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用來衡量 0~3 歲嬰幼兒發育狀況的指標,是家長應該注意的?
剛好要考兒科了,答案來一發
體重:出生後3個月末時約為出生體重的2倍,12個月約為出生時的3倍。平均每年增長2~3kg
演算法: 1~6月:體重(kg)=出生體重+月齡×0.77~12月:體重(kg)=6+月齡×0.25
2歲到青春前期:體重(kg)=年齡×2+7或8身高:前3個月增長11~13cm,1歲時身長約75cm,2歲時約為85cm。平均每年增長5~7cm。
演算法:2~12歲身高:身高(cm)=年齡(歲)×7+77
頭圍:出生時平均33~34cm,1歲時約為46cm,2歲時約為48cm。頭圍過小提示腦發育不良,頭圍過大提示腦積水、腦腫瘤的可能。
胸圍:出生時約為32cm,1歲時約等於頭圍,1歲以後發育超過頭圍。
骨骼:前囟1~1.5歲閉合,最遲不超過2歲。早閉提示腦發育不良,遲閉提示佝僂病或甲狀腺功能減退。1歲時脊柱3個生理彎曲都出現。
牙齒:4~10個月乳牙萌出,2~2.5歲出齊。
感知的發育省略了,手機碼字怎一個累字~
運動:
大運動:3月轉頭,4月可由仰卧位翻身到側卧位,4~5月可靠物坐,5~7月可仰俯為位交換,8月能坐穩,9~10月跪爬,11月能獨站片刻,15月能獨自走穩,2歲時能並足跳,2歲半夢獨足跳1~2次,3歲能雙足交替走下樓梯。
精細運動:2~4月握物,5抓,7換手,9、10對指,1歲亂畫,2歲摺紙,3歲搭橋。
語言:3~4月咿呀發音,7~8月能發「爸爸媽媽」。6月能聽懂自己的名字,9月能理解簡單辭彙,如「再見」;10月能有意識叫「爸爸媽媽」。1歲會說單詞,如「再見」,18個月能用15~20個字並指認、說出家庭主要成員的稱謂,2歲能說2~3個字構成的短句,3歲會說短歌謠,4歲能講述簡單的故事情節。
哈哈哈哈哈,主要的終於碼完了。作為父母要時刻關注孩子的生長發育,可以定期帶孩子到兒童醫院的兒保科去檢查生長發育情況。有異常現象千萬不要忽略了,這一忽略可就是孩子的一生。希望祖國的花骨朵兒們都能健健康康的長大(*^.^*) 。
手動碼,請狂贊!!!!
————————————————————————————————————————————————————
生理的生長發育父母容易觀察,孩子的心理成長也不容忽視,畢竟除了基因,這便是下一個決定他未來的因素。推薦父母准父母去google一下主要是
弗洛伊德的性心理發展理論艾瑞克森的心裡社會發展理論謝謝點贊,么么噠~
但是畢竟答主還是一枚學生黨,許多問題無法回答,更無法給出專業的看法,建議大家去兒童醫院兒童保健科。醫患矛盾雖然在媒體的炒作下非常尖銳,不過還是希望大家相信醫生。如果醫生很忙,您也別急著上火,咱花了錢看病的就耐心地問孩子狀況,實在有不像話的,請記住走醫院投訴這條道路。^_^謝邀。 我相信一定有專業的醫師會貼各種量表。
我來說說作為家長角度的觀察和對應的家庭練習吧。 首先是大運動,除了常見翻,爬,坐,走,立,跑,跳(雙腳)有沒有基本符合發育進展外,早期嬰兒哭泣時候是不是會打挺,手握拳張開否,頂足尖部是不是直角等。有個小誤區,坐不是大人把孩子拗成坐姿孩子坐住,而是孩子自己可以從躺或者卧姿勢撐起轉成坐,一般都和爬差不多同時學會。 等孩子會走路了,家長需要觀察他/她有沒有內外八,有沒有掂腳走路。 如果孩子在大運動方面有欠缺,除了醫院的康復之外,在家也可以輔助訓練。例如在地上鋪軟墊子和枕頭讓孩子走路跳躍,例如用床墊斜靠牆上讓孩子爬,再例如簡單的平衡木。其次,精細運動。常見考察精細運動的有畫畫(塗色,描紅,走迷宮等),串珠(手眼協調),積木,剪紙。而在早期,搶勺子自己吃飯,脫襪子扯衣服什麼的都是一種鍛煉。
