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評價《人類群星閃耀時》這本書?

我很願意相信歷史的發生都是很偶然的事件,沒有所謂的趨勢,原理。。。


恕我直言,我看了所有的樓上的回答,但沒有一點我認為是值得看的評價。

&<&<人類的群星閃耀時&>&>是history fiction,也就是說並不是嚴肅的歷史著作。在這點上之前的回答者都搞錯了。茨威格在序言中寫歷史本身的真實性就足夠了他不需要去虛構任何事情,但是他實際所寫的並沒有很好的遵循這個看上去很令人澎湃的序言。

其次,歷史的進程會有關鍵的時間點,但是在茨威格筆下這種影響被擴大化了。滑鐵盧的失敗說法很多,但姑且算作是出於創作的需要吧,茨威格將此歸咎於特魯西一分鐘內做出的決定。黃金國的發現,每個人讀得都很憤慨,但是當時美國政府並沒有對西部地區建立起有效的控制,還有很多原因才導致了這樣的悲劇,並不只能純粹的歸咎於暴民。

我也很喜歡茨威格,在這本書中最喜歡亨德爾的復活。他的傳記,小說通通都寫得引人入勝,照他自己的說法是因為他不能忍受冗長的文字所以不斷修剪文章,到最後只剩下不得不留下的最剪短的文字。

但是,正是因為我很喜歡他,所以才不得不提出一些茨威格寫作的弊端。他是一個古希臘意義上的"詩人",他所想的是打動群眾,因此他的作品浪漫色彩多於現實色彩,比如幾乎他所有的傳記都有煽動熱血或者"超人"的口吻。其次,在他一些更著名的小說中,他受到弗洛伊德的影響太大,認為只有性才是潛意識的唯一主導因素,大大地拉低了作品的精神層次。具體可以參見&<&<熱撩的秘密&>&>,&<&<陌生女人的來信&>&>,&<&<二十四小時&>&>等等。

最後,只有懂得剋制激情的激情才能長久。


剛好讀完了這本書。

首先,茨威格是一位優秀的傳記作家,而《人類的群星閃耀時》是茨威格所有作品銷售量最多的。

最開始接觸到茨威格的作品是在語文教材上,這篇作品是《偉大的悲劇》,也就是《人類的群星閃耀時》中的《南極探險的鬥爭》,當時的我即被斯科特的悲慘遭遇所深深震撼。順便看了這篇作品的出處及作者———茨威格《人類的群星閃耀時》。在六年後的今天,我有幸閱讀完了《人類的群星閃耀時》。

首先描述一下我的一個感受:若非上課,我可以在一天之中一口氣把整本書看完(全書335頁)。因為這本書擁有著獨特的魅力吸引你把她閱讀完。

—————————————————

下面我從理性的角度客觀地評論一下這本書。

一、一部傑出的人物傳記作品。在《人類的群星閃耀時》中有十三篇都是寫人,而只有《攻佔拜占庭》屬於描寫一個帝國的滅亡。茨威格通過出色的旁襯手法及雋永的心理刻畫描寫出了在不同歷史不同環境下傑出人物的獨特經歷,讓人產生深深的共鳴。如亨德爾在右半身癱瘓後頑強反抗命運,創造出傳世之作的不屈意志;歌德在人生暮年中求愛不得的極度哀傷;威爾遜在自己為人類謀求和平的理想破滅後的抑鬱與惆悵……這些故事讀起來都讓人感同身受,帶給人強烈的觸動。

二、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在這部作品中,你可以時時刻刻感受到優美的語言文字帶來的文學魅力。在《英雄的瞬間》中,茨威格直接以詩的形式敘述陀思妥耶夫斯基臨刑前的瞬間,可以直接體會到詩的美感。

三、一部優秀的歷史小說。在這部作品中,茨威格真實地還原了在特定歷史環境下發生的事情誠然如茨威格自己所說「但我絲毫不想通過自己的虛構來增加或者沖淡所發生的一切的內在真實性,因為歷史本身在那些非常時刻已表現地十分完全,無需任何後來的幫手」。茨威格做到了這一點。

