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身邊有抑鬱症患者么?有沒有自殺傾向?你怎麼看待這個群體?

我說說我吧,我有親人在幾年前由於患很多疾病包括二型糖尿病導致抑鬱症,但是看起來不是很嚴重,何況身體上的癥狀要比精神上的嚴重許多,就沒有特別的重視。只是叮囑不要讓她一個人在家,可是後來有次家人都有事出去了。回來發現她已經自殺了。


做志願者的時候接觸過,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920997。此外去年一向開朗樂觀的母親由於更年期產生了焦慮癥狀,最後藥物干預才穩定。

我認為心理健康到疾病是一個連續的過程,所謂科學的界定只是在某一個地方劃一條警戒線,告訴你超過這條線就要小心,需要干預了。因此對於國內大部分人把「精神病」和「神經病」一併用於罵人的行為,以及某些國家政策導致病人資料泄漏與對病人歧視的事件,我覺得很難過。

很多人即使沒有偏見,卻對抑鬱症缺乏了解。抑鬱症分為有家族史和無家族史的,前者難治且會遺傳(易發,不是一定發病),後者多由於各種環境因素造成,大家說的現代社會壓力大,抑鬱症增多是指後者。

抑鬱症既有心理原因也有生理原因(某些激素、神經受體不足),或由心理原因導致生理變化,藥物治療就是基於這個生理原因的。

下面引用幾段維基介紹[1]

抑鬱性障礙是一類以抑鬱心境為主要特點的心境障礙。它主要包括:重性抑鬱障礙、心境惡劣障礙、季節性情緒失調。它們的共同表現為:長時間持續的抑鬱情緒,並且這種情緒明顯超過必要的限度,缺乏自信,感到身體能量的明顯降低,無法在任何有趣的活動中體會到快樂。這類障礙還會造成患者的軀體功能失調,如睡眠紊亂或食慾減退。抑鬱性障礙不會出現躁狂發作、輕躁發作或混合性發作,如果出現以上三種癥狀則應該考慮另一類心境障礙——雙相障礙

目前在世界範圍內抑鬱性障礙的發病年齡提早,發病率增加。終身患病率在不同國家中不盡相同,有調查顯示中國的患病率約為6%,而日本的患病率則高達20%。而在抑鬱性障礙中重性抑鬱障礙最為常見,因此有時也將重性抑鬱障礙簡稱為「抑鬱症」。

在積極治療的情況下抑鬱性障礙的預後良好,但考慮到患者須承受極大痛苦並有自殺的可能,因此儘早儘快進行積極治療是十分必要的。患者在癥狀完全緩解後還可能經歷複發,對於發病較早、有精神病癥狀或對藥物反應不良的患者則很有可能反覆發作造成不良後果

在所有抑鬱性障礙中重性抑鬱障礙的癥狀最為嚴重,其表現為三方面:心境、認知和軀體功能。心境方面,患者長期(兩周以上)處於極其抑鬱的情感狀態中;認知方面,患者往往看到事物的消極面,被空虛感和無價值感包圍;軀體功能方面主要有進食和睡眠障礙和無力感,頭痛等。患者可能反覆想到死或者有自殺企圖,最終大約有3.4%的患者自殺。

所以請大家諒解抑鬱症患者的思想消極,有時說話傷人,行動不近人情,這是患者無法控制的,患者需要幫助,雖然有時他們會拒絕幫助。了解抑鬱症患者的心理狀態可以看些書,比如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965977/。

[1]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A%91%E9%83%81%E6%80%A7%E9%9A%9C%E7%A2%8D


有輕度抑鬱患者,我似乎也有點輕度。有過自殺想法,尚不打算實踐。我的抑鬱朋友也說有時候很想死。但我們從外觀看都很淡定、樂觀,如果我不想讓你知道,那麼你絕對看不出來。但從行為上可以觀察出來,比如興趣淡漠,不做事等。當然我現在已經問題不太大了。