精細運動在家也很好練習,孩子一般都喜歡各種精細類的遊戲。認知
認知能力上有所欠缺的話,應該是很明顯的。醫生的量表主要測試是孩子通過自己認知能力後學習到的認知量。但是有些東西如果家長不引導,孩子自然就不知道,或者後習得。三歲左右又是抽象概念引入的時候。所以這塊我覺得家長的責任還是比較大的。認知塊家庭練習就是多看多玩多走走,多讓孩子接觸各種刺激。語言
開口早晚啊,說不說句子啊這些醫生都會有記錄的。我來說說,發音的問題。很多人都覺得無所謂,我回國後接觸的三歲,四歲孩子字正腔圓的極少,非常少。很多都在發音上有問題。例如平翹不分,例如r,L音發不好。作為大人我們應該都有經驗,發音這問題一部分等大了可以自糾,但是也有一部分人矯正不過來,學習外語時候也會有很大的發音困難。國內醫院提供發音矯正的比較少,家長可以在家幫助孩子做口腔肌肉的練習,幫助糾正發音。(請善用神奇的Google)其他:牙,牙出齊了一年看一次牙醫。一歲後應該已經養成每天刷牙的習慣。補充:有人質疑一歲刷牙的事,那就再補充說明下好了,乳牙萌出後,就該刷,用手指牙刷,家長幫忙刷,一歲後我家都是娃自己刷,家長接著再刷一次。牙膏要這麼選:如果日常使用的VD不含氟,可以選用一般的含氟的兒童牙膏。如果VD含氟,選用不含氟的兒童牙膏。窩溝封閉有的家長三歲會做,我們諮詢過牙醫後決定換牙後再做。三歲應該每年一次眼科.。防晒很重要!防晒霜加防晒帽!夏季過後如果有斑點去看皮膚科。想到再補充1月:俯卧時嘗試著要抬起頭來
2月:扶坐時間歇地勉強抬頭(2月的寶寶最好避免長時間坐立)3月:俯卧時以肘支撐前半身達數分鐘4月:扶著兩手或髖部時能坐,但腰呈弧形,能抬頭5月:靠墊坐或靠在媽媽身上時能直腰,會抓住玩具6月:扶著兩個前臂時可以站得很直,拉手能坐起7月:能獨坐片刻8月:可用上肢拖著身體爬9月:扶著欄杆能站立,能獨立坐穩10月:牽著一個手會走,推著推車能走幾步
11月:拉著支撐物自己坐起來,牽著一隻手會走12月:嬰兒可以平穩的站立數秒鐘、並開始學著走路13月:多能獨走15月:會蹲著玩18月:可以拉著玩具車或抱著球跑著走,會爬小梯子2歲:能跑,但起步及停步慢,可以獨腳向前跳1~3步4歲半:能快跑,伴有兩臂的協調擺動。寶寶動作發育影響學習能力
幼兒說,動作的發育與兒童的學習能力關係十分密切,閱讀、書寫、繪畫、音樂、舞蹈、體育等無不與運動密切相關。也就是說,兒童運動發育的不好,對孩子一生的學習、生活、就業都至關重要。運動並不是孤立的能力,正常孩子的運動發育,一般說來應該與感知、認知的發育同步進行。
動作發育滯後的危害
從動作的發育程度可以看出孩子的神經發育狀況,即如果寶寶動作發育滯後,有可能是神經發育異常。這也可驗證為何學習困難的孩子,在該學會寫字的年紀,卻寫出歪歪扭扭不能讓人滿意的字;以及為何不能完成屬於他年齡的簡單的運動,甚至有些學習困難的孩子平衡感也不好,時常摔跤。
就我個人經歷來說 絕對是牙齒和眼睛……
我媽不懂相關事宜,結果嫌棄我煩,給我睡覺時塞話梅啥的。後面整牙挺痛苦的!最坑的是她以為所有的牙齒都是小時候可以換掉的……其實大牙要好好保護!眼睛也是成長過程中她沒留意,結果——四眼天雞!所以寶寶開始長牙齒,和做出眼睛不舒服的時候請不要大意。並且請一直留意這兩樣,直到寶寶長大能自己控制。這兩樣伴隨終身!