綜上,這是一本值得一讀的作品,我本人是因為喜歡這本作品而來回答這個問題。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拙見。但希望題主能把這本書推薦給更多的人。

以上


這是茨威格書裡面我最喜歡的一本,我用群星閃耀時里兩個我最喜歡的故事來說一下對於這個問題我的看法吧,兩個故事是黃金國和拜占庭的陷落。

首先必須要承認這是一本讓人讀起來心潮澎湃的書,茨威格的筆觸把歷史上的故事變得極其富有故事性和衝擊力,以小角度來看大歷史,用如此有戲劇衝擊力的片段來解釋歷史的偶然性,這真是一本非常可讀的書。在一瞬間成為世界上的擁有黃金最多的人也在這同一剎那註定了毀滅之路,這真的是人生大起大落實在刺激又實在太讓人唏噓;東羅馬帝國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碰撞,以及十字架墜地的那一聲重響在讀到時彷彿真的在心中猛敲一下;格魯希一瞬間的決策是怎樣導致了歷史上最偉大偉人之一事業的失敗;

歷史是可以用偶然性來解釋的,這樣歷史變得分外迷人,這種偶然性帶來的不確定性總是讓人不斷幻想,假如...如果....那麼會怎樣。

但是如果凱爾丁門是鎖死的,那麼真的聖索菲亞大教堂會依然帶著十字架的驕傲笑傲金角灣?我不信。唯一的區別只是這個十字架能夠在歷史上多屹立多久的問題。烏爾班的大炮,穿山越嶺出現在金角灣的艦隊,西方世界的漠不關心,源源不斷的奧斯曼軍隊,戰爭的結局早就已經確定了。茨威格只是用文學性的語言給了一個讓人有更多感嘆的結局。這種讓人嘆息的淪陷,比起按部就班的翻上城牆,血戰打開城門顯然更加有一種「美」,藝術性的美在裡面。但是當時一切的一切都已經證明歷史的車輪會怎樣走下一步,或早或晚,有或沒有凱爾丁門,君士坦丁堡都會變成伊斯坦布爾,真主將在這座城市趕走上帝。

黃金國的故事也是這樣,故事中忍不住泄密的女人只是提早將秘密告知了世界,有她或者沒她,這個秘密終究無法保密。對於黃金的慾望使得黃金國早晚要被淘金熱淹沒。

我個人的觀點是認為,歷史上的偶然性是整體趨勢里冒出的一個小浪花,這不影響整體的趨勢,沒有了這朵小浪花,還會有別的小浪花小漩渦,這些都是讓歷史變得璀璨的元素。

其實沒回答你的問題,抱歉了~


我的讀書筆記之《人類群星閃耀時》

沒有一個藝術家平日一天二十四小時始終是藝術家的,藝術家創造的重要的一切,恆久的一切,總是只在罕有的充滿靈感的時刻完成的。

向來是:一個名族,千百萬人裡面才出一個天才,人世間數百萬個閑暇的小時流逝過去,方始出現一個真正的歷史性時刻,人類星光璀璨的時辰。

而這本書,主要講述的就是這些真正的歷史性時刻,是德語作家茨威格所撰寫的,他的一生執著追求創作藝術精品,他曾說過:如果我寫了一千頁,一再修改後,八百頁扔進了廢紙簍,只留下兩百頁的精華,我也絕無怨言。因此,他的作品既經得起苛刻的批評家挑剔目光的反覆審視,又擁有數以千百萬計的熱心讀者。世人公認茨威格是二十世紀上半葉德語中短篇小說三大名家之一。