很理解這個群體,希望幫助他們,所以打算學習一下心理。也希望社會更加理解和多幫助他們。還希望人們不要輕易把自己定位成抑鬱症患者,最好只是認為「有抑鬱情緒」,這樣可能有助於恢復健康。


身邊有很多被診斷抑鬱症的朋友。這是我感到其實抑鬱症的發病比例是比較大的。


他們中還沒有人有過自殘自殺行為。

我對這個群體的看法是:

  • 抑鬱症有明顯的遺傳性。但並不是說抑鬱症就不適合結婚。相對應的,糖尿病心臟病遺傳史的人群一樣正常結婚生子。
  • 身邊抑鬱症增多與當代社會生活壓力有很大關係。城市生活里我們都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患病風險。精神衛生是越來越重大的社會課題。
  • 抑鬱症與躁鬱症相對,對周圍人群潛在危害小,但是對至親會造成較大心理風險。
  • 我對疑似的朋友會建議就診。雖然我們很多人拿「精神病」當罵人話,但其實精神疾患就在我們身邊,我們需要以平常心對待。主動就診是和病魔戰鬥的第一步。


有的。事實上有這種傾向的人不少(也許是因為對方看我也有抑鬱病傾向所以願意透露給我吧)。

有個同學高中就去倫敦讀書,在倫敦有服用抗抑鬱葯。後面我一直跟她聊QQ聊人人,直到我和她真的失去共同話題。

有一個同學從大學開始就去看心理醫生,同時接受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

這2人都沒有跟我透露過自殺的想法。都是對現實有一些失望吧。前者覺得迷茫,後者不願意麵對現實。

我只是很普通的對他們。後者我前2個星期還邀他去KTV唱了幾個小時。因為我也會有抑鬱傾向的時候,所以我很清楚抑鬱的時候身邊的人是幫不上忙的。因此我認為能夠平時陪著他們,這就夠了。


我身邊有過輕度抑鬱症患者,TA 有沒有自殺傾向我不清楚。我比較理解這個群體,因為我就是其中一員,也屬於輕度的,並不算嚴重。


小學時候暗戀了一段時間的男生,據說後來得了抑鬱症。

印象里他一直是個很陽光很優秀的人,基本上可以算作全校最優秀的男生了。具體來說就是成績頂尖,活動頂尖,長相也不錯的那一種。小時候因為爸媽換工作的關係,我也跟著換了三個城市,這是我居住過的第二個城市,四年級下半學期到五年級,一共度過了一年半。

臨走的時候是六年級前的那個暑假,他給我打了電話,支支吾吾地說喜歡我。

我是個早熟敏感的小孩,聽說這件事之後很開心,但同時又知道自己要離開了,所以什麼也沒說。當然他也沒給我機會說話,他表白完就把電話給掛了…應該是害羞或者擔心自己只是單戀,很沒面子吧。

後來就各自生活,幾乎斷了任何聯繫。再打聽到消息的時候是高二,聽同學講他進了全市最好的初中,但不久後就得了抑鬱症,原因未明。之後是反覆地治療,換學校,換環境。我高二的時候,他大概才讀完初中的課程。

想必他和他的家人,那些年吃了很多苦,也遭受了很多非議吧。

重新獲得聯繫之後,其實小時候的好感大概已經煙消雲散了,畢竟過了太長的時間,很多事情真的已經找不回原來的樣子,很多人也不是原來的感覺了,所以我對他的定位,大概只是個多年以前很優秀的小學同學。大家不是都有那種小學時期暗戀班上學習最好,長得最漂亮/最帥的同學的小心思么?隨著童年結束,這種曾經心潮澎湃的小暗戀,也就消失得差不多了。

談談再次接觸到他,是什麼感覺呢?就是,整個人是停滯的。這麼多年過去了,他好像還是那個停留在十二三歲的年紀的小孩,但整個人像是蒙了一層灰,好像被扔進一個桶里徹底清洗過一樣,洗掉了大部分的活力。

