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岩路線的難度係數是怎樣評估和設定的?

本題已收錄至知乎圓桌 ? 戶外玩傢俱樂部,更多戶外運動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某種程度上,相較其他活動,攀岩可以說是一項「等級」分明的運動了, 5.9 的選手總是會在 5.10 級別的線路上磕磕絆絆,而能爬 5.10 的選手又總覺得 5.11 以上簡直望塵莫及。

可有時候這些數字又不可避免地存在爭議和偏差。

比如,小明在本地岩場能爬 5.11+ ,終於興高采烈地開始自己的第一次攀岩旅行,發現在那裡連 5.10 都爬得吃力,怎麼回事?為什麼同樣的難度系統,代表的線路實際難度卻差這麼多?攀岩難度由誰定?怎麼定出來的?(敲黑板)今天我們就來回答這些問題。

難度是什麼?

國內岩友熟悉的 5.xx 難度系統來自美國,它叫優勝美地難度體系( Yosemite Decimal System,YDS ),它由兩個部分組成,「 5. 」以及後面跟著的數字及字母。後半部分從 0 開始,上至 15d 。 為什麼前面是 5 開頭,沒有 1-4 ?因為這個系統一開始被用來給步行、徒步和攀爬分類,1-4 不是攀爬,真正的攀爬從 5 開始。在運動攀中基本不會遇到 1-4 的情況,在傳統尤其高海拔攀登中較為常見,國內新疆可可托海的線路便有不少三級、四級部分。

所以這裡的 「5」 代表技術性攀登,這是攀岩的起點。一開始這個系統是封閉的,從 5.0 到 5.9 ,後者被認為是人類所能企及的難度極限。後來的攀登者不斷突破這個極限,數字便也跟著一路上漲, YDS 也成為一個開放系統。當這個數字漲到 10 時,開始在後面跟字母,分別是 a/b/c/d ,越往後代表線路越難。比 10d 更難便用下一個數字表示,5.11a 。

除 YDS 外,國內也用法式難度( French numerical grades )。它從 1 開始,每個數字後也跟字母,但只有 a/b/c 三個,此外也會用加號 「+」 。如果比 6c 難,但還不到 7a ,便稱之為 6c+ 。究竟何地地方用何種難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開發者是誰。貴州格凸的主要開發者之一是法國人 Oliver 和法國攀岩裝備廠商 Petzl ,所以主要採用法式難度。在國內, YDS 比法式難度更常見。

格凸採用法式難度。圖片來自格凸路書。

除這兩種難度系統外,世界上還有很多不同難度衡量標準。比如英國使用英式難度,它以「簡單」、「中等」、「難」、「極端」等來表示;澳大利亞、紐西蘭和巴西只用純數字,最簡單的從 1 開始,上不封頂;國際攀聯也出了難度體系,在其影響較大的斯堪的納維亞地區用的比較多。

需要說明的是,以上只針對徒手攀登( Free climbing ),既不包括抱石運動,也不涉及輔助攀登( Aid climbing )和高海拔攀登( Alpine climbing )。

這裡是各種難度的對照表,可以存下來做換算用。大多數攀岩路書上也都會附難度換算表,方便世界各地的岩友查閱。

圖片來自 Wikipedia

難度誰來定?

一般而言,難度由首攀者決定。這意味著,一條線路最終得到哪個數字,與首攀者的個人情況息息相關。這包括首攀者的攀爬能力、強弱項、攀爬經驗等等。

舉個例子,比如一條線的首攀者是身長一米八,臂展一米九的壯碩男性,他定級為 5.10 的線路對個子只有一米五的人而言便很可能點太遠,線路難不少。或者一位體重 50 公斤不到的妹子首攀了條以小扣扣為主的線路,一位體重 80 公斤的大漢來爬可能會發現難很多。在裂縫線路中尤其如此。每個人手、腳、臀部、大小腿的尺寸皆不同,如果首攀者有隻大肉手,他的手塞可能是小手人們的漲拳,這也會影響攀爬者對線路難度的感知。