在這本書里,作者寫了:拜占庭的衰落、全人類的勝利—既電話的發明、拿破崙的嗎滑鐵盧戰役、逃亡上帝而離家出走的托爾斯泰、十月革命的列寧等等。

而我最喜歡的是講述了拿破崙失敗被俘的滑鐵盧戰役。在這節文章中,並沒有用很多的篇幅講述拿破崙的驍勇善戰和豐功偉績,而且目光一轉投向了一個不起眼的小人物——格魯希,一個拿破崙手下的騎兵將領。格魯希是個中等資質的男子,為人正直,勇敢,可靠,是個受過多次考驗的騎兵將領,但也僅只是個騎兵將領。當戰役準備打起,拿破崙讓他在後方隨機應變。戰爭已不知道是什麼時候開始,拿破崙和威靈頓的戰場陷入了焦灼,雙方等待著,等待著援軍的出現。格魯希並沒有察覺,並口氣強硬的拒絕了手下的支援建議,他認為,只要皇帝不改變命令,他絕不允許自己偏離自己的職責,眾軍官均感失望。最終導致了拿破崙在滑鐵盧的慘敗,讓拿破崙—曾經的法西蘭皇帝,流放於一個不知名的小島當中。

難得降臨塵世的偉大的一秒,她對不恰當地被召喚來而不善利用她的人的報復就那麼可怕,大事繫於小人物僅僅一秒鐘,誰錯過了她,永遠不會有第二次恩惠降臨。

茨威格就如同一隻摘星之手,將人類史上中最璀璨的星辰摘下,放在這本書中,照亮我們空幻的黑夜。

於2016年12月21日

寫於南寧。


剛開始讀的確很感動,其中有幾篇讀到最後潸然淚下,然而一本書讀完感覺還是作者的套路很深,抒情和渲染氣氛的功力很到位,行文流暢感人至深,悲劇更是寫得出彩,只能說此書的確可以增長人的見識以及使人以歷史的觀點,永恆的觀點看問題之外,其實並沒有多麼深刻的洞見,讀得時候並不覺得吃力,推薦閱讀年齡初中生


我一直認為歷史沒有對錯之分,後人只有記述以及選擇如何理解執行自己的歷史。這本書《人類群星閃耀時》,記錄了一個又一個歷史轉折點的英雄故事,可以說是描述了人類開始全球聯繫(殖民期)到現代文明之間的英雄歷史故事。作者的這種故事的寫法非常特別,但仔細想想,歷史也就是英雄瞬間,沒有這些英雄,基本上就沒有歷史的轉折,轉折必有英雄。

這本書我從開始讀到結束花了2周,這書並不是很厚。但是,裡面包含的內容精彩程度不亞於讀完比他厚的多的小說。但不適合一次性看完,總是在閑來無事之時,翻上幾頁然後讀完之後突然驚呆,這本書怎麼寫的這麼漂亮,這種獨特的魅力。這就是斯蒂芬·茨威格的傳記的魅力。

本書的譯者潘子立說的很漂亮「沒有一個藝術家二十四小時都是藝術家」,只是在那一瞬間,超越了時間空間,留下了撼世巨作。然後又回歸平庸。我們都知道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又有多少人知道那木箱里的巴爾博亞第一個看見地球上西方不為人知的最後一個海洋;我們都知道拜占庭在歷史上的陷落,又有多少人知道馬霍梅特是第一個使得船舶翻山越嶺的人,又有誰明白那厚厚的城牆並沒有被么輕易的攻破,卻敗在凱卡波爾塔,被遺忘的小門上,這一瞬間,歐洲的歷史從此被改寫了;我們都知道喬治·弗里德里希·亨德爾晚年病痛纏身而死,又有誰明白他在《彌賽亞》中得到了永生;我們都知道魯熱·德·利爾創造了偉大的 《馬賽曲》,又有誰知道作曲者本人悲慘的人生成為了獨一無二的「一夜詩人」;我們都知道拿破崙滑鐵盧大敗,又有誰明白格魯希的優柔寡斷那一秒的思考,決定了整個19世紀的命運,這平庸的人真正決定了滑鐵盧戰役的勝敗;我們總是奉行什麼年齡幹什麼樣的事,又有誰了解,74歲的歌德遇到19歲少女後再次爆發出的青春激昂的詩歌從而拯救了自己;我們都嚮往加利福利亞的淘金熱,又有幾個人知道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擁有整個加利福利亞的約翰·奧古斯特·祖特爾卻成為了地球上最貧困,最可憐,最失望的乞丐;那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詩記錄下來了,那卡拉馬佐夫的笑又有誰理解呢;我們時刻在享受著通訊的便利,又有幾個人探究過居魯士·弗·菲爾德的海底電纜有多粗呢;我們也明白托爾斯泰的反對暴力的批判社會,又有誰料想到了導致了他突然發現自己不愛妻子,在冰雪天里死在車站;誰注意到了列寧,沒有誰,就是這樣,我們才在現在知道了這響噹噹的名字——列寧。

