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對玉質的判斷方法正確么?
主要是想學習如何通過毛孔和玉質判斷玉的好壞及產地,然後有位朋友這樣評價的。
這東西 如果是俄料仿籽毛孔仿的就相當有技術了
如果一件東西覺得存疑最好是結合起來看看一件東西對不對 無非看兩點產地特徵與肉質特徵產地特徵 就是我們常說的毛孔和皮色 及其形狀這個東西是切料 不是原籽 就不談形狀 沒有明顯色系皮 也不談皮色就看毛孔 感覺毛孔分布均勻大小錯落有致像是天然毛孔 但是又覺得毛孔有點乾澀 只能說存疑玉質特徵就是通常情況下俄料與籽料一級青海料的玉質差別這種感覺就很微妙了 如果上手的東西不夠多 那是沒辦法區別的清楚的我們常說一般情況下 籽料膠質感明顯 俄料漿質感明顯 青海料粉質感明顯
所謂的膠質感就是籽料特有的帶有靈氣的那種玉質感覺 所謂的精光內斂 好的料子的潤度是由內向外散發 而不是僅僅通過打磨殘存與玉質表面籽料的玉質有一種通透內斂的感覺既不像俄料呢樣肉顯得悶 也不像青海料呢樣肉顯得透而俄料 通常情況下玉質漿質感重 潤度也僅僅是因為打磨而殘存與表面表面看著很潤很光滑 但是這種潤度好像是一層紙一樣蒙在表面而不是通透的 而青海料 玉質大多數比較水嫩 料子過於通透 水頭大 粉質感明顯而結合圖片看第二張圖 就感覺這個料子有點不通透 玉質白而不潤所以感覺玉質感覺趨向於俄料
所以綜合起來看 毛孔雖然看著很像籽料毛孔 但是玉質特徵卻出賣了他的產地我想問這種對俄料,青海料和籽料的玉質感描述正確么?那這塊是否正如其所說是不通透,白而不潤?
這東西 如果是俄料仿籽毛孔仿的就相當有技術了(這料子開的毛孔確實有點意思)如果一件東西覺得存疑最好是結合起來看
看一件東西對不對 無非看兩點
產地特徵與肉質特徵產地特徵 就是我們常說的毛孔和皮色 及其形狀(說的很對)這個東西是切料 不是原籽 就不談形狀 沒有明顯色系皮 也不談皮色(就算是無特徵色皮,也要看皮色)就看毛孔 感覺毛孔分布均勻大小錯落有致像是天然毛孔 但是又覺得毛孔有點乾澀 只能說存疑(判斷準確)玉質特徵就是通常情況下俄料與籽料一級青海料的玉質差別這種感覺就很微妙了 如果上手的東西不夠多 那是沒辦法區別的清楚的(不敢苟同,在少量的上手+熟悉各產地料子特徵的時候,還是比較容易分辨的)
我們常說一般情況下 籽料膠質感明顯 俄料漿質感明顯 青海料粉質感明顯(分情況,如果說的是白料,大抵如此。其他顏色的料子會有區別,這也是我不同意學界對於籽料的形成原理不同意的一大論據)所謂的膠質感就是籽料特有的帶有靈氣的那種玉質感覺 所謂的精光內斂 好的料子的潤度是由內向外散發 而不是僅僅通過打磨殘存與玉質表面籽料的玉質有一種通透內斂的感覺(玄學,自己領悟。我只能說籽不籽的去了皮子,神仙難斷)既不像俄料那樣肉顯得悶 也不像青海料那樣肉顯得透而俄料 通常情況下玉質漿質感重 潤度也僅僅是因為打磨而殘存與表面表面看著很潤很光滑 但是這種潤度好像是一層紙一樣蒙在表面而不是通透的
(實際上,俄料用料子發乾形容可能會容易理解,看起來略僵,潤度不夠,又干又白)而青海料 玉質大多數比較水嫩 料子過於通透 水頭大 粉質感明顯(青海料的一大特徵就是料子透,所謂水頭大,還會有水線之類的一些東西。這麼說吧,青海料的料子是三種料子里上手最輕的,可以說結構會有些問題)而結合圖片看第二張圖 就感覺這個料子有點不通透 玉質白而不潤所以感覺玉質感覺趨向於俄料所以綜合起來看 毛孔雖然看著很像籽料毛孔 但是玉質特徵卻出賣了他的產地(判斷比較準確,看起來確實像俄料)我想問這種對俄料,青海料和籽料的玉質感描述正確么?(描述方式不一樣,但也差不太多)那這塊是否正如其所說是不通透,白而不潤?
