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A 股中的「廉價」股票如何選擇?有哪些具體可行的篩選方法?

價值投資的兩個鼻祖,本傑明提出的安全邊際;法碼說的選擇市凈率低於市場平均水平的股票

這兩位大師的理論都是圍繞著「價值」,但方式是不同的:

  • 本傑明先是研究公司的內在價值,之後再與其市場價值相比較,追求的是絕對價值

  • 而法瑪則是直接從市場中挑出低於平均水平的股票,追求相對價值

我是認同A股市場里也是有很多這樣的股票存在的,價值投資並非不可行。現在指數跌了那麼多,大家有沒有什麼具體的選擇方法可以分享


法瑪同學是「價值投資的鼻祖「?我還真是第一次聽說。法瑪同學的主要貢獻分明是有效市場假說,加上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啊。Eugene Fama

在對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的改進過程中,Fama發現了一個所謂的」價值因子「與股票整體的收益有關,他發現,用PB、PE等的效果都差不多,於是最後採用了最穩定、最不容易被操縱的PB作為價值因子"HML"。

所以,法瑪同學的看PB本質上是」風險敞口「的概念,用於計算整個Portfolio的風險敞口,因為低PB的Portforlio 承擔了additional value risk,雖然這部分risk整體收益上有額外回報,但在大盤下跌期間跌的會更慘。

法瑪同學是經濟學泰斗,不是選股大師。」法瑪則是直接從市場中挑出低於平均水平的股票,追求相對價值「是哪本著作里的觀點?作為一個牛逼到極致的有效市場假說的奠基人,我甚至懷疑他真的炒過股么?


有個著名的段子:股市裡多方大軍和空方大軍擦肩而過,互相鄙視地沖對方罵了一句「SB」。


當我們討論高估,我們在談什麼?

如同我們常用的高、低一詞,何為高,何為低?

任何高低都是相對語境下的產物,對於資產價格(收益率、股價、指數等)的高低之判斷,參照標準一般選取資產的「真實價值」。

不可否認,市場投機者盛行,而」投機者」這個貌似不那麼友善的稱謂並非指責他們攪混了價值發現的活水。然而絕大多數看起來引起價格偏離了」價值」的波動,往往源自市場參與者為未來不確定性的標價。

討論估值的高低時,我們姑且放下賺差價的投機心理,在確定價格的情況下來考慮考慮資產的真實價值(未來現金流折現)到底應該是多少。

一、價值判斷的差異來源於不同的未來現金流判斷

真實價值是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差異的價格的源頭在於對未來現金流量不確定性的判斷:你認為公司今年營收增加10%到30%,你給出相應的價值判斷;而另一個人基於更加自信的宏觀經濟判斷與對行業的深入了解,給出了公司今年能增加營收40%的預期,預期會反應在價值判斷上,然後傳導給各自的交易決策,從而將市場價格推向一個市場預期均衡點。

每當新的信息一公布,預期會隨著新信息做修正,這也是為什麼每次美股財報一公布,股價就會突然的上躥或下跳的原因。由於每一個個體獲取的信息不同,對未來現金流的判斷與市場均衡會有差異,這就形成了高估與低估的判斷。正是有了與市場均衡預期不同的判斷才有了源源不斷的交易。

二、價值判斷(折現價值)的差異來源於不同折現率(資金機會成本)的選擇

互聯網金融興起的今天,散戶的個人投資者們50萬甚至500萬都可以獲得接近10%的低(wu)風險回報,如果相應的資產價格以帶風險的回報15%(甚至20%的風險補償也是非常合理)來計算,那麼現有的價格還是低估嗎?受到投資範圍的限制,公募私募基金、企業的財務公司、保險公司、等資金體量較大,找不到如此大體量的投資市場,那麼只能在交易所市場拼搏,那麼他們的折現率參考標準也許可以用債券收益率來對比,動輒7%-8%的債券收益率,對應到股市,要求的風險報酬率怎麼也要用12%的吧,如此高的折現率計算,資產真的沒有泡沫嗎?

