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有哪些值得推薦的質詢和盤問?

包括世錦賽賽制一辯的質詢,三辯的盤問,還有新國辯的質詢都可以,謝謝大家的推薦。


第六屆世界華語辯論錦標賽半決賽:南京師範大學vs大連理工大學

劉一楓(質詢,反二)vs羅斌(接盤,正三)

反二:你好,我確認一下,速食麵有沒有營養?

正三:我方沒有想跟你打速食麵

反二:不好意思,我只是想確認一下,您方的論域之下,速食麵有沒有營養?

正三:在我方的論域之下,速食麵是有營養的。

反二:OK,是有營養的。好,您方舉一個沒有營養的東西

正三:不是。我方今天沒有想打心靈雞湯

反二: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您舉一個沒有營養的東西,我們在討論嘛,對吧?

正三:今天沒有營養的東西。

反二:嗯

正三:比如說煙啊、酒啊

反二:不好意思,煙,你方講煙在某些情況下對某些人有好處,俗話講,飯後一支煙賽過活神仙,有沒有好處,有沒有營養?

正三:沒有營養啊

反二:沒有營養是吧?哎,不好意思,不好意思,飯後一支煙賽過活神仙,有沒有好處呢?

正三:有好處啊

反二:有好處,沒營養,是吧?

正三:嗯

反二:好。所以今天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對某些人有好處,不見得是有營養嘛。很簡單的例子。

反二:所以再問您方第二個概念,第二個概念,急中生智聽說過嗎?

正三:聽過。

反二:聽過是吧,好!現在今天我們講的這個于丹這個例子,它說這個大學生沒房、沒車、在北京又沒有錢,過得很苦,現在他面對的問題是什麼?

正三:面對很多

反二:生活很艱難嘛,對吧,工作可能不如意嘛。但現在呢,于丹告訴他說,你已經有了很多了,你已經很幸福了,所以他很滿足吧。我想問一下,他很幸福之後,他有改變艱難生活這種現狀的動力嗎?

正三:為什麼會沒有呢?

反二:好,OK。你也可以講他很有動力,我想比較一下,這是比較辯題嘛,對吧?在他以為自己生活很幸福,和他之前他認為自己生活很艱辛,這兩者做對比的話,您覺得哪種情況下這個他改進自己生活的動力會更強?

正三:您需要聽我解釋一下嗎?

反二:解釋

正三:好。以前覺得不幸福,現在覺得幸福,對他是件好事,如果他今天真的沒有更強的動力,往更好的方向發展的話,他現在已經是知足常樂了

反二: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正三:他已然很幸福了,還追求什麼?

反二:你可以解釋,但你沒比較啊,我想問您的是。。

正三:我比了啊

反二:不好意思,那我再確認一下喔,剛剛這種情況,他在聽於丹的話之前,他知道自己過得很苦,所以他有很大的動力,我們默認他這個人可能比較有志氣,他可能有很大的動力要改變自己的現狀,現在他聽過於丹的話之後:哇!我已經有這麼多了,原來他們的日子過得這麼差喔。這個時候您方要講的是,這個時候他的動力依舊很大,是吧?

正三:不是!

反二:不是,是吧!

正三:是他有動力

反二:等一等,等一等。不好意思!你講:「不是!」那我問一下,這個時候他的動力比之前大,還是比之前小?

正三:有動力一定意味著人生幸福嗎?

反二: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正三:動力變小了,就一定不幸福嗎?

反二:OK!下一個,你這個時候退一點,就是您講的,這個時候他動力有可能減弱了,對不對?

正三:我沒有退,我一直承認動力可能減小

反二:OK!達成共識不就好了!我不就是想問你這個嗎?所以動力很多時候減小,對他是減益效果,對吧

楓哥質詢主要確認兩點:

1在南師大的立論體系下究竟有沒有沒有營養的東西?因為在他們之前的論述中,似乎有好處就是有營養,而大工提出普遍有好處才能叫有營養

2在一個人面對問題沮喪的時候,心靈雞湯讓他心情馬上變好算不算對他有益的?

