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故事設計」在 IPO 中起到的作用大嗎?設計時都有哪些注意的地方?


假設有這麼一個公司,前兩年它做A產品,過兩年它做不相關的B產品,再過兩年它又改做C產品。每個產品都能掙錢,但是賣兩年也就差不多了,市場空間不太大。這樣走一步看一步的公司,資本市場是不會喜歡的。

投行經過挖掘發現,它有甲乙丙丁四個客戶,甲乙客戶買了ABC產品,丙丁客戶買了BC產品。雖然幾個產品本身生命周期不長,但是甲乙丙丁客戶都是長期重複購買的。

所以看這家公司不應該看產品本身,而要看它長期穩定的客戶關係、深入把握客戶需求的能力、對客戶長期發展趨勢的卓越洞察力,以及客戶需要什麼就能做出什麼的能力。剛好這幾個客戶都是靠譜的超大型企業,公司把這些客戶傍得死死的,業務基礎穩健,發展前景可期。

靠譜的投資故事,可以重新樹立一套看公司的視角和框架。

換一個框架,整個問題都變了,當然結論也完全不同。

趕上這種時候,投資故事還是挺重要的。


謝邀。設計投資故事不是我的本職工作,屬於我上游的同事的責任,但是投資故事的好壞對我的工作影響很大,因為我的工作就是把設計好的投資者故事講給市場聽。說幾條我的體會,注意這不是一個窮盡的單子。

第一,股票故事要好懂

無論這個公司是做什麼的,必須要讓投資者在十分鐘之內明白公司是做什麼的,靠什麼賺錢。

第二,股票故事要可比

就算沒有完全可比的公司,也得有幾個稍微可比的公司,這樣大家才能有benchmark來評估這個公司

第三,股票故事要是一個著眼於未來的故事

畫一個餅給市場,不是畫一個現在的餅,而是三個月後,半年後,一年後,三年後的餅 - 投資者買的是未來。所以定位要有一定的預見性

第四,投資故事要"有利可圖"

畫餅的終極目的是為了讓對方感到這個餅足夠大,足夠好,值得今天投錢,投時間,換得未來又香又大的餅。若是今天花了個小小瘦瘦又沒營養的餅,那大家還不如現在就出門右轉問隔壁張大媽李大哥買個現成的呢 - 這裡就是要向市場說明,這是個好行業,好市場,好公司,而且是個能讓投資者賺錢的好公司

投資故事重要嗎?重要也不重要。重要是因為IPO嘛,披露的信息就那一本招股書,大家決策的時間也不多,故事怎麼講的確很重要。同樣的公司,換一個說法,從傳統行業定位到新興行業,可能估值就不一樣了。但是,市場不傻,投資者都是聰明人,投資故事編得離譜還是靠譜大家都看得見,關鍵是還是公司的基本面。就算蒙得了一時,蒙得了一世么,市場最會做的事情就是用腳投票,上市後第一份業績若是miss了上市時候的預測,那就等著股價嘩嘩的掉吧


就有限的觀察來看,投資故事的設計在IPO過程中的作用比較大。

投資故事所講述的,其實是公司的商業模式和邏輯,意圖展現給投資人的,是公司發展的潛力和亮點。

能否把商業邏輯說得完整、精彩,用哪一種方式說,會比較大影響資本市場的接受程度和股價。比如所謂做供應鏈物流的」怡亞通「,比如」立思辰「。

另外還有些看得很真切的案例,不方便說。

想了解更多可以看招股說明書。


我理解這個問題是想問公司在IPO時的賣點怎麼設計?或者說投資者為什麼要買公司的股票?按照這個思路簡單說一下。公司在IPO的時候當然要給投資者講一個故事,以吸引投資者的注意,從而賣出公司的股票,這個是很重要的。通常故事的設計要有可比性,比如互聯網公司通常講自己是中國的XXX,這樣海外投資者可以一下子明白公司是幹什麼的,業務模式是什麼樣。這種可比性一方面利於投資者了解公司,另外一方面也利於投資者確定公司價值。比如谷歌現在80倍市盈率,那打個折,中國的谷歌發40倍,便宜吧。還有故事的設計要有前瞻性,要有發展,畢竟投資者買股票是買未來。所以故事一般會講,市場是什麼樣,行業是什麼樣,公司現在的情況,競爭對手的情況,客戶的情況,加在一起,公司未來是什麼樣。比如美國這個行業前五大是80%的市場佔有率,中國現在前五大只有20%,那麼好了,未來前五大怎麼也應該有60%的市場佔有率,公司已經是第一二三啦,未來就更不得了啦,投資價值巨大。當然還要講風險都有哪些,否則公司會有很大責任。思路基本就是這樣,但是面對同樣的公司,不同的投行可能會講出不同的故事,這就需要管理層自己把握,公司的賣點到底是什麼,怎樣最大化公司的價值。


