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全社會都該感謝號販子》這篇文章?
- 文 | 王福重 ? 有硬功夫的經濟學教授每過一段時間,就會有號販子的新聞,某地又抓了幾個號販子,周圍群眾拍手稱快云云。人們痛恨號販子,覺得抬高了挂號費,增加了看病難。不過,這都是誤解。號販子是怎麼產生的呢?號販子只出現在三甲醫院、大醫院。人們蜂擁到大醫院看病,但是每天的專家號是固定的。
一號難求,怎麼辦?
一種是排隊。有的醫院,第二天的號,前一天下午就要排隊,很辛苦。但能不能掛上,就看你排在什麼位置。也許排了幾天,還是掛不上,這隻能怪你排得太靠後。APP,網上挂號,減少了排隊之苦,也是手快有手慢無。這時候,你該生你自己的氣,為什麼不更早點,更快點呢?為什麼蜂擁到大醫院看病,除了醫生水平高,就是挂號費便宜。一個著名的專家,要讀到博士,從醫十幾、幾十年。而一個號,也就是幾塊、十幾塊,即使是最貴的特需號,也就幾十塊到三四百塊不等。價格低了,一方面刺激需求,也就是排大隊。但同時,定價低,會抑制供給,即專家看病的積極性。累得要死,一天就掙幾十塊錢,對得起自己的學問和人格尊嚴嗎?因此,正是定價太低,導致了挂號難。挂號費是衛生行政部門定的,初衷是為大家都能掛上號,但結果,卻恰恰相反。醫生吃虧,意味著患者佔便宜。定價低,助長了公眾佔便宜的意識,而且認為就該價格低。可將心比心,當你抱怨老闆摳門,工資低的時候,為什麼不想想醫生就是靠看病養家糊口的呢?另一種是求助號販子。什麼人不想排隊,求號販子?這種人不少,比如排隊機會成本很高的人(大老闆),身體不好的不能長時間排隊的人(老人),以及突發急症必須馬上看專家的人,這些人的共同特徵是,對價格不敏感,價格高,也能接受。也就是他們認為值這個錢,也許是節約排隊時間的收益,也許是疾病不能等人,掛不上號人就死掉了,反正,買者願意支付這個價。號販子的號價格高,一是有巨大需求。二是成本高。比如自己排隊,僱人排隊,賄賂有關人員(比如醫院內部人士和保安等等)。三是風險大。這個風險,就是被抓、罰款,以及賣不出去的風險。注意,號販子,不能漫天要價,如果價格高於買者即病人對其主觀評價,號就得砸在自己手裡。所謂高價格,不過是為了出清這些成本和風險。號販子做的,是正常生意,我們大家都是某種程度的號販子:低買高賣,賺取差價。比如炒股票、擺攤、賣菜、把海南的香蕉倒到北京等等。有人把目光集中在醫院、保安和號販子的勾結上。但這不是問題所在,問題的癥結在於定價低,即使提高價格也有人要,如果不是這樣,他們勾結有什麼意思呢?因此,衛生行政部門的人為低價,是號販子產生的真正原因。要恨,就恨這種定價制度好了。有人說,人家衛生部門是好心,可是不要忘了:常常使人間變成地獄的東西,恰恰是人們試圖使其變成天堂。而號販子的作用,就是顯示專家號的稀缺程度,也就是真實價格。他們讓那些真正需要看專家的患者,看上了專家號,讓那些不那麼急迫的,不需要看專家的,不看專家,專家號實現了其存在的目的。善莫大焉。怎麼解決問題,讓大家不再等待和憤怒?
提高挂號費!只要價格提高到一定程度,就能讓供求相當,也就是看病的人和專家號相等。如果病不是那麼急,那麼重,完全可以在你的家鄉醫院,在小醫院解決,因為那些醫院,從來不用排大隊,也沒有號販子,你根本不用受號販子的氣。你生氣,是你自找的。或者說,你的需求沒有那麼強烈,否則,為什麼生氣?如果親人的病真的那麼急,那麼重,為了救命,還在乎4500塊錢?還有,號販子,是侮辱人的稱呼,還是叫看病中介好。儘管名聲不佳,但他們緩解而不是加劇了看病難,並且指出了看病難的解決方向。全社會都應該感謝號販子!
