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英國M4謝爾曼螢火蟲坦克?
建議與同一時期其他國家坦克對比
最近剛寫完本科畢業論文,題目是《諾曼底戰役中英軍裝甲部隊表現的分析》(是英語的,我是英語文學專業....你說我一個學莎士比亞的,怎麼就來寫坦克了呢?),其中螢火蟲坦克佔了很大一部分比重,所以我覺得我還是有資格解答這道題吧。
先上結論吧。
螢火蟲坦克擁有一門相對有效的火炮,對於1944年的盟軍來說是相當重要的一種坦克,因為它是為數不多的可以在正面對德軍的重型坦克造成毀傷的坦克。
但是,螢火蟲坦克是一個應急的產品,它的原型是美軍的M4坦克,繼承了其還算不錯的機動性但是卻貧弱的防護性,而且因為是快速改裝的產品,它還是擁有諸多其他方面的小問題的。
螢火蟲坦克擁有這樣那樣的缺陷,但是因為它裝備的火炮,成為了從法國戰役開始,英軍相當依仗的一種坦克,可以說是盟軍反裝甲的中流砥柱。
正文:
首先要說清楚, 『』螢火蟲『』 並不是這個坦克的英軍官方稱呼,在官方文件里是找不到這個名字的。
它的正式稱呼是 謝爾曼 C型 坦克,根據改裝原型車的不同,可以分成謝爾曼I C,謝爾曼 V C等。
I II III IV V 分別指代美軍的 M4 M4A1 M4A2 M4A3 M4A4編號,C代表這輛謝爾曼裝備的是17磅炮。
其中裝備較多的是 謝爾曼 V C。
謝爾曼 C的最主要特點和它出現的意義就是這門火炮,17磅炮。這門火炮的數據在網上非常多,我也懶得去論文里去找,就說一些螢火蟲坦克17磅炮的主要的特點。
17磅炮的威力是毋庸置疑的,它在正常交戰距離是可以對德軍在諾曼底的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造成威脅,導致它經常成為德軍的主要目標,英軍也很清楚這一點,於是他們經常在進攻陣型的最後布置螢火蟲坦克,其戰損率不是很高,低於謝爾曼和克倫威爾,也因為使用得當的緣故比加拿大軍隊低不少。因為這門火炮,英軍中也湧現了一些王牌坦克手,比如4/7皇家近衛龍騎兵團的維爾福雷德·哈里斯中士,在6月14日的戰鬥中他指揮一輛謝爾曼 C用五發穿甲彈擊毀了五輛黑豹坦克,17磅炮的威力可見一斑。
但是17磅炮的彈藥中,除了常規的APC, AP,APCBC以外都多多少少有點問題。早期的APDS脫殼穿甲彈雖然穿甲深度極高,但是在500碼以外的進行射擊的時候就會出現嚴重的失准問題,而且發射幾發脫殼穿甲彈之後,炮膛內就會留下很多的鋁殘渣,之後的射擊精度都會降低。
另外一個彈藥的問題是高爆彈,MK1高爆彈因為火炮膛壓高的原因彈藥壁做的比較厚,所以裝藥量就變少了,讓高爆威力不盡人意,到了MK2高爆彈的時候,降低了發射藥量,降低了膛壓,這樣彈頭裡裝葯就可以多一些。有的人可能會問螢火蟲為什麼要重視高爆彈威力,大家一定要清楚,螢火蟲坦克本質上來講是一種中型坦克,雖然它肩負著反裝甲的重任,作為一種坦克它還需要執行支援步兵,轟擊堡壘,建築之類的戰鬥任務的,而且在戰鬥中也不是會天天遇到坦克,高爆彈的用處在某些情況下比穿甲彈的用處多很多。 這裡有一個來源我已經忘記的數據,說是在某天的戰鬥中,一支盟軍部隊消耗了1500發高爆彈,而穿甲彈只發射了50發。 所以說,高爆彈威力的缺乏也是這個坦克的軟肋之一。
還有一個問題是很多人都忽略的,就是17磅炮的操作性。謝爾曼並不是一個大型坦克,而17磅炮是一個3噸重的大型火炮(它應該和88炮是一個級別的,只不過口徑看起來小)。把這麼一個火炮裝進螢火蟲里問題必然不少。
首先,乘員空間變得非常狹小,炮塔里的三個乘員非常不舒服,特別是裝填手的迴旋餘地少了很多,還需要搬運巨大的17磅炮炮彈。其次,17磅炮發射的時候聲音非常大,很多炮手的耳朵在發射之後都會流血,所以,在發射的時候車長不得不下達命令先讓成員先捂好耳朵,這就不可避免地降低了射速;前期型號的17磅炮在發射之後,炮閂會在發射葯燃燒完畢之前就打開,有的時候未燃燒的發射葯帶著火焰會衝進炮塔里,把成員的眉毛燒掉。最後,17磅炮的炮口焰和煙塵都非常大,導致射擊後觀測困難並暴露己方位置,強大的炮口衝擊波對於附近的友軍來說也是很難受的。
說這麼多缺點,但是因為17磅炮的高穿深這一個優點就確立了這個坦克在英軍中中流砥柱的地位。還有的人說,螢火蟲只不過是搭載了一門17磅炮的裝甲車輛而已,這句話說得很片面。螢火蟲是一門搭載17磅炮的坦克,坦克,坦克!阿克琉斯,挑戰者,復仇者都是搭載了17磅炮的裝甲車輛,但是因為種種問題,它們都只能作為坦克殲擊車而已,沒法像螢火蟲一樣作為坦克進行戰鬥。
