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過去的食物,現在還被父母親、老人們念念不忘?

跟我媽閑聊,過去的春卷啊、伊拉克蜜棗啊、腌洋姜啊、午餐肉啊這些她還是念念不忘,還有一些其他的小吃,有的不是那個味兒了,有的乾脆沒有了,我在北方長大,你們能說說你們父母親這方面的描述么?


蟹妖。

這個東西叫做蜜三刀,是我爹最喜歡的甜食(他不喜歡巧克力、話梅、大多數冷甜食、江浙一帶放糖的炒菜……這是前提)。

雖然名字里有個蜜字,實際是用飴糖蘸的油炸麵糰。糖和油含量都很大,過去是比較昂貴的點心,在缺乏這兩樣東西的時候,其誘惑力可以想像。

補充:

居然得了兩位數的贊( ⊙ o ⊙ )啊!

首先我忘了說。這個玩意兒現在還有,而且並不少。只是,現在都有油水了,這個味道單調又很膩人的東西,吃不出當年的情懷了。

再補充:已經三位數的贊了!( ⊙ o ⊙ )

順便一提,我的童年回憶是這個:


山楂糕!果丹皮!小時候,暈車、吃東西沒消化,甚至春遊,媽媽都會拿出它。長大之後零食種類更多了,這些東西就見得越來越少。最近發現這兩種零食可以一次性全做出來,再加上山楂本身果膠含量很高,製作過程完全不需要添加明膠瓊脂,簡直躍躍欲試!

山楂糕、山楂醬、果丹皮

by Tracy易彩

Photo by Tracy易彩

·· 用 料 ··

新鮮山楂 1000g 冰糖 200g

細砂糖 80g 水 200g

·· 做 法 ··

1 | 山楂洗凈後去柄,當中切開,用小刀去核。

2 | 將山楂倒入砂鍋內,加入100g冰糖和200g水,這裡用的是破壁機,如果是普通料理機要多加些水。

3 | 用中火煮軟,晾至溫熱。

4 | 將山楂倒入破壁機杯中,按醬料鍵打磨一個程序。

5 | 打磨好的山楂泥已經非常細膩,然後把山楂泥倒入砂鍋內。

6 | 加入剩餘的冰糖和砂糖,用中火不停的翻炒。這時可以先盛一小瓶做山楂果醬,用來抹麵包也很不錯。

7 | 因為含糖量大,很容易焦底。炒到山楂醬粘在鏟子上甩不下來的程度即可(當中可以嘗一下,甜度不夠可以加糖)。

8 | 山楂泥晾涼後倒入保鮮盒(保鮮盒可以先刷一層薄薄的油),入冰箱冷藏一晚後切塊。

9 | 果丹皮做法:將炒好的山楂泥倒入鋪了油紙的烤盤內,厚度約在0.3cm左右,用刮板刮平。

10 | 放入烤箱中,140度約50分鐘左右(烘烤時間跟山楂泥厚度有關,厚了就需要更長時間),烤至表面乾爽。北方有暖氣的童鞋可以放在暖氣上自然烘乾。

11 | 撕開後不粘油紙即可,然後把邊上一圈切除。

12 | 切成喜歡的長度,捲起來裝盤。

··廚 友 的 作 品··

酸酸甜甜的真好,自己做的乾淨放心

Photo by 浪花樂坊

方子很好,省事兒不少啊!期待明天冷凍後的山楂糕。

Photo by 花開小南

邊炒菜邊做了山楂醬和山楂糕 山楂醬先做好的孩子們就著山楂醬吃飯 已經快吃完了 一吃這個我就想到一句:酸酸甜甜我最愛啊 哈哈……也是娃兒們的最愛

Photo by loveyou_75ou

從網上買的山楂,第一次就成功了,太好吃了。

Photo by 青蔥人生

(以上所有圖片均來自下廚房)

下廚房」微信公眾號:xiachufang

移動客戶端端點擊&>&>&>下廚房(鏈接地址:https://at.umeng.com/mGzi8f),下載下廚房App。或各大應用商店搜索 下廚房


豬油渣給點鹽


樹皮。

我:媽,這道青菜是不是沒放鹽啊?

我媽:當年紅軍長征條件艱苦連樹皮都吃,你小子就知足吧!

我:媽,小雞燉蘑菇好像不應該放橘皮啊?

我媽:當年紅軍長征條件艱苦連樹皮都吃,你小子就知足吧!

我:媽,米飯是不是沒蒸夠時間,底下那層都沒熟啊?

我媽:當年紅軍長征條件艱苦連樹皮都吃,你小子就知足吧!

