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潘石屹、王健林等人這麼重視BIM?BIM技術的前景如何?

本人在建築設計院做電氣設計工作,從前幾年開始接觸BIM,了解尚淺,目前覺得對於設計來說BIM主要還只是二維設計到三維設計的轉變而已。但是最近發現今年的萬達年會王健林把BIM最為萬達的一個重點,而潘石屹也曾表示過BIM技術是SOHO中國的三大核心競爭力之一。我淺顯的 以為BIM只是設計到施工的一個過程, 但為何這些地產大佬如此看重BIM技術?而他們是如何運用BIM技術的?BIM的未來前景如何呢?


1、BIM技術的目的在於徹底打通,市場前期《=》設計《=》施工《=》運行維護。這些環節之間的信息交流。傳統模式這些環節之間的信息交流是十分坑爹的。尤其是,運行維護和市場前期以及設計之間,基本沒有多少信息交流的可能。

2、為了快速迭代改善產品,傳統模式由於」市場前期《=》設計《=》施工《=》運行維護《=》市場前期《=》設計…………「,之間的信息交流極為坑爹,尤其是建築竣工以後,到了運維階段,信息交流基本就斷檔了。所以根據使用反饋對建築產品的迭代改善極為緩慢。萬達、萬科…………這些有自己建築研究院和市場前期、物業公司等部門大型地產公司,還會有意識夜有渠道去主動與運維溝通,了解市場和使用對建築的反饋。所以他們的產品越來越好,整個節點控制越來越高效科學。其他單獨的環節上的,設計、策劃、地產獨立的企業,這種交流是缺乏渠道,同時也缺乏意願的。很多地產公司還停留在,房子賣了老子賺到錢就閃人。很多設計院還停留在房子竣工老子收費拿到就不關我事的狀態。而萬達這種,6年時間,萬代中心改進了4代。傳統設計院,做綜合體6年可以改進幾代????到時候是具備這種迭代能力的產業集團,拿改進了4代的產品,秒殺還拿著10年前老產品老舊遲緩的企業。有如華為小米蘋果三星秒殺諾基亞一樣。

3、為了大數據運用,比如一個商場要調整經營模式,那麼是不是比原來的好,可以先拿建築模型在計算機上模擬一下。這樣可以極大的減少現實中去排錯。當然這只是大數據運用中一個很小的例子。以後設計院轉型到大數據服務是個趨勢,普通的小型企業,無法具備專業的軟硬體和人才。未來城建,規劃、消防、交通……等部門一定會要求業主在調整經營用途,裝修,舉辦大型活動……等行為的時候,提供根據BIM模型進行消防,人流疏散,節能等模擬的數據和報告。而未來立足於BIM模型的大數據應用也一定會井噴。

互聯網+的模式,其實是很具體的,就是學習互聯網型的企業,用統一平台高效溝通內部信息,然後用高效的信息溝通系統,快速迭代改善產品,通過計算機模擬虛擬開發,提高開發效率,降低開發創新成本。所以傳統企業是算數增長,而互聯網+的企業是指數增長。強大而敏捷。當然還有各種數據反饋,更多的大數據應用,就不一一腦洞大開的設想了。

總之BIM是工業4.0、中國製造2025這些產業升級計劃中,具體針對基建、地產整個行業的一個具體措施。政府而今是一副強推的架勢,已經提高到了」不換思想就換人「的高度。感興趣的可以去當地住建部門網站上查下時間節點。很多省市對甲級院已進行是下命令的口氣了,BIM的應用情況今後納入考核範圍。中國的事情一定要看政府的文件,凡是政府強推的,想乾的,一定可以干成。所以而今已經不是看看前景,好了在上,而是已經有不上以後就淘汰的危險。

從個人來看而今離2025還有10年。時間節點還是非常緊張的。尤其是施工環節的推廣,涉及到大量的農民工職業培訓這種硬骨頭。而設計院的強推就是這5年,最遲到2020,不轉換工作模式和流程的,估計真是被淘汰了。

作為設計人員要意識到,不只是從二維轉換到三維。建三維模型的目的是為了和各個環節準確、便捷、快速的交流信息。是為了虛擬化開發,是為了快速的迭代改進產品。三維模型只是開始。

更重要的是,建築師朋友應該意識到,三維模型+大數據處理,忽悠指數可比PPT+效果圖生猛的多的。


BIM在設計於施工方面的確助了不少力,不過對於業主而言,除了項目的設計與施工外,有個更值得重視的問題,就是項目的維護。畢竟設計與施工只佔用項目非常短的時間,而項目投入使用後,卻要經歷好長一段運營維護的歷程。這個歷程中所涉及的問題甚至比設計施工時還要多,還要複雜,而BIM恰好能為運營維護帶來更高的效應。

