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國外電影里都很推崇原始西藏文化?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給你們講個我的親身經歷吧。雖然這個回答可能不是問題想要的,但是至少能讓大家能明白外國人是怎麼想西藏的。
大二暑假的時候,我在拉薩帶過一個日本團。
這個團是少有的年輕人團,基本都是快要畢業的大學生。(外國人游西藏費用高昂,所以日本團大多都是老人團,年輕人很少見。)
因為都是年輕人,我跟他們很快就混熟了。
帶團第二天的晚上,我們在藏式酒店的天台遠眺夜晚散發光輝的布達拉宮,開啟了一段長談。
對就是這樣的酒店……對就是這樣的天台……話題從戀愛,到工作,到家庭。
最後不知不覺地到了喜聞樂見的話題。有一個非常喜歡西藏還自學藏語(安多話…崩潰……)的在佛教大學就讀的男生問我。
「為什麼拉薩到處都是國旗啊?」
我說原因有二。
「一是因為這裡是中國,美國人也很喜歡在自家門口插國旗。二是因為不插好像會被訓話……」
他覺得有道理,點了點頭。
「西藏不是我想像中的西藏。感覺西藏已經不是西藏了,我希望西藏能成為真正的西藏。」
大家看!說到這個問題的點子上了。
我聽到這句話就不爽了,問他:
「那你想像中的西藏是什麼樣的呢?你來西藏之前你認為西藏是什麼樣的呢?」
他思考了一下,沒等他開口,我接著說了下去
「你是不是一直以為西藏是個無人問津,信教至上,沒有經濟,遍地土路的地方呢?」
他沒有說話,我繼續(說實話這時我覺得再不解釋的話不只是被自己的國民誤解,外國人也要掉到他們的想像當中去了)
「你是希望西藏變成那樣的地方嗎?你覺得西藏應該是那樣的嗎?我作為一個西藏人,一個藏族人,其實不希望你們這樣想。也不喜歡你們這樣想。我們也在發展,也要生活。」
又到喜聞樂見tibet被zg那個了,還有藏文化被那個了的問題。
我問他:「拉薩是不是比你想像的要發達?」
他說:「是」我又問:「在這裡生活的人是不是比你想像的要富有?」他回答:「是」我說:「生活的幸不幸福其實是由當事人感受的,判斷幸福的是當事人,而不是遠在日本的你們。如果你覺得西藏應該是你想像的那樣,那你的想法對我們住在西藏的西藏人太不負責任了。我們要發展,我們也要生活,但我們同時也會保護髮揚我們自己的文化,這你不用擔心。你只要看到了這裡的景象,你就自然會覺得新聞報道里的很多信息其實是站不住腳的。所以,我希望你能多看看,多實踐,而不是道聽途說。」
那天其實談了更多,
我回家的時候已經是凌晨2點半了。因為問題所限,就寫到這裡吧。在拉薩跟他們很開心
在日本也感謝他們的款待還是那句話,「沒有溝通就沒有理解」。這是我的座右銘。
如果我都解釋了,你還一個勁的往自己想像的西藏想的話,有多遠請滾多遠。不止對外國人,也對國人。
———————又見神回復———————
《奇異博士》里卷福在尼泊爾的修道院接過一張紙條
一個小夥子在高樓邊緣玩跑酷,動作驚險,毫無防護。你逛街看見了,第一反應是:
「帥!拍下來分享到朋友圈。」
有人在旁邊說好危險。你點點頭:
「是啊,但那也是他的選擇,人家就喜歡冒險。再說了,敢在這種地方表演,肯定技術過硬。」
過一會消防隊到了,把小夥子拽下來,你搖搖頭:
「真遺憾」