我:媽,米飯是不是蒸太久了,都糊了啊?

我媽:當年紅軍長征條件艱苦連樹皮都吃,你小子就知足吧!

我:媽,田螺怎麼還有泥呢,是不是沒洗乾淨啊?

我媽:當年紅軍長征條件艱苦連樹皮都吃,你小子就知足吧!

我:(盯著眼前烤焦的牛排沒說話)

我媽:別以為不說話我就不知道你在想什麼!當年紅軍長征條件艱苦連樹皮都吃,你小子就知足吧!

我:………………


小時候有個東西叫紙包,一般走親戚的時候送人用的,那時候塑料袋什麼的還比較少吧,裡面的東西一般都是蜜餞和甜點,比較常見的就是下面這些啦(暴露年齡了.....

桔紅糕

京棗

糖金桔

柿餅

平時比較常見的有

番薯片

金李子

豆酥糖

雲片糕

香糕

===========================================

3-16更新

雞蛋糕(爺爺的最愛啊)

綠豆糕

凍米糕(過年時候比較常見,我家那邊都是切片的不是這種方體的)

貓耳朵(這個在當時相對新式了)

冬瓜糖

牛皮糖

芝麻糖

秤管糖

圖片來自網路,哎呦大半夜的我都看餓了....

哦對了 我是浙江人


小時候經常跟著大人去岷江河邊的茶館。

那時經常有挑著擔子賣擔擔麵(這也是這個東西的由來),但更多的是賣豆腐腦的。他們穿行在茶館裡面,吆喝那些茶客小孩開吃。也正好吹牛的父母嫌我們幾個小孩吵,就每人買上一碗,堵上我們的嘴。那時候5毛就能買一大碗豆腐腦了,物價漲的真快啊。看著那個挑擔子的老伯伯從一個擔子拿出塑料碗,慢慢的用木勺子挖一塊豆腐腦出來。這時候我們這些就要開始爭哪個大,哪個小,誰先選,誰後的問題。鬧騰一陣,每人或主動或被動選到自己那一份之後,就開始看老伯伯放佐料了。

這時各家媽媽都會給老伯伯說自家孩子不能多吃辣椒,少放味精,不要香菜蔥花之類。但最終都會加一句,多放撒子(我現在也不清楚是啥,都這樣叫)。這時候那個老伯伯都會說:曉得,不要海椒花椒,多放醋,加點撒子~

然後關上豆腐腦的桶,打開另一個。我一直是對那些東西很好奇的,那些瓶瓶罐罐中的各種褐色,黑色,暗紅色的液體,小碗里綠的白的香菜蔥花,還有那些說不出顏色的粉末,都一直讓我好奇。

老伯伯每次都按差不多的順序放,有條不紊的。不知道為啥,和周圍喝茶的人極為協調,感覺大家時間都像用不完的樣子,就像旁邊的江一樣,沒有流到頭的一天。

放完之後,白的豆腐腦,紅亮的紅油,深色的醬油和醋,白綠的蔥花,幾個炒黃豆,酥花生,還有最重要的是那層黃色的撒子。在那時的眼中,這就是全世界最好吃的東西了。

一碗豆腐腦,一般會讓我們安靜半個多小時。當然,這也是我們願意跟著大人來茶館的原因,為了這半個多小時我們可以在這裡待幾小時!

現在豆腐腦都是店店裡或者小吃車賣的,一碗豆腐腦差不多4塊。雖然豆腐腦還在買,但是基本都是要加蒸肥腸,牛肉,粉條之類的特油膩的那種快餐食品,基本見不到那種能讓我安靜半小時的豆腐腦了!

不過還好,江邊的茶館依舊連綿不絕,夜燒烤甚至更好吃了。回家,還能呼朋喚友,去茶館喝茶打牌,嬉笑怒罵,笑談人生百態。

最近壓力太大,寫這個就算髮泄下吧。匿了!

2015.3.16寫於北京。


我要說的是臭乾子。

前兩天辦公室同事弄了袋臭豆腐來,味道寫實得有點嚇人,袋子打開,一股臭味直撲到臉上,我腦子一嗡,真感覺像以前去農村上那種簡易廁所,兩塊板子,下面是個大糞池,進去,一低頭,嘩啦,瞬間明白了什麼叫臭氣衝天。吃這樣的臭豆腐,需要勇氣,好在同事們都很歡樂,一邊叫臭,一邊還捏著鼻子吃,哦,聞著臭,吃著還不算太臭,勉強下咽,但一袋臭豆腐,也足以得知現在的生產廠家想像力貧乏什麼程度。

