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武中有哪些行走坐卧時的警戒式?

這麼說可能不清楚,就是比如你坐著,要防備隨時可能的侵犯,比如衝上來打你臉,踢你肚子,比如你走在路上,路人可能隨時從一個看不到的角度襲擊你,那麼作為傳武習練者的你,以什麼養的警戒式應對這種情況呢,總不可能等到時了才提起手防禦吧,就是想了解一下這些方面,真正的傳承應該有應對各種情況的方法吧。又比如怎麼坐著能更好為反擊和防備的發力提供條件,例如坐車的時候,吃飯喝茶的時候。我希望大家可以給一個思路或者方法,應對生活中可能會出現的衝突。

是傳武,也可以是其他類型的格鬥術


謝邀。

我練的傳統小林流空手道,也算半個傳武人吧。

我們的流祖曾提出過「交手瞬息萬變,不能以固定姿勢來應對」的觀點,所以傳統上來講我們並不具備什麼嚴格意義的準備姿勢、警戒姿勢,畢竟這類武術的原意是為了日常防身而非擂台比武,誰會沒事擺個拳架到處走呢。受現代擂台搏擊影響,我們空手道練習者也有了比較統一的準備拳架,這在兩人有規則的對打環境下顯得非常有優勢:有架勢的人破綻小啟動快。

然而,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暴力衝突,大多是先從語言衝突開始的。打不打、什麼時候打都有不確定性,在一切都未知的情況下,無拳架最能隱藏意圖,打起來出其不意,打不起來還能體面退出不傷面子及和氣,不容易吃虧。所以這樣又不能有拳架,否則一看就是來鬧事的。

這樣就形成了矛盾,又要有架又要無架,那最好的辦法就是看上去自然,又能迅速變成拳架的姿勢。

那什麼叫又自然,又能迅速切換拳架呢?舉個栗子。我們跟可能有危險的人聊天,手可以抬起來點。

這種姿勢是很正常地跟人講話時的手勢,練習傳武的人通常練習的是從腰部出拳,手只要到腰部的高度即可隨時展開攻防了。近距離無拳架狀態下,他人若是想直接攻擊面部,手得先抬起來,而我方早已手在高處,這樣就有反應時間了。同時配合語言誘導、前手控制距離等小技巧,這種姿勢就是典型的自然而又有效的警戒式。

類似的,如果已經意識到可能與眼前的人發生衝突了,對方若是自然站立沒抬手,那前文的動作就有優勢。若是對方也把手抬起來做了什麼動作,那麼我方摸自己的下巴鼻子很自然又能防衛自己被打臉,關鍵時刻還可以先手攻擊對方顏面,配合一臉「你特么在逗我」的表情,殺氣大幅度提高。

還有動了殺心的,可以撓頭。寧挨一拳不挨一肘的道理不用贅述,任誰都吃不住臉上一肘砸下去的,所以撓頭的時候就把肘關節抬起來了。

總之,我是建議以自然的姿勢,在額頭以下範圍中,盡量讓自己的手位置不低於對方的手。

以上只是一種常見小技巧,要順著對方的狀態來做出自己相應的體態調整,不暴露意圖又能有效防衛,同時暗中搶佔先手的控制權,這個並不是常規武術訓練能教會的,得靠豐富的經驗和機智的頭腦,這種處世應變能力我覺得遠比能打要有用得多。

我國的傳武有哪些警戒的姿勢,可以從電影《一代宗師》里管中窺豹。

趙本山點煙那段。葉問放了一隻手在桌面上,又偏頭過去接了火,這些都是戒備的措施,如此一來點煙的人就不能順利插眼搶先機。在亂世中,稀鬆平常的事兒都有可能隱藏危險,所以這種識破危險防範危險的能力更為重要。也難怪趙本山說:「是個大才。」一個動作就能看出眼前的葉問不是冒失鬼,也有著豐富的武林經驗了。

另外還有一些,葉問和宮二的對手戲。

兩人端坐,身體微側,留手在桌面。不後仰,但身體放在手腳的後方,一來隨時可以前進,二來有足夠的距離防止對方一下上頭。身體微側,身體中線並不直接正對對手,減小可能的傷害和破綻,並且為自己提供可能的發力空間。留手在桌面,和我先前說的手的位置一樣,不低於對方。

兩人姿勢端莊大氣,顯出身份的同時又自然、不暴露意圖,同時勢均力敵彼此占不到便宜,這種情況下才有了對話的餘地,如此進可以打,退可以守,打不起來還能聊幾句不失體面。否則一方早被另一方先下手為強了。