潘石屹曾經在AU的大師匯上介紹過SOHO的運維繫統(可惜視頻找不到了,只有兩張截圖)

從這個系統中,通過BIM模型與硬體設備的鏈接,的確能實時反應項目的即時狀況(某個設備的狀態)。通過對狀況的分析可以作出一些節能操作(某個空間的空調溫度、燈光控制等),對檢查維修也有一定幫助。

因為我對運維領域並不了解,不知道這個系統相比傳統的運維方式有沒有明顯的優勢或缺陷,但從目前的資料看,這個系統的直觀性,是降低了運維的門檻。

從BIM的初衷來看,從設計到施工到運維都打通,是最理想的發展方向,BIM的設計,能為BIM的施工提供良好的基礎,BIM的施工有為項目的BIM運維提供土壤。某個環節脫鉤了,都只是半成品。國內目前的情況是施工階段應用比較廣泛,設計由於規範的問題有點尷尬(畢竟圖紙才有法律效力,而模型到圖紙的轉換效率不高。但隨著政策與軟體技術的開放與提高,這些問題也會得到解決),運維還在摸索中。

當設計與施工都能得到高效益的應用時,BIM會回歸到建築行業。而不是像現在這般,給人一種凌駕於建築之上的錯覺。


數據(信息)有多重要?

為什麼碧桂園、保利等大型房企甚至要自營設計單位、施工企業

正所謂「外行看模型,內行看圖紙」,而BIM中的信息I是核心,模型M是表現形式。對於勘察、場地周邊、可研,提供了10%的信息;對於方案、施工圖、幕牆、人防等設計單位,從無到有,通過圖紙提供60%的信息,並不斷迭代優化;對於施工企業,補充營造階段工藝流程採購等30%的信息……

這裡面十多個單位,開發商在整個推進過程中,扮演中心協調的角色,但實際上工程部幾個人同時跟幾個項目,每階段收到大量的信息(圖紙和報告)後看得出什麼呢?怎麼能有效把控這麼多信息呢?目前,是只能定性地依賴外單位控造價控進度,並在合同中直接簽訂相關條款。

所以對項目的把控能力至關重要,為此大型房企甚至把下游企業都收為自有。財力不足的就分包出去。分包的優缺點就不多說,在分包的過程中各合作單位肯定都是利己的。比如勘察富餘一點、設計富餘多一點,施工偷工一點,再給質檢放點水,對業主而言就是很大一筆了。所以與其收購其他單位,何不加強這個信息管理的手段呢?

這些大型企業,以前也有做信息化管理的工作,不過那時是叫做企業的「ISO質量體系」,即:每個項目填寫一個超級詳細的完善統一格式的表格,包括:層高、面積、容積率、用鋼量、結構形式、周期、位移、層間位移角等百項指標。配合知識庫給予項目評價,結果導向,這就是項目最簡單的信息化。擴展到各協同單位,加入過程導向的內容,在項目推進過程中,實時提取相關指標進行判斷和糾錯,就是一個全生命周期的建築信息模型了。

記得三五年前,圖紙為了版權還是只發PDF格式,後來逐漸,業主也請來顧問想框一下面積,統計圖紙某類block的數量等等,開始要求提供DWG圖。而至如今,像結構這種信息量巨大的圖紙,還停留在DWG圖上圈圈畫畫,也慢慢不能滿足需要了。

建築工程作為最古老的行業,在跨進信息化的階段的確比其他行業困難得多,但一旦成熟,也就能確立未來更加長期穩定的應用模式。

-


兩家都是持有型地產公司,是項目全生命周期的受益者,而bim是一種作用於全生命周期的技術理念


我又要說不該說的了,分析本質,這萬達潘石屹這麼搞,主要因為以下幾點原因,排名按重要程度依次為:

1-大型企業的逐級彙報邀功行賞的模式

2-給市場畫餅

3-捧政策臭腳

4-營銷賣點

5-確實有用

其他什麼運維施工都不是重要的有人不服再細說…


這是個有意思的問題。我們至少要從兩個層面看待這個問題。一個是市場層面,一個是技術層面。

先說容易的,技術層面。這個就是這麼多人在談的全生命周期用協調好的統一的建築信息模型,這些信息可以用於設計施工成本運維等階段,解決信息不對稱,易於項目管理,成本管理等,而且成本和進度都和設計的技術資料(模型)相關,這些施工過程的資料(信息)又可以集成到運維階段,巴拉巴拉,很多很多。