他們是嚴格按照傳統說法來做臭豆腐,聞起來臭,吃起來香,只不過前半段做得太到位,一不小心把後半段的好處掩蓋了。

淮南是豆腐的故鄉,但臭豆腐這東西卻並不甚廣泛,我們的臭豆腐可能屬於南系,叫臭乾子,黑色,扁扁的,正方形,菜市場直接有賣半成品,一般是買來回家炸,涮咸蒜汁吃。

臭乾子其實不算臭,因為地處平原,古時候交通就方便,實在沒必要在「臭」上下工夫,實際上,臭豆腐的創始人據說是王致和,他來自皖南的黃山,投考失敗,只能豆腐,一不小心用鹽悶出青灰色的臭豆腐,也實屬偶然——以皖南菜為代表的徽菜,向來喜歡在「變質」上做文章,臭豆腐,臭鱖魚,腌制的筍乾,山高路遠,不用點鹽給食物保鮮實在不行。

去紹興吃過一次咸亨酒店的臭豆腐,屬於浙派,外酥里嫩,但內部嫩得似乎又有些糊塗,沒有韌勁,而且紹興的臭豆腐是白的。與慈禧太后愛吃王致和的臭豆腐——雅名「青方」——青(黑)色的方塊,大相徑庭。我懷疑現在老北京的臭豆腐應該跟慈禧的「青方」類似,它是不需要炸的,顏色的確是青灰,從罈子里撈出來就能吃,夾在饅頭裡,約等於臭了的腐乳,估計跟我們以前生意人走街串巷買的「豆腐鹵」相似。

因為沒有過油,臭的程度自然可想而知——南方的臭豆腐即便臭,但過油一炸,也臭得有分寸(爽快的臭),北方的濕而臭的臭豆腐,我至今都不敢嘗試。

我表姐是傳統意義上的美女,但她卻對臭乾子情有獨鍾。有一次一個長輩非介紹她去跟一個不清不楚的人相親,表姐滿心不願意,但到底媒人臉面大,只好去應付應付,路過巷子口的時候,剛巧臭乾子小賣部出攤兒,表姐趁機「大快朵頤」,與男方見面後,一切都好,只是男方的媒人回去偷偷跟人說,說我表姐哪兒都好,就是……嘴有點臭,相親最後失敗,表姐「逃過一劫」,而且她現在也找到了意中人,她還是愛吃臭乾子,姐夫也聽話,她吃他就做。他總說外面的不幹凈,家裡的油清爽些,不過姐夫也約法三章,就算吃,一個禮拜最多只能吃兩次,分量額定,完全處於健康考慮。

我老太(即外曾祖母)祖籍揚州,但自從搬到淮南之後,她也迷上了臭乾子,而且她還獨家釀製了一種醬味臭干,臭乾子的原材料她自己從菜市場買,拎回家,過油炸一邊,再放到她獨家秘制的滷汁里泡上個十天八天,撈出來,放進冰箱,想吃的時候,拿一碟出來,作為小菜。老太的臭乾子一度是我們家的搶手貨,小孩子拿它當零嘴,大人們不讓吃,說對身體不好,可大人們自己卻時不時地掀開桌子上當蒼蠅的紗罩,用手捏那麼一兩塊吃,「上樑不正下樑歪」,小孩們也就跟著偷吃,一次兩次可以,次數多了,老太也點生氣,格外留了個心,臭乾子她開始數著吃——盤子里有幾塊,人老人家心裡跟明鏡似的,誰也不敢輕舉妄動。

結果有一天,剛好逢星期天,我們都去看老太,一進屋就聽見老太在嚷,說誰又偷她臭豆腐了,偷了三塊。可昨個晚上,我們誰也沒在家裡住啊,過了一會,只聽見外面沸沸揚揚,街坊四鄰都熱鬧起來了,好幾家都說丟了東西,說是遭了小偷了。

又過了一會,民警來了,說初步查看,昨天晚上確實有失竊的情況,他問我老太是否也丟了東西。老太一著急就喊出來了,丟了,他偷了我的臭乾子!民警一愣,說啊?老太這才反應過來,忙叨叨地把家裡里外查了一遍,都沒丟。這才笑眯眯地回民警話。

話畢,她老人家叉著腰,半笑半不笑地說,算這小偷還有點眼光。


奶奶做過一種叫「棉花草饃饃」的東西,我念念不忘。

小學的時候,家離學校有四里多路,對於七八歲的我來說,那簡直像萬里長征一樣。每天七點半開始早讀課,我不愛遲到,要吃飯,要走很長一段路,必須很早就得起床,比我起得更早的,是我奶奶。