我就想知道一個醫生干一輩子能搞到三百挂號費大部分還要給醫院,一個號販子可以賺四千多一個號,呢為什麼還要去辛苦學醫,大家都來當號販子好了,醫生越來越少,需求越來越高,說不定以後就能賣一萬一個號了,果然中國醫學沒前途,號販子的前程才是光明的。
要是這四千多塊救命錢到了給我看病的專家手裡,我是樂意的。
要是這四千多塊救命錢被一群地痞無賴訛去狂嫖濫賭了,我是萬難同意的。別特么說號販子也付出了勞動,真去排過隊你就知道,這完全是流氓的暴力壟斷。======================================================================號販子緩解了看病難?專家有號販子一天只能服務那麼幾十個患者,沒有號販子一天也只能服務那麼幾十個患者,沒有因為這群地痞流氓的存在有更多的患者接收到了專家服務,反而看病的人需要付出更多的代價才能接受到服務。
這是緩解看病難嗎?專家號該漲價漲價,沒問題;若是非法佔用公用資源為個人牟利,那應該堅決打擊。這是兩碼事兒,別扯一塊兒。======================================================================七級兵極地熊的答案中似乎對我的觀點有點反對的意思,我稍微整理一下思路:他的觀點如下:首先我承認,他提出的兩點我認為都有一定道理,運動式的打擊號販子肯定不可能根除。所以呢?號販子還是要打擊。在人類社會中,殺人強姦無論如何打擊都是無法根除的,但是有警察和沒警察的社會中殺人強姦發生的頻率是不一樣的,是數量級的區別,而且還不是一兩個數量級,這是常識。
越是關係到國計民生的稀缺資源,越是不能由市場化的因素在裡面,這些資源市場化,哪怕有市場化的影子在裡面就意味著壟斷,敲詐,損害的是整個社會的命脈。正因為如此,所以才要政府對稀缺資源進行把握和分配,現在政府在這一塊兒缺乏了監管,導致號販子對醫療資源的霸佔牟利,這就需要政府對其進行打擊。
如何打擊?火車票一直都是稀缺資源,尤其是春運期間,但是火車票實名制之後票販子基本喪失了生存空間,雖然春運依然緊張,但是買票對普通百姓相對容易了一些。城市的公交系統一個道理,一塊來錢的票價跟實際接受到的公交服務價值之間差很遠,但是從沒聽說過公交票販子,因為公交資源很充足。保證供應才是解決問題的最終之道。舉這兩個例子是要說明,漲價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漲價與行政打擊之間也絕不是非此即彼。
合理分配醫療資源並不能靠提高價格,或者並不僅僅靠提高價格就能完成的。如果把價格提高到只有如同老專家一般比例的患者才能支付的起的地步,那麼可以肯定這個價格高到離譜,非常保守的估計,這個挂號價格要10w以上,這樣的挂號價格,你覺得是對醫療資源是一種合理分配嗎?你應該沒明白我說的漲價是什麼意思,我支持漲價,是因為專家收入太低,需要提高醫生收入。政府不允許漲價也可以,哪怕多收點稅當工資發給醫生也成,無論怎麼搞,要保證人醫生的收入,這樣才有更多的人學醫,從長遠看能夠緩解醫療資源緊缺的現狀。我說的漲價是指,社會應該承擔更多的付出,但是這些付出要保證到醫生手裡。對某次就診的患者而言,錢到醫生手裡和到號販子手裡沒區別,但是對整個社會有區別。王福重的確犯了一個錯誤,但是我在這裡要開一記地圖炮:樓上多數人都沒抓到這個錯誤在哪,是在強答,犯下的錯誤比王福重更嚴重。
很多人眼中治理號販子的正確流程應該是這樣的:
1.政府派出大量人力物力對各大醫院進行突擊檢查,嚴厲打擊號販子,從嚴從重治罪。
2.風頭過去之後,新一批號販子上崗了。號販子再次成為網路熱點話題,政府再次派出大量人力物力對各大醫院進行突擊檢查,嚴厲打擊號販子,從嚴從重治罪。3.幾輪風波過後,政府決定在各大醫院設立號販子監督崗。4.網路曝出監督崗與號販子勾結,對號販子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自己從事黃牛行為。政府開始在醫院裡大規模打蒼蠅和老虎。屁民們紛紛拍手稱快,齊聲歌頌大大的政策好。——儘管他們當中只有一小部分在歷次「反號販子運動」中省了錢。或者,也可以像高票答案說的這樣專家號該漲價漲價,沒問題;若是非法佔用公用資源為個人牟利,那應該堅決打擊。這是兩碼事兒,別扯一塊兒。
道理的確是這樣沒錯。但是你真當醫生們都是傻逼是嗎?漲價這種事情需要你來教他們嗎?專家號的價格是政府規定的。醫生倒是想漲啊,沒那權利!
