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評價《少有人走的路》這本書?

這本書所說的都是符合客觀事實。所述觀點是基於實驗數據。有理有據的。是基於心理學基礎的么。例如論述關於父母的過錯對小孩及其成年後的影響。 是否有斷章取義,投機取巧,失去嚴謹性的可能?


謝邀!

這個問題不像是問這本書的內容是否客觀,而更像是問:心理學所總結的經驗,是科學實證的么?

比如說,俄狄浦斯情結,是經得起實證的么?有多少孩子具有與同性父母競爭的慾望?在俄狄浦斯之前,嬰幼兒階段的創傷會造成終生的影響,這具有實證基礎么?實證的取樣數量有多大?

我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可能分成這麼三個層次。你不一定認可,因為你有你自己的判斷是最重要的。

1. 越接近當代,心理學原理的總結越接近科學實證的方式。

比如《情感依附》這本書,他是講依戀關係理論的。這本書的由來是在1970年代開始的一個嬰兒觀察與跟蹤記錄的項目。當年選取了100個美國家庭參加觀察,觀察結束在1990年代,繼續參加項目的家庭減少到76個,但這個數目依然還是挺大的。這樣的縱向觀察,可以驗證很多項目開始的時候也已存在的心理學假設——實證驗證假設。我想這是一種科學的態度。

我摘取概述前言的一部分,如下:

P28

那是兒童早期發展課程,其中一部分。。。已經被製作成一部名為「六周時的餵養模式已經母嬰互動」的教學片。。。教學片向我們展示了17為母親餵養孩子的方式,研究人員認為這些餵養方式都形成了獨特的模式,有一些模式很好,也有很多模式是破壞性的。

比如,我記得有一位母親面帶微笑,平靜的看著她六周大的女兒有節奏的吮奶。嬰兒的小手舒展的放在母親的乳房上,母親輕輕吻著孩子,孩子慢慢地睡著了。另一位母親則把兒子抱在大腿上,沒有撫摸過他一次,臉上一直毫無表情。只有湯勺和奶瓶碰觸這小男孩的嘴唇,孩子的手在空中徒勞的抓來抓去。還有另一個案例就像重複的噩夢一樣嵌在我的記憶力里。母親把女兒放在桌上的搖籃里,自己站在一手臂遠的地方,拿著奶瓶放在孩子的嘴裡。這位母親環顧著房間,看上去無聊煩悶。一旦當嬰兒吐掉奶嘴,母親就憤怒地把女兒的頭猛拉回原來的位置。嬰兒的頭向前傾著,露出痛苦的表情,好想要哭的樣子,卻因為奶瓶在嘴裡塞得太緊而哭不出來。房間里所有觀看影片的人都因此而感到窒息。

。。。 。。。

我開始相信,這些早期的親子體驗一定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解釋我在州立醫院的病房(精神病科)的急診室里不期而遇的那些慘烈場景。

。。。。。。

P45 《尾聲》

我保留了一個被試的30最訪談。。。她嬰兒期被強迫吃奶的情景在1968年給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將我錨定在那門課程上,並且最終使我見到了她。當她走進辦公室時,我打了一個冷顫。她小心翼翼的走著,還是很瘦,眼睛裡充滿擔憂,不比童年錄像中好些。。。她是很少的、無法看著攝像機的被試之一,就好像攝像機會咬她似的。。。

「我的父母就不應該有孩子,」她說,「這是一個巨大的錯誤。他們錯誤地認為,他們可以生下我們,而不必做任何事情我們就能在他們做生意的時候自己長大。」 她上大學後就不和父母爭吵了,現在他們幾乎沒有聯繫。她不再喝酒,她喜歡自己的工作,但她希望能繼續在學校上學並成為一名獸醫。她的妹妹比她小三歲,最近因為神經衰弱在住院治療,醫生告訴她,妹妹患有精神分裂症或躁鬱症。她認為自己的生活得救,要得益於和姑姑的特殊關係,姑姑離婚後在他們家住了幾年。。。如今,她患有偏頭疼、食欲不振和嚴重的周期性焦慮症。她正要再次開始約會,希望能夠找到一個人和她一起床生活。

。。。。。。

她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女人——溫柔、能幹、口才好,有心理學頭腦,非常坦率,很清楚自己在家庭中經歷了什麼。她能夠看清童年的現實並直言不諱的表達出來,這挽救了她。你將看到其他有著不幸童年的被試的生活,那些不能或不會記住自己經歷過什麼的人,看上去就不如她發展的如意。。。我認為她不會成為自己境遇的受害者。

這種編年體的縱向跟蹤,在近現代歷史上進行過多次。儘管每次的被試規模不可能超過三位數(我個人閱讀的文獻還沒有百人以上的測試規模),但眾多的測試也許可以彌補單次測試量的不足。

2,每次觀察、測試,都在驗證前人的假設,儘管與此同時又會提出新的理論,甚至提出新的問題留待後人在觀察與測試中檢驗與解答。

比如,早在安娜弗洛伊德的時代,她最早就在維也納開辦孤兒院。後來因為被納粹佔領和迫害,那個實驗中斷了。但當她到達英國之後,她在繼續著對嬰兒發展的觀察。並且提出了她的理論大綱:發展軸線。發展不是單線程的,而是多線程並行的。

施皮茨,也是在戰後的孤兒院中,發現雖然有餵養,但是嬰兒的死亡率很高。他懷疑:嬰兒除了需要溫飽,還需要被關愛。抱抱、親吻等行為,對嬰兒的存活來說,如同乳汁一樣是必需品。