值得學習的:

1楓哥可以說是曾經我們隊的歇後語大王,這一點頗有當年余磊學長的風采,比如飯後一支煙賽過活神仙,急中生智等等,我覺得善用一些我們耳熟能詳的歇後語可以迅速引起觀眾共鳴

2同個例子的多輪交鋒,比如于丹這個例子,用不同側面:于丹講這句話時描述這個年輕人的情況以及這個年輕人聽了于丹的話後可能有的心情,去問對手一個核心問題,心靈雞湯會不會讓我們喪失改進的動力

3節奏的變換,楓哥打比賽喜歡提速,如果多看他的比賽的話他會在比賽的某一階段突然提速短打對手,讓對手出現漏洞

2015新國辯半決賽:台灣大學vs中山大學

質詢:丁冠宇

網路輿論讓我們的思考更多元/單一

中山大學立論: 定義:網路輿論:網路上產生和傳播的人們自身觀點的公共表達 思考:是一個人面對外部世界形成自己觀點的過程及思考問題的方式,思考對象的豐富並不代表思考方式的變多

學理依據:每個個體都有自我建構的衝動和需求,這代表人們希望從外界找到對自己觀點的支持並且排斥反對意見(心理學)

橫向比較大眾傳媒和網路輿論:在大眾傳媒時代,我們的信息源,量有限,我們未必能找到支持自己的觀點,並且這些外界的觀點是不受我們自身喜好控制的,因此我們無法將不喜歡的觀點拒之門外,而網路輿論的特點消解了這些成本,網路平台給了作為受眾的我們選擇權,信息量的龐大使得我們能找到自己想看的東西(微博,知乎可以只接受自己想看的觀點,在豆瓣找到夥伴),當我門排斥意見,不必冒減少信息來源和得罪人的風險,只需要簡單的拉黑,就不用面對不同觀點的挑戰。

結論:網路輿論對於個人來說更容易成為求同排他的封閉平台。這使得我們思考更單一 防守:單一不是貶義:但單一不是壞事,單一可以更加深入和獨立。思考層面上的多元意味著模糊和游移。

質詢:

丁冠宇:先從你方四辯質詢問題說起,當我說你們的思考變多元的時候指的只有你么,不止吧?

中山:我們每一個人

丁:你們每一個對吧,也包括你們群體對吧?比方說韓國的思想或產業更多元,應該不只是指三星產品賣得特別多吧?

中山:不是

丁:所以換言之群體的單一和多元也可以討論吧?

中山:社會不會思考

丁:不,社會裡面的思考是多元的還是單一的,如同企業的產業是多元還是單一的,我不一定要指定某一個企業它的生產是不是很多東西,這個國家的產業結構很多元在這個命題的語境里也可以使用吧?

中山:社會上的觀點很多等不等於社會上每個人思考多元?

丁:好,往下問下一個點,對於您方而言,要討論的是思考過程的多元還是思考結果的多元? 中山:思考過程

丁:您方有論證建構的過程是單一的么?

中山:立論中有論證

丁:我知道你論證的是結果,比方說某個議題上的立場,比方說我傾向支持同性戀,我在接觸網路輿論的時候會傾向接受這方面的言論。

中山:對

丁:那結果上我會強化我接受這個立場,這是你的意思,請問你一下,這個議題的結果要怎麼多元?

中山:我方論證的是加速度

丁:我的意思是價值觀這種東西如果我們真的是獨立且成熟的,無論如何我們總要對一件事做判斷吧?

中山:對

丁:那如果我做了判斷就代表單一,多元要論證什麼?

中山:我方不是說做出判斷就代表單一,網路輿論會加速

丁:這是您方第一個概念,那我們討論下一個概念,請問討論思想多元的時候,議題的多元可不可以討論,比如說我以前我只思考同性戀議題,如果我在網路上看到的議題更多,我想的方面有沒有更多?

中山:你說看到的多就是多,那人和電腦有什麼區別?

丁:你沒有回答我的問題,這樣的思考是多元還是單一?

中山:這樣跟思考有什麼關係呢?

丁:那我往下問最後一個點,對於一個獨立的人,他的思考為什麼要是單一的?

中山:不必然

丁:如果一個人有接受包容的心,如同我們打辯論一樣,那他單一么?

中山:包容不必然啊

丁:好,換言之,成熟,獨立,深入看來和單一沒什麼關係,謝謝。

要點:

丁冠宇學長是一個很有特色的辯手,台灣辯手在首輪質詢的時候似乎不怎麼直接去攻擊論點,更多的是框定對手的概念,丁冠宇在這輪質詢里框定了這幾個概念:

1我們能不能討論整體,因為在中山大學的語境里似乎只想討論個人的思考 2思考更多元,除了最後思考出結果外,建構的過程的多元,思考內容的多元可不可以討論? 3最後講的單一代表的是成熟,獨立,深入,聯繫是什麼? 這幾個問題很關鍵,下一篇分析他的隊友陳立欣的質詢,接著他確認的共識進行了論點擊破

值得學習的:

丁冠宇質詢的時候往往很有代入感,第一個是他比較獨特的語音語調,另一個是在於他非常擅長用類比,總能夠舉出非常多形象生動的具體例子

1比如我們更多元可以講整體,類比於韓國產業結構的多元是不是單指某個企業

2思考的單一多元,如果只討論最後的立場結果的話,怎麼更多元?為什麼我思考同性戀議題,想的方面更多不是更多元,或者我因為網路思考除了同性戀以外的命題不叫更多元?

