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這篇文章所表現出來的「小米文化」?

描述:

《連線》封面文章解密小米如何成功 稱「是時候山寨中國了」

裡面提到雷軍受過喬布斯極大的影響,將小米與蘋果做了對比,並且小米的目標是最終幫助中國製造擺脫低質量和山寨的形象。文章中還提到了另一個國產品牌「一加」建立社區的做法,小米表示一加可能參考了他們的書《參與感》,並且指出現在中國的手機商都希望複製小米的模式,但是有些方面不是招幾個人就能解決的,這其中有雷軍所倡導的文化很關鍵。


簡單談談吧。一個公司最終的結果是由公司的文化決定的,所以我跟一些朋友講很多公司想學小米,但很少有成功的。這個可以說是基因決定的吧。

你不是雷總,你的文化不同,公司的行為方式也會不同,你的導向不同.....所以我們在內部經常講,不要總是看別人,不要被他人影響。要有自己的信念。

至於文章裡面提到小米員工說的OnePlus在海外做社區可能是參考了《參與感》一書。這個有點牽強:)其實這個也是基因和文化決定的。

我們十年前(2005年)在美國市場做DVD,就是從社區開始,跟用戶互動,一起打造品牌。結果是用戶對品牌有很強的擁有感。

這些不是刻意為之。當初的出發點很簡單,一個新的品牌出來,發現很多熱心用戶給我們提意見,我們覺得受寵若驚,很自然的就跟用戶交流起來,聽取他們的意見,不斷改進產品。通過5年的時間,我們的產品在高端碟機市場成為用戶的首選。

所以後來做一加手機時,手機是一個天生的強互動性的產品,很自然的就從社區著手,跟全球的這些極客互動,僅僅一年多的時間就匯聚了一群非常熱心的粉絲。算是水到渠成吧。

但我們離成功還有很長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我們更多的關心自己內部還有哪些問題需要改進,用戶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別人的路是什麼不是我們關注的重點。

當然不可否認小米給中國的手機市場帶來了一番新的景象哈哈


謝邀。

看了下那篇文章,也許是出於對文字的敏感,一開頭就發現了兩處翻譯上的問題。

當然,這不是翻譯水準的問題,而僅僅是態度問題,因為發稿前哪怕只讀一遍,也應該能發現問題。類似這樣的小漏洞文中還有一些,但因為不是重點,就略過。

關於文中所表現的「小米文化」,我認為說的略微不夠清晰,大部分都是數據的堆砌,而數據背後的邏輯和內核,並沒有過多涉及。

其實對於「小米文化」,我比較認同《互聯網+小米案例版》上的一段文字,這書正好手邊有,拉上我家艾斯亮個相,如下圖

其實這不僅僅是「小米文化」,而且適用於當今大部分的產品和企業,只不過小米做的更出色一些。

小米的文化,很大程度上,就是產品型社群的理念,在當今互聯網時代,以小米為代表的產品型社群的思維模式,主要分為兩點:

1,功能成為標配,情感成為強需

隨著互聯網時代,科技的快速更新與進步,產品的生命周期越來越短,消費者對情感體驗的需求超過了對功能體驗的需求,因此,功能不再是產品的王牌和殺手鐧,而應該是產品所賦予的情感體驗和審美。

類似的觀點,在《奇點臨近》和《失控》中也有提出:

「技術是有生命的,技術進步一開始可能很慢,但是過了拐點之後,技術會加速進步。」

過去產品更新是正態分布曲線,產品生命周期長,而現在,用戶只有兩類人,試用者和其他人,產品沒有漫長的生命周期,迅速引爆市場,到達巔峰,又迅速退出市場。

事實上,很多人購買手機,無論是小米、蘋果、三星還是一加,配置和功能都不再是唯一的參考標準,更多的是為產品的設計與體驗帶來的心動感買單。

產品= 功能 X 情感 功能是1,是基礎和標配,情感是倍數。

2,個人異端化,組織社群化

當個人走向異端化,才可能吸引追隨者,從而形成組織的社群化。這方面雷軍做的十分優秀,大家叫他雷布斯,雖是戲謔的成分,但仍然不失為一種崇拜的認可。

事實上,雷軍的理念,很大程度上就是小米文化的外在體現,在創辦小米前的三年,雷軍是超級天使投資人,他曾在不同場合闡述過下面的理念:

1)人慾即天理,更現實的人生觀。

要接地氣的創業,不要一上來就放眼全人類,反而做不好事情。

從一個點出發,把一件事做好,再去做別的事情,比如小米手機,就是先把手機做好,然後通過社群的建立和龐大,轉向別的產品和領域。

2)順勢而為,不要做逆天的事情。

如果颱風來了,你站在颱風口,就算是一頭豬都會被吹起來。

3)顛覆創新,用互聯網精神重新思考。

雷軍:其實好公司不需要營銷,好產品就是最大的營銷。

4)專註,少就是多。

小米七字決:專註,極致,口碑,快。

不管是米粉還是米黑,都不得不承認,小米是社群運營非常成功的公司,而文中提到的一加,也是一家特點鮮明的,社群運營十分成功的企業。

文中提到,小米的李明先生在接受媒體採訪談及小米社區時,被媒體問及如何看待一加也在經營自己的社區?