還有人認為,連專家號都不該漲價,醫生就活該低價服務的:對於這些人,就算你讓價格信息與實際對稱,把300元的挂號費漲到4500,又會怎麼樣?號販子仍然會用不光彩的手段把所有的號搶光,然後把4500元的號漲到10000元再賣給病人。
很遺憾,這是不可能的。
因為如果把價格漲到10000元的話,很多人就會不看病了(此處應該有站在道德制高點上的人說「窮人就該死嗎」?)。但沒關係,第二天他就不敢這麼玩了,因為昨天的號還沒收回成本。他又不是財神爺,怎麼可能一直壟斷下去。同時排隊挂號也是天然的篩選機制,那些真正得了大病,有急迫看病需求的患者會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排隊。而那些只是得了感冒發熱等小病,看病需求不強烈的患者不願付出同等時間精力排隊,自然會搶不到號,被這個機制篩選在外。
嗯,那要是看病需求強烈的病人趕上堵車,不強烈的沒趕上呢?
鄙國人均月收入不足3000,王教授的迂談闊論不禁讓人聞到一股肉糜的香味。
不好意思,人均月收入太低是政府的鍋。如果人均月收入能達到30000絕對沒有人會覺得這個收費很貴。
由上可以推出兩個結論:
1.運動式打擊號販子不能解決問題,只有當挂號費符合市場規律的時候,醫療資源才能得到合理分配;2.醫生和醫院不被允許適應市場規律。然而「看不見的手」總要找點機會出來秀秀存在感,它的產物就是「看病中介」。對於患者而言,錢給了號販子和給了醫生有什麼區別?(如果你認為號販子開出的價格會高於醫生的開價,請參見前面「因為如果把價格漲到10000元的話」這一段)所以號販子恰恰還就是起到了合理分配醫療資源的作用。但,不能因此得出結論說號販子的存在是正確的。因為正如很多人所說,這筆錢該讓醫院賺啊。王福重的錯誤在於:他忽略了號販子存在的大前提本身就是錯的。號販子的存在來源於畸形的定價。換個說法:這就是破壞了市場機制而必須付出的代價。誠然不能否認號販子們確實起到了一些好的作用,但在一個正常的社會中本來也不該需要靠他們來分配醫療資源。但,這個錯誤與樓上諸位的錯誤相比,實在不值一提。樓上諸位猶如給腦瘤病人吃止痛藥來解決頭疼的癥狀——這樣只會死的更快好吧?公元2248年5月17日,位於庫頁島的共和國第六觀測站監測到地核異常波動,隨後共和國科學院證實:地球將在12年後發生巨大災變,凜冬將至,無人可在地球繼續生存。
值得慶幸的是,共和國在黨的英明鄰導下,未雨綢繆,已經分別在極樂星和火星建立了生存點。其中,極樂星的「極樂空間」原開發定位是星際度假村,已經建設了三十餘年,耗資巨大,生存條件極為舒適,能容納150萬人;而火星的「新殖民區」是共和國意識到可能發生地球災變後才開始建設的避難所,需要容納全國人口。受經費限制,「新殖民區」的生產條件、生活條件與「極樂空間」有天壤之別。
關於移居極樂星的資格,共和國的領導者傷透了腦筋:拍賣的辦法不可取,由於貧富差距巨大,拍賣價格一定是普通國民無法直視的天價。考慮到本國國民一向仇富,恐怕會激起民變。
考慮再三,共和國宣布採用網路抽籤的方法,凡共和國國民憑28代身份證,均可參加抽籤,機會均等,抽籤將於2249年元旦進行。然而,事情的發展卻出乎了執政者的預期:
起初,有個別黑客,號稱可以左右抽籤結果,高價售賣中籤名額;繼而,有內部工程師參與了不法活動以獲得高額利潤;再後來市場上又出現了所謂的領導內部保留名額販賣,黑市一片沸騰,一個中標名額賣到一億五千萬元(包中,不中標倒賠五千萬)。民間盛傳,所謂抽籤,只是一個形式,名額早就被內部瓜分,參加抽籤根本沒有機會,只能花高價才能買到中籤機會。
(一個小插曲:此時某經濟學家聲稱感謝黑市,讓大家意識到一個中籤機會值多少錢)
人們感到絕望,開始在網路上刷屏,要求打擊黑市,恢復公平抽籤。政府嚴厲打擊黑市,抓了一批倒賣中籤名額的壞分子,但是在巨額利益的驅使下,黑市買賣名額依然存在,民怨無法平息,網路的動蕩蔓延到大街上,部分地區開始了動亂。
為了平息動亂,共和國倉促宣布取消抽籤。7天後,共和國宣布新的決定:「極樂空間」的生存權採用拍賣制,價高者得,起拍價一億八千萬。拍賣所得所有經費,用以進一步開發「新殖民區」。
預計拍賣所得三百萬億。
取消「極樂世界」開發經費七十萬億。
前兩項經費投入「新殖民區」的開發。總開發經費由三十萬億調整到四百萬億。