還有就是儘可能和寶寶說話,有條理那種讓寶寶適應說話語言邏輯順序……培養寶寶的閱讀適應!
兒童的發育通常是指各個器官系統功能的成熟。與生長一起構成兒童成長過程中兩個不可分割的方面。生長通常比較好評估,可以通過體重、身長、坐高、頭圍、胸圍等具體值來評價,稱為量變。而功能的獲得或稱為質變,評估起來相對複雜一些。嬰幼兒的發育通常有以下幾方面:大運動、精細運動、言語功能和社會交往功能。大運動即指抬頭、翻身、坐、站、走等以身體移動為目的的運動;精細運動則主要是手功能的表現,如抓物,捏拿小的物品等;言語功能大家都明白;社會交往功能簡單講就是寶寶與外界環境互動的能力,與物、與人之間的交流互動。隨著年齡的增長,功能獲得逐漸增多和複雜。特定的年齡可以獲得某種特定的功能,稱為發育的里程碑。如4個月,大運動的里程碑是獨立豎頭,足月兒4月齡豎抱時頭不會再東搖西晃了。如果在相應年齡沒有獲得應有的功能,則要警惕了。這些發育的里程碑家長可以在兒保的生長圖上看到。一但懷疑有落後,應到專門的機構進行全面的評估,以便發現問題及時干預。
去看網易公開課上的明尼蘇達州教育中心公開課嬰兒發展歷程杯吧,這個是明尼蘇州教育中心面向新手父母的一個視頻,裡面很詳細得介紹了0到3歲幼兒各個方面的發展常模,對一般寶寶家長來說就很充分了。最後,再讓我感嘆一下看看人家的教育局,科科。
有7個信號會提醒寶寶發育出了問題,爸爸媽媽們一定要注意哦~
聽力損傷出生後3~7天的新生兒在住院期間進行新生兒聽力篩查,未能通過篩查的寶寶,在1個月或42天複查;複查未通過的寶寶,在3個月大時到兒童醫院的兒童聽力診斷中心進行詳細檢查,確診聽力是否有損傷。有損傷的寶寶,則要及時干預治療和康復。治療的最佳時間:2歲以前
弱視斜視醫生建議寶寶在10~12月內進行一次視力篩查,這樣可以及早發現弱視、斜視等,以便及早矯正。未能通過篩查的寶寶,將每隔三個月進行一次複查。如果在2歲時視力發育仍然不正常,醫生則會根據情況給予治療方案。如果寶寶是早產兒、出生評分低或者父母患高度近視,第一次視力篩查,應該安排在寶寶4~6個月。矯治的最佳時間:3歲以前語言遲緩大多數寶寶從1歲左右開始有意識地說話,到了2歲,大多數寶寶會說許多詞語,或一些簡單的短語。如果寶寶到了2歲半還不能說出一個完整的詞,比如媽媽、爸爸等簡單的詞,那就要特別警惕,這是不是語遲的表現。治療的最佳時間:2歲半乳齒反頜牙齒反頜,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兜齒」。如果寶寶的乳牙反頜不矯正,半數以上將可能發展為恆前牙反頜。但是乳牙反頜矯正後,恆牙再發生反頜的可能性就會大大減少。如果父母有牙齒反頜的情況,建議在寶寶體檢時諮詢保健醫生,或者定期帶寶寶去兒童口腔科做一次口腔檢查,這樣就能及時、及早發現寶寶的口腔問題。矯正的最佳時間:3~5歲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先天性髖關節脫位,通常與遺傳有關。有些寶寶能在出生後2周內發現,有些則可能在寶寶學爬或走時才被發現。它的特徵是:寶寶髖關節脫位的那條腿後側臀下的皮膚褶皺比正常的那條腿多一些,寶寶學爬時總是坐著爬,寶寶走路時一瘸一拐,總摔倒。醫生會在定期體檢時注意每個寶寶有沒有這方面的異常,父母也可注意一些。治療的最佳時間:2歲以下O型腿寶寶的O型腿分為病理性和生理性,通常生理性O型腿不需要治療,在寶寶2歲左右會自然變好。但如果寶寶仰卧,父母用雙手輕輕拉直寶寶雙腿,向中間靠攏。如果寶寶的兩腿靠攏時,雙側膝關節和踝關節之間是不併攏的,有超過15厘米的間隙,寶寶可能出現病理性O型腿。治療的最佳時間:3歲前語言表達障礙通常表現為說話時語言的速度、節奏與流暢異常,俗稱「結巴」,通常會在2~4歲發生,多數寶寶會自然變好,因為這時的口吃通常是語言發育過程中階段性的口吃。預防最佳時間:2~5歲
