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從博弈論角度來解釋生活中的商業聚集現象?

問題來自

為什麼麥當勞邊上會有一個肯德基?有經濟學依據的嗎?

大家的答案里,有從「海灘原理」、「hotelling』s law」等角度來解釋這個問題。能不能就這個角度,更詳細的解釋一下?

另外,如果出現第三家和肯德基麥當勞同質化競爭的品牌,那麼三家品牌是會聚攏在一起,還是會出現別的情況呢?

生活中,商圈的形成或者餐館的聚集是不是也可以用類似的經濟學原理解釋呢?

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 日常經濟學 · 博弈人生,更多「博弈論」話題討論歡迎關注


謝邀,我盡量避免字多起來。

這算是產業組織的部分,涉及到不同廠商的博弈。

- 霍特林模型是說對方只要一移動,就會佔有更多你的市場。

在它的拓展中,加入了包括多方、合謀、地理位置非直線、產品差異等形成了空間區位競爭理論體系,更加完善,目的是為了解釋產業聚集的狀態。但這不是我要講的。

- 什麼樣的產業*會聚集:

組成CBD的商家中,不同產業的企業考量不同。

由中心地理論(Central place theory)得知,對於高等級商品(higher ordered goods)來說,包括展館、劇院等,人們願意遠道前往,所以有必要聚集。

而咖啡廳快餐店類的聚集與霍特林原模型(原文為沙灘上的冰淇淋車)類似,以佔領本地市場為主要考慮。

* 補充一句,聚集還涉及的到運輸成本下降

(Toivanen, O., and Waterson, M. (2011). Retail Chain Expansion: The Early Years of McDonald"s in Great Britain. Working paper, University of Warwick.)。

麥當勞的發展策略,主要是用到了兩種學習的情形(涉及到主要是大型購物商圈會使運輸成本下降)。

- 簡單來說,聚集效應可以與霍特林(包括之後的拓展)的假設無關。可以因與消費者的地理分布、消費者偏好特性有關,而導致商業圈的形成。

也就是說,如果消費者居住圈和對產品的喜歡並非為均勻分布,而是在某個地方密度很高,那麼也是會發生集聚效應的。

政策導向除外,當然制定的前提肯定是分析了顧客的密度、產品特性等等的。

而且實際上由於進入壁壘、產品異質性、價格等的存在,很難達成霍特林定理的情形(不聚集)。

- 而進駐商圈的店鋪能否持續/是否按照理性分析的長久運營,也同不完全信息和外部性有關。

來源:Lancaster, K. J. (1990), "The Economics of Product Variety: A Survey", Marketing Science, 9(3), 189-206.


支持第一名 @杜小希 的答案。

用的模型 合適 切合 提問。

===================================

你在網上搜 商店為什麼扎堆 就能搜到答案。

以前也在某書上見到過解釋,不過用的例子是加油站。

解釋1:求解商店扎堆-經濟學論壇

這個問題似乎在北大未名有人提到過,我想這個現象卻也十分有趣,討論討論吧! 經濟學上有所謂的外部性,外部性經濟也體現在這種商店的選址上。同類性質、甚至出售同種產品的商家聚集在一條街上,顯然可以實現良好的外部效應。想像一下,當某地貨種十分齊全時,消費者可以有許多消費選擇時,當然可以吸引許多消費者啦! 但是,我們還得考慮成本收益,當消費者購物的成本低於收益時,消費者才會聚集到離他們居住地較遠的地方購買商品,所以這種商品一般是大宗的、較昂貴的物資,消費者之所以花轎多時間和精力,是因為到集中的地方來選購,可以挑選自己最喜歡的、質量最好的、最價廉物美的商品,這樣消費者願意花時間和精力(成本)來換取這樣的效用(收益)。 但是當消費者選購較便宜,較小的商品時,就往往不願意付出太多時間和精力,而願意到離自己最近的地方隨時購買,這就是為什麼裝潢、建築等大宗物資的商家習慣扎堆,而銀行、酒店等通常在居民區附近而且習慣互相遠離。 站在廠家的角度來看也一樣,如果一個建築建材店單獨在一個地方,而往往一個小地方的市場並不太大,並且當地居民不一定知道這個店,即便知道也會由於該店可供選擇貨種太少而不來購買,這樣他並不會得到多少收益。 當然,也有些酒店扎堆在一起,那可能是因為就業形勢較差等原因引起的。如果是非常有名氣的飲食店扎堆,那就應當作另外一番分析。假設麥當勞、肯德基、必勝客全都在東單某個地方開店,那也會像上述建材城一樣獲得外部經濟。這是因為消費者就餐的效用大於成本。你完全可以帶女朋友來這裡而不用考慮他喜歡吃什麼,因為這裡總能找到她想吃的。