政府進一步提出了「新殖民區」的開發報告,在充足經費的保證下,十年內「新殖民區」將被開發到相當進步的水平,與「極樂世界」的差距縮小到民眾可以接受的範圍。
民怨平息。
故事編到這裡,相信大家已經看出來了,「極樂世界」指的就是知名醫院、知名科室、知名專家的問診機會,簡稱專家號。專家號基本集中在北京、上海,特點是供給遠遠不能滿足需求。
除了少數知名醫院外,我國還存在大量的非知名醫院,同樣的科室齊全,可以診治絕大多數的病患,可是很多醫院的病患飽和程度並不高。原因很簡單,這些醫院的診療水平與知名醫院的差距巨大,從醫療器械的配置到主治醫生的素養,都遠遠不及知名醫院。花同樣多或者差不多的錢,民眾當然想得到好的醫療服務,自然會去知名醫院扎堆。這些天大家爭論的焦點就是:如何分配這些珍貴的知名醫院、專家的就診機會?大家反對由號販子來分配就診機會並獲取利益。然而打擊了號販子大家就都可以獲得就診機會嗎?專家就那麼幾個,你責怪因為號販子你排不到號,其實沒有號販子你也未必能排到號。只要有巨大的供求差距存在,就會出現種種的投機行為,打擊了號販子,還會有醫生關係號、領導關係號,還會有代客排隊,還會有網路軟體搶號。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搶到號的就擁護這制度,搶不到的就開罵。分配製度其實並不重要,因為現實簡單而殘酷:極樂世界的名額只有150萬,無論採用何種分配方式,大多數人最終還是擠不進去的。
重要的是:如何讓擠不進極樂世界的人,也能得到盡量好的醫療保障。政府應該,加大政策扶植力度,提高非知名醫院的診療水平;嚴格控制醫生資格的准入門檻並極大提高醫生的收入,杜絕以葯養醫。鄙人不善施政,隨便提幾句,拋磚引玉。對於專家號,應該如何分配?我同意王教授,由市場決定:挂號費能收多高就收多高,反正有錢人多,也不差錢。一個門診號5000塊,也不缺人買,某些大熱的科室、專家,我看50萬一個號才能反映真正的供求關係。關鍵是這錢怎麼花,這筆巨款一定要用在普通老百姓的醫療保障上,比如,建立全民醫保。公平嗎?我覺得很公平。那些知名醫院的建成,非一朝一夕,可謂傾全國之力。這裡面有每個公民的貢獻,還有上一輩的貢獻,你憑什麼花15塊挂號費享用了,你想要用,那就要補償所有的貢獻者,怎麼補償?掏錢唄,總不能捐命吧。就是這麼簡單,想進「極樂空間」,就得掏錢建設「新殖民區」,富者享受高質量的生活,貧者亦可獲得基本的保障和體面的生活。
發熱,是機體免疫系統對外界病原體入侵或其他致病因素的一種防禦反應,短時間、輕度的發熱可以觀察和對症治療,但是持續高熱就說明病情已經非常嚴重,需要調動所有資源進行分析並立即針對病因治療。
號販子現象也是如此,被炒到4500塊且不交就無法通過正常渠道看上病,和兒科醫生的短缺一樣,只是公立醫療體系這個重症患者的癥狀之一,其本質是投入的嚴重不足和配置的極度畸形。抓號販子示眾的做法就好像把高燒病人放進冰水桶里,然後告訴家屬「看,不發燒了,病好了。」而王教授的觀點則是一種順勢療法,「沒事,不用管它,發下燒就會把細菌都燒死的。」兩種做法看似大相徑庭,實則都是在把癥狀當病因來治。
誰是真不懂誰是在裝傻我們不得而知,我們能看到的,就是這個病人已經離死不遠了。第一 掛不到號除了醫療資源供應緊缺,更因為號販子的壟斷
姑且不論4500的挂號費有幾個普通人能承擔的起。我們先想想看,為什麼號販子敢把300元的號炒到4500元。
是因為獨此一家,除了他們手裡有號,別的人手裡都沒有。
讓我們再想想,為什麼只有他們手裡有號呢。
因為他們破壞規則,用不光彩的手段插隊,把所有的號都搶光了。
這是價格信息的通報者嗎?這是壟斷,赤裸裸的壟斷,而且還是赤裸裸的非法壟斷。
而馬克思早就告訴過我們,壟斷是罪惡,多大的壟斷製造多大的罪惡,這些號販子就算想洗白,能洗的乾淨嗎。
對於這些人,就算你讓價格信息與實際對稱,把300元的挂號費漲到4500,又會怎麼樣?號販子仍然會用不光彩的手段把所有的號搶光,然後把4500元的號漲到10000元再賣給病人。
不知到時候周專家會不會說:4500的挂號費漲到10000,是因為醫生的診療就值這個價,與號販子無關了。
第二 號販子的真正危害,在於破壞規則
認為號販子做的是正常生意的專家可能並沒有好好看過這個視頻。那個女孩之所以如此憤怒,僅僅是因為號販子把300的號炒到了4500嗎?