市場層面,核心問題在於目前項目開發過程中有核心痛點,而這個痛點一定是在這些地產老闆的大腦里認為阻礙了某些事情的發展,這個痛點導致他們最終下決心投入做這個事情。至於這個痛點到底是啥,我們很難知道,估計也只有給這幾個大老闆彙報搞Bim的核心幾個人揣摩到了聖意。個人猜想無外乎成本相關的痛點,行業凈利潤下滑,讓老闆們思考開源節流。開源有個政策老闆眼光的事,節流就是從項目成本抓起。市場層面還有一個問題在於房地產行業這種決策機制,組織架構一般是線性組織,自下而上的彙報決策,同級之間如果不牽涉到利益衝突,如果能共享就更容易了,那一般沒人出來說反對意見的。因此各條線都想搞點創新上個位啥的,因此Bim這事情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這方面的需求,有技術,有訴求,有新意,更重要的是戳中上方痛點,因此立項搞資源就是另一個訴求了。因此內部就開始有了琢磨這事的動力。現在有了內部動力和聖上痛點,BIM這事開始第一個的條件具備了。這個時候來了SOHO,一個精明而且會做廣告的地產商。順勢點了一把BIM,咋樣咋樣,諸如Bim是未來SOHO核心技術之一。這些都是商人的手法,後來某負責人不是離職了么,現在也不怎麼提了哦。接下來有了問題裡面說到的萬達。這個就引出了市場上的第三個層面,攀比。某家在這事情上搞的風生水起,我們要不要搞,這事到底行不行。如是就有了第二家的BIM緣起。但是我們家是行業老大,不能跟別人搞的一樣啊,如是結合自身企業和技術創新,暗自揣摩到的聖上痛點,整理方案,通過。皆大歡喜。總而言之,市場層面包含聖上痛點,內部動力,市場攀比心理。

立項之後,老闆真金白銀的投入,當然要重視啦。老闆是企業家,任何一方面的投入都是要回報的,這幾年SOHO也談的少了,萬達16年的年終報告裡面也沒提BIM,不知道具體啥情況,現在2017年頭還在死磕迪斯尼的文旅院的項目也打包轉給了融創。

真心的希望這件事情能夠落地,給行業帶來新的方向和機會。目前來看也是好事,有事件,有驅動,需要的就是更多的理性和實踐。相信BIM這個方向,但外部環境可能需要更好一些,比如房地產開發管理需要精細化。另外也需要配套的工具軟體和管理軟體,工具也是實現提效的核心因素之一。BIM最終需要市場檢驗,這個檢驗結果應該是多方共贏的結果,而不是某方單獨盈利。多方共贏才可以持續的推動。


題主好,很幸運的參加過問題中兩位地產巨鱷的項目建設,本人機電安裝,實習期就是在望京SOHO度過的,當時畫了不少配電室的模型,當然啦…一個配電室真的沒有啥東西,所以糊弄一下校對模型的人還是可以噠,個人認為SOHO中國還是在比較認真的,有目的的使用BIM,然並卵…作為施工單位,你懂得,畫的圖有時候就是和現場對不上,當然,還是解決了不少管線與管線,管線與建築碰撞的問題。然而,萬達的BIM,只有三個字,呵呵噠,萬達工期緊張,誰會有時間跟你一個部位一個部位的去對模型啊!?吐樣吐三破…萬達的確是在搞噱頭…,我們決算還沒結束…匿了…


之前有個國外回來的專家和我說過 bim 在國內目前只能到提出方案這一步,因為目前建築業內還沒有準確的bim規範(國外也還在完善),但已經開始有相關部門開始制定了,國內目前所謂的bim工程寥寥無幾,前景還真不好說


因為這是技術壁壘


我也在設計院做bim,只想問怎麼才能進他們公司的bim部門。。。


有理有據

我所在的設計院 今年已經對技術提出到3月必須拿出一個BIM設計項目來的硬性要求


BIM目的是建築全生命周期管理,並非簡單的設計。


推薦閱讀:

為什麼王健林一年前會說出「有萬達在,上海迪斯尼20年都無法盈利」這句話?
王健林發家史是怎樣的?
如何看待海爾微博召集了一堆官微博和一堆營銷號?
王健林的唱功在中國富豪榜前50名中排名第幾?

TAG:潘石屹 | BIM | 王健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