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的缺失和不重視對民族器樂或民族音樂的影響以及反作用力。?

民族器樂作為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那傳統文化的發展或缺失對民族器樂和音樂的影響和反作用力是怎樣。

就是題目的問題,我想寫關於這方面的論文,但是還沒有很明確的切入點。 我仔細想了一下。我的問題應該是這樣的。 我在學習古箏的時候,我的專業課老師跟我說,我們不僅要在箏內學藝更要在箏外做人。她還讓我多了解一些傳統的文化,看看古詩古文什麼的。她說,箏曲是表象,文化才是根,你看很多年輕的演奏家他們的技巧有了但是總覺得缺點什麼,缺的就是文化。有的人箏曲裡帶著一股子七里八里的東西,缺點也是這個。我對此深以為然。 我認為對文化的了解更像是砍柴之前的磨刀,是必須的。但是我了解了很多高校,是根本不開設這方面的課程,我們學校甚至連大學語文都沒有。 傳統民族器樂在低姿態的向民眾普及,我覺得這種發展是很不利的。


謝邀,傳統文化的缺失帶來的影響不是說讓一個龍椅少了扶手,沒人知道怎麼修復,而是導致讓這個龍椅直接進化為沙發的可能性變為零~~

我在很多答案里都說過,世界一直是在進化中前進的,進化最重要的一點是向自己開刀,把不好的東西都摘除,然後朝著好的方向增加新的合理的部分以便適應新時代的需求,任何東西的發展都是這個過程,也都避免不了這個過程~~

傳統文化的缺失很大程度上給人們帶來了一種誤解,就是傳統文化一定是最好的,老祖宗的創造一定是最牛逼的,我們不能更改一絲一毫,改了就傻逼了,改了就大逆不道了,實際上,如果我們的傳統文化沒有失傳的話,時至今日它一定會有很多跟往日不同的面貌,為什麼老鑼給龔琳娜寫的歌都那麼奇怪?我認為一點也不奇怪,如果民樂一直傳承下來的話,到現在一定會有一個顛覆性的變化,就像西方繪畫曾經的巴洛克時期的壯麗筆觸跟現在的後現代主義時期的各種奇葩手法大相徑庭一樣,可是,這個過程是中國缺失的,所以我們沒有形成改造它的思想意識,也不認為傳統文化中有什麼致命缺陷,所以,這才導致傳統文化跟當今的功用性的距離越來越遠~~

中國人是很聰明的,舉一反三的能力在世界上是頂尖水平,但因為這一個世紀以來,我們受到的思潮衝擊太多了,各種派別都在堅稱自己才是正確的方向,我們不知道哪個是標準,失去了皇帝的中國人還沒有習慣獨立思考,再加上把戰後的大好時光用來搞階級鬥爭,鬥了幾十年,我們真的是落後世界平均水準太多,而挨了兩顆原子彈的日本只用了三十年時間就成為GDP世界第二的發達國家,而且也是均富指數最高的國家之一,我不認為日本人比中國人聰明,但日本人又識貨又好學的精神,中國人太欠缺,有時不是天生欠缺,而是整個社會不需要個體去識貨和好學。。。

我個人期待在未來二十年內會有一個巨變來讓中國各行各業得到一次鳳凰涅槃的機會,而我們所有人,都有機會見證~~


本人不是這個專業方向的,不過既然樓主開誠布公得問了,就說些個人看法。

不知道您這是碩士論文還是博士論文。感覺範疇很廣。有些在討論文化產業的問題。如果不是,那麼你的論文的論據,引用可能會偏向一些名人著作的評述。

傳統文化的缺失,本身就是一個特別大的課題,是只現象缺失,例如一些風俗活動,服裝,器具,還是哲學理論的缺失,例如流派,思潮。可能筆者想到了關於傳統器樂並沒有很流行或者很受關注得現象,欲提出一些幫助來提升傳統樂器的「重視度」進而表現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還是你覺得傳統文化缺失中更值得關注的是傳統樂器的影響力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

不管哪個,可能都需要了解到對於非傳統器樂帶來的「衝擊」傳統文化缺失的論據。

如果只是說哪個有歷史哪個更能表現主題,或者哪個「關注度高」可能這個不太適合寫論文。不過好像發期刊可以這麼寫,也許更偏向文化藝術得傳播影響?