這算是無可避免的個體差異,還有一種情況是首攀者的個性做法。一個例子是黎明的線路「飛躍彩虹」( Over the Rainbow ),這是一條大仰角(某些部分為屋檐)、從手指一路到寬縫的線路,首攀者是西班牙人 Raúl Saúco ,他將難度定為 5.10b 。如果你不傻,看到這條線便會意識到它肯定不是 5.10 。Raúl 覺得這樣很好玩,路書作者只能在線路描述後加一句「有些人認為實際難度比這難」。

新版黎明路書改正了難度,為5.12。圖/紀雲

其實攀岩圈有一個專門的詞稱呼這種難度,叫 「sandbag」 難度,「沙包難度」。想像爬一條線時有個沙包掛在身上,肯定會難得多。這個俚語指一條線路的實際難度比所定的難度難得多。如果你去外地或外國攀爬,看到路書里有這個字眼,就得三思了。如果發現哪位首攀者喜歡給線路定」沙包難度「,看到他(她)的其他線也多長個心眼。

此圖形象地解釋了什麼是「沙包」難度。圖片來源見圖左側。

即便在同一攀岩地,你對不同線路的難度感知也不同,因為線路難度由不同的首攀者定出。這是為何每本路書在開頭皆黑紙白字寫明:「難度是主觀的」。將這點放在心裡,待你拿著路書站在岩壁下考慮爬哪條線時,將能幫忙做出更好判斷。

難度怎麼定?

難度是首攀者對線路的感受,這個感受是基於紅點還是視攀( Onsight )呢?這是有爭議的地方。事實是,兩種做法的人都有,也都各有理由。支持根據紅點定難度的人認為這更能反映線路的真實難度,它意味著攀爬者已經知曉線路的每個動作和難點。支持以視攀的人認為這樣對其他沒爬過這條線的人而言更具參考性。大部分情況下,攀岩圈還是用紅點時的感受來定難度,尤其對難線而言。

除了線路本身的動作難易度外,線路長度、有多少休息處都會影響到攀爬者對難度的感知。如果一條線很短,在定難度時會著重考慮線路的最難動作;如果很長,首攀者很可能將它對攀爬者耐力、連接動作能力的要求也考慮在內。因此,很多時候,你會發現短線的動作更難,長線反而沒有那麼難的單個動作。

儘管無法改變難度是主觀的本質,負責任的首攀者會在定難度時考慮諸多因素,以期讓它更具參考性。

拿 Adam Ondra 的 5.15d 線路「寂靜」(Silence)來說,為什麼說這是世界上最難的線了?因為 Ondra 這個首攀者認為如此。 Ondra 並非任性妄為,他在這條線上花費的時間比之前所有磕過的線都多,也感覺它比自己爬過的5.15c線路難得多(他已經完成三條該難度級別的線路)。這種橫向比較是首攀者常用的參考之一。

Ondra 攀爬世界最難線路「寂靜」。圖/ The British Mountaineering Council

不得不提一句,對這種極具標誌性意義的線路,不管是一個國家最難的線路,或世界最難線路,首攀者在定級時往往會深思熟慮,有時會虛心請教其他攀岩人的看法。即便強壯、有公信力如 Adam Ondra ,「寂靜」的難度被最終確定還需要等其他人重複這條線,因此很多文章里會註上「難度有待被確認」。 Ondra 對這條線的難度頗具信心,有些首攀者對難度不是很確定,會給出一個建議難度,有時這種難度後面跟了個問號「(?)」,意味著需要等更多人完成後再給它定級。

這種橫向比較看似客觀,也有其局限性,其中之一便是時代。大家都知道 Chris Sharma 是世界上第一個完成 5.15a 難度的人,殊不知比他早 5 年,德國攀岩人 Alexander Huber 就完成一條叫 「Open Air」 的線路,他當時給線路定的難度是 9a(5.14d)。多年以後 Adam Ondra 二攀這條線,將它升級為9a+,即5.15a,表示這樣更符合「新派難度」( 「new school」 grading situation )。

德國岩者 Alexander Huber 是個傳奇,他不僅在運動攀中作出巨大突破,也首攀優勝美地很多經典線路(如「金門大橋」、「自由騎士」等),同時在高海拔攀登中也成就卓越。圖片來自 Wikipedia。