所以我可以下結論說,因為平台的成熟和火炮的優秀,謝爾曼C在1944年和1945年的戰鬥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並且極大地緩解了英軍在坦克戰鬥(而不是反坦克戰鬥)中反裝甲火力不足的問題。它是一款不夠完善的,擁有出色反坦克火力的中型坦克(注意這個詞)。
附上一段論文里的內容
This had been proved to be a great success. In the Normandy campaign, the 『Firefly』 was the most effective Allied tank against German ones. The 17pdr was the only gun employed by the Allies that could punch through the front armor of a 『Tiger』 from far away. This type of tanks alarmed the Germans and in the campaign 『Firefly』s were regarded as the priority targets of German tanks and anti-tank guns. Due to the main armament of the 『Firefly』 tanks, they were more commonly used as tank destroyers that could both support infantries and destroy enemy tanks. In combat, they were usually deployed in the rear of a formation to avoid enemy direct fire.
再扔一個寫論文時候的資料
Bibliography
[1] Fletcher, D.A.V.I.D. (1989). The Great Tank Scandal British Armour In The Second Wrold War Part II. (1st ed.). : HMSO.
[2] Fletcher, D.A.V.I.D. (1993). The Universal Tank: British Armour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Pt2. (2nd ed.). :Stationery Office Books.
[3] buckley, J.O.H.N. (2006). British Armour in the Normandy Campaign 1944. (1st ed.). : Routledge
[4] Carruthers, B.O.B. (2012). The Normandy Campaign 1944. (Softback ed.). : Pen Sword Military.
[5] Porter, D.A.V.I.D. (2012). Visual Battle Guide: 7th Armoured Division at Villers Bocage . (1st ed.).London: Amber Books Ltd.
[6] Wang, F.A. (2015). The History of Firefly Tank. (1st ed.).Jilin: Jilin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
有各種錯誤還請大家指出,謝謝~
起碼盟軍看到虎式的時候不用掉頭就跑了。什麼?你說虎王?多等10分鐘他就趴窩了,怕個屁
好多大佬都指出我不少錯誤
表示感謝,不過我把吋寫成時真是抱歉了,因為是筆畫的(′;︵;`)以後一定注意_________________分割線____________________這種英軍裝備的問題,我最喜歡了(???????)?
不過還是先喝紅茶【 - ( ゜- ゜)つ口不過想要評價它,就還得介紹它?????
