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舉中的鄉試三年一次,為什麼時間跨度這麼大?這個三年最初又是怎麼定的?


隨便扯扯。。。

古代沒飛機沒火車沒電話

唐朝之前貌似還沒有分級,省試也要去長安考,偏遠地方的舉子來一次,路上耗費幾個月很正常

不這樣限制的後果就是只有附近土著來考,後果就是「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皇上也找不到社會關係不複雜的人才,嚴重的時候被架空。

漢朝時候沒考,都是名仕互相舉薦,我們看三國就知道,都是說XX地有個牛人,然後某人帶幾個保鏢上門去請,推三阻四一番,最後給個官做。

科舉源於隋朝,幾年一考,並不固定。

唐朝開始年年小考,小考也能當官,考中也叫狀元,別得意,唐朝重武輕文,狀元不值錢,也沒什麼榜眼探花的說法,王維就中了個狀元,給了官是從八品。。。

然後皇帝心情好再大考,不同皇帝時間也不固定。所以唐朝還是考試為輔舉薦製為主,真當大官的沒有下面死讀書的,缺點就是要搞人情世故,比如給主考官「溫卷」然後成「知己」,必然的拉幫結派,最後唐末的牛李黨爭就是這麼來的。

宋朝重文輕武,讀書人算熬出頭了,皇帝又特別看重思想教育工作。宋太祖之後,進士由御前殿試取錄,進士從此成為「天子門生」;明文規定以後不得自稱考官門生。到了宋英宗趙 曙,算是鼓勵廣大民間學子來考試,還給偏遠地方補貼路費外加正式定下了三年一考的規矩。這樣就照顧了偏遠地區因為變故通知不到或者不知道具體時間而索性不 來的考生。。。

元朝為了避免漢化,差點把科舉給廢了,滅宋40多年才有第一次科舉,然後也是三年一考,當中因為丞相伯顏排斥漢人的關係,還停過一次。而且漢人和蒙古人色目人還不同卷,分數難度也不一樣,考上也還是低人一等。

科舉到了明清兩代才算是發揚光大,有了必須八股文的噁心要求,其他方方面面也更加完善了,考秀才縣裡,考舉人省里,考進士京城,什麼窮書生一去三四年的其實全是臭流氓。


親王專門要看考生,看上的就投票算考上這個科目


古代官員人數有限,和現在的公務員不同,官和吏是兩個概念。科舉出來的人是當官,最差也是去基層當縣太爺,師爺縣丞什麼的一般都是沒考上的讀書人當的。時間太密集的話考出來的人沒地方安置啊。即使這樣一些人考出來後也是打打雜,等實缺,或者要靠自己去跑。


科舉因為不同的朝代制度差別很大,這裡以最近的明清科舉為例。

科舉最重要的是三級考試:鄉試、會試、殿試。清朝時是鄉試在子、卯、午、酉年舉行。遇上皇帝喜慶亦會下詔加開,稱為「恩科」。通過鄉試的舉人,可於次年二月參加在京師的會試和殿試。

之所以三年才考一次,因為鄉試要集中到兩都和每個省的省會考試,古代交通不方便,路途遙遠。而且第二年就安排上京的會試和殿試,這更是要長途跋涉,清例給每個省上京的舉人是有銀兩路費補貼的,按路程長遠決定多寡,貴州雲南的就最多。


也不僅僅局限於三年一考,還有恩科


推薦閱讀:

英語在世界上的強勢霸權還能夠保持多長時間?未來會有哪種語言能夠超過英語的地位和影響力?
這幾周學習《聊齋》和《儒林外史》,都是抨擊科舉制度和八股文。科舉制度和八股文真的很差不符合社會規律么?
歷史上有什麼著名的打臉事件?
為什麼日本遣唐使啥都學了就是不學唐朝當時的科舉制呢?
為什麼國徽,家族紋章都不簡潔靚麗?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文化 | 冷知識 | 中國古代歷史 | 中國 | 科舉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