我們看到的歷史並不是完整的歷史,斯蒂芬·茨威格寫歷史獨特的方法告訴我們,歷史就在於那一瞬間的決定,那不起眼的人物,那冥冥之中的聯繫。一句簡簡單單的事件,背後有多麼龐大的信息與緣故。這些人都是在人類群星閃耀時的瞬間改變的歷史,哦不對,應該說是決定了歷史。再偉大的瞬間都取決於一個細節,這就是人類的歷史。

漫長的等待閃亮的星星一閃及過,卻在我們的心中印下了痕迹,在我們的世界上成為一個偉大的歷史瞬間。人類群星閃耀時,人類偉大的痕迹。人類群星閃耀時,記得那偉大的痕迹,那是上帝留給我的禮物。

By————FY超巴進女紅

天涯博客超巴進女紅FY_天涯博客

新浪微博靠-different的微博


《人類的群星閃耀時》的作者是奧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在我看來,他也是一位「曠世奇才」。他在完成本書中的兩篇作品《滑鐵盧的一分鐘》《英雄的瞬間》時,年僅31歲。從此,他以人物特寫而蜚聲世界文壇。不過,他也是一位「悲情英雄」。他於1881年出生在維也納一個富裕的猶太人家庭。但優越的物質生活並沒有妨礙他對自由的追求,對人性的嚮往。他一生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目睹人生百態,洞察社會矛盾,遠離故鄉到異邦。最後,他因身單力薄無法與殘暴的法西斯作鬥爭,而悲觀,而絕望, 於1942年在巴西一個小鎮的一所宅邸里與妻子雙雙自盡離世,以對希特勒法西斯的悲愴抗議。

可以說,斯蒂芬·茨威格的一生令人驚嘆,也令人唏噓。他的驚嘆在於他精彩絕倫的人物特寫,他的唏噓在於他不堪忍受黎明前的黑暗。我們無從得知,在他自盡前的「短暫時刻」,他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想到什麼。但是,慶幸的是,我們可以從他的著作《人類的群星閃耀時》得知人類歷史中某些具體的跌宕起伏、震撼人心的「短暫時刻」,因為「這種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時刻一旦發生,就會決定幾十年乃至幾百年的歷史進程」,就「決定著一個人的生死,決定著一個民族的存亡甚至整個人類的命運」。

《人類的群星閃耀時》於1927年問世,至今將近古稀,仍經久不衰,廣受世界讀者喜愛,使人融入其中,讀來則欲罷不能。這一方面得益於斯蒂芬·茨威格是詩人,文中語言行雲流水,詩情畫意;另一方面得益於斯蒂芬·茨威格是小說家,緊緊把握住了扣人心弦的戲劇性高潮和雋永的心理描寫。這就如他所說的那樣,「只有每一頁都保持著高潮,能夠讓人一口氣讀到最後一頁的書,才能引人入勝,給人以完美的享受。」的確如此,這本書中的十四篇按事件發生時間依次排列的歷史特寫,儘管描述的是不同歷史時代、不同國家中不同人物的瞬間,但篇篇令人拍案叫絕,文字可謂擲地有聲,人物可謂栩栩如生,細節可謂生動形象,故事可謂一波三折,真實再現了萬象紛呈的歷史畫卷。然而,最終引起讀者心靈共鳴和靈魂震撼的是,他對人性的謳歌,對生命的讚歎,對歷史的反思。