每天早上我起床,飯菜必須做好並且擺在桌上,我才會匆匆的吃一點然後上學。有一次我起了床,一看飯還在鎮子(蒸飯的器具)里,立即就發飆了,我都起床了,飯還沒有好?為什麼要我等?奶奶只說著「馬上好,馬上好。」手忙腳亂的往灶頭裡加著火,可我已經走出門外。

有天早上,記得天挺冷,我還沒有醒,奶奶就端著個碗來到床前,碗裡面是兩個饃,像是葉兒粑,但是比這大,上面還參雜著好些綠色的葉子,一股清香,或許是因為餓了一宿,我覺得特別香,坐在床上吃起來,奶奶挪到我旁邊坐下來,看著我吃,那時候她還很胖,頭髮也沒白。

用糯米磨成的面,摻著棉花草,然後包上炒好的紹子,最後蒸出來。從製作工藝上來說並不難,可能我沒有親自做過,所以覺得它不難。但是從摘棉花草到包好,再到蒸出來,卻很耗時,而這一切都要趕在我上學前完成,那樣的清晨一定很冷,天上還滿是星辰,她要去田邊摘這種野草,趕著給我蒸一鍋我從沒見過的食物。

後來又吃過幾次棉花草饃饃,每次味道都不一樣,哎。


我們家對速食麵好像有特殊情結。

還是福滿多牌的。

我媽經常說他們小時候的事情,那時候吃一包速食麵都覺得天底下該是沒有比這更好吃的食物了。每次看到速食麵被筷子在空中拉的老長老長,慢慢的塞進嘴裡,都覺得:哎呀,這世上真的好幸福啊。然後把湯慢慢的喝掉,還要享受的慢慢回味,這味道........

可是,我媽真的沒吃過速食麵,以為她是老大,好吃的得讓給弟弟妹妹吃。

可是後來,吃上了,才發現,這玩意還真不好吃。

我呢,因為我媽不喜歡吃,而且覺得不衛生,所以從出生到高三,我都沒吃過速食麵(︶^︶),因為一直秉承著說那不衛生而且不好吃的理念。雖然每次同學都說我矯情

後來啊,後來到了高三,那次模擬考很晚才結束,真的沒東西吃了然後餓得飛起啊,吃了速食麵,還是康師傅的基本款

才發現,哎呀,這玩意真的不好吃啊......


我來說一個,假海參,又叫浮皮,響皮。

豬皮炸到起酥起泡,斜著切成薄片,然後用高湯煮軟,口感像海參,以前一般燒在湯菜里。

現在家裡老人燒三鮮的時候也還會做一點,很多農家菜也還能吃到。

其實豬皮炸起泡過後,燒菜很容易入味,

所以小時候覺得比真海參還好吃……

(圖片隨便找的……)


老媽弄了兩隻螃蟹回來煮,說你都吃了吧,我不喜歡吃這個。

我一個人吃的喜笑顏開,我媽也笑的很開心,我以為是看到我這麼開心她就開心的,結果她說

我小時候啊,這東西都是剁碎了餵豬的。

那心啊,拔涼拔涼的啊!

我問:那那時候人吃什麼?

我媽:甲魚呀。

我…………

我媽:還有什麼野菜啊什麼的,現在你們寶貝的不行,那時候都看不上。

我:那那時候看得上什麼呀?

我媽:米飯啊。

據我媽說,她那時候,大概是75年左右的時候吧,河裡全是螃蟹,吃都吃不完,龍蝦啊什麼的都是走水溝里,這些屬於吃不飽的東西,都是搗碎了給豬吃。現在給豬吃的麩子啊糠啊那時候都是拿來煮粥吃的。我估計最困難的時候樹皮啊草根啊什麼的估計都吃過,只是我媽沒有講。

我媽一邊洗碗一邊說:小時候米飯都給你小舅舅吃,我只能去釣龍蝦抓甲魚吃,可可憐了。


廣州人!

先來一個絕跡了很久但是我和奶奶都很喜歡的吃的雲片糕!小時候一天到晚要姑媽買給我吃 不買就發脾氣什麼的哈哈哈哈哈。好像初中之後沒看見過有地方有買啊啊啊。

正宗的白糖糕!是正宗的!現在賣的店不多 有吃下去也不是以前那個味道。廣州的勝利賓館的白糖糕我每個星期都要吃一次!現在的白糖糕糕體不夠細膩 而且冷的白糖糕才好吃好嗎 現在那些店看見標榜新鮮出爐賣白糖糕真的想打死他!