更多母嬰原創好文盡在 父母網(fumu_com)我有兩個小孩,也參加過各種早教,第一個孩子的時候很關注各種硬性指標,生了第二個心態就好很多,其實沒有什麼也別能夠說明一個孩子達標與否的指標,假如他能領會你的意思,能讓你明白他的意思,就中等偏上了
我是食品營養與檢測教育的,也考過了三級營養師……家住農村,鄰居有三個小嬰兒,分別是十個月(男),九個月(女),八個半月(男)!因為父母都有記住身高體重,就都放在八個半月來比較。得出的結論就是遺傳因素影響很大,後天哺乳也很重要,兩個小男孩父母較高的也長得比較高些,男女嬰放在一起比較的話,家庭條件比較好的(都是母乳餵養)身高要高些。不要以為孩子的身高體重等常規型指標符合就認為很健康……最高的小男孩,我給他量了一些指標,在範圍內(請相信本人很專業),其母親說他近期老是生病,我建議她去查一下微量元素和血常規,最後查出貧血,75,正常110……村裡診所建議打B12 ,我建議先不要打,嬰幼兒貧血一般分兩種,缺鐵性和巨幼紅細胞貧血,後者才需要B12,後來去了正規兒童醫院檢查,缺鐵性貧血!因為嬰兒貧血會導致免疫力降低和智力發育遲緩,而且他相對來說比較嚴重,所以最後採取葯補的方法!小女嬰相對來說比較瘦小,身高體重都不符合常規,可是那小丫頭就是很有精氣神,九個月了從沒吃過葯,個人也覺得有些奇怪,她母親心臟有些問題,懷孕期間也沒有攝取充足的營養導致這個小姑娘生下來就偏小,不過還好很健康。啰嗦了這麼多就是想說有時候符合常規並不代表很健康,而且家長很容易忽略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的缺乏,特別是母乳餵養,這些東西本身都不易被母體吸收,更何況再保留下來。
那些指標可以參考,但不是絕對,每個孩子都存在著個體差異性。
去醫院做發育評估,護士有一張比照不同階段嬰兒能力評估的表,分為四個維度。孩子到了某個階段,就表明可以教育掌握那階段的技能。
建議看一下教育部出版的《3-6歲兒童發展指南》,這個也很適合家長們看,裡面有關於五大領域的發展和教育建議,那些要求就是要注意的地方
兒童多動症和智力發育遲緩的專家
作為我更多的會注意精細動作和發音方面,精細動作主要是手部,繪畫啊剪紙啊用筷子這種,特彆強調用筷子不要用練習筷,時間久了孩子會產生依賴,就不習慣用普通筷子了。發音就不用說啦,我見過大班了孩子還nl不分,說話含混不清的,有部分原因是因為家裡老人有口音,帶的孩子也有口音,所以更多時候還是爸爸媽媽親自陪孩子比較好,這樣你會發現更多的問題。
我家寶寶現在2歲4個月,我覺得也無所謂衡量的標準。吃的進,睡得的,好玩的開,少生病,會表達。還有一些基本的身高體重正常就行。 但是他現在脾氣很壞,特別擰巴,高興的時候說什麼都好,不高興了就喜歡丟東西。發愁,不知所措。
格賽爾量表
身高體重,大運動及精細動作,語言,視力及牙。
推薦閱讀:
※孩子要怎麼面對直升機父母 (Helicopter Parents)?
※如果你全力教一個孩子,你會怎樣安排課程和教學順序?
※有一兒一女倆孩子是什麼體驗?
※能和孩子一起完成的比較特殊且有意義的事情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