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待 2016 里約奧運會孫楊未能衛冕男子 400 米自由泳金牌?


一個年年幾門功課都考第一的學生,前段時間疏於學習荒廢了一段時間學業,考前突擊,第一門考試微弱的差距考了個第二。一些人就在旁邊說,我老早就知道他要血崩了,平時那麼跳,早就看不慣了,他要是一直老老實實地學,怎麼會這樣?

你們看誰可惡?


…今天一早醒來,再看這個問題,覺得自己突然開竅了。

張珺張饒克兩位備受肯定的張某基本觀點是一致的,簡單來說就是孫楊自己太不努力,總是各種花樣作死,浪費天賦,最後輸掉比賽。在論證過程中,又驚人一致地基本靠寫孫楊這些年出過的事,這些年成績的退步,以及自己的各種先知先覺,反感痛恨。

想要分析輸掉比賽的主要因素,絕對不是靠著對某一個變數的重重論據堆疊達成的。而兩位的論證方式恰恰就是針對這些年孫楊出過的事大書特書,對年齡,傷病這些因素或絕口不提,或一句輕飄帶過。

因素一,年齡。我喜愛的回答答主對張珺的反駁已經很清楚了,忽略孫楊與霍頓的年齡差別談成績高低,忽略自己設置的兩人起點談進步大小,實在令人瞠目結舌。嗯,這就是法制晚報的記者。按照TA談進步大小的邏輯,我是否可以這麼說博爾特:跑出9.58秒後,在黃金年齡居然沒有一直進步,都是因為他太不努力了,要是好好努力,不浪費自己的天賦,說不定每年刷N次世界紀錄呢。2009年博爾特不過23歲,天賦公認堪稱外星人,後續私生活事件不斷(比孫楊這些多的不知道哪裡去了),按您的邏輯,我那麼說真是很有道理啊。當年的世界紀錄根本就不是什麼人類極限,孫楊能在五年內維持在這個水平附近甚至不斷破啊破的(也許您目睹孫楊吃了什麼長生不老葯?)。(本段類比略有誇張)

因素二,傷病。在原回答里我已經擺明了。不知道對游泳事業無比了解的二位為何忽略了這一對運動員尤其是中後期發展造成極大影響的因素呢。

因素三,運動周期與小將崛起。在這裡想插一句博帥,個人覺得博帥在世錦賽上的連續衛冕,特別是去年世錦賽在狀態不佳的情況下仍拿到了三項冠軍,部分是因為有足夠實力動搖他統治地位的小將始終沒有出現。當然,他的好成績與他刻苦的訓練和超人的天賦也很有關係(我不覺得刻苦訓練與傳出的私生活事件有很大的矛盾)。

因素四,張饒克說的那一大段「作死」行為。在我看來,無證駕駛事件是他本人的鍋,其餘的大多數事情都值得商榷。

其中的禁藥事件絕對不是孫楊個人作死的行為。查相關責任人,沒有及時根據禁藥單更換藥物說成醫療團隊的重大失誤還差不多。

談戀愛這種私生活問題,我也持保留意見,在這樣的年紀有這方面的需求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總不能讓孫楊每天除了在泳池裡泡著就是在屋裡敲木魚吧。

至於參加娛樂節目,人氣越高,體育明星的色彩越強,受邀參加的節目越多,那不是很正常的事情么,況且總共加起來也沒多少啊另外和教練的關係問題,我不覺得這是我們旁觀者幾句話看幾眼新聞消息就能弄清楚的事,對訓練造成的影響應當兩位共同承擔,況且如某答主所說教練朱的處理方式確實非常奇葩,沒必要全扯到孫楊自己作死上去。

換句話說,不僅僅看到這些事件,更要看到事件背後的原因,孫楊和教練和體制可能存在的種種矛盾,以及這種矛盾背後的因素,看當時的情況下孫楊做的是否合情合理,而不是簡單一句作死或孫楊不努力來帶過(或者說,這是你們文中試圖引導都方向)。

兩位答主為代表的某些人,忽略或大大淡化因素一二三及其餘可能的因素,專註於因素四不能自拔,莫名地堅信因素四克服了就能彌補掉一二三的缺憾,且對因素三進行簡單化傾向化處理,其中用心實在令人細思極恐。

最後想說兩點,純粹是個人感慨,和本題也許並無多大關係,也請莫對號入座:

1.不一樣的意見不一定是獨立思考的結果,可能只是為了顯示自己的獨特美妙屬性罷了。質疑的聲音不一定是為了誰好,可能只是別有用心罷了。看似專業可靠的私人小道消息最好別信,也許只是不靠譜編造罷了。