溫尼科特,英國的兒科醫生,這個「幾乎沒有察覺到二戰」的專註的醫生也提出,嬰兒成長需要「抱持性」環境,「媽媽就是嬰兒的環境」,「母嬰一體,沒有嬰兒這件事」,等理論。這些理論也是建立在觀察和縱向跟蹤的基礎上的。

在1950到1970年代,溫尼科特、馬勒、科胡特,分別從環境角度和個人主體感受角度,提出了一個人的成長需要什麼樣的外部環境。溫尼科特和馬勒都是有大量嬰兒成長觀察案例作為佐證。而科胡特則相反,他所採用的是成人回溯的方法:訪談有癥狀的成年人,在談話中重構他的童年,就好似觀察了這個人的成長過程一樣。

這樣一正一反的觀察法,都在驗證著前人發現的現象,他們總結為自己的理論,並且留給後人有待發現的地方

之後,1980年代開始,心理學進入了依戀理論的時代。和溫尼科特他們一樣,依戀理論的提出者——bowlby、Stern、Ainsworth等等,也是採用實證觀察的方法,既驗證著前人觀察到的現象,有給與那些現象理論支撐,同時為後人留下問題。

這種方式有些類似於開源項目。多個人參與,公布自己的發現,每個人也都在糾正別人的發現。在共識的基礎上,驗證著心理發展的普遍規律。

3,《少》這本書是什麼?我們如何看待這些理論?

我個人覺得,《少》這本書是略帶雞湯性質的、糅合了科學心理發展觀的大眾讀物。

說她雞湯,是因為她多少還帶有 「號召」 的味道。但號召的方向,因為有心理學理論作為支撐,還不會錯的離譜。但雞湯確實存在一個問題:心理問題的解決,不可反推——一個人問題的解決有賴於自己自下而上的探索與發現,而無法借鑒別人的發現過程,最不能借鑒另一個人的發展成果。

比如,一個人遭遇著普遍的人際關係困擾。

他不能:借鑒一個成熟的人的成果——看開、放下。那就好比,你只給了這個人兩個點,一個起點(苦惱),一個終點(放下),中間的路程由他自己去發現,而沒有任何checkpoint作為引導。那是很危險的,因為任何人都知道,兩點間直線最短。這個人可能硬生生的要求自己「豁達、放下」,那無疑會引發新的問題——硬生生的方式會壓抑很多需求和情感。這種方式會把聾子治成啞巴。

他也不能:借鑒一個成熟的人的發展路線。那就好比,一個苦惱的人要從北京的西邊要到東邊去,他聽說另一個人騎自行車很快的通過長安街橫穿城市。可是這個人不會騎自行車,於是他就開上他的車上了長安街,然後被堵在了著名的「長安街停車場」上。這個人需要開發自己的方式,他可能可以乘地鐵,或者開車走北二環、北三環。

一本書,越能啟發人的自主性,就離「雞湯」的惡名越遠。不過,有時候也沒辦法,寫下的文字交流性差——死棋落地,總會有不圓滿、不靈活的地方。所以佛祖說:不可說不可說。

所以,我雖然寫了很多文章,但每篇文章都只有一個主旨:快去找到適合你的諮詢師!!!

======================================

還沒有諮詢師?來我們的小站找一個!心之旅人的小站


說讀這本書,覺得無感,或無聊的人,我太理解你了!

十年前讀研一,準備學心理諮詢。
翻著豆瓣找心理的高分書看。
從圖書館找出這套書,當時只覺得陳辭濫調,無聊至極。

這書太無聊了!

逼自己讀,只為驗證自己的懷疑——自己傻逼還是評高分叫好的裝逼?

讀了一,讀二,再讀三,
我期待能頓悟!

無聊, 最後還是覺得無聊!

自己都感動了自己 ,這麼無聊的書,我竟然讀完了。

俺也是高度自律的!

記得本書的最後,寫到蝴蝶的親近,天人合一。當時心裡嘀咕,真他媽就能裝,學牛爵爺呢,無聊到要玩玄的!

前幾天,心情抑鬱,在圖書館瞎逛。

突然看見這本書,
新的,隨手抽出。
站著翻開,前幾頁都是各色人的推薦語。
還在裝!無聊!!!

再往後,翻到正文。

看到第一句話
——人生苦難重重。

我被震了一下,後背一陣涼意。

再讀下一段,
覺得以前自己真是白痴傻逼!

借出來,回來讀。

邁邁的讀,

一段段得讀,

裡面什麼都有,

弗洛伊德,艾瑞克·弗洛姆,榮格,埃里克森,
精神分析,認知理論,行為療法,甚至還有靈修。

人格問題,神經症,
價值觀,人生觀

要理論有理論,要案例有案例。

包羅萬象,融為一爐,爐火純青

好在哪裡?

自己說不準好在哪裡, 只能頂禮膜拜!

從這裡,
讀出你自己
改變你自己
拯救你自己
!!!


恕我直言,這本書根本算不上一本心理學書,最多就是個心靈讀物(maybe毒物)。


不走尋常路,還是摸著石頭過河?


看幾頁就睡著了,無聊透頂。

這種雞湯書,我一月能寫三本。

說讀了這本書改變自己一生的人,只能說你的頭腦太簡單,隨便一本書就把你人生改變了,你的人生也太沒價值了。

呵呵


推薦閱讀:

怎麼評價《人類群星閃耀時》這本書?
大家對《秘密》(朗達.拜恩)這本書中的觀點最真實的見解有哪些?
芭芭拉明托的《金字塔原理》好看嗎?有哪些特別的觀點?
怎麼評價《寂靜的春天》一書的價值?書中所描述的農藥污染問題在中國的現狀是怎樣的?

TAG:心理學 | 書籍評價 | 少有人走的路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