鏈接:書評《人類的群星閃耀時》:人類歷史的「短暫時刻」 - 每天為你讀書 - 知乎專欄


文筆璀璨。對寫作文有幫助。


此書之成就,第一歸功於歷史,第二歸功於作者,第三歸功於譯者。


個人認為本書的特點有以下幾點:

1.角度的選取

大家可以發現茨威格在很多片節中都選擇了不那麼常規的角度,比如,寫第一次發現太平洋的巴爾沃亞,寫滑鐵盧中的格魯希,寫到達南緯90度的斯科特,作者讓我們在目光直視麥哲倫、拿破崙、阿蒙森的同時,讓我們也用餘光注意到了其他重要的事實。

2.西方的視角

不得不說茨威格眼中的群星閃耀時,是西方人眼中的閃耀,涵蓋了歷史、人物、文化、藝術等等西方的常識基礎知識,在我們東方人看來很多都不是我們所關注的,或者之前沒有關注過的。

3.讀本書的意義

讀過本書你會發現,這本書的注釋的字數不少於正文的字數,其實,通過這本書,你可以更多的了解西方的各個領域,了解歷史,並找到自己的興趣點,你能知道自己感興趣什麼,以後要讀什麼書。


文筆太好了!!!

或者應該說舒昌善老師的譯筆太好了


人類(白人)群星閃耀時。


作為一本兼具紀實和想像的history fiction,茨威格的《人類群星閃耀時》可以說既映照著歷史的真實和神秘,又閃耀著人文的光輝。這種紀實文學的性質和茨威格浪漫的筆調使得這部作品能同時滿足歷史愛好者和文學愛好者的胃口,而茨威格適時插入的關於歷史的見解也為我們——所有歷史的弄潮兒帶來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歷史觀。

什麼歷史觀呢?少數關鍵人物在極短時間內的行為,會直接決定數個世紀的歷史走向。

不少人可能和我一樣,是上初中看了那篇斯科特的慘劇,被《人類群星閃耀時》這個名字深深吸引,才又追讀了茨威格的這本轉機著作。這個人類中心說的書名是多麼富有吸引力呀——人類像星星一樣,在歷史的夜空中熠熠生輝,彷彿可以直達永恆,簡直太酷了。

茨威格並沒有讓我們失望。他筆下的托爾斯泰、亨德爾、穆罕默德二世果真宛如《Fate》裡面的英靈一般,在歷史關頭、命定時刻,以他們獨特的方式將歷史的巨流引向了最終的閘口。對於像我一樣代入感強的讀者來說,讀來真的暢快淋漓,振奮精神,彷彿人類真的是這宇宙中不二的主角,在歷史的舞台上騰舞。

生活中,我們一般接受這樣的理念:歷史的大河奔騰不息,而任何個人在它面前都只是短暫一瞬,生如夏花。有的人相信宿命論,覺得一切皆已註定,甚至懷疑人到底擁不擁有自由意志。

茨威格這本《閃耀時》並不站在上述觀點的對立面。他承認「為了產生一位天才,總是需要有幾百萬人」;「一個真正有意義的時刻——一個人類的群星閃耀時刻出現以前,必然會有漫長的歲月無謂地流逝。」 他或許也相信宿命論或上帝的力量,因為他在《馬賽曲》、《攻克拜占庭》、《英雄的瞬間》中多次提到命運的神秘力量。

