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的「李」作何解釋?


@余天升 說「李有一個意思是使者」,大體上沒問題,不過嚴格講是因為「李」可以通「使」「理」,而「行使」「行理」有這個意思,並非「李」本身有這個意思。

上古音「李」「理」均屬來紐之部,「使」屬生紐之部(據唐作藩《上古音手冊(增訂本)》),聲母發音部位較接近,韻母同部。

關於「行李」問題,《訓詁與訓詁學》(陸宗達、王寧,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有《論「行李」即「行使」》一篇(手頭無書,待補充【補案:如下圖,見該書298頁】), @余天升 所舉的《左傳》例當在所引之列。

出土文獻中「李」通「使」「理」例待補充。【補案:如下。】

1.「李」與「理」,如王輝《古文字通假字典》(中華書局2008年)第23頁所舉:

2.「李」與「使」,典型如:

今本《禮記·緇衣》引《祭公之顧命》「毋以嬖御士疾庄士、大夫、卿士。」「卿士」,清華一《祭公之顧命》簡16作「卿李」,郭店簡《緇衣》簡23作「卿事」,上博一《緇衣》簡12作「向(卿)使」。清華二《繫年》簡2亦有「卿李」,位於「諸正」和「萬民」之間,一般認為與清華一「卿李」同。郭店、上博一、清華二圖版如下(清華一圖版墨跡已很淺,掃描版效果不佳,有條件可看原書):

「行李(使/理)」原指使者(用例其他答主如@Louislewis Lee 已經列出)引申有目前的「行李」(一般指物品)義,兩者均有往來流動的特點。


純從形、音、義來考慮李與使的關係,是個可能的假設,但如果沒有出土文獻在類似文字(與《左傳》、《新序》「行李」一節同源的類似文獻,類似《春秋事語》一類)直接使用行吏、行使之類表達或明確字形發現,那這可能衹是存在語詞同源關係,放在同源字典裡討論就夠了。

恐怕事實是,「行李」(《左傳》、《新序》)、「行使」(《左傳》、《戰國策》)都是真實的用字,一詞異字或同源而已。李字的本義似乎也不是植物。

李字(從來、從子,後來訛爲木子)字形本就可通,與理通者可視爲 、釐(釐字除去里後的部分,從來從攴從人,小篆有訛變),行李則乾脆由李字的來旁引發,可作爲正字看。如此自然不需改字、改讀以輾轉牽引。


@仲時已經提到陸先生的說法了,該文似乎又見於《古漢語詞義答問》(記不清了)。按陸先生的說法,「李、吏、使」通假,故「李耳」即「吏耳」,因其為柱下吏,故稱「吏耳」,音轉為「李耳」。

但陸先生解決了文獻用語但是沒有提及「李使」相通的語音問題。這個可參何九盈先生的《古漢語叢稿·sr-新證》。現在將其主要觀點摘錄如下:

1.唐代李匡義《資暇集》曰:「按舊文『使』字作『(山+人+子)』,傳寫之誤,誤作『李』字焉。」可知「行李」原為「行使」

2.漢語「李」從「子」得聲,藏語「子」稱sras,是為旁證

3.方言上,據李如龍《閩語研究》稱部分來母字閩中閩北讀s??

4.宋代姚寬《西溪叢語》引劉孝威《結客少年行》曰:「少年李六郡」自注曰「李作使音」

(以上據筆記摘錄,暫未核對原書)

故「李、吏、使」可通是因為sr-複輔音叢。關於這個複輔音叢還可見何先生《商代複輔音聲母》以及李方桂先生《上古音研究》

此外,在文字學上還可補充一證,即「使、吏、事」古文字僅為異體字關係,後代才產生的職能分化。

故「行李」即「行吏」。



李有一個意思是使者,《左傳·僖公三十年》:"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高中課文《燭之武退秦師》選自這一篇)。

行李就是外出的使者。應該後來以職業代替這些跟該職業相關的事物的名稱。


知友閱讀本回答後,恭請移步評論區,

@村學究村學究 精彩評論大大值得一讀!——————————諸答都説得有

理。以下將「行李」註疏「史」作一個歸納:「行李」始見《左傳》:「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杜(預)注:「行李,行人也。」《昭·十三年傳》雲:「行理之命。」韋注「理,士官也。」賈逵雲:「理,吏也。」「乏困」二字一般釋為人乏馬困。「吏」通「李」說樓上諸述備矣,不贅。至唐時李匡乂提出異議,認為「李」是錯字:

此說應者寥——————————其間,各注家大抵承漢儒説,或通「理」,或通「吏」。至清·黃生《字詁》又生一説,認為「行李」之「李」當為「杍」。理,治玉;杍,治木。否認「使」字説,證據有力焉!取其「治」(置辦)義,「行李」一詞與現代「行囊」義吻合,「乏困」一詞釋為「資財貧乏」應之(此釋古時已有):

——————————

此説從義的層面來看,大大立得住。「杍(梓)」、「李」、「理」皆之部字,清代老訓詁家「一聲之轉也」,輕輕過了。新訓詁學沒那麼好通過,「杍(梓)精母,李(理)來母,精、來諧聲需現代音韻學理論支持。

——————————

——————————以下「李」通「理」書證:

——————————


「李」在古文中似乎可通「理」,見《字源》,《王力古漢語字典》,「行李」與「行理」可以互通,而「行李」一開始似乎是作為使者的意思,後逐漸引申出所帶物件的意向。

搜集到了「行李」的各種含義以及出處,供大家參考。

行李

1. 使者。

●《左傳?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杜預註:「行李,使人。」

●《北史?賀蘭祥傳》:「既與梁通好,行李往來,公私贈遺,一無所受。」

●明劉基《春秋明經·衛人立晉》:「奈之何討賊之後,遽爾相率自置其君,而不使一介行李告於天子,視周室如無人焉。」

●清郝懿行《證俗文》卷六:「古者行人謂之『行李』,本當作『行理』,理,治也。作『李』者,古字假借通用。」

參見「行理」。

2. 出使。

●《魏書?宗欽傳》:「頃因行李,承足下高問,延佇之勞,為日久矣。」

●宋葉適《送戴料院》詩:「世路豈雲極,念子行李頻。」

●《明史?劉宗周傳》:「貴州巡按蘇琰以行李被訐於監司。」

3. 唐時稱官府導從人員。

●《舊唐書?溫造傳》:「臣聞元和、長慶中,中丞行李,不過半坊,今乃遠至兩坊,謂之『籠街喝道』,但以崇高自大,不思僭擬之嫌,若不糾繩,實虧彝典。」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題名游賞賦詠雜記》:「薛(薛逢)監晚年厄於宦途,嘗策羸赴朝,值新進士榜下,綴行而出。時進士團所由輩數十人,見逢行李蕭條,前導曰:『迴避新郎君!』逢囅然。」

●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四:「青城縣彌勒會妖人……乃偽作陳僕射行李,雲山東盜起,車駕必謀幸蜀,先以陳公走馬赴任。」

4. 行旅。亦指行旅的人。

●漢蔡琰《胡笳十八拍》:「追思往日兮行李難,六拍悲來兮欲罷彈。」

●唐杜甫《贈蘇四徯》詩:「別離已五年,尚在行李中。」

●元傅若金《送張秀才北上時將赴海》詩:「身逐征帆赴海涯,道逢行李問京華。」

●惕微《光復湯邑小史》:「舟行兩日,遂抵蘭溪,行李往還,此為通道。」

5. 引申為行程、行蹤。

●《古尊宿語錄?佛眼普說語錄》:「到者里須是行李正當,日久月深,淹浸得熟,便會去。」

●唐杜牧《聞范秀才自蜀游江湖》詩:「歸時慎行李,莫到石城西。」

6. 出行所帶的東西。

●唐元稹《敘詩寄樂天書》:「有詩八百餘首,色類相從,共成十體,凡二十卷,自笑冗亂,亦不復置之於行李。」

●明馮惟敏《南鎖南枝·盹妓》曲:「半夜三更路兒又蹺蹊,東倒西欹顧不的行李。」

●朱自清《背影》:「我買票,他忙著照看行李。」

7. 比喻負擔。

●柳青《創業史》第二部第十章:「當初建社的開頭,我看得沒這麼清楚,我光看見革命,沒看見複雜,增福同志,咱倆的行李可不輕啊!」

行理

1. 使人。即受命出使者。

●《左傳?昭公十三年》:「行理之命,無月不至。」

杜預註:「行理,使人通聘問者。」

●《國語?周語中》:「敵國賓至,關尹以告,行理以節逆之。」

韋昭註:「行理,小行人也。」

●章炳麟《官制索隱》:「行人之官,某名曰使,亦或借理為之,《周語》云:『行理以節逆之』是也。亦或借李為之,《左氏》云:『行李之往來』是也。」

參見「行李」。

2. 行道踐理。

●《管子?正第》:「能服信政,此謂正紀。能服日新,此謂行理。」

●《四遊記?猴王得仙賜姓》:「猴王道:『你是行理君子,但望你指教我神仙去處。卻好去拜訪。』」


通假字,通理。


使

……

六書裡面,專門有一個叫做假借的用字法。

大概是我比較強調的點。

這TMD不是錯別字。

————————————————————————————————————————

不過按照現代漢語的說法,是不是可以叫白字?


有可能是某個別的字訛變成了「李」


行理,使者。詞義轉移。李理通假。


「捆?梱?稇?稛?〇1?〇2?〇3」

〇1=左「糸」右「囷」

〇2=上「鹿」下「糸」

〇3=外部為「囗」,內部下面「禾」上面為「鹿」

稛載--以繩束財物,載置車上。

[注意]「稛」亦作「耒囷」,「耒」最上一橫,作一撇。

諸侯之使,垂櫜而入,稛載而歸。——《國語?齊語》

錢財不足以賄左右之匱急,文章不足以發足下之事業。稛載而往,垂橐而歸。足下亮之而已。——唐?韓愈《答竇秀才書》

再拜膝前荷勤誨,垂橐稛載忘歸飢。——宋?梅堯臣

[提示]異體字為什麼會出現「耒」、「鹿」的字樣,因為漢字古代漢字曾經一字多聲。這個字和「各」很有相似之外,「各」同時可作「格」「洛」的聲旁,那為什麼「鹿」就不能呢?提示一下,日語「鹿」就是か?ka音,而「麗」字是個什麼字呢?千萬別說這個字是「麗」聲。再參考一個經典的雙聲詞「窟窿」,這個詞與「孔」字是什麼關係呢?很好,搞好這個關係應該就知道「行李」這個東東了吧?


推薦閱讀:

為什麼CLDR 提供的中文本地化格式中時間堅持使用十二小時制而非二十四小時制?
方言主要用於口語,為什麼南方方言區的人好像對每個字都知道方言發音?
世界各種英語方言裡面,有沒有像漢語方言l/n不分,h/f不分的例子?
粵語拼音怎麼讀?
天津話屬於冀魯官話,還是中原官話。或者是冀魯-中原的混合變種?

TAG:古漢語 | 漢語 | 漢字字義 | 訓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