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目前商業地產項目眾多,各位怎樣看待未來的發展趨勢?在招商環節中,大家對人脈資源如何理解?


趨勢

說到商業地產就不得不提到萬達,萬達現在正在做的事,歐美等市場化程度高的國家都已經經歷過,那就是所謂的輕資產,其實就是市場化資本運作。現階段國內商業地產的模式大都是從融資、買地、建造,到招商、運營管理都以開發企業為中心。這種模式的好處就是開發企業對所開發的商業項目有絕對的話語權,能夠 從設計定位到招商運營進行全方位的把控,但是壞處也很明顯,那就是開發商負債率居高不下,資金鏈承受巨大壓力,開發周期長,難以快速拓展市場。所以即使作為商業地產龍頭的萬達也不得不思考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於是就誕生了輕資產模式。

那麼我們看看歐美的商業地產是怎麼做的呢?

首先是專業分工明確。

開發的歸開發,金融的歸金融,管理的歸管理,每個模塊都由不同的公司去完成,也就是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所以萬達跟萬科說,「兄弟我住宅做的不行,以後住宅歸你,商業歸我,咱們一起來做」。這樣做的好處是,能夠提升整個產業鏈的標準化程度,縮短開發周期,利潤共享,風險共擔。

第二個就是以資本運作為核心。

歐美的商業地產金融產業鏈由商業地產基金、投資商和銀行組成,其中最大部分是商業地產基金,商業地產投資商主要是從事物業投資,而非物業開發,因此美國真正的大地產商都出於金融領域。所以王健林說以後萬達最大的盈利點會在金融集團,前段時間推出的穩賺一號3天籌資50億,並且萬達目前也正在推進准REITS交易平台的建立,這也顯示出萬達去地產化的決心。

那麼趨勢很明顯,未來幾年國內商業地產一定會有大面積重組 ,併購的出現。在萬達等企業的推動下也一定會有更多的商業地產開發商去嘗試輕資產,一起建立完善商業地產的證券化,那時候什麼售後返祖和以售養租之類的模式可能就成為歷史了,投資機構主導,運營機構為受託管理人的基金模式將成為主流。

人脈

其實這個話題是老調重彈了,剛入行的時候周圍的同事都在說,招商其實就是混圈子,圈子混熟了就有了人脈,有了人脈招商就很簡單了。可是混了好多招商圈子加了好多招商群後才發現,這並沒有什麼卵用。在商場上沒有所謂的真正的人脈可言,你能把他們招進來不過是因為他們覺得這個項目有利可圖,不要因此產生自己人脈很好的錯覺哦。所以一個項目能否招的好不是靠所謂的人脈多少,而是項目的好壞及招商政策是否有誘惑力,沒有哪個商家會為了人脈而為你賠本賺吆喝的。我見過很多的人脈眾多的人進入一個差項目依然會一籌莫展,所以不要因為自己在好公司或者好項目待過認識一些人就覺得自己人脈很不錯,多數情況下,這些人脈只不過是茶餘飯後的談資和跳槽時的加分項而已。

我所認為的人脈是剝離了我背後所在的公司、項目、平台等很多標籤後,依然認可我這個人的朋友,這樣的人很少,但卻是真正的人脈。

以上僅針對商業地產領域


未來競爭慘烈,陣亡者眾多。輕資產,那都是逗你玩的。只有值錢的資產和不值錢的資產。只要運營良好,回報優異,就是好資產,什麼時候都能套現一個好價格。一個EBITDA都是負數的購物中心,投資者會傻到買你?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由王健林主編的《萬達集團商業地產系列叢書》?
如何看待多地區的萬達百貨閉店潮??
銀川第二個萬達廣場「銷售異乎尋常的困難」,具體情況是怎樣的?

TAG:商業地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