解釋2: 關於商店扎堆與不扎堆

討論在:(http://bbs.cenet.org.cn/dispbbs.asp?boardid=27507rootid=id=30864)

藍田日暖27

我家旁邊有一條街,一邊満是建築、裝潢類的商店,而另一邊卻是銀行、酒店、娛樂中心、服裝店等等不同類的商店。同一條街,為什麼會有這種商店扎堆與不扎堆的現象呢?

拖鞋

我覺得這種同行扎堆的現象主要是由於廣告等營銷宣傳活動的外部性造成的。由於是同行,商品基本同質,所以如果有一家做宣傳,其他的商家只要靠近這家就能夠分享宣傳帶來的部分好處。就象時裝街一樣,如果有一家大肆宣傳,吸引來大量的顧客,這些顧客在光顧這家店同時,也能給附近的同樣的店帶來增加的顧客。而且大城市通常都有功能性的分區,就像人們知道北京泡吧要去三里屯一樣,同行扎堆的地方相對其他地方能讓商家省去很多宣傳費。

qg2003

商店扎堆的現象在世界各地都很普遍,這就排除了文化傳統等帶有地域特徵的影響因素。經濟學中的對策論中曾經提到過這個問題,我認為很有道理。案例是這樣的,既有一個沙灘,在沙灘上進行日光浴的人均勻分布在沙灘上。有兩個買可樂的小車,每個小車都想獲得最大的收益。這時,如果一個小車首先佔了沙灘的邊上,那麼另一個小車主如果是理性的話,他就會在靠近第一個小車的沙灘上停下,因為這兩個小車的可樂都是一樣的,因此消費者都是就近購買,這樣第二個小車就佔領了決大部分沙灘的消費者。接著,第一個小車主如果不傻的話,他也會把小車移動到第二個小車的裡面,而更靠近沙灘的中心,因為在那裡他最少能夠獲得一半以上的沙灘市場。這種根據對手的行為來決定自己的行為的過程使得這兩部小車不斷的移動,最終這兩個小車主都決定把小車停留在沙灘的正中央,各分一半市場。這時每一方都沒有了在移動的動機,因為如果誰要再移動的話,他就會失去一部分市場給他的對手。

這個例子也許沒有講清楚,可以參閱微觀經濟學 ,但我認為這種對策的行為是造成同種商店扎墩的主要原因。

forunliu

樓上給的解釋是一種線性的空間競爭模型(豪泰林,1929),實際上屬於比較舊的理論模型之一,後來的薩洛普模型將競爭空間拓展為環形。但是,這裡的分析思路可能還是有點不同。對於商業活動的扎堆,一個基本的原因,正如「拖鞋」所提到的,是外部經濟性。但與廣告的溢出效應略有不同,這裡存在的實際上是區域經濟中分析聚集提到的Localization Economies。更具體的原因可能在於顧客在購買過程中,存在搜尋成本,同類企業(包括商業企業)的集聚,因為有利於顧客更多的選擇、比較,所以更能夠吸引消費者的集聚(因為存在以更低成本實現更優購買的預期)。隨著企業集聚規模的擴張,越多的消費者會被吸引過來,只要後者的速度大於前者,平均而言,對於大家都是有利的。