還有就是關於影響力和反作用力,可能更接近文化產業了...關於文化的軟推廣和硬實力。如何推廣如何建立才更有效果。

個人愚見。祝順利寫好論文。


瀉藥。

這個問題,作為一個學習古箏十幾年以及音樂學專業的我來說。。終於邀請了一個我十分擅長的題目啊

傳統文化的缺失和不重視對民族器樂和傳統音樂的影響和反作用力這個問題。

首先題主要搞清楚傳統文化、民族器樂、傳統音樂三個概念,民族器樂是傳統音樂的一部分,傳統音樂又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對的,你說的民族音樂就是傳統音樂。

音樂在時代的進程中是會不斷被創造出新元素的,傳統文化缺失會讓新的作品中缺少新元素。例如根本不懂廣府文化、不會講粵語、不了解廣府歷史、甚至沒有聽過大量的廣府音樂的人,你讓他去創作,不要說廣府音樂了,連「廣府元素」都不一定有。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沒有熟知廣府文化的人進行創作,那麼新的廣府音樂就難以存續。新的廣府音樂難以存續就意味著只能演奏以前的樂曲。長此以往,新生代們就會逐漸忘掉廣府音樂,那個時候廣府音樂也就成為過去式了。

這個是作曲方面,演奏方面也差不多。如果長此以往沒有能把握風格的演奏者,那麼該風格也會逐漸被人淘汰,成為過去式。

這樣的情況不常見,只要有方言,那麼有風格的音樂就會有市場。我不知道題主是哪裡人,會不會講方言。但是對我來說聽到廣東音樂是很感動的,因為它能讓我想起家,想起我們使用的方言。

為什麼學傳統音樂要有傳統文化?因為你要了解它的風格,背景才能演繹好一首作品。

哦……其實很多「傳統箏曲」自己的歷史也沒有多少年……

至於你所說的「放下身段」之類的,你要明白民樂的處境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所謂的「高姿態」。白先勇做的青春版《牡丹亭》受眾就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讀的書多了,眼界開闊自然欣賞,覺得美,讀書不多的就覺得唱的啥玩意。民樂不一樣啊,你味道不重要,起碼普及了才能搞這些吧?

而且這麼多學古箏的人,又有幾個是能出來的呢?普及教育而已,免得別人指著古箏說是鋼琴。

順便,真不要覺得樂器的逼格有多高,喜歡就學,不喜歡就不學,僅此而已。傳統文化也一樣。

剛剛才發現題主要寫論文,你可以把我的回答當做參考,但千萬不要當做觀點。我還要寫論文的,不想被當成學術剽竊……


謝謝邀請!本人不才,學箏26年有餘,後又學琴,兩者對比時,難免生出愛琴而嫌棄箏的心來。直到有一天,浮躁的那個自己與沉靜的那個自己終於和解,才又可以重新喜歡箏了。

說到文化,每一個從事文化事業的人都應該明白,文化是回歸的,文化的發展必須帶著根基往前走,前方不是未來,恰恰應該是過去。看起來是悖論,但事實如此。我們的前輩,我們敬仰的那些先賢,無論我們怎樣努力,也許也未必可及其萬一。無論我們怎樣往前發展,如果離開了傳統的根基,就成了四不像。比如將古箏改革成七聲音階,與鋼琴何異?那就直接彈鋼琴好了。

自己的感受是這樣的:傳統文化的力量是正向的,因為時間的檢驗,歷經千年還能留到今天,總是有他的道理。傳統文化,並非缺乏發展,而是缺少回望,缺少回歸。


謝邀~(其實根本沒人邀)傳統文化是民族音樂的「里」。 這個「里」構建了中國人多元而複雜審美觀念,這種審美觀念是複雜的,是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的清冷孤寂,是女媧鍊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的狂悍淋漓,是恰流鶯花底叮嚀的沉鬱溫默。也是大珠小珠落玉盤的翠音錚錚。民族音樂的背後是詩詞藝術的音律學,有從書畫藝術中抽離出來的觀賞感。不同藝術形式之所以是可以相互融合的,是因為其依託的文化內核歷久彌新,中國的儒家將樂作為六藝之一,儒者中正仁和的思想也化成音樂流淌於世間。這是文化對音樂的內化滋養。中國道教的音樂清靈俊逸,其中的無為內核更是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潮州音樂的古樸典雅,優美抒情也反映出其深厚的音樂形成史,他的音樂根源不僅吸收正統的文人音樂也採擷了鄉間小曲小調,這是文化融合的產物,所以談及音樂不得不內入到文化深處去窺視其綜合複雜的根源。


推薦閱讀:

學習馬頭琴是怎樣一種體驗?
有哪些中西樂器共同演奏的 交響樂/管弦樂?

TAG:音樂 | 傳統文化 | 中國民族樂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