李明先生回應說:「他們在有些做法上可能參考了我們的書《參與感》。中國的手機上都希望複製小米的模式,但是有些方面不是你招幾個人就能解決的。」

從站在為自家產品發言的角度,李明先生的說辭可以理解,不過未夠恰當。

雷軍能得到國際頂級雜誌的封面報道,是中國品牌的驕傲,是一件值得恭賀的事情。但是用打壓其他廠商的說辭來彰顯自己的牛逼,未必失了格調。

過去作為出版行業的一員,經常負責策劃互聯網類的書籍,事實上《參與感》是2014年8月出版的,而那個時候,一加已經是歐美極客圈中十分有影響力的社區,而且早在十年前,一加的創始人劉作虎就在歐美做藍光DVD時通過社區跟用戶互動,取得了一定成功。

而且,像一加這樣已經有一定規模的公司,必然有著自身的一套運營機制和內部架構,也不太可能把這些依託在一本書籍上,好比把城堡建在流沙上,未免太兒戲了些。

就目前而言,兩個品牌在國內國外都有自己的市場,一加在國際市場的美譽度還是不錯的,很多國內品牌在海外營銷也常常掛靠一加來提升自己的品牌影響力。其實這樣挺好的,畢竟有更多的國產品牌能夠走向國際,可以一起改變「Made in China」的形象。

但這個目標實現的關鍵在於各個廠商能夠一起認真做好產品,而不是惡意營銷相互輕蔑。

因為王道從來不是這樣的。


文化是品牌價值觀,理念與行為所體現出來的產物,目前小米在國內更多凸顯出來的還是以性價比,爆款,安卓機皇,耍猴等關鍵字,這些元素在很大程度上給小米所要塑造的文化是有一點背離的,雖然小米的內功在不斷通過產品,技術研發,營銷等環節的創新與追求極致,從文章中,也能夠透露出小米想要表達的意思,但目前我並未看到小米的這種文化氣息


總體來看小米文化符合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一起邁向共產主義吧。(用著小米加步槍,喝著小米粥)

小米文化始終代表中國先進互聯網公司生產力的發展需求。

小米文化始終代表中國智能家居產品先進文化的方向。

小米文化始終代表中國廣大年輕人的根本利益。

下面是詳細解釋:

1.小米採取的這種互聯網直銷模式直接推動了中國電商行業的發展,徹底改變了傳統購買手機的方式和途徑,有利於擴大市場競爭,打破原有的中華酷聯,藍綠廠的舊格局,以更廉價的售價,為發展中國家人民帶來了更高品質的生活,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了重要貢獻。

2.泱泱大國,我們錯過了兩次工業革命,造成了近代以來屈辱的歷史,中國製造在這個曾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不僅是廉價的標誌,也是劣質的代名詞。中國的手機製造業,手機rom設計業在小米成立之前都還是一片荒漠,長期以來中華酷聯為首的手機製造商和運營商相互勾結,採取充話費送手機的低級模式,不斷禪食著中國人的智商和審美,他們沒有kpi壓力,反正你要買手機沒錢買蘋果三星索尼等品牌就只能買我的,系統卡慢丑也只能默默忍受。小米成功抓住了中國互聯網浪潮的契機,雷軍人到中年帶領團隊從珠海殺來北京,小米誕生了,一出生就被冠上了一種古老的營銷模式-飢餓營銷。直到今天我依然相信小米只是初期代工廠的產能有限而導致的結果,並不是小米刻意主觀製造的。

3.空氣凈化器,凈水器,智能路由器,家庭監控系統,互聯網電視,甚至平衡車,智能手環。這些原本屬於西方發達國家家庭才能享用的產品,在小米做之前我也早有耳聞,無奈昂貴的的售價和小眾的市場總讓人望而卻步。就像70年代中國研製核武器,核潛艇,儘管技術還是落後於美國等發達國家,但是在戰略上解決了有無的重要問題。小米的這些智能周邊產品也許還有很多的不足,但是至少解決了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把這些智能高品質家居用品拉得離普通百姓更近了,也許我們現在不會購買,但是原本迷糊的概念在心中清晰了,明朗了。