是因為她連夜排隊排了一整天,眼看就要拿到號了。結果號販子不守規矩,十多個人突然插隊插到她前面,把號搶光。最後搶了號的號販子還想把號價從300提到4500再賣給她。
換做你遇到這種事,你會怎麼想?把原本屬於你的東西從你手中奪走,再加上15倍的價格賣給你,這叫正常生意?這叫敲詐勒索。
更何況,為什麼我們會排隊挂號,不是因為我們喜歡排隊,而是因為我們默認排隊挂號的規則是公正的,不管你錢多錢少,官大官小,只要你想看病,就得和大家一起排隊,來得早的就看得早,來得晚搶不到號,也只能怪自己運氣不好,明天早起繼續排隊。
同時排隊挂號也是天然的篩選機制,那些真正得了大病,有急迫看病需求的患者會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排隊。而那些只是得了感冒發熱等小病,看病需求不強烈的患者不願付出同等時間精力排隊,自然會搶不到號,被這個機制篩選在外。
而現在,號販子堂而皇之的破壞了這個規則,
十來個人插隊搶票,是破壞了排隊的規則,
拿錢買號,價高者得是破壞了篩選的機制。
可以想像,如果讓號販子屢屢得逞,事情會變成什麼樣子:
人們再也不相信老實排隊會得到好的結果,轉而訴諸其他的力量,排隊挂號的地方將變成全武行,插隊,械鬥,群毆,挑釁屢屢上演,誰夠狠誰就能搶到號,看到病,拳頭不夠硬的只能自己認慫,病死了事。
生命再也不是無價的。
有錢人就算得的是輕感冒,只要付錢給號販子,就可以享受專家號的特殊診療,擠占珍貴的公共醫療資源。
窮人就算是得的是絕症,急需專家救命,但由於沒錢給號販子,只能去一個三流野雞醫院接受不靠譜的治療,活不活的下來完全靠天意。
這是何等絕望的未來。
充分反映了現在中國面臨的主要問題,市場經濟下能不能保留一點「社會主義」?
《全社會都該感謝慈禧太后》
文 | 野合菌? 有硬功夫的精氣血教授失敗是成功之母,沒有失敗就沒有成功。失敗是成功之母,成功是失敗的兒子,過去的失敗造就了現在的成功。成功是失敗之子,是失敗他爹的孫子,只用從失敗中學習, 你,才能成功。成功是失敗他爹的孫子,也是失敗他媽的孫子,世上只有媽媽好,沒媽的孩子像棵草,沒有失敗他媽,就沒有失敗,沒有失敗,就沒有成功。
慈禧太后是封建社會的最後一口老血,是代表著舊社會失敗的泡影,是新中國的母親。世上只有媽媽好,沒媽的孩子像棵草,沒有失敗他媽,就沒有失敗,沒有失敗,就沒有成功。沒有慈禧太后,就沒有封建社會的落寞。沒有封建社會的落寞,就沒有民主之火的燃燒,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世上只有媽媽好,沒媽的孩子像棵草,沒有失敗他媽,就沒有失敗,沒有失敗,就沒有成功。
每過一段時間,就會有號販子的新聞,某地又抓了幾個號販子,周圍群眾拍手稱快云云。
人們痛恨號販子,覺得抬高了挂號費,增加了看病難。不過,這都是誤解。號販子是怎麼產生的呢?
俗話說的好,雞生蛋,蛋生雞。沒有新中國,就沒有號販子;沒有慈禧太后,就沒有號販子。所以,全社會在感謝號販子之前,先要感謝毛主席。在感謝毛主席之前,先要感謝慈禧太后。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最後,祝你全家早生貴子,萬事如意。要讓孩子知道,世上只有媽媽好,沒媽的孩子像棵草,沒有失敗他媽,就沒有失敗,沒有失敗,就沒有成功。
謝謝。再見。一個經濟學問題,為什麼沒有經濟學的標籤?