但茨威格的高明,或者出彩之處在於,他強調了「人」的作用,並集中描繪了那一系列命定的瞬息萬變的時刻,並引導我們相信,人類在歷史中的確是有作用的,甚至有時能舉足輕重,光彩一時。書中亨德爾在《彌賽亞》中涅槃重生的過程,揭示了人類的廣闊潛能,而菲爾德的堅強意志,硬生生地掀開了跨洋交流的新篇章。茨威格對「人」的肯定是非常有意義的。自工業革命、科學革命以來,人類的力量和信心在不斷地進步,人類彷彿不可一世,無所不能。但同時,對於普羅大眾而言,我們對人類自身價值的認知卻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中世紀的人們相信地球中心說、人類通過信奉上帝可以到達天堂,但工業革命之後呢?上帝何在?原來我們只是宇宙中的塵埃,在宇宙的浩渺之前,我們壓低了頭。但茨威格的《人類群星閃耀時》提醒了人們,原來人類沒有那麼菜;人類是價值的創造者,人類小小的身上有時能爆發出奇蹟和晶瑩閃爍的意志。

茨威格的另一特別之處,在於他也強調了「個人」的作用。在《滑鐵盧》中,他斷定格魯希那一秒鐘的遲疑和錯誤的判斷葬送了拿破崙的霸業。類似這樣的論調不免有武斷之嫌,然而茨威格的這種視角告訴了讀者們一點:只有勇敢、果斷和機敏的人才能抓住歷史中那飄搖的一瞬間,一擊制勝;而諸如猶豫不前、懦弱無為的庸人,只能任由機會白白流走。這大大警醒了年輕人們。生活中,我們確實有很多時候會畏首畏尾、瞻前顧後。試問有多少人有像羅斯柴爾德一樣的膽識,在獲悉拿破崙戰敗以後火速趕在信使之前回到英國,通過投機交易大賺一筆?無法否認,豐功偉績大多數正是由具有膽識 的人創造的。

有人可能會說,現在太平盛世,我也不想立下大大功名,不行嗎?當然沒有錯。但是,每個人的短短一生當中,確實會有或多或少需要當機立斷的時刻。走在路上身邊有個美女的包被搶了,這忙幫不幫?朋友新創的公司有個要負重任的職位,跳不跳槽?我相信這些時刻,雖然比不上君士坦丁之圍的千鈞一髮,但對每個個人來說,仍然非常重要。因而《閃耀時》對每個人而言,確實是一聲有益的警醒。

總之,我認為這種大寫特寫「人」與「個人」的歷史觀,是茨威格這本《人類群星閃耀時》中最酷的一點。


從一個詩人、戲劇家的視角來寫歷史,滿滿的浪漫主義色彩,好看~


好但並不足夠偉大的傳記作品。有幾篇行文盡可能地浮誇著,但幸好都以非常流暢自然的方式結尾。「到不朽的事業中尋求庇護」、「逃向蒼天」、「南極探險的鬥爭」、「西塞羅」幾篇最為精彩。

看過一句評論:「茨威格的水平,寫這個有點浪費了。」相對來說,茨威格的小說作品更得我心。他的自傳也比寫他人的好太多了。


這本書是三年前看的,對於一個剛剛從高考中解脫出來的人來說,這就是一個新大陸。為了高考在一次次的歷史事件分析中,人物分析中,我們用唯物主義歷史觀來解讀一切,突然間有這樣一本書,它不再使用那一套分析方法了,而是用一種近乎文學的描寫來敘述英雄的故事。首先在思想上,對於自己而言這是一種巨大的衝擊。那時年少,我剛要踏出仗劍走天涯的第一步,(雖然後來我也沒走去哪)。這是一個對思想充滿著新奇的時期,它改變了自身的一些思考方式。更重要的是書中那種英雄的激情,對於一個讀者而言,具有很強的感染力。歷史對於你我而言,有著許多的無能為力,也有著許多的英雄奇蹟,人的一身應當是充滿激情的創造歷史。

而更重要的是,這本書不同於其它傳記沉悶的文字敘述。斯蒂芬茨威格首先是一個偉大的文學家,世界級的大文豪,整本書的文字寫作實在是太吸引人了,那種優美文字語言充滿了魅力。也許我們該說這不僅是一本優秀的歷史著作,更是一本卓越的文學著作。


(一)