小米的很多產品都冠以年輕人的第一部xxx的宣傳語,看多了未免覺得屌絲味濃厚。但正是從小米開始,中國的智能手機製造商們開始關注年輕學生,年輕人這個群體,最近還有關心老年人這個群體的廠商,對特定人群的關心在小米看來非常重要,在這之前的產品年齡定位模糊,所謂老人手機也只是單純的看中幾個點,山寨品牌居多讓人眼花繚亂。原本家裡的客廳多是長輩的天下,一成不變的電視節目讓人對電視這個東西逐漸無愛,我家在13年買了一台大法的液晶電視(當時爸媽並不願意做小米電視的小白鼠),大法無疑擁有頂級的圖像處理引擎,頂級的屏幕,但是那個交互界面只能用醜陋來形容,買回來後互聯網功能基本沒用,還是執行者傳統電視的職能,小米去年的次世代新品發布會(名字確實浮誇),把60寸4k殺入了5000價位,對時代脈搏的掌握是小米最擅長的,現代都市的快節奏生活使得我們待在客廳的時間越來越少,頂級畫質,屏幕的電視逐漸變成了一種浪費,不如把精力更多放在電視的功能上,使得我們下班回家後願意打開它。

小米越來越封閉,這是很多人的感覺,小米文化中確實能感覺到一種佔領你的房子的感覺,如同大學的思政課,企圖佔領你的大腦。時好時壞,全看各位自己的態度。


1、社群經濟模式,真的不算什麼很難複製的東西,小米當然也不是原創,目前國內以小米的模式反小米,已經追趕上小米的大有人在,其中榮耀已經領先小米,後面的奇酷、樂視趕超小米的勢頭也很明顯。順便說一句,因為鎚子好像在情懷把控上功力更足,所以鎚子科技貌似在社群經營上後發制人了。

2、通過網路空間讓消費者參與到研發與改進過程,既不是魅族黃章的原創,步步高的劉作虎也不是很早。大型軟體、遊戲公司招募內測早是定例。轉下條。

3、克里斯藤森教授的「開放式創新」研究,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已經幫助他功成名就,而國內關於開放式創新的研究也在21世紀初各個大學商學院展開了,其中西安理工大學商學院(經管學院),承擔的就是「網路空間下的開放式創新課題」,所以他們爭奪這個所謂的模式的先發權毫無意義。。大學的研究都在他們之前呢……


不知道是不是翻譯問題,裡面有些句子非常帶有喜感(粗體字都是文章內的節選)。

前面介紹「小米平板電腦,擁有粉紅/綠色/黃色/藍色/白色的選擇,與蘋果5C的粉紅/綠色/黃色/藍色/白色顏色近似,而平板電腦擁有7.9英寸的屏幕,2048*1536的解析度,326像素的PPI,正好和iPad Mini 4 相似。」

後面緊跟著「雷軍說, 「我相信小米促進和提高了中國製造的質量標準,將最終幫助中國製造擺脫低質量和山寨的形象。」

——近似、相似、擺脫山寨形象

當雷軍2014年7月發布小米4手機時,他宣布小米已經接觸了iPhone製造商……

——是不是在說富士康?是不是在說富士康??

介紹了雷軍的生平「金山CEO……創建卓越網……亞馬遜收購……成為天使投資人……」

然後緊接著下一段第一句是「在我見到雷軍之前,我從沒聽說過他」,小米生態鏈產品主管劉德回憶道。

——劉德你這是在打你老闆的臉嗎?

在小米,任何一個產品我們只做一個型號。

——從米2開始的各代手機表示不服

《連線》記者指出另一個中國手機品牌」一加」也在建立自己的社區,對此,李明表示,「他們在有些做法上可能參考了我們的書(參與感)。

——廣告時間:各大書店有售大家還不快去買

李明表示,「我們從來沒有製造『飢餓營銷』

——都是黃牛的錯

最後,以上都是開個善意的玩笑,求米粉輕噴


說小米是飢餓營銷,我感覺都算抬舉了。翻出一篇外媒舊文,可同《連線》的這篇文章對照著看。http://www.ejinsight.com/20140811-xiaomi-lack-of-charisma-in-gadget-market/


小米產品有點像蘇聯軍事產品,丑,不追求美觀,設計,但實用,便宜,耐操


真是可怕,作為一個消費者最厭惡的莫過於這種東西了。手機這玩意兒只需要科技附加值就可以了,不需要信仰附加值。我買的就是個日常用品,不是某個教派的入門申請書


文化是文化

這裡是核心價值的問題


企業需要一位牛逼的領導者或者一套牛逼的管理制度。

前者是稀缺資源,後者是商業機密(永遠不會拿出來也無法拿出來的無形資產)。

而所謂的成功的經驗,聽聽就好了,別當個寶。


@李楠


推薦閱讀:

同樣配備驍龍835,為何一加5可以做到現貨發售,而小米6發布數月依然處於搶購狀態?
8GB RAM今後會成為安卓旗艦機的標配嗎?
一加、mx4 和 mi4 相比各自有什麼優缺點?
一加和鎚子哪個比較好,為什麼?最近想入手一加,但是覺得鎚子也不錯,反正價格差不多?
一加5將發布8gb版本,是否會掀起手機8gb內存的軍備競賽?6gb未來還是否吃香?

TAG:手機 | 小米科技 | 小米手機 | 一加科技OnePlus | 一加手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