螢火蟲她。。。咳咳咳,放錯圖了,不是這隻船,那是他們皇家海軍的驕傲。。。應該是這樣。。。
關於螢火蟲坦克,出廠時軍方一般會用字母"c"在名稱尾部做命名並進入服役,所以按照官方的稱呼應該是謝爾曼VC,IC等的感覺,不過一般大多數人只記得它著名的螢火蟲的稱號
不過無論怎麼評價英國戰車的設計,他們皇家炮兵並不是鬧著玩的,因為這群傢伙還是製造了一些戰場上非常優秀的武器
在1941中期,他們認定三吋彈藥是最優質的(知道三吋迫擊炮嗎?就是那個彈藥)
1942中期17磅的火炮進入生產線1942年底服役這麼看起來的話,安裝17磅炮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不過令人尷尬的是大英帝國當時沒有坦克能夠裝備的上它╮(╯▽╰)╭
所以臨時研發了挑戰者。。。(別跟我提阿喀琉斯)可是效果依舊不盡如人意
於是接著找能夠搭載這門炮的戰車┐(′-`)┌
那麼經過測試,有著焊接傾斜裝甲,厚度為兩英時的謝爾曼坦克也就成了17磅炮的歸宿
早期的m34炮盾不行,那麼換!
彈藥太過於龐大,必須要攜帶合理數量的彈藥,那麼裁掉前方機槍手的位置,拆除座位,換成彈藥架!要想盡一切辦法讓這門炮可以放進那狹小的炮塔中!說起來17磅炮此炮是以不錯的精度與強大威力聞名
不過丟人的是它不是設計來裝上坦克的而是為了要裝進這個設計短75炮的炮塔的最後的結果就是旋轉了90度後才能插進炮塔所以要解決拖炮的后座行程的問題,畢竟它長達40英寸不過炮塔里可沒有那麼大的空間T_T
所以降到了10英寸以至於把6磅炮的后座機構拿來使用造成了后座制退器在主炮的另一側一個在右,一個在左。。。搞什麼啊!車內好擁擠,都不能好好喝紅茶。。。不對,是降低了人機工程效率了&<(`^′)&>另一個改動是縮短炮架,所以主炮穩定度降低,還讓跑栓改成了水平開啟的方式
說起來帝國的精英們還在謝爾曼的側面附加裝甲板,用來保護彈藥架(其實是指示位置)
所有螢火蟲都是從低車長塔的75炮炮塔改裝的,但是另一個明顯的區別就是尾部,突出的無線電箱不過為什麼要把無線電箱放在尾部呢?自然是要讓操作無線電的空間變大從而不干擾炮的操作
以及作為配重,用來平衡更大更重的主炮造成的重心前移(挑戰者:我後腦勺200,配重超放心╮ (. ? ? ?.) ╭ )當這一切完改動成後,就造就了這個皇家兵工廠
不過即使如此,當你發射炮彈時會有很多未燃燒完全的發射葯從炮尾衝出,所以螢火蟲的老兵通常很好辨認,畢竟他們都沒有眉毛和貝雷帽外面露出的頭髮(*?▽?*)(畢竟大葯室高膛壓的炮容易開閂時回火)英國人的手冊中有提到:
17磅炮射擊上的根本問題來自觀測問題炮口火焰,暴風,煙塵,火焰還有車輛后座等等射擊問題使得觀測變得困難我們幾乎無法看到800碼內的曳光彈落點組員,尤其是炮手和車長必須要學會在射擊的瞬間把眼睛閉起來也就是說車長必須要握好它的望遠鏡並請求另一個側翼觀測者來確認有沒有打中東西,另一個方法就是多射擊幾次測距用的高爆彈並基於那一頭產生的爆炸來確定是否擊中目標 ̄へ ̄
我再來給你們講個故事:
1942年,美國陸軍同意76mm的謝爾曼進入生產,基本上就是把76mm炮塞進那個小巧的75mm炮的炮塔陸軍很開心 但是在命令下達後,裝甲部隊扣下了一些車,並說道"看啊,對你們來說下令生產很容易,畢竟你們不需要使用這個鬼東西"因此,陸軍取消了整個計劃,並把它打回繪圖板上從零開始,這花了他們整整一年的時間才搞定新的設計(??ˇ?ˇ??)我之所以講這個故事,是因為76mm炮大概只有十七磅炮的一半重,並且更小,如果裝甲部隊認為76毫米炮太大無法操作的話,那麼英國這邊又是怎麼看的呢?
更大的炮閂,佔用了填裝手的空間,以至於讓他無法方便裝填
這就是把一門強大的火炮塞進很小的炮塔的代價我記得螢火蟲大概製造了兩千輛,他們在英聯邦國家中廣泛服役,要說有效性,常見的說法是:
德國人被告知要先攻擊這些戰車,而英國人則儘可能的把這麼長的炮管隱藏起來不過我並沒有看到任何資料證明德國人有過這種作戰指示,而我自己也滿懷疑這個說法,德國人也不可能看到眼前出現的戰車還花時間分辨威脅等級吧?