來自大西洋的暖風輕拂桅杆,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

一群人從英國出發,登上「新大陸號」,向岸上的人們招手。岸上的人們,無不脫帽歡送,大聲呼喊著「平安歸來!平安歸來!」。

因為眼前的這艘巨輪,即將駛向那片未知的領域——南極大陸。

隨著汽笛的轟鳴聲,蒸汽船開動了。港口的輪廓越來越模糊,而人群鼎沸的聲音也漸漸平息了。斯科特船長走入船艙,在航海日誌上寫下了日期:

1910年6月10日

(二)

10月的某一天,當儀器接收到第一縷太陽光線時,等待了近兩個月的科考隊員沸騰了——光線意味著南極大陸暖季的開始,也標誌著人類對於極點的又一次衝擊即將拉開序幕。

臨行的前一晚,斯科特船長忽然接到通知:丹麥的阿蒙森幾乎與他同時發起了對人類巔峰的挑戰。這讓原本沉穩的他沉不住氣了:為了國家的榮譽,他一定要成為挑戰成功的第一人。

11月1日,30名英國人踏上了為榮耀而戰的漫漫旅途。

(三)

那是一條多麼艱險的征程啊。

超出預期的寒冷,堪比寒季。極地東風冷而乾地吹著,冰雪滿天飛舞。許多隊員患上了雪盲症,隊伍不得不分散成及波——根據身體狀況和意志選定不同的時間返回基地。到最後,剩下的,還剩五個人——猶如孤膽英雄般,大無畏地向著7公里外的終點發動最後的衝刺。

(四)

1912年1月16日,五人來到了南極點。

迎接他們並不是預料中的歡愉,而是晴天霹靂。

阿蒙森,那個丹麥人,已經捷足先登,完成了歷史上的重大使命——成為第一個到達南極點並安全返回的人。

探險隊曾駐紮過的帳篷依舊挺立在那裡。丹麥旗幟隨著大風飄揚,發出震耳欲聾的嘲笑聲。那裡甚至還有那丹麥人留下的一封信,沒錯,是專門為他斯科特和英王寫的一封信。

歷史總會在記住第一個完成光輝使命的人之後便對後來者的付出熟視無睹,不論他們曾付出過多少,也不會有他們的隻字片語。

付出半年努力的他們,終究還是敗了。

他們連一秒都不想停留,沒有整頓,便拖著心力憔悴的身軀踏上了返回的路。

曾經花了三個月走過的路,這次他們卻花了一生。

(五)

返回的路,似乎比來時更加艱難。

暖季即將接近尾聲,氣溫跳崖式地下降,先前沿路埋下的食物也因為隊員增加的消耗而入不敷出。

更為致命的是,他們五人已喪失了原本的決心。在得知被別國人搶先奪去榮譽繼而淪落成為永恆的遺憾,他們沉浸在沮喪之中,無法自拔。

雪越來越大。他們所有人都不同程度地凍傷,而物資,卻越來越匱乏。有的時候,他們不得不連續多天不吃不喝,節省燃料,以便支持他們走向相隔數十公里的補給點。

斯科特船長的心中埋上了一層歙。不詳的烏雲在他心中揮之不去。

(六)

他瘋了。

五人中最健壯的埃德加·埃文斯在摔倒受傷後的第二天便瘋了。

那天早晨,一覺醒來之後,他似乎還一切正常。但那天下午,他忽然就跪在了地上。前行的隊員發現他不見了蹤影,急忙返程去尋,便被他的模樣驚呆了:

只見他的嘴中念念有詞,一遍一遍地禱告上帝饒恕自己有罪的靈魂。

當晚,他的上帝帶走了他。

剩下的四人掙扎著向北前進。

沒過多久,奧茨便發現他的舊傷複發了,身體情況開始每況愈下。

3月17日早晨,當隊員們醒來時,發現奧茨已不見了蹤影。一張紙條,安穩地放在了還留有餘溫的睡袋裡。

「我出去轉轉,可能得一會兒。」

沒有人再過問他的消息。

南極大陸,一片冰冷。

(七)