我相信王導不只是為了畫面唯美才這麼安排的。

這些還都是能和人面對面地對峙的情況下。還有一種就是純粹被偷襲的情況了。

人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受到衝擊,往往會受更大的傷,比如被慢速的車子撞成重傷、被飛來的球足砸昏之類的,有準備的情況下我們能打橄欖球能頭槌攻門,身體的承受力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有準備的抗擊打能力,依靠有針對性地調整骨架、繃緊一些肌肉、調整呼吸,所以就算被打到都可以嚴陣以待地抵抗,但這些技術在遇到突然未知的攻擊時幾乎無法施展,咱一般人是沒辦法無時無刻不綳著自己的,任何主動地狀態技能都有維持時間和CD。

那這樣一來,方法就只有讓自己潛意識地維持某些姿勢或者狀態,以避免被一下干倒,練成被動技能。就舉兩個典型的栗子吧,

有一個做法是這樣的:

收下頜、前卷骨盆,把自己脊椎拉直,減少生理弧度。以下圖片是沖繩剛柔流空手,珠海的蘇前輩製作的。

大致意思是說,人體正常的生力弧度是用來緩衝上下震蕩的,對於水平方向的衝擊並沒有多少緩衝空間,人挨打一般都是水平方向來的。所以在沒有調直脊椎的時候,如果正面胸部以上被衝擊後,腰往後彎容易導致腰部受傷,同理還有被人從背後蹬踹腰部及臀部,也是傷及腰部的,嚴重的還會腰椎受傷下肢癱瘓。

此外頸椎也是比較薄弱的,現代人往往伸脖子站立走路,還有相當一部分人勁椎問題,頸椎結構並不穩定,要是被人突然推了頭,頸椎很容易受傷,因此也要調直。

這種些拉直脊椎的做法也有助於調整身體中軸,幫助擰轉發力,即使主動攻擊和反擊也能提高身體力量的集中性。

換一個傳武的稱謂,大概就叫做虛領頂勁、提臀收檔之類的吧。要長期維持這個姿勢並不難,習慣以後反而還會覺得這樣要比普通的站姿不容易累。

另一個就是避免關節伸太直。

誠然走路時腿綳直會很好看很有氣場,但是膝關節挺直的話萬一被揣了腿,很可能膝關節就受傷了。同理手臂也不伸太直,不然瞬間就被人擒拿了。

反關節被人拿住什麼的,實在太恥辱了。平時行走站立微屈關節,身體會有比較好的彈性,就是反擊和主動攻擊也會有較好的表現。而且這個並不難維持。

配合上面提到的拉直脊椎,就可以用下半身的彈性來彌補脊椎拉直以後上下彈性的缺失,形成習慣後對生活沒啥影響。至少看上去自然不彆扭。

而且,走路看上去很紮實,特別穩,就算是被絆了,也能有餘地迅速找回重心站穩。

最關鍵是能同時做到拉直脊椎、雙腿彎曲、前卷骨盆的話,會有自帶板凳的效果,行走站立甚至坐卧都能省力,利用骨架支撐而非肌肉用力,能有效減少勞累甚至勞損呢。

以上僅作為拋磚引玉,這類技巧多如牛毛,這裡介紹不完,更多的還需要有江湖經驗的師傅帶教,自己也要小心謹慎勤于思考。

不過現代社會安全得多了,這種主動技巧用到不多,被陌生人搭訕的時候用用基本就夠了。

希望對題主有幫助。


說到底,這個準備姿勢的目的,就是為了能最快速調動自己的力量以改變自身姿態和攻擊對方,看起來身體就像完全沒有慣性一樣,不像血肉之軀。

想要達到這個目的,首先是心法,也就是常說的心態。總的來說就是「外松內緊」。

以皮毛為界,皮外是外界,皮內是自我。拳諺說皮毛要攻,骨肉要松。皮毛這個攻,就是內緊造成的。內緊不好說,我理解就是心理意識有一條線程在始終不斷的觀照、看顧著自己的身體姿態。這一點比什麼都重要。沒有這個線程,其他的硬體設備再好也沒用。


頂高明的手段往往也會有破綻,最低端的把式也會有人翻船。江湖險惡,人心叵測,如「一人佯作勸架狀,裝摸做樣,和顏悅色,以兩手握住別人的手腕,隨後用力一抖」。


平時和準備動手的時候是不一樣的。

武術練到一定程度,身體的狀態是很協調的,也就是俗稱的「整勁」,很容易就調動起來。

所以這個動作,可以說有也可以說沒有。說有是因為普通人做不到,說沒有是因為這些已經形成了習慣。

如果是有意警戒的話,會護住要害並隨時準備出擊的,動作又不一樣了,各家各派都不一樣。


功夫都有起手式,起手式重要的是步法,只要在移動,時刻可切換為起式,或者劈拳,心意~


你練好了自然就是警戒式了

危急時刻你的本能絕對快過你的思考的


練過幾年武術,基本上來說的話就是,平常走路都是腳跟先落地,走路基本沒聲音,重心保持好,走路不亂晃,像貓。走路時候,手不自覺就握拳,每到一個新地方,觀察環境是必須的,大概就這麼多吧。僅代表個人意見


含胸拔背就是最佳的預備姿勢,也就是俗話說的微駝背。

有條件養只貓,看看貓的警戒姿勢,就都懂了!