大家如果不同觀點,敬請提出討論。

saviolazgs

結實扎堆的比較容易,我想知道不扎堆是為什麼?通常的解釋是一種區域內部分工扎堆與否是這個區域做為主體供應者是否可以容納多家生產者.和微觀上討論行業是否壟斷的方法一樣.但這裡還有個問題是一個區域的獨特功能也許必須有扎堆,,因為消費者在扎堆的地方獲得多樣選擇的成本比較低


嘗試用最簡單的博弈論模型來解釋一下。

首先納什均衡應該是大部分人聽說最多的博弈論術語之一了,它的定義是這樣的:

納什均衡是一種策略組合,使得每個參與人的策略是對其他參與人策略的最優反應。

假設有n個局中人參與博弈,如果某情況下無一參與者可以獨自行動而增加收益(即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沒有任何單獨的一方願意改變其策略的),則此策略組合被稱為納什均衡。

簡單來說,當一場博弈中的雙方再做出任何改變都不會更佔優的情況下,我們就稱他們達到了納什均衡的狀態。這時,沒有人會願意做出改變了。

接下來,讓我們建立一個最簡單的競爭模型:

假設有一條100米的街道,上面均勻分布著消費者。有商家a與商家b都想在這條路上開一家店,經營相同的業務,不妨設為肯德基和麥當勞。

因為我們僅討論選址因素,所以不妨假設消費者對兩個品牌沒有偏好,只會選擇離自己家最近的那家店。

好的,那麼在這樣的背景下,肯德基和麥當勞會怎麼選擇店址呢?

答案是,他們會在這條路的正中間50米處緊挨著開店。

原因很簡單,假設肯德基在左30米處開店,那麼麥當勞就會選擇在肯德基的緊挨著的右側開店。這樣肯德基只能獲得30%的用戶,麥當勞則可以獲得70%的用戶。換言之,當肯德基選擇非中心位置時,麥當勞總能找到更好的位置。反之亦然。

因此兩者博弈的結果就是雙方通過在50米處平分街道消費者的方式達到了納什均衡。

推而廣之,將店家數量增加並將100米街道的模型擴展到2維甚至3維都會有相應的結果。

這個模型中忽略了很多複雜因素,但「從博弈論角度解答商家群聚現象」的目的我覺得應該是達到了。


其實做生意的會有討厭競爭的想法,但其實競爭不止是在分蛋糕,同時也可以做大一塊蛋糕。

下面舉幾個例子

就以產業集群地區澄海舉例:澄海的塑料、玩具競爭相當激烈,同時也相當出名。同類型行業的不斷競爭,產業不斷優勝略汰的同時也催生了這一產業上遊行業的聚集,同時這個產業的下遊行業又會很關注這個地區,因為競爭激烈,優勝略汰,所以質量高,對比也明顯,這就是產業集群的優勢,是為做大蛋糕也。

以國家舉例:美國對待優秀人才的寬鬆政策,讓人才流往美國,具體說不同類型的人才流往不同產業集群的地區,而國際人才特別是沒有相關出色產業集群的國家的人才就是會被美國這種出色的產業集群和優厚的待遇所吸引。最簡單的比較就是矽谷和我們比較熟悉的NBA

互聯網時代以互聯網舉例:阿里巴巴集體,阿里巴巴集團的電子商務平台為什麼出色,免費的、開放的,讓消費者對產品的對比很直接,讓商品聚集,所以他很無敵,你現在再弄一個平台,你能把所有的商家都聚集嗎,就算可以阿里的電子平台還是壓倒性的優勢,因為他已經有了消費者的聚集效應了,人都在這,你還去哪裡開店;另外是不是沒有別的機會呢,聚美優品這種定位女性產品的集群、有貨網這種年輕潮牌的集群、還有各種海淘的,都能分一杯羹,這都是集群效應啊。再說一個現在正在興起的C2M,目前應該還沒有消費者的集群,所以他們就只能爭奪優秀的代工廠到他們的平台上形成集群獲得優勢,同樣的當初的滴滴,現在的膜拜、ofo,不是在爭奪消費者集群嗎。