你親兒子在高樓邊緣跑酷,動作驚險,毫無防護,街頭萬人鼓掌叫好。你抬頭看見了,本能反應……
「卧槽小崽子不要命了!誰把他拎下來我獎勵一套房子!」
「這群SB什麼心態啊,光拍照不報警!」
記得北京奧運會前後那幾年,在希拉里的推手下,境內外反華勢力鬧得很兇,那幾年經常有達賴集團或者什麼國際NGO組織在西藏問題上向中國發難,其中一條罪狀就是中國政府在西藏的基礎設施建設破壞了「西藏傳統文化」。
當時官媒《人民日報》、《環球時報》發了很多文章反擊,內容相當霸氣,大意就是講:
長期以來,一些西方人,一邊穿著GUCCI名牌皮鞋、坐著波音飛機穿梭於世界,充分享受著現代文明和文化的成果,一邊卻不斷在國際上鼓吹並「擔憂」西藏獨特文化的「滅絕」,試圖讓西藏人民的生活停滯不前,以此來保存所謂的「文化」。
在這些人眼裡,不管是藏語言文化,還是藏醫藏葯,或是科技教育……都不能有絲毫的變化,任何西藏文化的發展創新在他們看來都是一種「滅絕」,只有回到過去那種無聲無息、自生自滅的狀態才是他們心目中的「香格里拉」。
中國政府給西藏農牧民蓋樓房、修道路、通水、通電、通網路,改善西藏人民的生活條件。那是因為西藏人民也是人,你們能吹空調、刷手機、吃西餐、坐飛機,西藏人民憑什麼就得世世代代住帳篷、吃酥油茶、騎氂牛?任何人都無權剝奪西藏人民享受現代文明發展成果的權力。西方指責中國政府給西藏農牧民修改善生活條件是「侵犯人權」,那是因為只有一個原始、愚昧的西藏才是西方冒險家和獵奇者把玩的活化石。
十多年前看過一個叫溫普林的藝術家接受南方人物周刊採訪的一段話,說得特別好,現在每次看到題主說的這種電影,心裡就冒出這句話:
人物周刊:原始的西藏和文明一些的生活狀態,哪種更吸引你?
溫普林:那當然是原始的生活方式了。如果全變成美國了,還願意活著嗎?走遍全世界,全是上海和北京,還願意出去旅行嗎?我說這話,有點臭不要臉,因為我們只不過是短期的,享樂式的,去體驗一下那裡的生活。但對常年在風霜雨雪中掙扎的牧民來講,有一個定居的房子,能夠看上電視,未嘗不是一種幸福的生活呀。
人物周刊:在那也會無聊?
溫普林:在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相信西藏一定會逐漸無聊的。真正對西藏的解構不是我們大量的湧入,是信息時代的到來。西藏現在到處都有鍋蓋,隨意看到世界任何一個地方的生活方式,這時候你再讓他固守到千年的神秘當中,不覺得有些可笑了嗎?
人物周刊:那你覺得這對他們是好是壞?
溫普林:我覺得他們的選擇有他們的道理,西藏應該有自己的選擇,我們沒有權力把少數民族定格在能歌善舞里。憑什麼人家就不能過現代的生活呢?如果我們強加一種生活方式,保留一種狀態,那是帝國主義。但國際化、全球化導致了個性化的生活方式的消亡,也的的確確是令人他媽的無奈的。
因為外國人都僅僅是把西藏人民當成動物園裡的猴子,沒有把我們當同胞。
(以下巨量高清無碼美圖預警,全部是我在西藏這麼多年隨手拍的,支持轉載於任何合法用途。)
對於動物園裡的猴子,當然是「原生態」的最好了啊。實際上不管你是嗷嗷叫喚著互相扔便便,還是穿上小衣服騎自行車,看客都會覺得挺稀罕的。至於你要打上領帶走進辦公室跟他們一起上班,乃至於比他們還要高一頭,那對不起,就該他們沖著你嗷嗷叫了。