吸引一群外行來討論經濟學,和民科討論數學物理學一樣無厘頭。深夜看到此題,結合暴走大事件王尼瑪前兩天關於票販子的過激言論,作為有經濟學背景的學生必須要怒答一下。首先我要聲明我的態度:我不對這個理論做任何我自己觀點性的評價,我只是簡單地解釋介紹下黃牛和專家的邏輯。
這是一個關於公平與效率的問題。
先放結論(非教科書通俗解釋):在供需關係極度不對稱條件下(需求遠遠小於供給),黃牛的出現促進了交易過程的效率,但是破壞了公平;黃牛不出現是維護了公平,破壞了效率。
這個結論是在這樣一個大前提假設下:對資源有更大效用的人具有更高的購買意願,也就是willingness to pay,以下簡稱WTP。
假設這樣一個模型:
背景:醫療資源極度稀缺的北京協和醫院門口
人物:有A,B,C這四個人看胃病。排隊情況:A排在B前,B排在C前生病條件:A疼痛等級4(他認為自己是10),B疼痛等級6(認為自己是10),C疼痛等級10看病條件:一個月才能輪到一個人假設:如果得不到及時醫治,A由於痛感低,四個月之後才死;B三個月;C一個月
如果從公平的角度來說,當然A看完後B看,再輪到C。但是現在C病的真的很嚴重,不馬上看病就要死。如果我們死守規則,按照順序來,那麼等待C的就是死亡,C是被公平的規則殺死的。
怎麼破?
如果從效率的角度說,現在黃牛出現了,對C說我20萬賣你一個號要不要?C為了保命無論多貴都要。那這時候A可能會想反正我現在不會馬上死,再等等也行。如果在黃牛插手這麼一影響的情況下,A和C都死不了。但是損失什麼呢?那偏離正常價格的20萬。
在上個例子中,按照公平原則的話,A死了,但是整個體系不會損失20萬。如果你問人命就只有20萬,那我只能抱歉告訴你,你是不是想讓黃牛在第二個例子再多收你一些錢?
別忘了我們這個模型的大前提假設。但是現實生活中情況呢?在沒有數據統計的前提下我無法知道這個假設的精確度。不過該假設所描述的現象是存在的。
1、理論上就是這麼用邏輯無情衡量人命
2、(主觀發言):我覺得大家都被誤導了。與其去抨擊這些專家不說人話,不幹人事兒,不如去督促一下國家改善現有的資源條件,關注資源緊張的問題。加大醫療投入,改善現有醫療條件是唯一能保證公平和效率的做法。而不是天天義憤填膺罵專家如何無聊。為什麼不關注真正的根基問題?那是鍵盤俠們又有話說了:那是國家的問題,我們管不著也管不了。
你開心就好ˊ_&>ˋ還是那句話:如果一個觀點用腳想都是錯的,那麼他的背後一定有某種難言之隱。
寫著寫著,寫歪了,不成系統又偏題了,還有稻草人的嫌疑,不寫了,又捨不得刪(爪機碼字苦),破罐子破摔就這樣吧⊙﹏⊙
有些所謂「有頭腦的經濟學家」,通常是「偏自由主義」經濟學家,對待供給不足的問題是唯一能想到的解決辦法就是「漲價」。論證方式大致如下。
1 通過漲價篩選出「真正需求者」,淘汰「偽需求者」,方法是,給得起錢的就是真需求,給不起錢的就是偽需求。通過抑制偽需求可以「解決」供需矛盾。2 只要漲價了就能(瞬間)提高供給,也就解決了供需矛盾。比如文中提到的票販子漲價後,醫生幹活就更有動力了⊙﹏⊙總得說來,這兩個論證都有道理,但是有道理的話很多時候就是放屁,放狗屁。
這類經濟學家,大致對應市場經濟最早期吧,在用市場的經濟組織方式對抗舊秩序解放生產力的時代,功勛卓越。不僅僅是幾條結論,還有非常龐大的論證。論證建立的基礎好像有這麼幾個
1. 人都是自私的逐利的經濟人,會趨利避害2. 人都是(充分)理性的,既知道生產狀況也知道消費狀況,在價格信號指引下理性行動3. 生產者是通用的,可以根據價格變化調整自己的生產策略。比如今天肉貴賣肉,明天牛奶貴就賣牛奶,轉化成本為零,轉化可以瞬間完成。 還有一些,一時間記不起來了,怕跑題了,拉回來,畢竟不是學術回答,也根本不會學術回答。也就是說,能夠讓這類理論完美成立的次元絕對不是我們這個,換言之,它對我們的世界描述偏差太大,指導實踐容易出問題。
1. 因為人們的支付能力和依附於支付能力之上的支付意願是不同的,特別是支付能力。有窮人,有富人。同樣的錢,富人花起來可能眉頭都不會皺一下,而窮人(比如我們)可能就真的是割肉了,當然,也可以不用,因為根本沒那麼多錢。最討厭的是出現「剛好有那麼多錢,但是本還有其他用途」到「剛好可以先借到這麼多錢」之間的時候,最讓人心恨。
2.如果大家都有大致同樣多的錢,而且這些錢都遠高於支付某一行為所需的金額,那倒還好。類似於拍賣,買不起真的可以不買。
3. 如果不完成這次支付帶來的負面影響不會太大,那倒還好。買不起兩萬的手機我可以買五千的,買不起五千的我可以買一千的,甚至窮的手機都用不起也不至於因此殞命。
4. 如果漲價的錢刺激了大量供給者增加了供給量,那倒還好。雖說培養一個醫生需要很多很多年,漲價不能瞬間增加(有醫治能力)的醫生的數量,但大家對此都還有個盼頭。但是,把錢都給了號販子是幾個意思?!