第二輪質詢:陳立欣學姐

在駁論的時候中山大學進一步補充了在網上上拒絕別人的意見非常容易,沒有現實中的成本,人有天性不願意被他人說服,希望接受自己喜歡的意見。

質詢:

陳立欣:如果社會上大家有各種不同的思想,對於一個接收資訊的人有沒有機會讓他的思想更多元?

中山:如果更能選的話,是使得他的思想更多元

陳立欣:好,我們得到共識,如果社會的思想更多元的話,對於個人而言他有更多的機會得到更多啟迪,我問下一個問題:您方認為人接受到的素材更多,不代表能思考更多元對吧?

中山:是呀

陳立欣:那您方覺得一個人要怎樣才能思考更多元?

中山:比如說小時候天馬行空的想像

陳立欣:你什麼都沒看過要怎麼天馬行空的想像?那我這樣問好了,如果接受教育有沒有辦法讓一個人的思考更多元?

中山:會,因為老師會灌輸你另外一種想法

陳立欣:嗯?這時候我們不會稱呼它為思考多元吧,我們應該會說它是填鴨式教育吧?

中山:教育是在壓制嘛?

陳立欣:您方沒有聽懂我問題,我接下去往下問,我們之所以會認為教育會讓人思考

更多元,是因為我們接收到各種不同的看法,可能是西方哲學家或者中國哲學家,對不對?

中山:是,所以中國人有很多種依託,基督徒只有一種依託

陳立欣:對,沒錯,所以西方文化的加入也會讓中國人思考更多元。

中山:不對,思想和思考不一樣

陳立欣:沒關係,思考過程的結果會成為最終的思想,我進一步往下問,您方也可以承認在這個辯題中,比較的標的是傳統媒體對吧?

中山:是

陳立欣:好,那您方的說法是傳統媒體我們無法選擇我們喜歡的諮詢,因此我們被迫接受一些不同的聲音對不對?

中山:選的少,也是有的選

陳立欣:好,那我方跟你舉例子:台灣有兩大勢力,綠藍營,那對於深綠的選民,他看到深藍的電台他會轉檯對不對?

中山:對

陳立欣:換言之,在傳統媒體中依然會有選擇自己喜歡的資訊的傾向,我問最後一個問題:您方認為思考和立場一樣么?

中山:思考選擇立場啊

陳立欣:經過思考後最後選擇立場對不對?

中山:思考的一個最終結果是立場

陳立欣:代表思考是過程,立場是最後的結果,謝謝大家

陳立欣學姐的比賽大家可以多看看,她的質詢一般都能非常標準的去貫徹自己的立論:

她的質詢完成了這麼幾件事:

1結合台大自身的立論,網路輿論提供了更多的素材,問一個元命題:思考素材的變多能不能讓人的思考更多元?

2基於中山大學的理論,傳統媒體時代我依舊會選擇自己喜愛的觀點,那所謂的更單一體現在哪裡?

3接著隊友丁冠宇的質詢,中山大學似乎在強調最後我的立場會越來越堅定,但這是否代表思考更單一:這裡確認下重要的結果,立場是結果,思考是過程。

值得學習的:

1舉貼切自己邏輯的例子,這是優秀質詢手的共性

2陳立欣一般會先概括一遍對方的核心意思再提出自己的疑問,這樣有個好處是幫助各位評委理清楚她問題的脈絡,並且也可以確保自己和對方達成共識後再攻擊對手論點與理由。

3第二輪質詢手要與隊友形成呼應,要在隊友停下來的地方繼續發動新一輪的攻擊


推薦閱讀:

華語辯壇有哪些天后級女辯手?
打辯論為什麼那麼難堅持下來?
您的辯論生涯中聽到過或者遇到過的最美的一段辯詞是什麼?
1997年國辨最佳 王蔚卿 是否還在辯論圈?
如何能當好辯論隊的領隊?如何能帶出一支能打的隊伍?

TAG:辯論 | 辯論賽 | 華語辯論網 | 華語世界辯論錦標賽 | 華語辯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