西藏是我的第二故鄉,作為一個內地長大、西藏服役、目前在西藏種地的人,我從不認為這片土地應該保持什麼鬼原生態,更不應該死守著一個原始的文化不做出改變。
其實老外對西藏有什麼觀感,把西藏人民當猴子還是人,我們管不著。問題是好多好多國人也開始持有這種心態,來旅遊的時候居然能夠說出「你們也能用上冰箱」這種混蛋話,這種心態要不得。這種心態很多就是受了國外電影、電視劇等等文化產品的影響,莫名其妙對自己同胞產生了蜜汁優越感。
實際上西藏人民不但用得上冰箱,還比來西藏旅遊的大多數人更有資格享受現代文明帶來的一切方便。
西藏統計年鑒2014——人均主要經濟指標。
從統計數據反映,西藏主要經濟指標、歷年發展特性、結構性特點都跟內地一個普普通通的二、三線地級市沒有多大區別,內地很多地方的經濟指標還趕不上西藏,內地經濟結構存在的問題西藏一樣存在,這些都充分說明西藏就是整個中國經濟體系的一部分,內地感冒,西藏也得吃藥。
自古以來,西藏就是中國的一部分。不管是人種關係、文化經濟聯繫還是具體的統治管理措施,世界上沒有另外的國家能夠對西藏實施這麼大的影響。
受歷史教材的影響,很多人以為歷代中國中央政府僅僅是對西藏地區宗教、政治重要事務才有管轄權,比如說著名的金瓶掣籤制度。其實不然,中央政府對於西藏地方具體事務,例如賑災、救濟、稅收乃至於打架鬥毆這種小破事兒都是實施了管轄的。
時任駐藏大臣恩麟就賑濟雪災給同治皇帝上的奏摺。
連米鹽開市這種小事情也要管。
連發個營業執照都要管著!還有完沒完了……
建國之初,百廢待興。貧窮落後但是充滿了新希望的新中國,沒有拿看待猴子的眼光看待西藏,而是用同胞之情不遺餘力的建設管理西藏地方。廣大進藏軍隊、幹部憑著無比高漲的共產主義理想,克服各種難以想像的困難,迅速接管了西藏事務並且閃電一般全面提高了西藏政治、經濟、文化水平。
圖為解放軍進軍西藏,逢山開路,遇水搭橋。
解放軍一來,就充分發揚了中國人能種地、種好地,在一切不可能的地方都能種地的種族天賦,與西藏人民一起建設新西藏、真正的香格里拉。下面是一組解放軍各種種地的照片:
第一任軍區政委譚冠三將軍親自種地。
領導幹部看見長出這麼大的蘿蔔,大槽牙都笑出來了。
開荒種地。
石頭堆里也能種地。
跟藏族同胞一起種地。
改革開放以後,內地與西藏的交流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畢竟共產主義熱情只能一個時段內起作用,要長期起作用還是要靠著經濟聯繫的逐漸深入。
這一時期的經濟聯繫,主要是以支援建設與民間交流為主。來到西藏的,除了解放軍和政府工作人員,還有文青、遊客和生意人與農民工組成的拓荒者。
遊客帶來旅遊收入:
這是八角街擺地攤賣紀念品的小販——當然了,產地溫州。
拓荒者帶來了生意、技術、資本和管理經驗。我就是拓荒者之一。
這是我農場裡面搞食用菌栽培的兩口子。
種菜的兩口子,兩個女兒,一個在澳大利亞留學,一個已經工作了,也在西藏。他倆收入真的甩你幾條街。
藏族小工與漢族師傅一起在安裝保溫棉被。
至於文青帶來了什麼,這個真不好說,可能是瑪吉阿米的繁榮,也可能是什麼我不大懂的東西吧。
總之,只有中國人會真心實意的、幾十年如一日的、實打實的幫助中國人,外國人只會把你當寵物養著。甘心當寵物,那自然無可厚非。但是生而為人,誰願意當寵物呢?