除了回憶小時候的事情,好像也沒有別的可以聊。他和我講了這些年出去旅遊的經歷,算是他唯一的談資吧,但我大抵不是一個太有耐心關心這些事情的人,所以大部分時候都在跑神。那個時候我作為一個高二學生,滿腦子都是如何提高成績,如何在同齡人中保持領先不掉隊,如何選擇以後的發展方向。高中時期在高考大省度過,競爭簡直可以用慘烈來形容。我自小憂患意識很強,又被爸媽一路高要求到大,除了做學霸沒有別的選擇。

沒過幾天他非常突然地和我說,他很喜歡我,能不能做他女朋友。我知道對於一個抑鬱症患者來說,拒絕他是很殘忍的事情,但是我沒辦法,和多年之前那一次被表白那一次的心跳和驚喜不同,我感到的只有錯愕和尷尬。時間錯位了,這是我的第一感覺。

拒絕之後他告訴我他心裡最後一道防線崩潰了,打算自殺。發了很多條我簡訊,一會兒說很喜歡我,不想給我造成困擾,一會兒說這樣做並不是因為我,而是blablabla(原因我真的記不清楚了),還有很多我根本看不明白的簡訊。我是真的擔心他自殺,但另一方面又覺得怎麼會有人傻到為這麼一件不靠譜的事自殺呢(那時對抑鬱症的了解,大概也就是知道它是一種心理疾病,其他一無所知),所以沒有太在意。

然後他大概幾天後跟我發了簡訊,說目前家人在醫院陪他,很抱歉之前的告白給我造成了困擾,以後會儘可能不再打擾我。但奇怪的是,整個人好像變成了另外一個人,說話的方式都不一樣了。

大學之後又聯繫了一次,他依然是以很冷淡的語氣和我有一搭沒一搭地說話。然後在那個暑假,就發生了我們兩個決裂的事情,至今再沒有聯繫。

大體是,他想在中國做某一種外國美食的生意(具體就不細說了),因為我在國外,接觸這種食物比較多,所以要求我在國外給他做一份市場調查。逐條給我列了要求,包括我要去什麼門店收集那些信息。

我當時覺得又好氣又好笑,他憑什麼覺得我們兩個熟絡到可以給我隨便安排任務?又沒名又沒利的,我為什麼要大熱天跑遍全市給他收集他想要的信息?婉言地表示拒絕後,他大概是沒有會到意,繼續自說自話,告訴我還有那些事情是要在給他做市場調查中注意的。

我一向不喜歡求人幫忙時還頤指氣使的人,雖然我平時待人一向和善禮貌,甚至有點過於客氣,但觸及到底線真的會變一個人。

於是我翻臉了,跟他說他這樣真的很讓人不舒服,我沒義務為他做這些事情,這兩年他出現在我的生活里已經讓我覺得很煩了,要不是顧念同學一場我也不會和他保持聯繫。然後我逐條指出了他的設想中太過理想化和幼稚的地方,因為太生氣還說出了「旅行不是人生唯一的意義,關注一下現實,學學做人吧」這樣的話。

其實我很後悔說出最後一句話,以他上次表白失敗就要自殺的脆弱程度,這句話對他來說打擊應該是很大的。但是當時實在太生氣他要求我做市場調查時的頤指氣使了,這句話打了發出去我就後悔了。

但我萬萬沒想到的是,這小子居然迅速反擊了我,他說你直接說我們沒那麼熟不就行了么,廢那麼多話幹什麼,你個小丫頭片子還輪不到對我來指手畫腳。

拉黑,再也不見。

很長時間後隨著公眾的關注和討論,我對抑鬱症慢慢有了深一些的了解。如果當初的了解更深,可能會選擇以更加客氣和溫和的方式和他相處吧。

再或者,直接離得遠遠的。


我來說一個吧。

稱她作S吧。她是我的大學同學,同班不同寢。大學裡面有這麼一類人,對自己的高考十分不滿,於是在大學裡憋足了勁要扳回來,我和她便在其列。我和她有很多共同點,都是射手座,都喜歡中國文學,名著網文以及亂七八糟的閑書看了一堆,可以天南地北的侃天。

