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北大女生劉媛媛在超及演說家關於寒門貴子的演說?

本人家境貧寒,父母都是農民,父親初中生,母親無學歷,看了劉媛媛的演說,自己流淚了,覺得很有道理,可以說面對現實,又覺得無奈,無力,不知如何面對


昨天晚上吃飯的時候,母親說起她的一個朋友,那個阿姨找了關係把他職業學校畢業的兒子放進了會計四大,這是四所似乎只收中財,上財這些名校的事務所吧。於是我說,「哈,有關係真好,我也有好多朋友的父母已經把他們找好工作了呢。」 爸爸看了我一眼,「我是不會幫你的,一切都靠你自己。」我們家倒不是那麼貧苦,但是我的爸爸就是現在所謂的」鳳凰男「,他考了五次高考,是他們村裡第一個走出山的年輕人,他學了機械製造,艱辛茹苦自己創業。儘管如今過上了富足的生活,但是我父親他一直都教育我要勤儉節約,還要自力更生。

就我自己而言,我知道儘管家庭多麼富裕,我都不能有指望家裡幫我一把這樣的心理。但是我也不屬於像劉媛媛那樣如此氣勢磅礴心懷大志的女生。我只是覺得,改變自己其實不需要花很多錢,但是改變自己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很多人都說,年輕的時候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但是沒有能力行萬里路之前為什麼就不能讀萬卷書呢。對於我而言,最重要的是思想的富足以及身體健康。在互聯網如此普及的年代,我希望樓主也可以多多利用它聽聽公開課,多去圖書館借書,建立起對其他領域的認知,豐富自己的知識;然後是每天鍛煉好身體,膳食均衡,養好自己的胃;到一定階段學習一下如何理財,網上有很多經驗貼也有很多書籍和視頻,錢賺得不多但是一定要學會花錢哈哈;多看一些電影,電影里有太多不同的人生,讓我們可以看到不一樣的生活。

中國就業率那麼高的環境之下,找一份工作養家糊口是不難的,但是不管是貧窮還是富有,我都想從個人主義的觀點出發說先做一個不錯的人,有很好的習慣,有思想有理想,理想不一定是那麼氣勢磅礴的,但是日拱一卒,每天進步一點點,一切都會來的。貧窮沒關係,最怕的是貧窮之下無可奈何的自卑惆悵,那就是窮酸了。生活精緻一些,這個世界還是很美好的喲~么么噠~


很多人說劉媛媛太過雞湯,其實是滿滿地無力感,這我贊同,但請問多少農村孩子不是這樣一步步的雞湯走過來的,中國這部分佔多少比例?

上面說了劉媛媛的淺顯,對社會認識不清,我們可想想劉媛媛才是一個研一的學生,人生在不同階段對社會有不同的認識,她才是一個充滿朝氣的研一學生,難道要像你們一樣假以看透社會萎靡不振,雖然她的努力不一定會有最好的成果,難成為漏網之魚,也許再怎麼努力也難和官二紅二相比拼,終將平凡,但你們站在劉媛媛的角度考慮過問題嗎?她不努力,她回老家種地嗎,還是早點嫁為他妻,甘平庸一輩子。

雖然社會階層固化,努力之後還是被社會所拋棄,但中國多少人在為那漏網之魚奮鬥不止,多少人拼搏一輩子,最終還是打道回府,但誰都不可以否認一批批窮人孩子在努力,為我天朝做出了巨大貢獻,也逐步改變了自己人生。


寒門難出貴子是一種社會現實,是客觀存在的,不是隨便幾句雞湯就能無視的。一個寒門一旦出了一個貴子往往就會成為大家爭相傳頌的對象,因為這是「新聞」,並不常見,而王侯將相家出個貴子大家則會覺得沒什麼好稀奇的,因為這是常態,起點和環境的不同造就了這種差距,不是一句努力吧,奮鬥吧,多喝點雞湯吧就能磨平的。寒門要想出貴子就要付出跟多的努力,不僅僅是120%的努力而是1200%的努力甚至更多,這樣才有了前提,還要配上天時地利才能達到別人同等的高度,而豪門往往在天時地利人和處佔據著優勢,這使得寒門出貴子的難度大大的增加。


我本人不是很喜歡她,首先是她說話的感覺,好像字字都在用力,嘴也總是合不攏,這種感覺讓我覺得非常不舒服,覺得她在逼迫我同意她的觀點。

我只看了寒門貴子那個演講,覺得這演講稿也就是高考作文的水平,不知道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估計是戳到了很多人的G點。