電影這些文化作品,它追求的是迎合儘可能多的普羅大眾的幻想,導演、編劇都會有意識的去營造大眾喜歡的場景。外國人心態就是把西藏當動物園,外國電影自然就會努力營造一個幻想里的西藏,而不是真正把西藏人民當做大活人看。
現在的西藏,你在盡情欣賞美景的時候,早已不用擔心突然看見什麼慘絕人寰的東西。這儘管不是外國人心目中的香格里拉,卻是包括西藏人民在內的中國人真正的香格里拉。
以上三張其實是同一個地點的不同時段:羊八井大草原。
這馬是我的,只許看不許騎,非要騎,摔死了不能怪我。
甘巴拉山口眺望拉薩河谷。
羊卓雍錯。
羊卓雍錯旁邊廢棄的漁船。
草原上的賽馬節。
一條小河。
萬山之王——珠峰。
一台老式織布機。
現象級偶像派農民,雪山飛豬,高原折騰小王子,西藏地區頭號知乎大V(表臉!)——我。
喜馬拉雅山深處的美麗小鎮。
露天溫泉不倫の旅行.AVI。
雲和山的彼端——還是人間。
前往雪山的龍牙君——頭埋得低,因為我在爬坡。
我們頭埋得很低,因為我們在爬坡。不管西方人怎麼看,我們始終在爬坡,等到了山頂再說吧。
如果我們去動物園參觀猴子,我們希望猴子越原生態越好,不然我們參觀什麼?如果我們去看望自己的親人,我們希望他們越過越好,越來越富裕,越來越先進,越來越享受到人類文明進步的果實。所以問題就是,外國人把西藏人當猴子,我們把西藏人當做親人,因為我們是他們的是同胞。
私以為歐美電影對西藏文化的推崇可以用薩義德的東方主義(orientalism)理論來闡述。
在西方文化中心視角下,所謂的東方只是一個區別於西方的他者,是基於西方中心視角建構的產物,嚴重忽略了東方自身的主體性。整個東方世界被現有的西方中心話語秩序單一敘事建構而成,東方因此成為了歐美文明內在組成部分,是歐美得以自明的他者,從而彰顯出西方文化的優越性。東方主義的敘事建構本身與那些國家的真實面貌的關係不大。
東方主義是一種歐美文化霸權的體現,西方人對於東方的認知,很難跳出這種帶有偏見性的單一敘事框架。
在東方主義的敘事框架中,地中海以東的各個國家和地區的社會生態、文化以及生活方式會被進行對象化、本質化以及刻板印象化處理。
其中,對立化的體現有:敵視,專註於作為他者的東方所具有的威脅性與可憎性,對東方的暴君、專制制度和落後的社會陋習等妖魔化想像;異域,關注他者具有吸引力的一面,神秘的文化習俗、女人和宗教等帶有異域風情的事物。
所謂的「原始西藏文化」正是西方中心話語體系中單一敘事的產物,這種落後卻美麗的異域風情敘事本身就忽略了西藏自身主體性,嚴重脫離實際而顯得十荒唐可笑,與真實存在的西藏文化具有很大的差別。這種「原始的西藏文化」未必真實存在過,但是它卻滿足了部分歐美人對西藏(遙遠的東方)的審美獵奇心態,正是通過這些對「他者」的想像,歐美人才得以明確自身主體。
在西方中心話語體系里,類似於「原始的西藏文化」的文化產品極為常見,比如影視作品中關於華人的偏見和刻板印象,比如對北歐的刻板印象,比如極具異域風情的印度,比如讓本人笑到胃疼的美劇《馬可波羅》……
如今我們仍然很難擺脫歐美文化霸權的影響。在後殖民主義敘事當中,西方文化具有極強的優越性,整個東方世界整體處於主體性缺失狀態,包括中國在內第三世界國家被西方中心話語秩序單一敘事想像成象徵符號的「他者」進行言說。
西方世界掌握著文化話語主導權,利用自身話語權優勢將西方的價值觀、文化標準和審美符號「編碼」傳播給第三世界國家,在文化和審美秩序上建構起西方文化的合法性,彷彿歐美文化天然比其他文化更具有先進性和優越性;而包括中國在內的第三世界國家則位於文化秩序的低生位,自身的主體性在後殖民敘事中被忽略。
在這種「西方-東方」二元敘事視角下,歐洲因此成為了世界文明而先進的世界中心,是理性、道德而成熟的,而歐洲之外的東方國家則是落後、非理性而野蠻的。