政府通過或顯性或隱性的擔保,使信貸流向它意欲扶持的行業或者企業,而其他行業或企業即使能夠支付更高資金成本也無法獲得廉價融資資源,只能依靠內源融資或者其他高成本的民間融資方式。這就出現了兩種融資市場和兩套資金價格。

利率尚未市場化的今天,大型企業、大型投資者可以低成本的拿到銀行資金,而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要求的折現率也高很多。

由於各自不同的市場參與者之間折現率的使用各不相同,對資產價值的判斷也各有差異。你眼中的大泡沫可能正是別人眼中的香饃饃,於是市場預期再次在交易中達到均衡。也是由於每一個個體的資金來源與資金性質不同,對資產折現價值的判斷與市場均衡會有差異,這也促成了高估與低估的判斷。交易由此發生,逐漸達到市場均衡。

三、市場短期看起來像個投票機;長期看起來是個稱重機。

誠然,價值回歸只是資產價格上漲的一種模式。另一種模式就如同談戀愛那樣,要永遠去尋找年輕的女孩。每一輪新興行業(不僅僅是行業,而且是領域、關注點、比特幣、網貸、鬱金香、炒石頭)崛起時,都會給投資者帶來強烈的新鮮感,而這種新鮮感也會讓新興行業中的龍頭資產在質疑聲中不斷前進,直到當一切變得清晰的那一刻。

這就是泡沫的形成過程,抓住時間準備進出也許能讓你獲利頗豐,然而誰又能源源不斷的不顧價值規律做資本活雷鋒呢?

所以總的來說,要判斷廉價股票、要判斷低估,你需要更為準確的對公司未來的預測,這是基於你對行業、對產業、對宏觀政策、對終端市場的敏銳與了解。你也需要結合自己的資金成本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折現率,來判斷公司的內在價值。

當安全邊際足夠大的時候。大膽買入吧。

p.s 去年除夕交易日最後一天,大盤大跌。當時簡單粗略的給茅台做價值評估,所有業績打八折、增長速率減半、長期增長設定為GDP增速的的一半,以15%的投資收益率來計算,茅台的價值在160元,相當保守。

當時140左右,2月徘徊在160,3月中下旬170。

利益聲明:

1. 本人利益無關,僅代表個人意見。

2. 本人無任何權益性投資,未投資股市


首先價值投資是一種方法,任何一個市場當然都可用。

其次,你問的問題主要還是如何選擇「廉價的股票」,按理解可以說是符合價值投資的股票?

如果是這個問題,那麼各位大師的著作里都有詳細的說明,好好學習他們的方法就可以了

最後,我不想直接回答你問的問題,我這裡當然有答案。

不過你可以先思考幾個問題:

1.炒股的目的是為了什麼?

2.達到這個目的最佳的方式是什麼?

價值投資只是一種普遍的方式,當然,還有其他更普遍但不容易行得通的方式

而如果想要選到有價值的股票,你最好先了解下市場上哪些股票比較有投資的價值

這裡講的投資的價值不僅僅局限於價值投資的價值

可以說,你去翻翻a股的股票,要找到一隻能翻倍的,閉著眼都可以找到

其實基本每一隻都可以有翻倍的機會,關鍵是如何把握

所以a股市場時機必須占投資決定的一個很重的比重,

投資的價值也可以佔一個比重,這是增加安全係數的一個因素

通過一個時機、價值、行業或者政策形成的幾個不相關的系統選出的股票就一定是足夠具備投資價值的股票

單獨一個價值投資,可能時間的玫瑰未必站在你這邊,想想中國股票市場過去的走勢就懂了


選股的七大技巧:

技巧一、不同的大勢有不同的選擇。升勢的時候選擇板塊類的個股;盤整的時候突破的個股比較好;跌勢的時候我是不會做板塊的,即使做了,那些除了龍頭股以外的個股也不會跟著被帶上來。

技巧二、選擇龍頭股。假如在領頭的股票身上賺不到錢又怎能在別的股票身上賺錢呢?即使我要做整個板塊,也是有一隻的籌碼比較集中的作為領頭羊。同樣的,即使是超跌反彈等行情也都是有籌碼最集中的。