我不太明白她的立意,是想說明現在寒門出貴子是更難了還是更簡單了。她通篇所說的不過是:「我就是個寒門貴子,我能成功,其他寒門貴子也能成功。」這真的是個非常幼稚的結論,而且幾乎等於什麼都沒說。

首先她一個人代表不了社會現狀,其次她才23歲,我覺得評價她的人生是否成功還都還為時過早,她又有什麼資格去直接代表了那麼多寒門學子呢。

整個文章也就是舉了她自己的例子和一個英國小男孩的例子。我是實話,一個人如果智商夠高,那麼不管出生在什麼地方,能成功的概率都很高,二這種人就是少數,影片裡面的小男孩是,這位劉媛媛可能也是,如果資質不夠的話,那多數情況下,他最後的人生高度真的就是取決於家庭能給他多少資源,我說的是多數人,多數人都不是資質特別高的人,一個平庸的富二代很可能就比一個平庸的農民子弟過得日子好,這個很難不承認,儘管後者可能比前者要努力很多。

我不喜歡這個演講,因為它可能讓很多資質平庸的人以為自己也能是個天才。如果這篇演講造成的影響還不小的話,那麼它會讓很多人忽視目前貧富差距加大,階級趨於固化的這個問題。


題主,你我都是平凡人,不是那條「漏網之魚」。因為那是小概率事件,就像「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國家英雄"一樣。雞湯雖好,但不要貪杯哦


非常不錯的演講,因為以情感為驅動的演講,是最接近完美的演講的,她做的不錯。至於主題,劉媛媛有其自身的經歷,寒門是否出貴子,如果真要講,真的是見仁見智,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我的觀點是,只要堅持自己的夢想,懂得把握機會,剋制自己過多的慾望,成功之路實在是太多太多。


你以為人生是百米賽跑,其實它是一場接力跑


我能說什麼呢?我只能說你們沒看她的演講。她說的是有漏網之魚。不是一定。我記得當年有個叫毛澤東的說他要改變中國的時候,沒有人覺得一個圖書管理員能改變中國。我記得曾經有個叫馬雲的說他要做網路公司的時候,所有人都覺的他痴人說夢。你們覺得他們都跟你們一樣?天天說什麼改變是沒有可能的,然後隨波逐流?我覺得他們更可能像劉媛媛一樣,儘力做事。你做不到,並不代表別人就得放棄。你可以不相信,但請你學會尊重。至少他們比你們敢想敢拼。在我看來中國有這樣的學法的人挺好的,比那些還沒出社會就想著尸位素餐的人強多了,就算最後她會被生活磨平稜角,但在這過程中她只能讓中國法律公平一點點也是好的。你們天天罵社會黑暗,法律不公,我告訴你們中國變成這樣在座的各位都有功勞。人離不開社會,但社會是由人夠成的,你們遇到黑暗就閉上眼睛,你們每天混日子。你們無能為力,你們仇恨這個不公平的社會,但當有個願意改變社會的年輕人出現的時候,你們的態度是什麼呢?冷嘲熱諷。你們和100年前魯迅寫的華老栓有什麼區別。回答里居然有人說劉媛媛會嫁不出去。你們跟你們那些另人討厭的,說同性戀是變態,說女人就該在家生孩子,覺得所有晚輩都該和他們一樣的七大姑八大姨有什麼區別。你們真的不必歧視那些邋遢唯唯諾諾的中年男人,搬弄是非的中年女人。因為豪無疑問,你們幾十年後也是這樣的。因為你們已經放棄抗爭。不僅如此,你們還會和他們一樣,操縱後輩的生活。因為你們不尊重和你們有不一樣的人。她在演講,就算她沒有說服你們,但她能有那份激情,說明她自己是相信的。請給這份相信一點掌聲。給自己留一些希望,生活才會有盼頭。


被雞精灌得反胃,又是「三千越甲可吞吳」的高考口號加上賦予新時代氣息的在北京的大街上追求夢想,完美證明了想在電視台節目里玩嚴肅最後只能是假大空的真理。


知乎現在真的奇怪,強行標榜純理性的特立獨行,雖然我有時候也這樣。

雞湯跟正能量有什麼明顯的界限?我以純理性來看寒門出貴子的演講,邏輯思辨沒有任何問題,承認階級固化,並急切地渴望成為命運的漏網之魚。非得說成雞湯,雞湯是什麼,完全忽略消極的客觀現實,去做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

反而十年HR所著的《寒門再難出貴子》,傷透了多少寒門的心,別的我不知道,江蘇省內的985 211高校,我敢說至少有一半的都是來自貧窮或者不富裕的農村家庭的子女。一半還是非常保守的估計,劉的邏輯很簡單,我承認不公,我不抱怨,但是我也不服,年輕人不就該有這種魄力。雖然她的演講內容只是一些耳熟能詳語句的拼湊,但是深情語速的控制確實能夠煽動我的情緒,演講不就是這樣,會有多少刁鑽的新角度新內容來挖掘?