通過這種後殖民主義的合法性建構,西方文化會被第三世界的人們所崇尚,西方文明被認為是先進、文明、優雅而普世的,西式價值觀和審美標準因此變得「世界」和「普世」的,甚至被認為是現代文明存在的必要條件。西方文化具有天然優越性,西方文明的價值觀和審美秩序是世界主流標準,是我們應該模仿的對象。
我們自身的價值觀念、審美趣味以及文化標準是被西方中心話語重構過,我們自己並不掌握文化和話語秩序的主導權。
我們的價值觀、文化標準和審美趣味深受其影響,而且這種「文化殖民」影響是長期潛移默化的,很多人根本無法意識到,比如如今很多中國人所認可的美女帥哥標準很大可能是白皮膚高鼻深目有稜角的臉,即使這些特徵在東亞黃種人里並不普遍;比如在婚戀市場各種跪舔外國白人的國人;比如我們對歐美文化產品的極端推崇;比如各種在華被推崇為高端品牌的歐美商品(前幾天極具爭議的美國沃爾瑪是否是窮人超市的話題就是如此)……
於是,西方文化不僅僅忽視了第三世界的主體性,身處第三世界的我們自身也會不自覺地在忽視自身主體性。歐洲不僅是歐美人自己創造出來的,同時也是被文化殖民的第三世界創造出來的。歐美人通過塑造自身合法性,第三世界的人民也在幫忙塑造歐美文化的合法性。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文化上的被殖民者。
http://weixin.qq.com/r/iylaQvXEG6hkrbEh93yZ (二維碼自動識別)
西藏對好萊塢來說只是一個符號,用來滿足包括美國人在內的【現代人】對欠發達地區一種窺伺欲。是一種文明幼稚病。某些國家地區發展早,導致人們覺得紐約倫敦巴黎東京的現代化是理所當然的,是當地文化的一部分。而西藏文化只要表現出一點向現代文明靠攏的傾向,就是受到了外界的污染,當然污染源常常甩鍋給中國政府。曾幾何時,整個中國和西藏一樣,是美國人眼中的一個符號而已。早年好萊塢電影里經常出現梳辮子穿旗袍或者趕牛耕田的場景,後來又出現了軍裝綠毛語錄。隨著中國國力強大,美國人在心態掙扎多年後終於不得不接受這個現實:中國人也過上了現代的生活,而且很多人生活的並不比美國人差。於是美國人意淫的範圍從整個中國縮小為西藏,這個地廣人稀的高原,這個文化極富特色魅力但話語權微弱的地區,這個被西方鼓吹獨立用來攻擊中國的省份。
我也希望歐洲到處都是森林,偶爾有幾個村落,人們穿著中世紀的衣服走來走去,吃不上飯,對於我拿出的食物充滿了好奇,甚至向我討要,每個歐洲村妞都希望和我睡一晚讓我把她們帶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我回國後以獵奇的心態寫個落後歐洲遊記之類的
如果這樣,我覺得我在國內混的再差,在我的領域內再沒地位,我也會覺的好手很多,優越感油然而生
啊!我希望世界上出了中國,都保持原始的狀態
但我自己生活的地方可不能原始哦,我還要上網,我要享受現代化的生活
只要有很多地方都保持落後,在我現代化的生活之餘,我願意悲天憫人一下,捐點錢,或者坐飛機去那裡幫他們蓋蓋土坯房,巴士他們喜歡西藏精緻的寺廟和高深的佛法,卻從不在乎這背後堆積了多少農奴的屍骸。
他們只提中國入侵西藏,摧毀了藏族的傳統,卻沒絲毫未提及我們同樣摧毀了罪惡的農奴制度。
他們只會抱怨我們將藏民遷出了帳篷,破壞了他們的生活方式,卻不想想隨後的現代化和西藏社會發展指數的飛速提高。
他們抱怨我們破壞了脆弱的生態,興建了太多工程,卻不想想藏羚羊的毛皮到底穿戴在了誰的身上,我們14億人口又需要多大的能源。
他們總是把少數流亡者的話當成事實,卻忘記了他們原來曾是奴隸主的身份和某些特殊的政治訴求,更忽視了剩下數百萬普通藏民和14億中國人的呼聲。
他們只允許自己用武力傳播民主,卻禁止我們用汗水進行經濟建設。
你們說我們侵略成性,但我們丟掉了外蒙古、外東北、甚至台灣到現在還沒有統一!