2.張珺在被揭穿很多問題後,試圖把視線移到自己曾經對比賽結果預測的精準上,并力圖用孫楊的比賽結果見真章。我不覺得後續200、1500米孫楊是否奪冠,是否接近倫敦奧運成績,甚至是否拿到獎牌,可以成為檢驗孫楊是否努力,我們這些回答哪一個更切合真實狀況的標準。事實上我們只能根據手頭不完整的資料和個人分析問題的一套邏輯,嘗試著描繪事件種種可能的角度。而綜合上述因素與背後的情理,我想說,孫楊做得不完美,但已經很好,他已經在接近最大程度上維持了他的運動水準,延長著高水平的運動生涯。我可以提出「不成熟的小建議」以供後來者參考,但我覺得自己不應該也沒有資格指責,更不要說狹隘片面地攻擊。………………………………………………………………………

原答案:首先,強烈贊同並補充 @蜻信 的答案,以及對張珺、張饒克的回答表達質疑。

張珺忽略年齡這一客觀條件,大談進步幅度,以及忽略同場競爭選手對孫楊成績可能的影響,這兩點蜻信已經說得超級好了。

其次想要補充一下疾病因素。孫楊自2008年後心臟就一直有問題,在天天向上里有過表述(原諒我對這個節目記憶比較深刻):

「不是特別特別疲勞,不至於就是讓我躺下的那一種的話,就是說正常的話,還是可以維護。有幾次比完賽,我就特別累,就昏倒在池邊。就2009年當時全運會的時候,1500米遊玩,當時就頒獎前,躺在後台就吸氧。」

據相關採訪看似乎至少有頻發早搏與心律失常的問題,這都不是小病(本人曾經深受困擾),兩位答主至少姿態上都是對孫楊頗有了解與研究的,不知道兩位答主為何忽略了內在的傷病困擾因素把鍋大都扣在那幾件場外的事上(莫非是未卜先知的神奇本領再現江湖?領教了)。對了,此外還有2016年初的右腳第5跖骨骨折事件,以及往前追溯的2014年雙腳大拇指甲溝炎手術等等……

「早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之前,醫生就針對其病情考慮過進行手術根治。但由於術後傷口長時間不能沾水,會影響奧運備戰,孫楊一直採取保守治療。直到2013年底,孫楊兩腳的大拇指發生了嚴重病變,手術不能再等了。」(原文地址孫楊不為人知傷痛:傷病用藥謹慎防興奮劑 體重負擔)

搬一條孫楊今年3月的微博,嗯,冷暖自知,感觸越來越深了……

「報道寫的這麼好,連我自己都信了。世界上最好的,專門針對游泳運動員的理療和體能訓練團隊在哪裡?還有特意前往澳洲的中方醫療專家組你們人呢?報道都出來一個月了我怎麼還沒看到?算了,還是好好游泳,做好自己吧!天道酬勤、冷暖自知……」

另外關於張饒克說的賽後哭博同情。忍不住吐槽,在貴記者的視角里,哭一場是博同情,不知道萬一笑了是不是作死後還沒心沒肺。按理說貴記者對孫楊應該很了解吧,居然連他愛哭(不管輸贏都是)的習慣都不知道……只能說孫楊怎麼做都是錯啊。

………………………………………………………………………………………………

感謝大家的支持,附贈上我在張珺某回答下的一個評論,也是我對這一系列問題的想法。

「您懷疑,這沒有問題,但個人認為您的懷疑沒有可能得到合理的證明,同時我想,在懷疑的過程中單拎出這一「可控部分」中所謂「最能改進的因素」,不管其他因素的影響,不考慮這一因素背後深層的情理,這種傾向性是我看後覺得不太舒服的。那些場外破事,全是孫楊的鍋的似乎還是無證駕駛。沒有這件事所能彌補的後果,當真能抵消掉其他的N多不可控+內在因素?

最後我有幾個疑問,無對號入座之意,也許可供大家討論。

對待孫楊場外的某件或某幾件事,我們的態度應當是提出一點不成熟的小建議,還是以高高在上的態度加以指責抨擊?

在不可控因素中的那一點不完美,是否可以成為大篇指摘的理由?是否可以因此抹殺孫楊在絕大部分時間上的努力訓練?

兢兢業業訓練之外被大肆報道的幾件事情,是否被種種因素過分放大過分強調?是否可以被扣上不認真系統訓練、浪費天賦的帽子?

匆匆打字,或許有詞不達意之處,還望見諒 &>-&<。」


推薦閱讀:

有哪些適合 6 歲左右男孩的運動或健身計劃?
羽毛球女單發球為什麼不採用反手發球?
姚明都退役了,為什麼虎撲,新浪等網站的首頁還保留火箭隊專欄?
為什麼現在感覺各國家隊的球星越來越少了?
如何從外型上分辨一個運動員有沒有服用禁藥?

TAG:體育 | 孫楊游泳運動員 | 中國體育 | 2016年里約熱內盧奧林匹克運動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