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一些網友轉發國際歌評價山東聊城刺死辱母者事件,是否過於偏激?
壓迫的國家空洞的法律,苛捐雜稅榨窮苦;
富人無務獨逍遙。窮人的權利只是空話,受夠了護佑下的沉淪。平等需要新的法律,沒有無義務的權利,平等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
我只想問問法官,當我們碰到這種黑社會性質的暴力行為,警察愛管不管時,我們該怎麼正確的處理衝突?給老百姓指條明路吧。
並不偏激,說的很好
什麼是國際歌?那是所有被壓迫、被剝削的人都有權力歌唱的一首歌曲!
幾年前上初中歷史課,老師講到歐仁鮑狄埃創作這首歌時,帶著我們唱了,那時候我身為一個初中生,沒什麼感覺,反而覺得一個老頭兒唱這種奇怪的歌很好笑。
以後,才意識到這首歌的力量。
是什麼力量呢?
它號召人們團結!
鼓勵人們反抗!
讓思想衝破牢籠!!!
此時,此地,唱這首歌不是偏激
而是正當其時!
----------------------------------------------------------------------------------------------------------------------
謝邀。這次我不為他人發聲,下次到我的時候,誰替我發聲
確實是有些偏激。
這次的辱母殺人案,只是借著媒體把法律與道德的衝突擺在了聚光燈下,引發了輿論的廣泛關注。而這種情況並不應該是第一次發生,也不會是最後一次。因為法律與道德的困境是自有法之初就無法避免的問題。有很多文學與影視作品都集中的展現了這種困境。
假如拋去案件中複雜的倫理關係,只考慮A侮辱B的母親,B殺了A,確實法官的判決具有一定的道理。而為何公眾情緒如此激動,就是因為我們不是死板的法律,我們有道德,有人性,會因為情感而衝動。
法律是死的,而人是活的。一個案件發生之時有很多具體的要素需要我們去考量,而無論再周全的法律,都無法預見到所有要素,也不可能讓每一方都滿意。實際上,法律保護的是大多數人的利益,適用的是大部分的情況,是普世的「公平與正義」。我們不能因為一個案件的判決,而反對新中國以來的立法,也正是因為這些制度,才讓我們生活在一個安定、和平的社會中。
這次的案件,反映出的是法律在某些具體情況下的「不通情理」,身為法治社會下的公民,我們應該思考的是怎樣推動法律的完善,讓更多的人得到公正的審判,而不是諷刺整個社會的法律體系,這才是人的精神的最寶貴之處,也是我們所能做到的最有意義的事情。
反正,我不懂什麼法。我只知道,我連自己家人都保護不了,還算個爺們么。
國際歌是黨歌呃,不能唱嗎?
難道黨歌是反書?
我們當中出了一個共產黨?今天黑社會暴力催收不違法,明天黑社會逼你借錢也沒人管了,後天黑社會搶你妻女賣淫也沒人敢言了。
呵呵,你是沒見過更偏激的。也別說沒有,比你想得要多。真正被生活催逼到引刀成一快的,誰tm還有閑心在這答題。
我記得有句話大概是:當社會把你逼到無路可走了,其實還有一條路在你後面,那就是犯罪,有時候走這條路並不錯。
謝邀,不是!
有一部分可能是偏激的,有一部分可能是亢奮的。
池子里的魚是掀不起大浪的。確定適用?明明是富人和黑社會的鬥爭好吧?能借幾千萬的?窮人?
於歡一刀刺破的是小城市的生存困局,每個小縣城都存在這樣的困局,警察、商人、官員、平民、黑社會都是這個圈子中的一員,辱母案、辱妻案、辱父案、辱子案每天都在發生。
我就來自於一個小城鎮,家裡人早年就開始經商,小城鎮的這幾種角色都在我的關係圈存在著,然而,我們都沒辦法在這個關係網中如魚得水,讓自己活的平安自如,災禍來了擋也擋不住,脫也脫不開身。我也想不出解決小城困局的方法,甚至連躲避的方法都沒有……在這個圈子裡,我們都是弱勢群體。
實際上,多年的記者經驗告訴我,現實生活中,每一個事,每一個人都不是絕對乾淨的。比起現實,電視劇的劇本永遠都顯得太膚淺。
太偏激了,你一定是犯了短暫性急性精神病
當你知道你受了那麼多年的教育,知禮曉法,卻對於這些噁心卑鄙的人沒有一點辦法時。 除了犯法,我想不到其他解決辦法。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南方周末的報道《刺死辱母者》一文?
※小紅書賣的東西質量怎麼樣?
※如何看待「男子在銀行不停存取10元 三天辦450多筆被拘」一事?
※香港有哪些比較中肯的新聞網站?
※香港新聞算是國內新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