Alexander Huber 被升級的線路不僅這一條,還有 Weisse Rose 和 La Rambla ,他最先將這兩條線都定級為 8c+(5.14c),因為那時他的橫向比較目標是 Action directe ,當時後者被認為是這個難度的標杆。「我的這兩條線沒比 Action directe 難那麼多,所以定了同樣難度」, Huber 解釋。後來 Action direct 被升級為 9a(5.14d),Weisse Rose 和 La Rambla 也跟著升級難度,La Rambla 現在是標誌性的 9a+(5.15a)。

不是所有的「老派」( old school )難度都被改過來,很多地方刻意將它保留下來,如美國的約書亞樹國家公園。如果你一個堂堂 5.11 選手沒法在約書亞樹的 5.9+ 上起步,不要感到太難過,畢竟那時候的人認為人類能企及的最難線路是 5.10 。

有一個辦法能幫你識別老派難度和新派難度——看首攀日期。如果首攀發生在 90 年代之前,多半難度很老派,越新的線路難度越可能接近你對難度的認知。

難度會不會變?

答案是肯定的。在攀岩的世界沒有獨裁者,儘管首攀者具有給線路定級的權力,並不說明其他人不能改變這條線的難度。因為難度,說到底,應該被攀岩社區接受,尤其對那些具歷史意義的「第一」而言。

2011 年美國女岩者 Sasha Digiulian 在紅河谷(Red River Gorge)完成「純粹想像」(Pure Imagination),當時此線的難度為 5.14d(9a),使她成為第一個完成該難度的美國女性。這條線將她的職業生涯帶入雲霄,說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也不為過。一年後 Adam Ondra 去美國爬時閃攀(flash)了這條線,認為它不是 5.14d ,更像是容易的 5.14c 。Ondra 走沒幾天,抱石大牛 Daniel Woods 也閃攀了「純粹想像」,同意 Ondra 的降級看法。如今這條線的難度已經正式被降為 5.14c 。

Sasha Digiulian 攀爬「純粹想像」。圖源: Digiulian 官網。

這個例子很好地說明了難度的社區屬性。國內也有一個很出名的例子。2007 年 6 月,謝衛成(阿成)和劉永邦(阿邦)先後完成陽朔雷劈山的線路「閃電」,阿成首攀後與阿邦討論將難度定為 5.14a ,成為中國人完成的第一條 5.14 線路。三年後,阿成提出將這條線降級為 5.13d 。他在「岩蜥」論壇上如此解釋:

「雷劈山的『閃電』剛開始我覺得和大榕樹的『難度表』差不多,後來首攀後和阿邦定級是 14a , 08 年初在第二段由於有一個點爆裂,多出了一個好點,原來的難點現在基本可以休息,我之前和曾今爬過這線路的人也討論過,覺得現在的難度估計沒有 14a , 至少是沒有左邊的『驚雷』 14a 難 , 也有很多老外高手也提出這線路比較軟,所以我建議降級成 13d。 」

阿成完成線路「閃電」。圖片來自網路。

那麼問題便來了,中國人完成的第一條 5.14 到底是什麼?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正如世界上的第一條 5.15a 是什麼?因為種種原因,攀岩難度永遠無法絕對客觀地反映一條線的真實難度,然而它卻實實在在地改變了很多個體的人生。有人被推到聚光燈下,自然也有人被埋沒。

難度對你而言是什麼?

作為吃瓜群眾,在看那些世界頂尖高手在難度上過招時,或許可以多看看難度之外的東西,畢竟這項運動也有很多其他值得關注之處。

作為攀爬者,了解難度怎麼被定的,能幫你在選線時作出更好決定。儘管難度是一種直觀的衡量標準,但意識到這個標準與生俱來的主觀性,也能避免在難度上太跟自己過不去。如果只看難度, 5.12 選手有時會因為紅點不了一條 5.11 的線而對自己憤懣不已,其實也許因為這條線首攀者的風格與你相差甚遠,或者這條線被「沙包」了。

數字只是個參考。最終,不管那個數字是什麼,重要的是這條線在某個方面挑戰了你,找出它是什麼,面對這個挑戰,這樣才能幫你成為一名更好的攀爬者。


愛攀岩,讀岩點。歡迎各位岩友關注岩點公眾號:climbingholds。


一般約定俗成的是由這條線路的首攀(FA)者來定難度的。然而由於每個人的攀爬能力和攀爬風格都不一樣,同一條線路,當它適合你的風格時,你會覺它簡單,當他不適合你的風格時,你就會覺得比較難,所以,線路的難度是有很大的主觀因素的。