那時候的我和她,成天板著一張苦大仇深的臉,張著全身的刺,把自己埋在書本(課本)的海洋里,來回在寢室和自習室之間。而我們這樣的人,對這種精神狀態極其敏感,識別出自己同類,真是太容易了。記得那時候我室友對我說:「覺得S特別怪,別人她都不理,只和你打招呼。」

從這裡或許你可以看出來,我與她又是不同的。我的刺向里對著自己,她的刺,是向外對著別人的。現在回想起來,好像我才是應該得抑鬱症的那一個。

就這樣過了一年,這一年裡我跟她是學院里的一、二名,都拿了國獎,學習上我們視彼此為對手,回宿舍了還會串串門閑聊扯淡,八卦古今,關係還行。女生之間能維持這樣的友誼並不容易,而她和她室友的關係,也還不錯。

事情出在大二那一年。那一年她喜歡上了班上一個男生,因為相信網上的說法「女追男,隔層紗」,就表白了,但結果卻是那個男生拒絕了她。

她直接崩潰了。徹夜徹夜的失眠,大量運動之下依然無法入睡。她也沒辦法去上課,只是躺在床上什麼什麼也不做,整個人看起來非常虛浮。而也是在這個時候,我們知道了她過去的經歷。她有一個妹妹,父母有了妹妹之後就把她送到爺爺奶奶家,她是由祖父母撫養長大的。可能是因為缺愛想要補償的心理,她讀書非常用功,高中就讀於重點中學的重點班。然而重點中學的壓力可想而知,巨大壓力之下,高二那一年她試圖自殺了一次。她父母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帶她去了醫院,診斷是抑鬱症,休學了幾個月在家,好轉後回學校繼續念書。

而這一次抑鬱症的發作,看起來非常嚴重。大二大三整整兩年,她都在吃藥看醫生,課幾乎都沒上,有的辦理了緩考,有的則直接掛科了。對她的室友,對我們,則無限索取關心和愛。寢室的事必須依著她,她的事必須陪著她,不然就哭鬧,說:「我是病人,我有抑鬱症。」一次兩次還行,次數多了,她的室友也承受不住,接近崩潰。她的癥狀,也由單純的抑鬱,轉為雙相障礙,在抑鬱-狂躁間交替。她室友對別人說:「她現在就是個炸藥桶,一碰就炸。」

而我和她之間,她認為我懂她,我應該對她比別人好。可是我亦有我的心結,整個大學期間我也在和我自己的抑鬱情緒作鬥爭,這種鬥爭直到今天仍在繼續。那時候我是如此的厭棄自己,根本拿不出多餘的愛和精力,來給她。有一門課她根本沒去上,考試時讓我給她抄,我雖然事先答應了,但考場上因為害怕,只給了她填空選擇的答案,結果她掛科了,怨怪我(我並不是有心的,只是考試作弊的事我從來都做不來,我當時沒有料到填空選擇分值大概只有20來分)。另一次她輔修的大作業要交了,而她整整玩了一學期完全沒動筆,就請我幫她忙。我答應了,剛好當天晚上有考試,考完試9點我陪她去另外一個校區拿畫板,回到寢室幫她畫圖畫到12點就睡覺了,剩下的她自己熬夜畫,仍沒畫完。她把兩件事情記在心裡,並在某天在我寢室里一同傾倒出來,指責我對她如何不好。面對這樣當面的指責,我當時血都湧上了大腦,口氣強硬的說:「這是我的寢室,請你離開。」她再一次崩潰了,在寢室里嚎啕大哭,幾近尖叫,驚動了整個樓層。她刪了我的QQ,從此分道揚鑣。