不管怎麼說螢火蟲依舊相對有比較低的損失率,除了偽裝奏效以外,也可能是單純的因為英國人把這些戰車留在比較靠後的位置,並用來當做任何敵方戰車出現時的預備兵力
確實在義大利戰場,螢火蟲被分配到獨立的單位,它們的功能就是打散到美軍單位裡面,用來掩護其餘部隊的行動,那麼現在對螢火蟲的看法,也許會因為一些因素而異
我客觀來說,事物本身並沒有絕對的錯誤或絕對的正確,只是看法不同而已那麼問題來了,大英帝國是想要一輛戰車還是坦克殲擊車?
那麼螢火蟲絕對就是一輛戰車殲擊車
以一般戰車來說,它受一些缺點所困
那麼另一個問題,你想要一輛還可以的產品還是花時間等待更好的產品出現?
這就是回到我們剛剛的話題,十七磅螢火蟲和76毫米謝爾曼的差別
畢竟十七磅炮版本在登陸日就出現了
而76毫米謝爾曼並沒有儘管我還是覺得76毫米謝爾曼整體上來講是個比較好的選擇(英吹流下了悔恨的淚水)只是在諾曼底的那個關鍵時刻,螢火蟲建立起它的威望&<(`^′)&>快看那沒毛的螢火蟲車組,233┏(^ω^)=?
順帶一提,我真的不是英黑,這世上沒有英黑,重複一遍,這世上沒有英黑!
這世上只有英吹(蜜)以及扭曲的英吹(蜜)~(≧▽≦)/~~(≧▽≦)/~~(≧▽≦)/~饅頭+英國佬自己的十七磅炮
防護就不說了,打火機的防護十七磅炮要說一說,西線戰場可以正面打穿虎豹的威力,打死魏特曼的王牌虎就是埋伏起來的螢火蟲。貼一下炮的參數英國螢火蟲坦克17磅炮坦克炮17磅炮Mk.IVMk.V性能參數口徑:76.2mm,(炮身長L/58.3)
開發年度彈種 彈頭重量 炮口初速 穿透力
1942 Mk.3T穿甲彈7.69kg 884m/秒 110mm
1943 Mk.4T被帽穿甲彈7.71kg 884m/秒 118mm
1943 Mk.8T風帽穿甲彈 7.71kg 884m/秒 140mm
1944 Mk.1T脫殼穿甲彈3.458kg 1190m/秒 195mm
因為1943年11月才開始換裝,我們還是看44年的數據。
對比一下各國的坦克:德國:4號h,基本都是1000米外螢火蟲隨意打死四號,到了1000米內,大家開始對射 虎豹,可以打死,不過打正面交換比就比較感人,因為用的饅頭的車體太弱了,M4A4的車體的正臉太弱了 不過在實戰中,因為螢火蟲坦克前面一般都有克倫威爾坦克和饅頭,所以一般都是輸出的位置,adc需要防護嗎?笑話美國:美國人的76mm長管炮沒有英國佬的好日本:日本的戰車連m4a3都打不過,更何況螢火蟲蘇聯:t34-85,基本認為可以打一換一, is2,在1000碼的範圍內用脫殼穿甲彈可以打穿,用風帽穿甲彈gg總結,螢火蟲坦克在1944年列裝後,基本上可以在1000碼的範圍內可以將同時期的坦克都可以用脫殼穿甲彈打死,不過它的防護不行,屬於輸出型的坦克
不過1944年,美帝諾曼底登陸後都擁有制空權(裝逼權)了,德軍就已經不怎麼行了,再好的坦克也比不了一顆500磅炸彈的灌頂呀。沒辦法中的辦法
德國裝甲師太勢不可擋,自己現有的坦克穿甲能力不足,反坦克炮穿甲能力夠了但又不能隨時隨地拉著跑,拉到位之後還要時間展開炮位才能開火
自己造的17磅炮很強悍,但苦於前面所說原因並不能滿足部隊需求
然後英國佬就開始了腦洞開放的改裝之路
首先動刀子的是改裝克倫威爾,給它弄上17磅炮改成A30挑戰者,然而試驗尚未完成尚未完成還不能投產,但軍隊又迫切需要這種能跟著隊伍跑的開罐刀,那怎麼辦呢