他們說我們種族滅絕,可他們征服美洲之後上千萬印第安土著因此死亡,上億非洲黑人被販賣為奴隸,希特勒更是流水線般高效的屠殺了上千萬歐洲人!
他們住著別墅,開著跑車,偶爾閒情逸緻當回牛仔,高談闊論著回歸自然。而更多的人放牧著羊群,目不識丁,住著帳篷。
當一些民族想要現代化時,他們表面上驚呼這不是你們的生活方式和傳統,背後則停泊著航母和戰鬥機。
他們說上帝和啟蒙運動賦予了所有民族以平等和尊嚴,可在不經意間他們也扮演著上帝的角色。
他們獵奇於所有民族的文化,前提是這些民族必須比他們弱小罷了。
——————抱歉 文不對題只是想吐槽一番因為他們不了解西藏,也不想去了解西藏,只想按照自己心裡的西藏去描述真正的西藏。西藏在他們心裡是神秘的地方,其實就是不發達,封閉,落後,換成尼泊爾不丹一樣,只是用慣了西藏,接受度高。至於真正的西藏是什麼樣子,他們根本不在乎。在XX眼裡,這種「神秘」「有信仰」的地方就該保持原生態,我們這些「被金錢慾望污染了的俗人」就不該去打擾他們,讓他們放放羊放放牛,天冷了挨凍發大水挨淹,窮的就剩閉目養神了,日子苦沒事,可他們有信仰啊!至於這些地方的人怎麼想的,他們想不想過現代化的生活,沒人在乎。XX們希望的是別人用一輩子的來滿足他心裡那塊「乾淨的地方」所以經常有XX們去了某地,然後發文說「毀三觀!震驚了!他們居然也XXXX!」說真的,就該把XX們送去這些「神秘的地方」,當面說,多挨打就好了。跑題了,就這樣
西方人厭倦了消費主義,又恐懼著共產主義,而虔誠(religious)的西藏離這兩樣都很遠。它不僅浸染在東方文明的神秘光暈,還有一個受到政治壓迫的受難者形象,完全滿足了西方人內心的異域想像和聖徒崇拜情結。
美國處在印第安文明才好,古老而又神秘,還有會用巫術祭祀,基本滿足了幻想。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倫敦才正宗,工業發展,霧氣籠罩,馬蹄踏踏,機械轟鳴。北歐應該還是海盜猖獗,為了神秘寶藏各路人馬燒殺搶掠。其他歐洲國家一直還在中世紀黑死病陰霾下,那會兒死屍遍地,黑貓橫行。我總覺得老外沒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個觀念,有的只是偏見和傲慢。我還看過香港九龍寨城當時被拆時,國外有人呼籲香港保留它。因為九龍寨太神秘了,而且給人感官何止是震撼。其後,眾多影視劇里沿用了九龍寨的布景,彷彿香港就是如此。西藏該是純天然,原始、神秘,是人類末日後的唯一聖地,喇嘛傳教之所,似乎也已經成為他們的認知。
總有人希望有一些可以遠離"人間煙火",生活形態原始的地方,最好還有不會傷人的原始人像動物一樣給圈快保留地。放假時現代人可以去旅遊,好讓他們可以感受大自然的美,生活形態越原始越能讓他們在物慾橫流的當下感到原始生活的人們心靈有多麼富足呀,這該有多麼舒壓啊~~
美好的大自然和人類和諧生存沒污染,反現代化生活美的像幅畫,讚歎感恩詩賦~
收假,拍拍屁股這些人又回城裡去了~順便跟孩子機會教育,
人要知足,看看人家那樣過日子,心靈也很滿足,心中要有愛。
沒必要太政治化的分析,弄得跟中國導演和文青不推崇西藏文化似的,我看連央視拍攝的某關於活佛的紀錄片,也喜歡這麼一個調調,還說活佛去某地賜福後,連續乾旱的天氣居然下起了暴雨,我是這輩子第一次看到中央電視台公然宣傳封建迷信。