總結,這就是個經濟現象,商業現象,是開放經濟必然出現的結果


很經典的店鋪選址博弈呀,如果同質性小的商品,互相客流競爭不大。為了吸引最多的客流,大家都會集中在最容易吸收最多客流的位置,集中在一起。麥當勞,肯德基,東方既白,必勝客我們在一起,集中在最容易吸引最多快餐的地方。

同質性大的商品,互相客流競爭大。大家均分客流,有你沒我,避免在一起。兩家麥當勞,不可能街對面開,基本按照人口密度合理區分開。

博弈論中關鍵詞,伯川德均衡,有具體的方程式基於不同假設算兩個均衡。


這和博弈論扯不上神馬關係,這只是信息經濟學和交易費用問題


我說一下自己的見解吧。商業聚集現象要考慮到多種原因,如行業類型,運輸成本,地理位置等等。這裡我解釋一下為什麼同行業的更容易聚集,注意這裡只討論已經出現商業聚集的行業。

出現商業聚集有一點是必須的,那就是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比如我們習慣去離家更遠的地方購買精神類消費或貴重物品,這一點間接導致商家必須選擇一個合適的地區營業。但是一個商家是無法形成聚集的,那麼聚集現象是如何形成的呢?我認為應該是重複博弈導致的,這裡不僅僅是商家與商家之間的重複博弈,還有消費者於商家進行的重複博弈。通過消費者與商家的重複博弈,商家和消費者達到一個均衡,此時商家就處於一個適合的地區,而之後由於商家於商家之間的重複博弈導致大規模的聚集現象。這裡一定要明白聚集現象不是從一開始就出現的,而是從離散走向聚集的,從離散走向聚集的過程就是博弈的過程,而聚集現象中的商家競爭涉及到的是屬於商家牟取利益博弈,以商家競爭來解釋聚集現象只能局限於商家與商家之間的利益,但是聚集現象中促使商家進行聚集和競爭的是消費者,用一句話來說就是:表面上看聚集現象屬於商家之間為了利益而進行的競爭,實際上聚集現象是因為消費者利益選擇的。


規模經濟、集群效應


Hotelling中的距離多數來模擬產品定位差異的,是客戶偏好差異,和物理上的距離有差別。如果把Hotelling往麥當勞上套應該是研究它和肯德基的target customer的定位區別。

至於地理上的群聚效應很好理解。說簡單點兒就是客戶群增長速度是大於店面數的。一個地方開一個店吸引一個人,開兩個店吸引三個人,三個店吸引六個人,所以大家都受益。

同類型的商業群聚效應是為了節省供應鏈成本,創新交流等等。供應商一般也會聚過來,這就是為啥這麼多工業園,科技園。

至於麥當勞和肯德基又不太一樣,一個專註炒房一百年,一個專註搭順風車一百年。不過最近它們倆這種模式已經玩兒不轉了,市場份額年年下跌。肯德基好歹還有中國市場撐著,麥當勞是地價也炒不起來租金也拿不到低價,全線的下降。肯德基已經不跟屁蟲自己出來單幹了。


博弈論的基礎是認為交易對象是 理性的。

實際情況,消費者都是不理性的。

隨便寫的,輕噴。


推薦閱讀:

博弈論未來的主戰場是什麼?
博弈論取石子兒問題?
納什的「一鎚子博弈」案例中,為什麼實驗和理論的結論存在差異?該如何理解?
「大富翁」中,資產劣勢的多名玩家可否通過結盟免路費的方式來逆襲資產最強的玩家?

TAG:博弈論 | 微觀經濟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