後來我們升入大四了,她辦理了休學,就沒怎麼見她 了,聽說住院了。我畢業時,她復學了,把我的QQ加了回來,後來又給我刪了。現在她工作了吧,應該最後還是完成了學業。

要說我對這個群體的看法。因為我也深受抑鬱情緒的困擾,我知道這種疾病的痛苦。這種疾病對患者本人是折磨,對患者身邊的人也是折磨。只能說,這世間的痛苦數不勝數,各人好自為之吧。

我有同學也上知乎,不知道她是不是其中之一。如果有人覺得我把她的故事講出來不合適,請告訴我,我會把這篇作答刪除的。

健康是福啊


身邊有抑鬱情緒的人還是很多的,並都有這些特徵:

大部分是沒有自己擅長或喜歡的興趣愛好。

自身能力或環境造成無法達成、滿足自己的慾望或者對他人的期望。

身邊的人對他有較高的期望造成很大壓力。

很多時候很多人很多文章,都建議要多關心這類人群,但作為心理健康的自己來說,工作、學業、家庭、事業,一大堆的事情已經壓的喘不過氣來了,還得不厭其煩、熱臉貼冷屁股的去「關心」對方,真的有時候自己也會跟著變抑鬱,太累了,所以更多的時候如果對方有一搭沒一搭的也懶得理了。

往往與抑鬱情緒的人交流,都是很難的,用普通的「關心」方式去表達一般都沒什麼效果,道理他們都懂,就是不願意去分析、動腦筋解決困境,一個勁的鑽死胡同,很多他們所困擾的事情對於正常人來說真不算什麼大事,忍忍,挺挺,換個角度也就過去了,還有更值得去做的事、更值得去發現的快樂呢。

總結一下:

可以從3個點入手幫助有抑鬱情緒的人。

1. 幫助他們建立興趣愛好。

2. 幫助他們獨立,特別是經濟上的獨立。

3. 幫助他們找到更多的朋友,參加更多的活動。


現在社會競爭激烈,干哪行哪業沒有壓力?誰又沒有點小情緒和抑鬱的時候?只要有點情緒就說自己抑鬱,抑鬱可以成為任何事情的擋箭牌。

心情有好有壞,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不是吃藥打針可以治療的,也不是金錢榮譽刺激便可以痊癒。但人的心理卻是可以用體貼的語言像中藥一樣去慢慢調理的。

作為一個成年人,面對不公平之事,首先需要的是不斷調整心態,努力去適應各種環境,而不要總惦記著環境倒過來眷顧自己。其次需要彼此間互相開導、幫助,共同走出情緒低谷。

我們需要有坦承抑鬱的勇氣,但不能過度宣揚抑鬱的副作用,只有正視競爭,正視壓力,知足常樂,一個人才會活得瀟洒快樂,活得心無旁騖。如果不消除貪念,再多的錢,再多的榮譽,都不會有幸福快樂,該「抑鬱」時還「抑鬱」!


抑鬱情緒很多人有,但是成為抑鬱症的人並不多。

其實真正的患者挺可憐的,因為精神疾病說白了就是非理性病。啥叫非理性?就是已經不能用正常思考的方式讓自己想通並排解情緒,有些人是不能正常思考,有些人是不能想通,有些人是思考和結論連不起來,最後就被分成某某病某某病。

其實抑鬱症患者最糟糕的問題就是癥狀不明顯了,焦慮症往往都很容易恐懼或者長期失眠,潛層次抑鬱症就比較看起來像是普通的心情不好。而且得抑鬱症的人中有很大比例的是意志堅定,生活樂觀者,更難讓人聯想到自殺這種事情。

