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的葬禮與阿拉伯國家的一樣嗎?

現在有些地方的回族葬禮都完全漢化了。有些規矩都違反人性,太虛假了,怎樣去規範這些呢?


先學習沙特,把拱北都平了再說


參照穆罕默德例辦理。


這個答案是針對回回人(musulman)的,而不是全體回族的。並不是全部回族是回回,回回只是回族中繼續保留回回(musulman)民族傳統的群體。那麼,回回人的喪葬習俗「漢化」了嗎?

我們必須釐清回回人本來的習俗是真么。回回,在元明兩個朝代被稱作「母蘇勒馬恩」,是波斯語musulman的漢語對譯詞,意指:說波斯語的波斯、蒙古與突厥穆斯林。這些人居住在河中地區(布哈拉、撒馬爾罕),這些人是回回民族的異國母體。

這些人怎麼處理喪葬?在亡人彌留之際,應該請阿訇向亡人要「討白」(懺悔),之後,便開始等待。等待什麼?等待天仙將亡人的魯赫(靈魂)帶走。這個過程最長可以達到40天。所以在亡人去世之後,40天之內,都必須恭謹、靜默。

亡人去世之後,應在三日內下葬,一日內更好。期間,穿衣必須肅穆,以藍、白、黑、綠為主。必須恭謹、禮拜、大凈、焚香、施捨。以什葉派為主的文化裡面,還有在床上團坐念經。古蘭經為游墳和回家念誦。以十二伊瑪目為主心的文化裡面,男子團坐除了念古蘭經、哈菲茲的詩篇以外,還會痛哭伊瑪目胡賽因被奸人所害,一個人大聲朗誦詩篇,其他人齊哭哀悼,藉此也同時抒發對亡人的思念。游墳一直到第40天為止。

以上均來自波斯文化主導下的伊斯蘭。與阿拉伯沒有關係。

那麼中國的回回人怎麼做呢?看看宋朝時候回回人怎麼做的。

南宋文人周密,久居杭州,他的筆記《癸辛雜識續集》記載了許多杭州回回人的習俗。這時候的杭州,按照航海家伊本·白圖泰的描述,街面上很多清真寺,很多大食人,來往客商不斷。此時杭州的清真鳳凰寺已經修建,阿老丁是當地有名望的任務。看看周密怎麼說:

回回之俗,凡死者專有浴屍之人,以大銅瓶自口灌水,蕩滌腸胃穢氣,令盡。又自頂至踵凈洗,洗訖,然後以帛試干,用苧絲或絹或布作囊,裸而貯之,始人棺斂。棺用薄松板,僅能容身,他不置物也。其洗屍穢水則聚之屋下大坎中,以石覆之,謂之招魂。置卓子坎上,四日一祀以飯,四十日而止,其棺即El便出瘞之聚景園,園亦回回主之。凡賃地有常價,所用磚灰匠者,園主皆有之,特以鈔市之。直方殂之際,眷屬贅面,摔披其發,毀其衣襟,躥踴號泣,振動遠近。棺出之時,富者則丐人持燭撒果於道,貧者無之。既而各隨少長,拜跪如俗禮,成服者,然後舔靴尖以樂,相慰勞之,意止令群迴誦經。後三日,再至瘞所,富者多殺牛馬以餉其類,並及鄰里與貧丐者。或聞有至瘞所,脫去其棺,赤身葬於穴,以屍面朝西雲。

看看這裡面,清洗亡人埋體(遺體)、施捨、哭泣、跪經、回回墳、回頭經、宰牛、四十日等習俗都與今天的回回人相比,幾乎毫無差別。

也就是說,南宋的回回人就這樣了。當代有些回回人,竟然去了趟沙烏地阿拉伯就胡說自己漢化了,你們對得起誰呢?瓦哈比主義不得人心、極端主義害人害己;傳統的、溫和的、貼近人情的伊斯蘭才是回回人應該選擇的正確道路。

以上。


謝不葯,反正沒人邀請我- -`!

不了解外國咋整的 說說我這吧.

我這是個回族居集村,一般有人口喚(huai)了,就是死了.男性親屬一般要上街嚎幾嗓子 根據你家在的位置 在大街上繞一圈,告訴大家你家死人了,然後知道的人,一般都是帶點親戚的才會去 弔孝 .主家也會發蓋頭,白帽啥的.

關於埋人的日子沒啥講究 看自己 有的喜歡隔天就埋 有的如果在周二三死的話會等到周五,周五的話人多點.

