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舉考試監考人如何確認考生身份?

突然想到這個問題。

並且,如果身份不好確認,那麼是否會有槍手出現?


「在報考材料的封面上貼一張「浮票」,上面寫著考生姓名、座次、體貌特徵。考生交卷的時候,准考官會認真對比考生外形和浮票上描述的細節是否統一。

「浮票」會盡量詳盡地寫明考生信息,比如身高、面色、鬍鬚、胎痣等等特徵,其中鬍鬚分為有須、微須、無須。」

那時候沒有照片,僅憑文字說明不足以確認身份,所以槍手是一定有的,溫庭筠、胡漢民都是高手。

管得嚴的時候槍手抓住就是個死。

管的松的時候一次得手十年不愁。

引號內都是引用,新浪博客@詩人聶鑫。


科舉是會有準考證的,我貌似在青島博物館還是湖南大學裡面的書院博物館見過…但具體流程不太清楚。

—————————————————在網上看到的資料如下

與現在幾乎所有的考試一樣,在參加科舉考試之前,古代讀書人也必須通過一個報考程序。自唐代開始,科舉考試允許讀書人自由報考,既不需要達官貴人的推薦,也不需要考查讀書人的門第高低,考生只要拿著能證明自己身份的材料前往籍貫所在地的州、縣官府報考,即所謂的「投牒自進」。這裡所謂的「牒」就是身份證明材料,主要包括籍貫、父祖姓名、本人年齡、相貌等。當然,科舉制度允許讀書人自由報考,並不是沒有任何限制,無條件地允許讀書人報考,也對考生報考做出一些的限制性規定: 首先,對考生的身世有較為明確的要求,唐代規定工商業者、州縣衙門的役吏不得參加科舉考試。宋代則有條件地允許有才華的工商業者、「雜類」人等報考。由於準備參加科舉考試的人都被視為是有才華的,因此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這種限制是基本上不存在的。明清規定娼(妓女)、優(演員)、隸(官府中的役人)、皂(軍隊中役人)的子弟都屬於出身不清白者,他們的子弟必須在三代以後才能報考。這些對於身份的要求也是從科舉考試選拔文官的實際出發的。一方面,由於讀書人一旦及第便可以光耀門楣,其具體表現秀才家的大門可以比普通人家的高三寸,在多數朝代還立即將其祖宗三代公之於眾,如果身家 不夠清白,不但會讓讀書人自己感到難堪,而且也會影響科舉制度在百姓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另一方面,通過科舉考試選拔的人才大多數要成為掌管一方的官員,他們不僅要負責處理政務,還要負責各種案件的審理,即擔任法官,如果出身方面有污點,在以後處理公務時就難以威鎮民庶。按照科舉考試的規定,出身不清白的人參加科舉考試,是屬於嚴重的違法行為,應受到嚴厲懲罰的。 其次,要求考生必須回原籍報考。自宋代開始,為協調各地應舉讀書者的比例,便於考察他們的出身及道德品質,一般要求考生在籍貫所在地報考。但由於各地文化水平存在一定的差異,府州解試或童試、鄉試的競爭激烈程度也不盡相同,有些考生為能到競爭相對較小的、錄取率較高的地區應試,就冒充這些地區的籍貫,稱為「冒籍」。這種情況在我們現在的高考中仍然存在,人口較多、高校相對較少省份的考生,往往利用各種途徑向文化相對落後,或高校相對集中的地區遷移,目的是避免本地區的激烈競爭,以便能夠考上更加理想的高校,我們現在稱之為「高考移民」。冒籍向來是科舉考試紀律嚴懲的對象,一旦發現考生冒籍,即終身不許再應試,而且當地的官學教師和結保的讀書人也要一同治罪。 最後,要求結保證明。現在大多數考試報考時,需要照數碼照相,以避免代考行為的發生。而且現在信息十分發達,考生的檔案資料都可以通過已經建立的文字檔案或資料庫來查詢。但在在科技尚不發達的古代社會,對考生的外貌只能以文字描述一些基本特徵,主要包括身材的高矮,面色和有無鬍鬚等等,其他身份材料則基本上靠考生的自覺填寫和地方官學的審查,因此結保證明就十分必要了。一般來說,結保有兩種形式:一種是考生互相擔保,五個同時參加考試的考生互相擔保,也稱為「五童結」;另一種形式是由官學的廩膳生來充當證明人,並在結保證明,即「結狀」上簽字,稱之為「認保」或者「派保」。這樣,考生在報考和考試中有任何舞弊行為,結保者、認保或者派保的廩膳生都要受到牽連,輕則收到降等的處分,重則會有牢獄之災。 此外,歷代科舉都規定,品行不端,有犯罪前科,處於服喪期間的讀書人,以及女性都沒有報考資格。應當說,這些規定雖然與允許考生自由報考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矛盾,但這些限制性規定不會從根本上否定科舉報考的自由性,因為這些限制性規定所涉及的考生人數十分有限,絕大多數的讀書人仍能自由報考。


類似今天的查祖宗三代,如果不合格門都不存在


推薦閱讀:

關於執業醫師考試新規14所大學先行?
港澳台聯考的水平和難度到底如何?

TAG:歷史 | 考試 | 高考 | 中國古代歷史 | 科舉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