技巧三、盡量在尾盤買。這樣一天的圖形做完了,可以簡單的看出我們的意圖而不會被迷惑。

技巧四、不要被大陽線嚇倒。漲幅居前的股票總有幾隻在明、後天還會好的。

技巧五、參考大盤。大盤的分析比個股簡單的多,牛市陽多陰長,熊市陰多陽長。

技巧六、不要相信越跌越買的言論。經過風險的量化可以發現,越跌越買比越漲越買的風險大得多。如果跌到止損位,果斷賣出。

技巧七、順勢而為。但要明白物極必反的道理,漲了五六天的股票明天還會漲嗎。要點:所有所有的一切,成交量、換手率相對較大都是非常重要的,我甚至很喜歡買當天的換手率有15%-20%以上的股票。這也關係到你在獲利後是否可以順利出局?相對於資金量比較大的人來說。

一些簡單的經驗,高位拉出下影線不要以為是好事情,有可能是因為我在出了一部分籌碼之後再次拉上來為我明天繼續出貨做準備。


重資產企業用凈資產去衡量,輕資產企業用盈利去衡量,高科技和網路企業用銷售去衡量。


單純選擇低於市場平均pb的股票肯定是不行,為何股價會低於帳麵價值?三種可能:1.真的低估了 2.隨著公司的發展公司的帳麵價值會下降 3.帳麵價值並不能完全體現公司未來所有者權益折現凈值

2、3種情況是很常見的,所以單純選擇低PB一定不是個好方法

所以建議從內在價值角度來找煙蒂股,但內在價值是個很主觀的東西,這要根據你自身對行業、企業的理解來對一隻股票進行估值。

個人簡單的方法就是找到一些pb低於1的公司,去分析它帳麵價值變現的能力,然後給凈資產打個折,重資產的多打些折扣,輕資產少打一些折扣,根據打折後的凈資產和市值比較。折扣後的價值不過高於市值時再分析盈利能力和成長能力,之後就比較主觀了。看你對成長能力和盈利能力的要求了。

我根據這種方法就目前市場選出的a股中就主要集中在銀行股中了。市場對銀行地產等藍籌股偏見不少,但我根據這種分析還是買入了這些大「爛臭」。

btw 其實這種方法更適合在港股和美股中尋找煙蒂股。a股就是買被過度低估的大「爛臭」。


3低,PE、PB、股價。前提:不能虧損。

從技術看,下跌6個季度,跌幅70%以上。


我知道,我懂,我明白~可是,在天朝,這有用嗎~?

與其去研究價值回歸,我寧可打開資金在線,研究下多空頭,大小單~

【廉價】—將會有人炒。


尋找市場的盲點,並相信它一定存在


一、公司的價值問題是個偽問題,原因如下:

1、公司管理層都不知道公司價值幾何。

證明:如果公司管理層知道,就不會有公司破產了,因為可以在破產前及時剎車!而事實上,破產的不在少數。因此,公司管理者也不知道公司究竟價值幾何。

2、公司除管理者以外的內部人士和全部外部人士,更不知道公司價值幾何。證明:連公司管理者都不知道,其他人憑什麼知道?

結論:該問題只能是個偽問題。

二、真正的問題是:公司如何實現階段性盈利。因為是否階段性盈利是一個客觀事實,且可以計算。而價值是模糊且主觀的東西。

三、A股中的廉價股票,就是能夠讓你實現階段性盈利的股票。

四、問題於是轉化為:如何在A股市場實現階段性盈利?其實,這個問題才是所有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中的真正問題。

五、資本市場中如何實現階段性盈利?

首先,股價目前處在相對低位。

其次,股票所處的行業目前看應該有良好前景;

第三,在股價相對低位的時候買入,並設好止損;

第四,股價通過上漲反映公司的發展前景。當股價上漲到一定高度,已經比較充分反映了公司的發展前景,賣出,完成一次階段性盈利的操作。

第五、換股,繼續上述操作。

六、實體經濟中如何實現階段性盈利?

首先,明確公司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的對象;

其次,調查公司目前的產品和服務是否讓顧客滿意;

第三,如果滿意,就繼續提供,並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儘可能降低成本;

第四,如果不滿意,就改革,直到讓顧客滿意;

第五,保證公司各個部門能夠協調高效地完成上述各方面工作。


推薦閱讀:

為什麼很多價值投資大師能那麼快那麼准地找到優秀價值股,是有什麼更快的工具或更快的方法來選股嗎?
一隻股票在怎樣的情況下才適合投資,並且可以忽略賬面的虧損,達到越跌收益率越高?
2016年下半年中國股票市場趨勢分析?
分紅 轉股 送股之間的區別?
你是怎麼做股票分析的?

TAG:股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