對於亡人的清洗我沒有參加過不方便說,具體可以看 @虯髯客 的回答

到了埋人的哪一天,中午禮完撇身後,我們村子幾個清真寺的人會到要舉行殯禮的清真寺集合,然後大家站著禮殯禮拜.禮完拜以後亡人的男性親屬抬著亡人的棺材去墳地,

挖好的坑裡面應該有一塊 堵啊 這個我不是很清楚我沒有靠近看過 希望知道的朋友可以給一個解答

亡人放進去後上面蓋石板 然後象徵性的弄幾鍬土 然後推土機會把坑填實,最後各回各家.


請你定義一下什麼叫做漢化?

我們漢族本身都在現代化的道路上連滾帶爬→_→還拿什麼來漢化minority?

不請阿訇不誦經不叫漢化,叫世俗化。

不土葬該用火葬不叫漢化,叫世俗化。

同樣,穿短袖不叫漢化,叫世俗化。

不戴帽子不配面紗不叫漢化,叫世俗化。

請不要因為我們是majority就把一切生活的變化都看成是我們造成的,我們自己都被裹挾在全球一體化、現代化大流中越來越「數典忘祖」。

………………更新一下……………………

我在成都長大,高中時最好的兄弟就是回民,來江蘇上大學之後也有很多來自全國各地的回族兄弟,所以這方面可能會了解的多一點,就當是分享吧,當然只是個例,不能以偏概全。

他祖籍新疆,從小在上海長大,初中跟隨父親到了成都,不刻意迴避豬肉,心中最想念的美食是父親做的手抓飯;不參加宗教活動,對可蘭經的了解還沒有我多;最喜歡的網路遊戲是cs,每次見到別人談cf都是各種吐槽鄙夷;父親告訴他以後大學放假回來其他成績不問,但英語必須主動彙報;對語文八股文極度反感,有出國的打算;交了一個成都的漢族女友,各種網上秀恩愛;覺得老家有點亂,至今不怎麼敢回去……

看到沒有,和我們有什麼不同嗎?完全沒有……

但是說他漢化了嗎?我不這麼認為。如果說不信教不戴帽就是漢化的話,那麼全世界都可以說在漢化。換句話說,與其說包括回民在內的其他少數民族在漢化,不如說整個「中華民族」在現代化。

換位思考一下,比如最近成都那邊超級熱議的無印良品,好多本地人都去逛都去買,包括來得滿城都是的伊藤洋華堂七幺幺伊勢丹……你能說成都在日本化嗎?肯定不能啊,我們只是在全球化現代化而已。


首先,明確一點,你這問題有問題。

你應該把問題改成:中國穆斯林的葬禮和阿拉伯穆斯林的葬禮有區別嗎?因為,回族雖然大部分信仰伊斯蘭教,但也有不信伊斯蘭教的。而阿拉伯地區,也有不信仰伊斯蘭教的人。

其次,可以肯定的跟你說:伊斯蘭教對葬禮是有很明確的規範的,對葬禮的基本要求是土葬、從儉、從速。對墓穴也有相關要求,墓穴呈南北向,遺體座北朝南。挖墓穴都是,先垂直向下挖個一米多,然後從底部向西掏個南北走向的長方形墓穴。講遺體運入墓穴後,將里穴用土磚封住,然後開始向這個垂直的坑填土。封口後,填土時還要誦讀古蘭經。


我是東北回族,說一下我經歷的爺爺的葬禮。

人死了,成為無常(一聲)。死之後除了通知自己家人回來,就是通知附近的親戚和朋友,主要是有禮尚往來的,這叫報孝。家裡的幾個直系親屬,到各家報孝。

請阿訇還有有一些威望的老人做鄉老,阿訇接斗娃時可以在炕上跪著。家人需要地下跪著,然後家人包經禮錢,一般也就是幾塊錢給阿訇,他就多念一遍。念經時也點香,但是是一種很細的香。

三天出殯,離開的時候把亡人裝到經匣里,類似一個棺材吧,這個公用的免費的,長期放在清真寺。

當時給禮金,有給錢的,也有給送塊幾米的白布或者黑布。

墳比較有特點,挖的很深,沒有棺材。頭朝西,亡人不穿衣服,用白布纏裹。放到深坑裡,上面放一塊木擋板。埋好就可以了,墳頭也立碑。

從墳地回來

還要辦七日,四十天,百日,一周年。當初給隨禮的人,都會請,而且不會再隨禮了。

每次香香剩下油香和菜都需要分給這些人

三周年和十周年二十周年比較重要,會和之前辦的差不多。

至於其他的年份,成為散周年,可以到清真寺讓阿訇念遍經,也可以自己家香香,然後去游墳,看個人選擇,不強求。


不懂,漢化了就是違反人性?為啥非要跟沙漠逗逼一樣?