(是的)同意@馬修的回答。
俄料仿籽料,皮做的。具體怎麼看,教材上沒明說,市場上也說法不一,基本都是憑經驗。這也是我認為制約和田玉市場發展的一大因素。
說真的,還是多看實物,同樣的意思不同的人描述不同,看了東西就知道怎麼回事了。
哦對了,原文大概看了下是那麼個意思。就是有點長,簡略一點更好。這就是文筆的功力了。透過2張不是很清楚的圖,能看出個123,著實厲害,不是瞎噴,就是大俠。就是上手,我們這些天天看玉,買玉,賣玉的人,看到一塊籽料,也要從各個方面去判斷,首先,玉質,結構,觸手的感覺,毛孔,皮子的真假,最重要的是籽料那種油潤感,注意是油潤感,不是油潤度,是青海,或者俄料所沒有的,最後綜合。以前經常逛貼吧,裡面的大神判斷一塊籽料,說的是雲里霧裡,整一大段你沒見過的辭彙,你懂得。
總之一句話,看2張圖並不能分清他到底是什麼料,
但是就圖而言說一段自己的見解還是可以的,雖然見解是見解,但是實物還是實物!感覺你的朋友還是比較懂玉的^^
而且毛孔能做到這種程度,真得足以以假亂真了
現在的毛孔造價日新月異
從以前的噴砂,滾料,到現在能3D列印毛孔,隨心所欲
不要以為這是見不得光的買賣
有很多地方明目張胆的做假毛孔這種事
我們要理解真正的毛孔,籽料的毛孔就象是人類的皮膚,阡陌縱橫,並不是以單獨一個坑或者一個點的形式而存在的,真的毛孔甭管粗細,都有很真實的脈絡感,一個毛孔與另一個毛孔之間獨立卻又有著關聯。
看毛孔要看側光,從整體到局部,找准角度:
那些造假的毛孔,從側面看表面會有一層光潔面,表面直觀看上去毛孔都是順著一個方向走的,沒有那中大小不一高低不平的感覺,而且有的部分凸起來的地方頭是平的,那是磨過的,噴沙後不經過拋光打磨的話,噴沙面太粗糙也顯不出油脂的感覺。
說實話,這塊兒的毛孔真比我見過的強多了~現在某些商人真是不遺餘力搞模擬啊
馬修同學回答的已經差不多了,我補充兩句。 籽料去皮,除了油性之外,他就是山料。何況在我眼裡,籽料的油性未必個個都好,但戈壁料的油性卻是天下一絕。 水線其實新疆料也有,上個禮拜看到一個沙棗青的籽料,掂量估計有300克。是我這段時間以來逛市場看到過的最漂亮的。開價2000。正納悶撿漏了,翻過來一看好長一條水線……
最後再說一下,剝了皮子還能看出是籽料的,第一靠經驗,第二靠感覺。走到哪裡算哪裡。就好像美女穿著維吾爾族衣服我知道這是維族美女,脫光了躺床上你讓我看是哪個民族的,對不起我看不出來,我只能根據美女的臉,判斷美女是阿拉伯人,具體哪裡人,我可以憑經驗,比如美女身上有沒有孜然味之類的。但你說因為她有孜然味所以一定是維族人,那我只能說你太牛X……題主說對了一半,以玉質來判斷玉的好壞這個沒錯。在這件雕件上,毛孔和皮色對判斷玉的價值和產地的作用微乎其微。以毛孔為例,現在市場上做假毛孔已經成為產業,200-500就能給成品雕件做,當然只限於指甲蓋那麼大的地方,而且做完連行家都分辨不出,更不用說新入行的小白了。所以如果賣家說是從大料上切下來的就要當心了,為確定產地,可以讓賣家提供大料的圖片和切料圖,現在手機都人手一個,提供圖片應該是沒問題的,一般都會留切料圖。如果拿不出的並且無任何籽料特徵的,我的準則是一律不以籽料論,按肉質給價,畢竟肉質是和田的根本。籽料的皮色對最終的價格應該是有加成作用而不是堅定性因素。這樣最起碼不會吃大虧上大當。以題主的東西為例,雕件除了那麼一塊毛孔和皮色外沒有任何籽料的特徵,而毛孔我看著太均勻,皮色缺少明顯的過度起伏,暫且存疑(個人意見)。
額……謝邀
您的朋友說的有道理,像是玩了很多年玉的樣子
不過就是這「悶」、「透」、「潤」什麼的沒個標準,咱們小弱手看的東西又少,拿不準啊我是這麼理解的,一家之言您聽聽看
和田玉就是透閃石--陽起石的集合體,透閃石含量越多,品質就越好透閃石的外觀特徵就是放大看到的「橘皮結構」,您說毛孔也行毛孔多而均勻,「潤」的感覺就更明顯顏色變化也就是成分變化,有反映產地的功能不過顏色不必苛責,什麼顏色都有好玉也不必非新疆不買,我的意見還是品質優先就您圖上的來說,由於沒能上手,我也不敢妄斷是哪產的而且特徵這東西啊,都有一個前綴「大部分」,難保會有各色的東西以上推薦閱讀:
※硨磲如何鑒定,買了一塊感覺像塑料的?
※如何/在哪裡可以買到好玉鐲?
※如何鑒定千足銀首飾?
※怎樣看待「珠寶行業的水竟這麼深,大型商超專櫃的鑒定書也不一定靠譜!」等新聞揭露的珠寶鑒定證書造假現象?
※如何辨別石榴石?怎麼判斷石榴石的品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