關於投資故事的設計,有一位我非常喜歡的記者Shane Snow曾經寫過一篇文章,下面我簡單翻譯一下,希望能對大家看待投資故事能有一種新的角度。

Ryan Gosling的故事也許能夠改變你對企業的看法

我曾經只是覺得Ryan Gosling的演技只是一般般。當然,他似乎是一位不錯的演員。而在網上也曾經有一股有趣的網路熱潮圍繞著它(指網路上用勺子調戲屏幕前Ryan Gosling的熱潮)。但對我來說,他始終對我來說只是一個還不錯的演員。

但是事情在我了解到了他的故事以後發生了變化。

那時我記得我是在一個很無聊的活動中,用手機隨機地在Wikipedia上搜索資料。我不記得當時我是在怎樣的一個場合,唯一記得的是我打了領帶。在隨機進入了幾個連接以後,不知怎麼的,我進入到了Ryan Gosling的條目中,下面是對他的介紹:

Ryan Gosling在加拿大長大。由於他的父親是一位經常要出差的銷售員,因此他們不得不經常搬家。Ryan Gosling的父母在他很年輕的時候就分開了,而他和他的姐姐則是被他們單親工作的媽媽撫養長大。這些家庭糾紛曾經困擾著他。結果是他比大多數孩子都更遲學習到該如何閱讀。他曾將刀子帶到了小學並且扔向其它同學,這行為的原因僅僅是他的母親讓他看了第一滴血(Rambo),而這部電影也是他最喜歡的一部電影之一(試想母親因工作很晚不在家時,一個瘦弱的6歲男孩每天在搭著腳坐在一部15寸電視面前,看著史泰龍向直升飛機射擊的畫面).他有兒童多動症,他喜歡馬龍白蘭度,別的孩子總是捉弄他,因此他幾乎沒有朋友。

在他12歲時,Ryan Gosling決定參加在Montreal舉辦的米奇老鼠俱樂部的試鏡。他當時是一個可愛的男孩,因此他入選了。在這以後,他搬到了奧蘭多,而碰巧的是他被Justin Timberlake的母親給收養了!(她成為了他的合法監護人)。在那裡,他學會了如何表演,如何閱讀,如何專註。他逐漸長大成熟。

...在這之後,他逐漸地成為了我們現在所認識的Ryan Gosling。

Wikipedia的僅僅十分鐘閱讀就使我從之前對Ryan Gosling的冷漠轉變成現在的關注。我現在是他的粉絲,而這所有的轉變僅僅是因為我了解了他背後的故事。他依舊是那個拍電影的Ryan Gosling,但是對現在的我來說,他不一樣了,因為我感覺到了我和他之間建立了一種難以名狀的聯繫。

現在讓我們試想一下這種擁有能夠構建聯繫的力量的故事。我們一直在嘗試贏得別人對我們事業的支持,去獲得他們對我們創立的公司或者創造的產品的信任。但事實是,很多時候我們選擇產品、電影、商店和朋友時,僅僅因為我們了解了他們背後的故事。這就是為什麼像Whole Foods那樣擁有故事的企業能夠屢屢用超出預期的財務表現來擊敗其對手。這就是為什麼在我們度過Walter Isaacson的喬布斯傳後我們會選擇蘋果的產品。這就是為什麼那些討厭運動的人仍然會關注奧林匹克運動會,並且為那些他們從未聽說過的運動員喝彩。因為一旦我們了解到了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時,我們總會不受控制地去支持他們。

當然,故事能夠被偽造。他們也能夠被用於邪惡的用途-許多狡猾的政治家已經向我們證明。但就像科技能夠為人們帶來便利同時又不可避免地泄露我們的隱私那樣,一個好的故事能夠為一個企業帶來難以估量的潛力。並且如果這個故事越不為人知,那麼它越能迅速地將人們的距離拉近。我們都愛那些內幕消息,特別是那些沒有被誇大美化的故事。

試問你自己:如果你的公司(或者你自己)能夠贏得一個完全陌生人的信任,就像Ryan Gosling贏得我的那樣,而這一切僅僅只需要講一個有關你的故事-如Ryan Gosling刀子和他的多動症的故事-那麼你願意去和別人分享嗎?

既然我們有這個能力,那我們為什麼不呢?

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新的角度。

以上


寫了幾十個投資故事後就會發現 每個都差不多


推薦閱讀:

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為什麼謀求上市?
阿里集團「可能」的合伙人制度上市有何「創新」?
IPO 指的是什麼?公開募股和所謂的上市之間有什麼區別?
IPO 如何擇時?
關於招股說明書、招股意向書、上市公告書的區別?

TAG:首次公開募股IP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