我很能容忍多元的觀點,但是這種有組織的為黑而黑還一應三和的無腦反雞湯,才是真的令人反胃。有多少人,在深邃如漆的夜晚里,就靠著那幾碗雞湯堅持著沒有崩潰。

這社會真的有點怪,不停有人讓你來認清現實變成一個俗人,正能量,就算是無腦正能量,也好過有人一直給你灌麻痹劑,讓人屈服,癱瘓在這洪流中辛苦地活著。活著的方式不同,感受不同,我選擇的是輕鬆地適度學習,隨機應變地投機,最不濟溫飽無憂,命運眷顧會有更好的結局,樂觀地往前看,鬆懈動搖了來杯正能量,有多少東西需要去擔心。

命運無法被衡量被估值,但卻會有有意無意的比較,為了這物化的比較,需要花多少精力,無非就是搶奪生活資料,總是有人多有人少。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承認命運的隨機性,但是與天斗其樂無窮是亘古不變的真理,沒什麼好辨的。


「父母不能給我的,我將來要能提供給我的孩子。」 這是我爸媽一直以來跟我說他們各自當初是為了什麼而奮鬥的。到我這一代,我出來讀書、工作,我看到了比我父母更優秀父母,我又決心成為比我父母更好的人。為我自己,也為我未來的家庭。我相信這樣一代一代累積起來的能量,會讓下一代下下一代生活的更加從容、更加自由。


她的眼神,她的手勢,她的動作,她的語氣。沒有任何一點不表現出對這個社會的恨。她的用力,恰恰表明了她掩藏不住的無力。

至於演講內容,這樣說吧,你不能問我這道屎的鹽放的是不是正好,醬油是不是放多了。因為屎本來就不是一道菜。

如果想看勵志的東西不如去看電影《當幸福來敲門》,《猜火車》。


演說重要的不是內容,而是煽動性,你被他煽動了他就成功了。至於寒門貴子這個問題確實寒門不容易出貴子…擱在古代人家的寒門也是相對於王侯將相也不是說種地的農民,你要想成為有能力的人必需要教育資源的傾注。不論是沿襲於父母思維還是,學校都不是寒門所能提供的。


劉媛媛只是低層子弟很普通的一員,她的寒門演講觀點很陳舊,早在5,6年前,就有類似文章討論過。個人感覺,她的受縱比較適合高中生,她以為考上北大的研究生,就有能力改變社會,朝陽區的民警也有不少北大本科畢業的。她充其量是改善下自己的小生活,而且我感覺,她的認知很有限,有她階層特有得局限,執著於以自己的經歷去解釋這個社會,去推斷別人的感受,激揚鏗鏘的演講,證實她內心對社會的無力,假以時日,當她看到自己的視頻的時候,會感覺很幼稚,我現在看她的演講就感覺很幼稚。按時下流行的話來說,雞精太濃,只適合涉世為深不具獨立思考能力的年輕人和信息量少的人群。


我是出身貧寒的人,也在為以後更好的生活奮鬥,我看了她的演講,熱血沸騰,特別感動。在人生這條道路上,真的沒有人可以依賴,就得靠自己,她的演講給了我繼續努力奮鬥的信心。好多人說,受眾應該是高中生,我不這樣認為,我一個30歲的人,看完也覺得挺受用,我們對這個世界有時候自認為認識的太清,很理性,其實有些時候,我們需要熱血沸騰,需要去拼搏,需要熱淚盈眶。


最蠢的莫過於喜歡比,人和人的比較里可沒有任何人是贏家。


這個演講只是觸發了你對現實自我的真實評估。現實中的每個人可以規劃一下未來一年的期望,每天列出自己能力所及的緊要的事並解決,在做事過程中可以通過觀察與學習來改善自身,一點一點堆積自信心與財富。


那麼,

幸福在哪裡?