然後想到的是美國援助的謝爾曼(不是每分鐘350發的那種)
把17磅炮炮尾,后座裝置進行改裝,縮短其后座行程,然後再把原本裝在炮塔內的電台等通訊裝置都挪個地,全部移除到炮塔後部的裝甲盒內,炮塔內的彈藥架移除,並且重新設計車體彈藥架位置,增加裝填手出入艙蓋,炮塔自衛射擊孔密封,航向機槍移除,經過一系列改裝之後17磅炮終於能跟車跑了,也是很棒,然後螢火蟲就被追加到每個坦克排里去作為支援火力存在了
歪個樓,英國佬除了謝爾曼,還想到了M10狼獾坦克殲擊車
改進方法類似,把17磅炮塞進去之後還能湊合,那就湊合吧然而問題來了,改裝出來的各種坦克計劃量產達到2500輛以上,但實際上最後產量並沒有達到這個數值因為17磅炮產量不夠高也是迷醉謝爾曼如何 螢火蟲也是如何
唯一讓我覺得不一樣的是,面對護士姐姐,德國的M1謝爾曼只能束手就擒,可是螢火蟲可以撲騰一下……甚至還能反艹護士?乛?乛?螢火蟲真的是做到了車活一桿炮!
頗有輪式突擊車的風範傳記小說和二戰紀錄片中給人一種踏實,穩重的感覺。。很多當二戰老兵都給了螢火蟲很高的評價。。或許是虎式,豹式坦克給盟軍帶來的絕望太深入人心了吧。嘛,如果說虎式豹式給盟軍一種大boss的即視感,而有虎式殺手之名的螢火蟲就像希望之光。所以吶,我個人覺得螢火蟲更像盟軍士兵心理支柱。至於要說有多先進嘛。。。個人比較贊成廉價戰車的回答。呃,第一次寫回答。有什麼不妥的地方望指正。謝謝了。
英國拿來當坦克殲擊車在二線黑槍用的,wot的官方視頻,酋長戰史研究室里有講解,首先謝爾曼狹小的炮塔就牙根不適合塞17磅炮這根大屌(雖然口徑是75mm,但是炮塔內部結構噸位巨大),裝填手要把細長的17磅炮炮彈裝進菊花里需要各種找角度,避開障礙物,而且需要炮本身在一個合適的俯仰角,手邊能用的炮彈只有五發,嚴重的限制了射速,而且由於發射時候巨大的煙霧和響聲,進一步限制了射速和對目標擊中毀傷的判定,而且由於巨大的葯室,未完全燃燒的發射葯會燒光成員漏在外面所有的毛髮。由於標尺標定的原因發射高速穿甲彈時500碼外基本沒有準頭,打中與否完全隨緣
謝邀講個笑話,問:在一群英軍坦克炮手和裝填手中,快速的找到螢火蟲的答:他們都沒有除了貝雷帽能蓋住以外的位置的毛髮
螢火蟲就是m4用磅炮,沒有太大變化,還是要看數量,不然就是給虎式送人頭。
一款可以懟過動物園的廉價戰車
英雄連2裡面英國粑粑幾個蟲子吊打喵喵和喵王好嘛
你就看謝爾曼到現在還在智利服役就知道這是一個好車了。目前為止二戰坦克應該就謝爾曼和T34有服役的。
M4的一個改型而已,比M4強的就是17磅炮比美國人的76.2火炮強。
你去玩坦克世界就都知道了
其實就是一門跑,17磅炮車,裝甲在88炮面前也就跟紙糊的一樣。
和M4升級型差不多啊,要說優點,就看那門炮。偽裝成坦克的一門炮
偽裝成一輛坦克的炮而已
司登,piat,螢火蟲,哪個好看?又有哪個好用?為了打敗油紙包,能造出來就得用!
推薦閱讀:
※獨立編製的空軍相較於陸軍航空兵和海軍航空兵的優勢是什麼?
※二戰期間,蘇聯紅軍的伙食怎麼樣?
※是不是丘吉爾坑了英國和歐洲,最終導致歐洲為主導的世界體系崩潰的?
※歷史上IJN有伊551這艘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