回族的葬禮極簡,不許哭不許鬧,迅速下葬沒有其他原因不許拖,其實相對還算挺科學的,陋俗並不多。唯一比較傳統或可以算得上落後的,大概就是念經行禮時,男賓站在前面坐在毯子上,而女賓統一往後排站著,作為女性稍微不爽,當然,扛一段路什麼的,也都是家裡的兒子女婿們的事兒。

下葬放的香料在各地肯定不會一樣,我們這裡會灑六神花露水的,阿拉伯國家每個國家肯定也會有地區差異,我不相信會有一個細節上完全統一的形式。


這要看什麼地方吧,總體來說西北的穆斯林同化的比較嚴重,西北的好一點,還有,越是偏遠的地方,同化的就少一點。唉,誰叫我們生活在大天朝那!


不一樣,墳頭大小和墓碑都不一樣。


南京這裡有回族殯葬區,不知道是不是特別對待,改天路過拍照給你們開開眼


不同的教派葬禮習俗不一樣。伊斯蘭教自唐代進入中國便已經開始了中國化的進程,但是清中期之後逐漸出現了一些新的教派或門宦,影響比較大的有哲合忍耶(就是《心靈史》說的那個)、華寺門宦、遵經派(依赫瓦尼)等等~而今西北穆斯林地區(不要以為寧夏就代表穆斯林地區,青海西寧和甘肅臨夏才是中國漢語穆斯林的宗教中心),雖然也是教派林立,本人生活了二十多年都沒有參透這麼多教派的來龍去脈,但這幾十個派別,我們籠統的把它們分為老教(包括門宦)、新教、新新教(撒拉菲葉即瓦哈比教派)。一般來說,新教尤其是新新教的習俗和阿拉伯地區比較靠近,而老教尤其是門宦深受漢文化(儒釋道)影響(請自行百度大拱北和國拱北),新老教派的習俗差異巨大,甚至會影響到青年男女的婚姻。前面提到的葬禮披麻戴孝,以及燒香等必定是老教或門宦的習俗(中原地區的穆斯林大多數是老教),新教和新新教穆斯林是不會那麼做的。望採納。


可以看下 穆斯林的葬禮 這本書 裡面對回族的喪葬婚嫁習俗 有敘述


伊斯蘭教自元朝傳入中國起已經600多年。任何一種外來文化傳入中國想要得到生存發展都必須適應中華傳統文化,否則只能是消亡,如曾經的拜火教。伊斯蘭教傳入中國,與回族、維吾爾族等少數民族迅速結合,又主要分布在今天的新疆、青海、陝西甘肅等地,自然會融入當地風俗與文化。這是伊斯蘭教地方化、本土化的過程,也是一個大趨勢。不能用單純的用「漢化」這個詞語來形容。要知道今天的漢文化中又融合了多少少數民族的文化與習俗?

我曾經自己也做過一個課題,關於湖南常德維吾爾族穆斯林。親自去當地回維村考察時發現,當地的回族人維吾爾族人和當地漢族的習俗差不多,照樣吃豬肉。一方面是牛肉價格昂貴、清真食品少,另一方面是家裡女性成員可能是結婚後隨夫家入的教,很難遵守教規。但是葬禮還是按照伊斯蘭教的教義來。簡葬、薄葬、速葬、土葬還是當地回維穆斯林最基本的遵守。也曾親身經歷一名穆斯林在清真寺的葬禮,所有的一切都是遵照伊斯蘭教的教規進行。

只能說在中國一些不是穆斯林聚居地,一些穆斯林散雜居地區,要堅持他們原來的風俗習慣與信仰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這需要政府、伊協會、當地阿訇等引導。就如當你進入一個美國人與英國人大量聚集的英語國家,要堅持吃米飯,講漢語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一樣。


推薦閱讀:

關於漢族和回族的血緣有什麼關係嗎?
中國什麼時候開始有回族?回族人怎麼來的?
是什麼原因讓很多人誤認為陝西回族很多?
回族,不信教,到底能不能吃豬肉?
和穆斯林朋友一起看《麥兜》系列電影適合嗎?

TAG:伊斯蘭教 | 穆斯林Muslim | 回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