叫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主席,簡稱「國民黨主席」。

主席: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委員會主席,簡稱「國府主席」,行憲之前的國家元首之稱謂。類似1954年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這裡的政府都是指廣義政府。

委員長: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行憲之前的三軍統帥。行憲之後軍事委員會的軍政、軍令職能由國防部、參謀本部繼承,統帥決策權由總統及其所領導的國家安全會議繼承。

總統:中華民國總統,行憲之後的國家元首之稱謂。類似1954年之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老蔣最重要的稱呼應該是「校長」才對,即陸軍軍官學校(黃埔軍校)校長。


近身仆侍都稱蔣介石為老先生。


個人感覺蔣介石的官癮很大,有兼職癖,有人統計他最高記錄同時兼任28個職務。在不同場合自然有不同的稱謂。

比如軍隊系,國民黨系軍人和抗戰時期的共產黨軍人會稱他委員長。

國民黨系,國民黨員要叫他總裁。

黃埔系要叫他校長。


其實他本人最喜歡人家喊他 校長


一樓:

蔣介石當委員長是1932年3月6日。第二次下野再次上台,給他的職位就是這個軍職。黨和政的系統他沒要職位,同時伴隨著黨、政、軍的一系列制度調整。軍事委員會改組是1938年的事,不是1939年,改組為抗戰最高統帥部。


國民黨高層私下稱為:老先生。稱呼蔣經國為:小先生。尤其是到台灣後。


@蔣中正@蔣中正@蔣中正@蔣中正@蔣中正@常凱申@常凱申@常凱申@常凱申@常凱申@常凱申

好吧我是來歪樓的。


推薦閱讀:

論墨家學派對漢代社會形成的推進作用,以及墨家學派在漢代突然消亡?
想問問秦檜和岳飛,還有歐陽修和狄青的問題?
如果沒有孫中山,中國當年是否會像英國一樣成為一個三權分立的君主立憲制國家?
仙劍奇俠傳系列與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等中的故事在時間上是否有重疊?
為什麼那麼多的歷史人物形象都很片面完全要麼好要麼壞呢?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台灣 | 中華民國 | 孫中山 | 蔣中正介石 | 總統 | 歷史人物 | 中國國民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