每個人通過各種各樣的努力在追尋著。

馬斯洛認為人的需求有以下七個等級構成:

1. 生理的需要。

2. 安全的需要。

3. 歸屬和愛的需要。

4. 尊重的需要。

5. 認知的需要。

6. 審美的需要。

7.自我實現的需要。

馬斯洛認為這七種需要都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這些需要都是天生的、與生俱來的,它們構成不同的等級或水平,並成為激勵和指引個體行為的力量。並且需要的層次越低,它的力量越強,潛力越大。隨著需要層次的上升,需要的力量相應減弱。只有低級的需要得到了滿足,才能產生更高一級的需要。而且只有當低級的需要得到充分的滿足後,高級的需要才顯出激勵的作用。已經得到滿足的需要不再起激勵作用。

人的成長是從無動機到內部與外部動機的各個子類由低到高的促進過程。動機,由特定需要引起的,欲滿足各種需要的特殊心理狀態和意願。涉及行為的發端、方向、強度和持續性,也稱為激勵。

華生說:有機體的行為完全是以刺激與反應的術語進行解釋的。

每一個眼神,每一次心慟,人的每一個行為從陌生到熟悉之間有一個適應的過程,而長期暴露在某種強度刺激下,會逐漸產生適應;適應之後原有刺激所產生反應逐漸衰弱,需要更強烈的刺激才能產生相同的反應;如何平衡刺激與反應之間的關係,正是獲取幸福感的關鍵。這是因為,許多由自主神經系統支配的內臟性反應也可以通過操作性條件技法加以控制。

弗蘭克說:在刺激與回應之間,有一個空間,在這個空間里,我們有自由,有能力,去選擇自己的回應。

這個空間也許就是幸福的原點。

假如真相就是一種滿足,知足就是一種幸福。當你面臨困境時,「此時此刻,帶著目的去溫和地關注,同時不加以任何評判。記住,我瞬間的想法並不等於我自己,更不等於事實。」卡巴金說。

是的,平靜的內心有助於你正確地認識來自於內外部的各種各樣的刺激,從容地去選擇你將以何種反應。要相信決定你所追求的成敗的關鍵是,世界是在不斷變化的,需要你不斷地努力。


對於一個優秀大學生而言,我不想說她是在講雞湯,但給人第一感覺是濃濃的雞湯味……你以為很多事情通過努力是可以彌補的,你可以彌補物質上的差距,但是精神上的你永遠都補不上,然後很可能會讓你這種精神上的缺陷影響到下一代!其實你可以想想你學習為了什麼?你作為個農村的大學生,你首先要解決的是你的立足問題然後再考慮其他,而和你同一個學校的家境比較好的同學,可能更想首先通過學習通過科研實現自己的價值感,因為你的背景經歷註定了無法忽略物質因素對你的選擇造成的影響!所以在學校里好多人出去做兼職,都喊是為了鍛煉所謂什麼能力,然而事實是有人是迫於生計,有人是為了豐富體驗。兩個人的視野高度不同,也就註定了有不同的人生!當然並不是說努力就不重要,兩個不同起點,不同家庭經歷的人,在努力和奮鬥的路上精神感受是不同的!


昨晚剛看了《釜山行》,作為一個小女生,蜷縮在被窩裡害怕得不行,但驚悸之餘,更加感覺到這個電影有些這個社會的縮影

回歸題目 是 的確 在現在這個除了物質就是物質的高速發展人們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社會裡 人應該實際一點 注重實力 執行力以及效率 不應該只是紙上談兵 拿些大話空話或許好一點的話有些心靈震撼的雞湯來浪費時間

但我想說的是

媽媽炒菜之前是不是要先問問你想吃什麼?

就著媽媽的問題你是不是要先想想你最想吃什麼?

你出門旅遊是不是要先問問自己想去哪裡?

你工作之前是不是要先設定目標 然後做出計劃 再去執行?

而當你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 其實就是一個幻想的過程 你想過各種山珍海味 想過各種像聖托里尼那樣美麗的風景 想過各種任務成功完成別人為你喝彩的場景

而這一瞬間的你 又和你口中的只知道空想成功的劉媛媛有什麼不同呢

你覺得在這個拼爹的時代 上品無寒門 下品無士族已成定局 應該去適應社會 而不是想著改變社會

可是憧憬美好 才是人類的本性啊

如果一個目標踮起腳尖就能夠著 那不叫目標 那叫力所能及

所以題主 人生活一場 就是要看不同的風景 走不同的路 如果你按著那些說你不可能的人來走路 那你真的會不可能 要堅定自己的信念 要有自己的目標 面對無奈的現實 不要退卻 積極不斷尋找方法來解決 而不是自我否定

但你也要不斷努力 只想不做那你還不如那些說你不可能的人

加油 共勉


感覺有點像瘋狂英語創始人李陽附身。


推薦閱讀:

第一次面對很多人演講應該注意些什麼?
哪些影視作品有特別精彩的辯論和演講環節?
一個人的口才有多重要,出到社會真的就靠一張嘴嗎?
如何快速提高自己的口才?
如何克服演講時的緊張,大腦一片空白?

TAG:人生 | 演講與口才 | 寒門再難出貴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