或是看動物世界裡的老虎和野豹也行!


「老不離須,少不離領 」 這樣子大概就是一個警戒式了。

………………………………………………………………………………………

老人家手捻鬍鬚,年輕人手抓衣領耍酷,都是些很正常的動作,不會引起特別的關注或者刺激,但是在這些不經意間,已經把手提到有利於自己的位置,為進攻和防守創造了條件。

………………………………………………………………………………………

這是差不多十年前的東西,在翻出來……

武術平常談之行

作為武者,在日常生活中應該盡量保持必要的警惕,最起碼比普遍人多一份警惕。按外國通常的案例教學的方法,行是武者最常遇到的一種情況。在此,在下拋磚引玉,談談一些經驗。

  一、在馬路上行走

 
 應隨時注意周圍的環境,用眼和耳觀察身旁商店的櫥窗、太陽或燈光的倒影、「不經意」的左顧右盼、留意聽取一些突然接近的腳步聲等辦法去發現一些異常的情
況,如有人長時間刻意與你保持距離,一群人有對你形成包圍的危險,有人突然向人沖近等。另外行走的路線也很重要,不要靠近馬路邊走,否則恭喜你,你很有機
會中獎----成為摩托車搶奪的對象。

  二、邊走邊打手機

 
 作為網友的你走路時一定不會放過mm的來電吧,不過小心,你的mm下次找你的時候找到別人的手裡哦。邊走邊打手機是最容易被搶的,那就不打吧(別扔磚
頭、臭蛋)。一是靠牆邊走,或最好站著來打;二是注意姿勢,用對側手來拿機打,即左手拿機用右耳聽,這種姿勢手、頭、肩形成一種封閉的形態,主力手(一般
為右手)可以空出,且手機與主力手處於同側,可以發揮最大的保護功能。

三、擁擠場合

 
 行走之中,常遇到有人群擁擠的情況,如節假日到廣州的北京路,這時最好一手提至胸前,可作防護及機動,一手下垂,護著放在重要財物的褲袋,身體應稍微左
右擺動,在增強機動性的之餘也利於應付人群的擠擁;如遇到人群聚集,最好先觀察一下周圍的環境,做到心中有數,往人群內擠,是最容易被小偷光顧的。

………………………………………………………………………………………

武術平常談之坐

  一、坐姿

  一般人坐時就直接坐下,然後舒服地靠在椅背上,兩腳一伸(不是x了),好舒服啊。可是如果有事,你能第一時間站起來嗎?如果椅子向後倒下,你能不摔傷嗎?那麼怎麼坐才好呢?

 
 坐時最好不要全靠在椅背上,兩腳要一前一後,至於距離只要你能輕鬆地站起來就行。這種姿勢雖然不是很舒服,但比較實用。一旦出現情況,1、前腳往前稍一
伸,後腳叫力就馬上可以站起來,且呈形意三體式的步型;2、坐著時前腳可以向前踢出,設置第一道攻防線;3、如果椅向後倒,後腳往後一拉,即可爭取到重心
的調整距離。

  二、位置

 
 一般坐的位置除了正規場合有預定的座位安排外,其餘可以自由選擇的情況,可以選擇能觀察到門口或能把整個現場環境置於你的視線監控之下的位置,同時對現
場的環境作一個全盤的預覽,記下門和通道的位置及大致的障礙物,默記一下自己從座位跑到門外的線路及情形,以便發生突發事件時能迅速反應。


雙手一抬就是預備式了,走路一跨就是基本步了。


主要是要有防範的意識


我師父倒是教過一個坐著的,是給我們練功用,但是他說古時候走江湖的人就是這麼坐的,怕別人突然襲擊,古時候戰時睡覺枕戟而睡我覺得差不多是這種情況。


就是沒有標準的警戒動作,完全憑感覺和訓練出來的本能反應。傳統武術會練各種姿態的應對,比如倒下,坐下的攻擊和防禦。但這僅僅讓你適應不同情況的戰鬥,至於真正實戰時候,不必一定按照套路。比如,走在路上,突然衝出輛摩托車,你本能的閃開一個意思。


推薦閱讀:

功夫片演員中,哪些的人身手非常有傳統的味道?
作為一名傳武抵制者,我想問現在哪裡還有純正的傳統武術?
你練的拳遇事能用的上么?
武術自選套路有存在的必要嗎?

TAG:搏擊項目 | 武術 | 內家拳 | 傳統武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