一、難度的產生

  難度是攀岩的語言,難度級別是線路或抱石的一種表達形式,最早的難度誕生是因為人們想用一種方式來表示他們攀登或走過的路有多難,於是決定用一個量化的指標來描述它。在20世紀30年代,美國的SIERRA CLUB制定了一個難度系統,也就是現在的約塞米提難度系統(Yosemite Decimal System)(以下簡稱Y.D.S.),這個系統分為6個級別,如下所示:

1、徒步;

2、幾乎用不到手的爬行;

3、需要攜帶繩子,但是幾乎用不到的爬行;

4、通常需要繩子,很容易找到天然的保護點,脫落是致命的;

5、技術攀登,要有一定的攀岩技術,繩子和保護是必須的;

6、必須藉助器械才能進行的攀登;

  這裡的第五個級別就是指現在的攀岩,也是我們常說的五級技術攀登,到了20世紀50年代,五級攀登由於需要被劃分成5.0,5.1,5.2,5.3,5.4,5.5,5.6,5.7,5.8,5.9,5.10,前面的數字5仍然代表五級攀登,後面的0到10代表攀登路線的難易程度,這是個封閉的系統,最簡單的線路被定義為5.0,而最難的線路被定為5.10;從這以後,很多路線都有了自己的難度,也給了攀岩者很多方便。但是問題又很快出現了,攀岩者的水平提高很快,在出現了第一條5.10的線路後,又相繼出現了很多被定級成5.10的線路,而這些線路中很多被認為比較早

的5.10要難,有些可能難得很多。為了解決這個問題,Y.D.S.系統變成了一個開放系統,而且從5.10開始增加了以字母a,b,c,d來表示的亞難度等級,這樣Y.D.S系統就變成了現在的從5.0到5.15的開放系統了。

  20世紀60年代,JOHN GILL把現代抱石運動帶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抱石愛好者越來越多,抱石線路也越來越多,而且由於抱石的特點,多數的抱石線路都難於5.10(註:當時的Y.D.S.系統仍然是個封閉系統),於是JOHN GILL決定為抱石制定一個專門的難度系統,這樣,B難度誕生了。B難度也是個封閉的系統,只有三個難度級別,B1,B2,B3;JOHN GILL這樣定義了這三個級別:

B1:非常難的抱石線路,比當時最難的路線攀登要難;

B2:比B1難的抱石線路,非常難重複,也就是很難被成功地完成兩次;

B3:不可能被重複的抱石線路,如果被重複的話,將被降級到B2;

  但這個系統也有很多的問題,由於攀岩者的水平不一,所以很難把抱石線路的級別定得很准。在60年代,B1大約相當於5.10,但到了80年代,B1大約相當於5.12;所以到了近些年B難度已經很少使用,取而代之的是V難度。

  V難度誕生於20世紀80年代,最早由美國HUECO TANK地區的一群抱石愛好者使用,後來被JOHN SHERMAN整理出來成為一個完整的難度系統,V難度前面的字母V據說就是JOHN SHERMAN綽號的首寫字母,最早的V難度開始於V1,難度相當於Y.D.S.難度系統的5.11,後來在JOHN SHERMAN整理這個系統的時候加入了V0-,V0,V0+,以便降低抱石的難度等級,使更多的人能投身於抱石運動,這個抱石難度系統現在已經被廣泛地使用。


一般是有,定線員來設定的,線路定完後再有攀爬水平差不多的人來攀爬決定和評估線路的難度,沒有絕對的,每條線路,每個攀爬的人員和攀爬的風格,以及定線員的風格都會有差異,這個一般都是估值;


感覺


推薦閱讀:

在繩子上跳的極限運動是什麼運動?
作為社團的社長,除了凝聚力還需要哪些能力?
現在旅行社有很多這種18元游北京、998元游泰國的低價旅行,請問靠譜嗎?
新手挑戰徒步50公里你有什麼想分享的?

TAG:攀岩 | 戶外運動 | 生活常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