抑鬱症與人格障礙一樣屬於極度難以自愈的病症,而且複發程度很高,這個社會需要更多寬容與理解,而抑鬱症的判定,則需要有資質的心理醫生。


哎,不自殺大家都覺得沒什麼事。我不是我的時候,家人無非被我氣到,而不知道電話另一端的我已經動了無數奇怪的念頭。我是我的時候,告訴家人我有病,也沒人重視。哪天如果真的自殺了,或許他們會後悔吧。另外,以上文字看起來很是任性,但我在生活中是個公認溫柔的女生。


有,我表弟,前兩年高中的時候,最近不知道怎麼樣了。因為家庭不和睦的關係,跟他們也走得不近,也不知道有沒有自殺傾向。但似乎是比較有青春期患者的那種特性,暴躁的表現較陰鬱更嚴重。

相當同情並理解他們,因為自己也經常能體會到抓狂又無助的抑鬱感,雖然不知道算不算抑鬱症。很多時候也會對他們有恨鐵不成鋼感,但總而言之,患病的人,自我調節能力本來就比尚處正常的人要弱的。

除了所謂的工作壓力、社會壓力、人際交往原因等心理因素長期淤積到抑鬱的,其實很多有身體疾病的患者,比如樓主提到的那位,還有帕金森,他們到後期大多數都會有抑鬱症,程度還不輕,除了疾病導致的心情不好,可能也有生理基礎。但很容易因為他們的身體疾病而忽視了心理問題。


我在知乎上看到過許多抑鬱症患者的經歷,一次次被觸動。

就我自己而言,中考失利之後,去到一所自己不喜歡的學校里,接著一切漸漸發生改變……這裡就不細數,總之在原本青澀的學生時代,我與周圍環境顯得格格不入,當然由於努力保持一致,不會有人發現。兩年了,覺得現在好多了,剛剛做的sds,58,

我覺得那段日子是黑色的,算是「生命無法承受之痛」?大致形容一下吧,我很容易流淚,容易發怒,覺得度日如年,成績下滑,對未來沒有信心......曾經的我是一個文筆極其爛的人,然而高中短短兩年,我寫作真的有提高,作家有些話真的很牛逼!而且甚至我的審美能力也有提高。扯遠了……

可是,即使這樣,我也真沒想過要結束自己的生命,只是默默地等待時間將我救贖,我真的需要給自己時間。而那些人們,親手用刀子割開自己的手腕,那是經歷了怎樣的痛苦,連死都比活著要好,一些人用輕蔑的態度對待他們,覺得他們是懦夫,是沒有責任心的人,然而,我想說的是,這些人對人生的思考比常人多太多了,那些抑鬱症患者寫的文章大多都是深刻的,他們經常思考人生,只因給自己一個活著的理由……

其實吧,很多道理,我們並不懂得,那些自以為看透了世間的人,其實無知得很,就比如語言攻擊抑鬱症患者,說他們是無病呻吟的人,這種行為在我眼裡如同犯罪!同時也不要同情他們,可以給予他們關心,我曾經在抑鬱症患者寫的文章下面評論過,用的都是世間最柔軟的字眼,展現的是最最溫柔的自己,即使我們素不相識,但是強烈的同理心一次次告訴我她會需要那麼一點點的溫柔,我能感受到她那顆敏感脆弱的心,想把自己的正能量給她,同時也是為自己賦能。

最後,獻上一句我很喜歡的話

我要活,活到我能夠細數人生,你能與我一起笑看,死於你我從不想干。

謝謝看到最後的人。


本人不是醫生,身邊卻不只一個抑鬱症的。男女都有。最大的40多歲,最小的才20出頭。有一個曾經自殺過,一個有過自殺的想法。得這個病的人,我看是想不開。在某一方面或某件事上太較真。在他們身邊時刻注意言行以免惹禍。


曾經有一個朋友 他的家人有此際遇 自殺離世

我告訴他 並沒有什麼可怕

抑鬱症患者 只是更需要保護或者關心

並不是不知道這件事的重量 回答的雲淡風輕

只是 真的很想保護他


你說的親人就是因為身體負擔加重了心理,任何心理病不找身體原因或者身體病不注意心理因素都是扯淡!