5. 解決狼多肉少的問題的首要方法是增加肉的供給,然後是試試能不能讓一些狼去吃素。而不是:狼啊狼,你們打架吧,把別的狼要死你就有肉吃啦
6.最直觀的一句話就是「買不起XX,你還可以去死呀」⊙﹏⊙什麼是價格,價格不是金錢,價格就是人們願意為某件東西願意放棄的最大的己有利益或者說付出最大的代價。
所以,管制住表面上那個數字沒用的,人們會付出更多的代價來得到專家號,真實的價格早就是4500了。號販子只是把真實價格報給你而已,你還真以為專家號就是200 300呀。他感謝號販子有一層意思就是號販子把專家號的真實市場價格反應出來。還有一層意思,大家都知道沙漠中水比金子重要,因為活著才是硬道理,命最珍貴嘛。但是,由於價格管制,專家號少且價格低,導致很多也許並不需要專家號的人也來掛(看病質量高,價格又低,性價比爆棚,堪比1999的iphone),這些人是不會出高價買號販子的號(1999買iphone要排隊,你覺著小米也能用,但蘋果也這個價,不如排隊買蘋果,這時候黃牛說4999不排隊,你願意嗎?),因為他們對專家號不是剛需,僅僅是因為性價比奇高才過來排隊。這時候,有人得大病急需專家號,他可以通過出高價的形式凸顯出自己的剛需要求與急迫性,從而讓資源不會浪費在不需要專家號卻去排隊的人身上。從這個角度上講,號販子把號賣給了對專家號最迫切最剛需的人身上,使資源得到了比之前更合理的配置,當然要感謝號販子。這是他的話隱含的兩層意思。其實,展開來講,要使專家號這個資源得到更合理的配置,放開價格管制,回歸市場真實價格才是王道。創建於 03:38著作權歸作者所有沒學過經濟學,就談談個人看法。這篇文章用經濟學的觀點解釋,在市場經濟中,應該沒問題,需求越大,價格越高。但是中國作為社會主義國家,一直堅持的是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結合,某些方面從未,也不會市場化。中國的基尼係數嚴重超過警戒值,個人認為,沒出現社會問題的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國家對國計民生方面的價格管控,也就是計劃經濟。人民普遍吃得起飯,看得起病,上得起學。如果這些方面也市場化,就比如說醫療方面,就會出現大批窮人看不起病,貧富差距的影響就會更加凸顯出來,那麼基尼係數如此之高的危險性就會表現出來。所以國家還是不應該在國計民生方面過早的市場化,也不能貿然提高看病的代價。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保證正確性。
百姓無粟米充饑,何不食肉糜?
號販子威脅醫生加號,暴力插隊怎麼說
說挂號便宜了有損專家人格尊嚴?這個沒辦法同意吧
王叫獸?經濟學叫獸?
說起社會還是土羊啊
其實號販子,是杜絕不了的,所謂存在即合理,但是要說感謝,呵呵,你早上吃的啥缺氧了?
老夫來絮叨一二
名醫名醫院說到底是稀缺資源,從古至今稀缺資源就有商機有商機就有人做就算晴天朗朗,一個號販子也沒有,真正想看病的人也不是每個都掛得上號的,現在的人啊恨不得一個感冒也要找專家看呢,一天才幾個號啊,那麼多人搶,你能肯定千里迢迢去北京的重病患者就一定能搶到號?我保證更多人那是等到死也沒搶到號。現在有票販子講難聽點至少有個念想。所以是不是要感謝呢?王叫獸就是按這思路來的,腦袋缺氧想到這裡就堵牢了然後感謝上了。
社會管理層是不是那麼沒腦子,這學雷鋒的年代,放張圖片就有人報番號呢,誰不想做好事呢是吧,一定要讓號販子當雷鋒?其實這是一個平衡度問題,難把握。現在用行政手段強制低價挂號導致票販子,那麼放開呢?用錢平衡?那就是有錢看病沒錢的等死,窮人醫院都不用去了,看著挂號費就知道必死無疑。這和放開了通信鄉下就沒信號是一個道理。
那麼解決號販子方法有沒有?有,這個問題實行分診制就行,大病小病先去居住地社區醫院看了先,社區醫生覺得棘手再往上推,號販子漸漸就會消失,領導層吧俺覺得估計也是想的,但每天看看新聞就覺得這在中國行不通啊,要這樣分診,分診台一天會被砸八回,醫生會被打十回,老子要去三甲你給老子開個葯讓老子回家還混不混了?