而且全世界都是這樣,崇拜古老的文化,一些保健品廣告最喜歡扯上黃帝內經,本草綱目啥的,電影2012吹捧瑪雅人預言,電影木乃伊神話古埃及文化,都市小說里奇人異士都是生活在偏僻未工業化的地區,住的地方越窮本事越大。
就說你進入一個道觀算命,看見一個慈眉善目的老道長端坐其中,穿著破舊的道服,地上擺的是紙張都發黃的八卦圖,手裡拿著的是一本道德經,看你進來,立馬一句:給客人看茶。然後問你:生辰八字是多少啊。然後瞑目掐指一算,再翻看一下易經,說:我看這位施主近日有一劫啊。百分之九十的人第一句話就是:請道長救我。
如果你進入一個道觀算命,看見一個打滿髮膠的年輕人端坐其中,穿的是西裝革履,地上擺的是大富翁地圖,手裡拿著一本書"他改變了中國",看你進來,立馬一句:喝可樂還是喝雪碧?然後問你:是什麼星座什麼血型啊?然後打開電腦輸入一段代碼,然後打開一本c語言入門指南,說:從方程結果來看你最近要倒霉啊。我估計百分之百的人都會打他一頓。去動物園看猴這個比喻我想到了,沒敢說,沒想到還真有敢說的。
西方人的情懷,從來都沒變過。
這是香港的九龍城寨,曾經世界聞名的一片法外之地,裡面狹窄骯髒,蟲蛇橫行,各種妓院賭場毒窩聚居,比巴西的貧民窟可厲害多了。然而就這麼一片地方,在香港政府拆除他的時候,西方一片反對之聲。他們說香港政府破壞了城寨的傳統文化,損害了香港的優秀遺迹。
他們無視城寨里數以萬計的居民差到不能再差的居住衛生條件,無視城寨是香港犯罪的避風港,無視香港政府改善人民生活的努力,他們只看到了你們破壞了我們的景點。
洋大人關心的,是城寨能否保留「原始」。
他們希望自己作為「文明」的使者來憐憫和拯救你們這群未開化的野蠻人,這樣讓他們感到自己得到了救贖。
人對優越感的需求也是本能需求之一,中外皆然。就像我們去朝鮮旅遊,想看到的是朝鮮像七十年代一樣落後貧窮,可是要是看到平壤人人有手機我們也不會很高興。但是我們中國人要臉,我們不說出來。
歐美近些年來流行起一種「慈善旅遊」,一群白人組團去黑非洲「支教」,他們訂好機票帶著單反來到了黑非洲,給孩子們帶來他們的書包和文具,然後興緻勃勃的幫孩子們「蓋學校」,把自己搞的蓬頭垢面好幾天,拍了一堆照片,心滿意足的認為自己幫助了貧窮的非洲兒童,可以挺胸抬頭的去見上帝他老人家了。等他們離開後,當地人再把房子拆掉,因為他們蓋的房子根本就不能待人,不過沒關係,這些兒童也並不需要蓋房子,因為他們一年要接待幾十個這樣的歐美旅行團。什麼叫偽善,這就叫偽善,他們不關心非洲人的生活有沒有改善,只關心自己的「慈善」事業。
如果他們知道這些非洲人也用蘋果手機的話,大概會氣的暴跳如雷。
西藏對於這些歐美人來講,就像城市周邊的森林公園,越純凈越好,人越少越好,最好一點人間煙火都沒有,至於森林裡的猴過的好不好,誰關心呢?
有這麼一個人:
他爭取民主自由,爭取種族平等,放棄核武器研發,解散軍事工業,開放自由市場,讓外國產品向國內傾銷,把國內金融經濟命脈對外國拱手相讓,國內的自然資源給各國輕鬆瓜分,把一個準備稱霸大洲衝擊五常的國家幾年之內變成三流國家。好一個「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他評價相當相當高。
那是自由的燈塔,人類的鬥士,偉大的精神導師,他的葬禮,全世界各國領導人紛紛弔唁,他們是發自內心的悲痛——這樣的領導人,誰不喜歡呢?