麥芽糖!現在要在那種開了很多年的老雜貨店才會找到!指定要石龍的!放冰箱冷凍用筷子卷卷捲來吃。

怎麼貌似我很愛吃甜。

來介紹個童年時候風靡廣州城的飲料馬蹄紅蘿蔔汁!

超級興奮那天在家樂福看見有這個賣!果斷買了幾盒回去宿舍大開喝界!發個朋友圈一堆人問我哪裡找到的 還有去了外國留學的朋友叫我幫他寄一箱過去!!好清新的味道!!

然後就是盒裝涼粉!拌風行牛奶出的煉奶!滿滿的回憶的味道!

大家見過玻璃罐裝那種豆豉鯪魚嗎!我爸那天在致美齋看到馬上帶我去買!好吃到哭!給我一罐!可以吃三碗飯!不誇張!

不僅是老爺子奶奶我爸媽!我也念念不忘啊啊啊!但是這些現在真不容易買到!且吃且珍惜吧!


外婆做的早餐面。

就是九江人吃的那種油麵,和青菜一起煮,面上放一個水煮蛋,最後外婆用剪刀把蒜葉剪碎撒在面上。

面十分普通,卻難以形容這種面的味道。非要說的話,倆字兒:怪異。

小時候外婆煮這種面給我吃我幾乎都是拒絕的,覺得味道不好,面上撒蒜葉不撒蔥花就算了還是用剪刀剪碎的。兜里揣著五毛錢都一心想飛奔至門口早餐鋪吃油條。雖然不太情願,可是從小到大也灌了不下100碗的『外婆面』。直到去年春節,外婆又做了一碗『外婆面』給我。我才發現曾經那麼抵觸的東西竟漸漸融入我的血液,味道是那麼的熟悉而又讓人牽掛。

其實外婆煮的面配料單一,手法簡潔,卻煮出了他人難以複製的味道。平心而論,外婆的廚藝並不高超,做飯比不上媽媽的花樣多,我卻難以想像為何外婆能做出這樣讓我難以忘懷的食物。這種味道從年少無知的淡味演變成熟悉的味道再到現在的好味,我漸漸明白,這種忘不掉的味道就是『外婆味』。

父輩當中還記得小姨對此面評價極高。小姨是對生活質量要求很高的人,但是卻獨愛外婆煮的那一份寡淡的面,曾說:沒有吃過比這更好吃的面了。

幾年前,朋友問我:印象最深刻的食物是什麼?

『外婆面』出乎意料的第一個出現在我腦海里。

其實從那時候起,我就應該知道:我沒有吃過比這更好吃的面了。


扒糕 餄餎

都是用蕎麥麵做的。河北的食物

扒糕拌上醋和蒜泥,有時可以加點芝麻醬,夏天吃清涼爽口。 餄餎就跟吃麵條一樣,加上各種鹵或者肉湯。

我姥姥吃一輩子的食物。但是我一直吃不習慣,發苦,其實是苦中有甘。

從我記事兒起,有一個中年父女,騎著二八自行車,后座放著一個木板上面擺著扒糕,車筐里放滿餄餎,車把上掛著秤。用滿口方言味的普通話挨家挨戶喊:扒糕,餄餎。我姥姥準會拿上前買夠一個月的,然後下個月再來。 我姥姥從我出生後搬過三次家,而且都是那種小區的,不能隨便進小商小販。那個賣餄餎的女人依然會偷偷跑到我姥姥家樓下,叫喊,然後我姥姥趕緊買,女人趕緊走生怕被保安抓到。就這樣,20年沒斷過。 這種食物有時候超市會有一點點,也不新鮮也不好吃,那種叫賣的自家製作的基本絕跡了。 那個女人其實後來也不怎麼賣,但是為了我姥姥每月去城裡跑一回。



必須娃娃頭啊

現在的沒有以前的好吃啊


桃酥



臭雞蛋炒辣椒、老媽經常說小時候就盼著家裡壞倆雞蛋,這樣自己就能吃到了。

豬油拌飯、老爸說香的自己翻跟頭。

槐花餅、從小跟著奶奶一到季節了就拿著塑料袋去收槐花回來烙餅


蝦片!


推薦閱讀:

吃紅薯有哪些好處?
牛肉到底可以冷凍多久而不影響營養和口感?
看到一些國家的人吃飯前會作祈禱感恩,我們國家有這樣的儀式么?
水果玉米和粘玉米的區別?哪一種是轉基因的?
為什麼食物經過煎、炸、烤等加工後熱量會變高,如果將加工後的食物再用水煮過熱量會降低嗎?

TAG:食物 | 懷舊 | 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