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香港電影沒落了,難道真沒有演技好又年輕的演員了嗎?
01-13
看到太多香港電影已死的言論。從93年說到97年,從97年說到03年,從03年一直說到現在。每次看到很多跟風而且信誓旦旦列舉一大堆理由伴著恨鐵不成鋼或冷嘲熱諷的腔調,就有些驀地茫然。真的死了嗎?沒死透吧。。。 紅樓夢裡探春說的一句話:——你們別忙,自然你們抄的日子有呢!你們今日早起不是議論甄家,自己盼著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們也漸漸的來了!可知這樣大族人家,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這可是古人說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必須先從家裡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塗地呢!
固然有電影投資金主易主和重心轉向內地合拍片等諸多客觀因素,但自身的後繼人才發掘不夠,創作人才不足,與香港的市場需求無法契合。也是主觀原因。作為一個老港片迷,旁人很難體會到聽聞林嶺東又出山拍攝《謎城》的那種激動感慨,旁人也很難理解在陳德森的《一個人的武林》里出現孟海,楊盼盼,黃志強,姜大衛那些逐漸老去的面孔時的深意,旁人可能不會明白劉浩良《衝鋒車》里反覆出現的那個上升的氣球是有怎樣的情懷,如同當年杜琪峰杜sir的經典《柔道龍虎榜》里應采兒古天樂郭富城三人合力摘下的紅氣球。它,代表一種希望,代表一種堅持。
可能是苟延殘喘,可能是碌碌無為,可能是迴光返照,當然, 也有可能是勵精圖治。電影死了,只是少了一個片種,一個從粵語殘片延續至今的片種。但電影人「死」了,就少了一種獨特的存在。少了曾經天馬行空詭譎變幻的創意存在。所以,我從不抱悲觀論調。因為電影人都在。
李翰祥,胡金銓,張徹,楚原,桂治洪,龍剛已經遠去,我們依然有許鞍華,麥當傑,杜琪峰,林嶺東,梁普智,徐克,張婉婷,高志森;縱使有些人萌生退意,黯然淡出,我們依然有王家衛,劉偉強,麥兆輝,關錦鵬,陳可辛,谷德昭,周星馳;時至今日,我們能看到年輕一代如鄭保瑞,劉浩良,黃真真,黃精甫,黃修平的堅持。也還有那個橫跨三個年代爛片無數卻也精品無數的王晶。至於演員方面,我在另一個論題里說過。香港電影黃金期女星的演繹為何都美得格外有韻味? - 烈焰紅唇龍的回答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鄭淵潔的話我覺得雖然武斷,但還是有一定道理。
港片不會死,因為那盞燈沒滅,那口氣還在。
49後內地一大批人才來到香港政治避難、謀求生計,包括饒宗頤、關德興、胡金銓、李翰祥、王天林、宋存壽、梁羽生、金庸、張徹、倪匡等等——這些人既是舊時代的延續者,也是新時代的締造人。比起極權的內地、威權的台灣,香港擁有相對寬鬆的文化氛圍,使得原本正常的中國文化發展軌跡在香港得以延續,改革開放後香港又反哺內地——現代武俠、電影創作、流行歌曲、科幻奇幻小說等等。靠著這批49後的落難人才,香港又培養了一代、二代的人才——梁羽生金庸開啟現代武俠、黃霑是國學大師饒宗頤的高徒,王天林培養了杜琪峰、王晶。現在呢?香港畢竟是小地方,在49後的半個世紀能保持人才鼎盛,但人才枯竭是不可避免的,就如同三國時的孫吳,一代人才鼎盛(外來的居多),二代勉勉強強,到了三代就不給力了。=======補充有關經濟問題的一點-========其實還有香港自身貧民化的原因,當年香港本土市場就能養活一批藝人、電影產業,隨著亞洲金融危機和大陸沿海全面開放、加入WTO,香港賴以生存的碼頭與金融地位降低,養活不了龐大的文化產業,文化產業的市場由本土轉向內地,而內地又諸多限制,就造成今天這種情況,看看那些單單面向香港或海外市場的作品,品質都不錯,比如【殭屍】【志明與春嬌】【喜愛夜蒲1】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演員的誕生》第九期?
※評價一下《親愛的王子大人》男主謝佳見?
※為什麼狼叔演什麼電影都像金剛狼?
※黃軒和胡歌誰的演技誰更好一點?
※如何看待范冰冰獲得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影后和東京電影節影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