他叫曼德拉。
萬幸,我們國家沒出曼德拉,不是不可能出,是在他掌權之前就自己死掉了。否則中國會像南非一樣在世界上人見人愛的。
令我驚訝的是,幾百年了,還有人沒看清楚西方人的嘴臉: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天。我今天這話估計要ZZ不正確!但有沒有人考慮過,
如果當下的中國還處于山水田園、粗布衣衫、男耕女織、斗笠牛車的傳統農業經濟時代的話,
外國人會不會也覺得這片土地充滿了神秘的東方文化韻味,非常「玄意」,非常「古風」,非常「世外桃源」,
在影視作品中大力描畫這種「中國文化」呢?
知不知道咱們自視甚高的傳統物質與精神文化,在他們眼裡可能只是一層獵奇的毛皮,就像在參觀動物園裡的動物一樣?
請嘗試體會他們可能抱有的那種思維模式:
只有鋼筋水泥、摩天大樓、路橋車船、前廳後院、水氣電網一應俱全的現代化生活才是王道。
至於別的嘛?以這種思維看去,
咱們的琴棋書畫、金石文玩,和熱帶雨林土著的打擊樂器、木雕面具,
咱們的錦緞霓裳,和印第安族長的羽毛頭飾,
咱們的漢字書法,和瑪雅文字、印加的結繩記事,
咱們的皇城古建,和藏區的寺廟宮堡,
其實沒什麼區別。
不過是用來掛在牆上證明他們自己家財充裕、環遊世界、見多識廣的玩意。
跟咱們活得怎麼樣有何相干?
數千年來世代傳承的精湛工藝?勞動人民的靈感與辛勤的結晶?深邃的儒/道/法/墨/釋哲學思想?
對不起,我們認為手工藝品都是原始人的玩具,只有工程式控制制論指導下的生產裝配線、集成電路與合成高分子材料才是人類智慧與創造力的最高峰。
註:注意加粗部分,免得有誰說我把人家一棍子打死→_→
************************
心中仍有疑慮的同學盡可以去思考另一個更簡單的問題:
難道幾百年前的冒險者拚死也要揚帆出海,不是為了搶佔資源、財富和殖民地,而是為了追求真理與自然科學的奧秘?
就好比城市裡的人在鋼筋水泥叢林里待慣了想去看看大自然和各種動物。西方國家生活條件好了就開始追求返璞歸真,而他們自己是不會把自己的城市還原成自然的,所以就想去看看別人家的自然風光,而一旦別人家改善生活條件過上了現代化的生活他們就會覺得無趣,想著你們這些未開化的畜生就應該為我們文明世界服務。這些人真的尊重西藏的文化嗎?他們只是想給自己找點樂子順便黑一把tg罷了。
1.西藏進入西方視野很早,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匈牙利學者喬馬就開始了西藏研究,雖然本意是為了尋找馬札爾人的族源,最後卻讓西藏文化被西方所感知。
2.不單單在實物領域資本主義社會需要原料產地,在精神領域亦同。由於西藏文化進入西方較早,自然被塑造成了「世外桃源」以滿足現代社會的文化獵奇。但是這種塑造實際上是一種扭曲,這種扭曲要一方面要除去不符合獵奇審美的部分,一方面要把符合獵奇審美的部分弄得更加獵奇。這種扭曲後的西藏文化,其實質是把西方對「香格里拉」的神化和西藏文化符號結合後的產物。
3.滿足文化獵奇需要為社會提供消費級的文化產品體系,電影就是這種文化產品體系中的一個領域。這種文化產品體系在全球市場的推廣化的影響非常深遠,連中國也成為這種文化產品的消費市場之一。
4.從政治角度來看,以某藏傳佛教領袖為核心的反中國政府組織,不遺餘力的在代表西藏迎合西方社會的政治需要,這可能也是一種催化力。
推薦閱讀:
※君子和紳士有什麼區別?
※白學家是什麼梗?
※先鋒書店靠什麼盈利?
※為什麼當代社會會出現道德淪喪,價值觀拜金主義盛行,物質豐滿意識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