今年寒假開學回來的第二個周,班裡來了一個新同學,是一個很漂亮的女生,短短的捲髮,看起來很陽光開朗的樣子,在她的自我介紹中她很直白的跟大家說自己是休學回來的,之前得過抑鬱症,現在痊癒了回來讀書……

帶著對她的直白的訝異,大家也慢慢的習慣了她的存在。我一直以為自己是一個比較正能量的人,渴望給別人帶來溫暖,一直標榜著關愛有心理疾病的人,給他們足夠的愛,可是對於她我卻完全是以一個冷漠的旁觀者的身份泰然處之。

因為上半年的相處大家已經差不多形成了自己的人際圈,她也和往屆學姐一塊住,脫離了我們的生活圈,加上略微古怪的脾氣,所以她顯得和我們格格不入,形單影隻……

六月初,她和我們一個很好的專業課老師傾訴,說我們覺得她有病,孤立她……老師開導了他,六月二十日,她從我們學院頂樓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短暫而又痛苦的一生。

短短的半個月,大家的生活恢復如初,好像從來沒有這個人存在過一樣,可是這件事對我的打擊是相當大的,我在反思自己,我來大學是為了什麼,是為了學做一個真正的人,一個漂亮的,懂得去關比別人的人,而不是一個只會用鍵盤標榜愛心的聖母婊!!!

抑鬱症不可怕

可怕的人冷漠的內心


我一個很好很好很好的朋友抑鬱自殺了,我接受不了,也跟著抑鬱了(?ω?)


我就是,有,這個群體再看也不過街邊路人,抑鬱症是感受的


有。嚴重點的輕點的都有。如果說自殺的,有朋友的朋友,不過是躁鬱症,比一般抑鬱嚴重。

不過單純的抑鬱症嚴重的話也確實會有自殺傾向。重要的是早診斷治療別等到那個程度。要多關心精神狀況。尤其是其他疾病嚴重的病人更容易抑鬱,但是護理者常常容易過多關注身體狀況而忽略。

對於朋友,多關心多保持聯繫,否則有什麼反常都不知道。親人就更要多關心,有苗頭的話就注意,及時就醫。按時吃藥,別隨意停葯。非專業人士也就能做這些了。

至於這個群體,我覺得這就是一個疾病,跟其他病人沒有不同。而且如果控制的好可以痊癒,又沒啥後遺症。很正常,就像人會得高血壓一樣啊。你對高血壓病人這個群體有什麼看法?


我媽是,但是發病的時候她只說頭暈,想睡,一般發病會持續一個多月。得病有二十多年了吧!沒覺得有自殺傾向。順便說一句,我媽是文盲。


感覺是一種缺失症,沒有滿足感,有時候得不到一樣東西就寄托在另一種東西上,不知道自己的定位,也不知道未來怎麼走,就對身邊的人要求很高,很敏感,怕受傷。


推薦方法:多多培養應用自己的興趣,不用覺得別人的什麼都好自己什麼都不好之類的打擊自己的話,喜歡什麼(比如看小說?)就分點時間去做它們,並且找到志同道合的人跟他們分享,你就不會覺得什麼孤單啦,也沒空想自己是不是抑鬱,你已經根本感受不到了。


O(∩_∩)O~加油啊


推薦閱讀:

我不喜歡看《感動中國》,覺得很彆扭,根本不會感動。我是不是有心理疾病?
爸媽覺得住在孩子的宿舍是一件合情合理的事怎麼辦?
為什麼我喜歡東西很多,想學的東西很多,卻沒有特別喜歡的?
當你殺死一個無利益相關的虛擬人物時,你是怎樣的心理狀態和體驗?
如何讓患有人格失調的人認識到自己患有人格失調?

TAG:心理學 | 心理 | 自殺 | 抑鬱症 | 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