什麼你說報警?警察卵用,現在警察自己經常被人打,下了班不敢穿警服的年代,報警就是笑話不如指望菩薩。
所以這個問題是無解的,什麼警方打擊號販子,那隻不過是給民眾一個交代,看看就好,生活不就是這樣么?湊合過吧更多原創請關註:麗莎大夫的故事(微信號:doctor-Lisa)文中圖片詳見專欄。
最近,看到號販子的新聞,我對國內醫療環境又寒心了。
號販子猖狂,很大程度上是嘈雜擁擠、混亂不安的就醫環境的產物。病人對醫院的第一印象來自於醫院的環境——在病人眼裡,什麼樣的環境,就有什麼樣的醫生,怎樣的醫療服務。這個第一印象,影響了之後整個看病過程,以及與醫護的配合。
人類學家Edward T.Hall早先就強調了環境對人的重大影響。除了擁有盡職盡責的醫生外,還要關注醫院環境的優化——是否能站在病人的角度,給他們溫暖安心的感受。
在密歇根大學附屬醫院,我越走越奇怪:怎麼聞不見醫院象徵性的消毒藥水味?聽不到嘈雜的聲音?也看不到熙攘的人群?迎面來人,彼此都微笑示意,互相謙讓。
走廊里,可見專門為老人和病人準備的電動輪椅。母語非英語的病人來看病,醫院會提供專門的翻譯——這個服務是免費的。
在診室門口、休息室,隨處可見消毒凈手的免洗液。
在很多角落,除了裝有緊急報警的按鈕,還安放著心臟除顫儀和搶救車。
醫院走廊,更像是藝術畫廊。這些中國傳統水彩畫,流露著濃郁的民風。
醫院定期舉辦豐富多彩的藝術活動。很多醫生不僅精於醫術,也擅長藝術。
這幅作品取名為「小妖精」,是一名醫生根據自己從電鏡里看到的結腸,找材料手工製作的。圖中,紅色的是腺體,中間綠色的多是些免疫細胞。
牆上常整齊地釘著小掛牌,介紹醫院各科室的歷史文化、人物故事。
有個故事很有趣。一個藥劑師,邀請藝術家創作一系列以「醫學中的重要時刻」為主題的油畫。在昭示醫學輝煌史的同時,一些畫作也偏向了歌頌這個藥劑師。後來,這些畫作名聲大噪,藥劑師和醫生紛紛把它們掛在牆上以使病人信服自己。
還不時地看見醫學經典圖書的身影。
醫院明確告知病人的權利和義務。其中,相當重視對病人隱私權的保護和心理的慰藉。
病人受保護的私人健康信息(即規定中多次提到的「PHI」),如何使用和保護PHI?這裡有規範的明文,能夠有章可循。
醫院設有專門作靈性關懷和宗教儀式的地方,能給病人和家屬提供深入的心理慰藉。
在這樣溫馨舒適的環境里,整個就醫過程顯得有序高效。病人通過家庭醫生預約,在約定時間來到醫院,無需排隊直接check-in報到——壓根沒有「黃牛」露臉的機會!之後,病人在休息區等待,同時填寫一些病史資料。
病人被帶入診室後,先後經過助理醫師、醫師和專家的檢查(各自分工明確),得到診斷和治療意見。
結束後,一出診室,便見到check-out結賬處。如果拿到處方,需要病人自行去藥店取葯。在美國,連鎖藥店隨處可見,由藥劑師負責配備藥品。
藥店,又將是一個大不一樣的地方。
聲明:本系列為原創內容,轉載請註明出處:麗莎大夫的故事(微信號:doctor-Lisa)。謝絕斷章取義。如果喜歡,歡迎關注或分享。這傳播健康的事兒,是提醒,是反省,都是功德。留言給醫生麗莎(謝絕疾病諮詢),我有空時一定回復您。其實號販子本質就是80年年代投機倒把的商人,雖然當年投機倒把可以判死刑,還是阻止不了這群人。但90年代投機倒把的人就很難見到了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實習生、規培生不能喝科室里的水?
※為什麼發達國家的私人診所私人醫院都可以發展的很健全,而國內就會產生莆田系,發達國家有莆田系嘛?
※中國有哪些「莆田系醫院」?它們的詳細名稱地址是什麼?
※醫院的真正目的是為了賺錢營利還是救死扶傷?
※誰經歷過晚上 12 點的急診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