3月20日,暴風雪來了。

死神,就站在帳篷外面,隨時一躍而入。

於是他們決定不再前進,而是在這裡等待命運的宣判。不論還要面對多少苦難,他們只想驕傲的死去。他們爬進自己的睡袋,沒有抱怨一句。

在生命中的最後幾天,斯科特船長向不同的人,寫下了他想說的話。在最後一篇日記里,他的手指已經完全凍傷了,他寫下了這麼幾行字:「請把我的這本日記交給我的妻子。

他不願意稱之為遺書,但他最終還是標明,是寫給斯科特船長遺孀的一封信。

3月29日晚,最後的三位勇士,葬生於茫茫白雪中。

他們用自己的生命,祭奠了這聖潔的國度。


讀完這本書大約能摸出茨威格是個怎麼樣的人,至於他寫的歷史小故事我半個都不願相信。

誠如他所說歷史本身比杜撰的小說要精彩許多,但我時常認為這精彩是來自於各個個性鮮明的人物所帶來的群像劇,他們碰撞摩擦才產生了絢爛的火花。


從偶然知道這本書以來,一再翻閱,久而不忘,已成精神棲居地之一。

我想,老爺子的創作里,一直睡著一個朦朧而曖昧的世界,它等的就是命運送來的英雄把它喚醒,或是生機迸發,或是絕望撕裂。所以,不必要符合事實,也不必要定義意義,浪漫的片刻與嚴肅的永恆是同一事件的兩個別名,就像普羅米修斯的竊意,就像美狄亞的憤怒。終了回望,作為旁觀者的我們只剩一個問題給自己:為什麼詩人所見的歷史,未必就不是歷史所可能的一種蘊藏呢?

「他是一個魔鬼式的人物,瘋狂地搗毀一切,連他自己也被悲劇所毀滅。可是,只有從這種悲劇里,我們才能最大限度地認識世界。」


茨威格並非一位歷史學者,而是較精於哲學和文學的文學家或傳記作家。

他所寫的歷史是偶然性的,與我們從小所學的馬克思唯物史觀自然大不相同。

但也正因為他豐富的想像力和偶然性的描寫更具神秘感和吸引力。且每篇篇幅合適,文筆流暢自然,很適合對歷史有興趣的人閱讀。

我看書喜歡一段時期混合著看好幾本。

記得當時看到第一篇拜占庭的陷落時,在上早課,其實我很困眼睛都睜不開,而且耳邊還有老師講課的聲音(我們老師同意在課上閱讀自己有興趣的書籍)。但我還是被吸引其中,很多場景呈現在腦海。足見茨威格文筆了得

雖然覺得情節精彩,引人入勝。但我對歷史知識的匱乏讓我對許多東西都很迷惑,比如為什麼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會分裂?為什麼歐洲會願意派人援助?東羅馬帝國的淪陷究竟有多麼重要的影響?等等……

幸運地,這天下午我正好在閱讀《不可不知的歷史知識――世界卷》和《極簡歐洲史》。在閱讀這兩本原本對我來說比較枯燥的書時,由於帶著早上的疑惑,所以閱讀很具有目的性,這段歷史的真面目牢牢吸引著我。所以很快問題迎刃而解,而且印象很深刻哈哈

恩……

舉這麼一個啰嗦的例子是想說明有些事它可能蘊藏的歷史知識不多,但他的優秀之處就在於可以引起我們對這段歷史的興趣,讓我們帶著一些疑惑再做進一步的探索和閱讀。


推薦閱讀:

大家對《秘密》(朗達.拜恩)這本書中的觀點最真實的見解有哪些?
芭芭拉明托的《金字塔原理》好看嗎?有哪些特別的觀點?
怎麼評價《寂靜的春天》一書的價值?書中所描述的農藥污染問題在中國的現狀是怎樣的?

TAG:小說 | 歷史 | 書籍 | 書籍評價 | 人類群星閃耀時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