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戶外打籃球 ,應注意什麼?

準備活動之類的


謝謝邀請 (本回答不太適合廣東省和海南省等周邊地區,僅做參考)

冬季環境溫度低會讓身體關節(骨骼和肌肉)相對活動力下降,包括肌肉收縮速度、關節活動幅度(即柔韌度)變小、能量消耗較快,所以針對這些注意以下幾點:

1、保暖但不要過分。

如果穿羽絨服或棉服,熱量都停留在皮膚和衣服之間,一旦熱量和水分聚集太多就會難受,脫掉厚衣服會讓身體迅速變涼或變冷,溫差大造成風寒感冒。而且穿太厚會妨礙做動作,影響技術發揮。

可以提高「貼身」的保暖措施,穿一些貼身的背心或無袖衫,等於增加一層「皮膚」,這樣熱量流失不會太快。類似於NBA球員襯在球衣裡面那種就行,或者純棉的背心和無袖衫都可以的。

我一般冬天戶外打球都是(從裡到外)---貼身背心+長袖T恤+套頭衛衣,熱身的時候會穿一個羽絨馬甲。

2、熱身+動態拉伸

其實這是所有運動項目而且無論室內室外,都必須要注意的一個步驟。但是往往在現在的大眾健身和運動過程中被忽略的一個步驟或者沒有做充分的一個步驟。絕對是磨刀不誤砍柴工的!

熱身:一般都是慢跑,籃球呢可以運球慢跑,做做基本運球動作,也讓大肌肉群和小肌肉群都得到熱身3-5分鐘。然後做做慢的跑籃,罰球線左右投籃,各10次左右

動態拉伸:這是個比較陌生的概念。我們平常在健身房裡做的徒手拉伸大部分都是靜態的主動拉伸或被動的PNF伸展,這裡不做贅述。競技運動需要用到的肌肉收縮速度、幅度、角度都要高得多,所以普通的拉伸還是有點力度不夠,所以就引入動態拉伸。說白了就是模擬比賽動作的拉伸,比如運動中要快速的跑步,那就針對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等做動態拉伸---弓箭步走同時上身同向扭轉,目的是增加一個動作的不穩定性和參與的關節盡量多,這樣就會用到很多深層肌肉和小關節,提高拉伸效率。這種動作專業隊幾乎每次都要用,如果沒有掌握太多的話也有辦法,盡量模仿技術動作,做相對較慢和幅度較小的替代動作。例如:慢速短距離折返跑、墊腳跳、交替單腿跳、小跨步跳、原地180°跳、原地360°跳等等。可以持球做這些動作,然後做做原地跳投、運球跳投、投籃後搶籃板等動作,只要幅度小、速度稍慢即可。

這些總共的時間大約15-20分鐘,盡量緊湊,畢竟打一次球就1個多小時。

3、能量消耗快,就要及時補充。

能量選擇:吸收快、簡單便捷

補充方式:少量多次

我以前都是圖方便,直接兩瓶佳得樂,後來塑化劑和色素問題後基本不喝飲料了。一個大杯子,兩勺蜂蜜、一點點鹽,兌好了帶著。20分鐘喝兩口,最後打完了把剩下的三分之一全喝掉。

這種水,有糖分(骨骼肌運動主要依靠肌糖原,補充糖分很重要),有鹽分(出汗流失水分和鹽分),有水分。

另外:即使是準備工作再充分還是避免不了身體某些機能不適應低溫,所以最好在打球時注意動作幅度,別傷到自己也不要傷到別人哈。

打完球儘快穿上厚衣服,保暖保健康。最好能放鬆拉伸一下活動較多的關節肌,像小腿、大腿、髖關節、肩部等。

如有遺漏歡迎補充。

祝大家打球愉快!


高中的時候打球無以復加的狂熱。那時候在內蒙古,冬天,白天溫度零下十七八度,中午吃完飯的時間出來打球打到下午上學。談下自己的經驗:

1、千萬保證球場場地不滑,否則太危險了(當初我們下雪過後都出來打,打之前掃雪掃出半場,還好雪沒有化,地面上沒有冰,不滑)。

2、運動前熱身,可以簡單地跑跑,投籃,把身體弄熱了,否則手指容易受傷,身體也僵的厲害。

3、如果是半場三對三(四對四)分班兒打,那就比較麻煩。打得火熱了後下場,會凍的要命,再上場還得重新熱身,很麻煩的,肌肉全涼了(記得我們那時候穿著羽絨服打,越打越熱,一件一件的脫,到了最後就剩一件球衣,還是濕透的)。所以盡量兩個隊對抗,保持一直運動的狀態。如果打班兒的,那麼上場後穿的少點,下場後捂得嚴實點,有多少衣服全捂上。


冬天人筋骨有點僵,在激烈的比賽之前一定要有足夠時間的熱身,保證稍微出汗,不然對身體損害很大,增加受傷幾率。不要覺得自己年輕身體好沒事,不到30就會感覺到自己身體筋骨的狀態就會下降很快。


1、一定要注意保暖,特別是打完一身汗,再往場邊一站,小風一吹,肯定就作下病了。我的左肩就是,打完球在那兒站著等接撥,穿的少,左肩風濕了,現在投籃都抬不起來,只能用右手單手。

2、注意挫手,冬天手比較僵硬,挫手的概率大大提高。


推薦閱讀:

有人知道戶外電影《七十七天》嘛?
求推薦戶外攜帶型直刀(價位在500左右)?
中國的十大徒步旅行線是哪些?
請問安德瑪的緊身衣可以當保暖衣穿嗎?
如何評價始祖鳥Arc"teryx的Alpha SV這款衝鋒衣?

TAG:籃球 | 戶外運動 | 戶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