壟斷必然導致價格上升嗎?
好像一般情況下經濟學相關的論點中都會有這一條。
但是假設這樣一個邊際條件:一家企業完全壟斷某種商品的供應,但是其決策層因為各種的可能性(自我約束、法律約束等)保持不漲價應該是有可能的吧?再或者說,假設這種商品本身並非是必需品,而其消費量和價格符合一般意義上的線行反比的話,即使是一家企業完全壟斷,不正常的提高價格也只會導致自身利潤受損吧?
謝邀 @Chen Moore
題主的問題有三段,分別回答:1. 在經濟學課程上,主流範式還是「比較靜態分析」,我們關心的是「靜態」,不關心形成過程,所以課本上說的應該是:壟斷市場的價格高於競爭市場的價格;而不會用「上升」這個描述動態過程的辭彙。進一步的,其實壟斷市場和競爭市場的結構本身還不足以決定價格,還需要一個假設,即生產商追求利潤最大化。利潤最大化的產量取在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處(假定邊際收益遞減邊際成本遞增),而競爭市場和壟斷市場的生產者面臨不同的邊際收益曲線,因此得出了壟斷市場價格更高的結論。2. 從1. 的第二段可以看出,如果我們放棄生產商追求利潤最大化這個假設,那麼競爭市場和壟斷市場的生產商都有自由定價的權利,只不過:
競爭市場上的自由定價,有三種結果:高於利潤最大化價格,沒人買;等於利潤最大化價格,利潤最大化為0;低於利潤最大化價格,有無窮的需求但是不敢賣,因為賣越多虧越多。壟斷市場上,高於或低於利潤最大化價格,還是有可能獲得正收益,只不過不是利潤最大化而已。那麼,我們一開始為什麼會有利潤最大化這個假設呢?其實這是從理性人假設而來的,是理性人假設要求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或者說,企業所追求的目標是一元的,就是利潤。
在現實生活中,企業所追求的目標是多元的,它的效用函數也要考慮公益,考慮法律,考慮道德等等,結果就是,即使我們維持理性人假設不變,企業的「理性」做法也不再是追求利潤最大化,而是追求在利潤和其他因素之間達到一個最優的平衡,那麼將價格定在不是利潤最大化處當然也是有可能的。3. 關於你說的提高定價反而會降低收益的問題,在經濟學中用彈性來刻畫。如我在2.中所說的,壟斷市場上,如果企業定價低於利潤最大化價格,利潤是減少的,但如果定價高於利潤最大化價格,利潤同樣是減少的,這就是你說的情況,用經濟學術語來說就是,在利潤最大化點的需求價格彈性為1,高於該價格處需求價格彈性大於1,低於該價格處需求價格彈性小於1。
我們一般繪製需求曲線,畫的是直線,而直線上各點的價格彈性是不同的,我們總能找到一個需求價格彈性等於1的地方;所以完全壟斷也不是盲目的選擇一個高價,而是選擇了利潤最大化的產量和價格,而我們又可以推斷出這個價格一定高於競爭市場上的價格。
最後, @MQMQ 的說法有點問題:(1)首先,邊際上的競爭者進入這種說法在壟斷市場是不存在的,因為壟斷市場成立的條件就是存在進入壁壘,不能隨意進入;(2)如果可以自由進入,那至多只能是壟斷競爭市場。壟斷競爭市場在短期內存在超額利潤時,因為可以自由進入,在長期內利潤將被消耗,最終達到零利潤,這是你所描述的過程,但此時因為其帶有壟斷的性質,所以價格仍然高於完全競爭市場中的價格,這說明壟斷(和壟斷競爭)的高價是由於壟斷本身造成的,不是由於漲價不當等等造成的。(3)第二個例子有點奇怪,請問你手裡的可樂是哪裡來的?如果你能夠從外面買可樂,那麼壟斷這回事從來就不存在過;如果你不能從外面買可樂,那麼你的可樂也只能是從那個老闆那裡買的,你賣出去起碼得比老闆貴或者一樣貴,這不影響老闆構成壟斷,除非你虧本賣吆喝。答案:不是。
很多答案說了,不過真的大多數屬於本科生所學範疇。以下答案屬於和其他答案不一樣的地方,不展開講,僅提示(英語部分自行翻譯,不知道國內標準翻譯,不想出錯)1. 我們可以用壟斷價格上升來形容,一點錯都沒有。2. 考慮market power, 且僅考慮market power, Bertrand model中,壟斷價格高。3. 考慮價格管制。那麼價格沒變化。4. 沒有價格管制,如果考慮efficiency gains,價格未必升高,也可能下降。
5. 考慮location情況,Salop, Hotelling 模型,壟斷後如果plants增加,價格也有可能下降。6. 考慮 cost containment effort, 壟斷後成本也可能下降,價格隨之下降。等等全依賴假設啊!所以,有什麼假設就有什麼結論。你想價格升高,可以;下降,也可以;不變,還可以。是不是很過癮!歡迎學習微觀經濟學!記住,先學好數學!答一發!近日正好在幫教授幹活,剛學了一些與這個問題相關的內容。
微觀理論認為答案是不一定的,一個例子是著名的Coase猜想。這個猜想已經被證明為定理。這個定理強調的是一個生產者壟斷了一個耐用品市場(也就是這個商品在一期之後不會消失或被回收,它在下一期仍然可以使用,也就是說消費者在某期買了之後就退出市場,不會再買了),當壟斷者調整價格的時間間隔越來越短,趨向於0的時候,他的壟斷力會消失,所獲利潤趨向於0. 也就是說壟斷者定價將收斂到競爭市場價格。
在Tirole的Theory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的第一章的附錄中作者給Coase猜想的一種特殊情況給出了不嚴謹 (informal) 的證明概要。模型設定如下:
- 考慮離散時間,無限期:時間間隔為;
- 壟斷者負責在每一期定價,不失一般性假設其邊際成本為0;
- 我們的消費者假設為連續統,每一個在此區間上的點代表一個消費者;
- 消費者對此耐用品的估價為,服從在上的某概率分布;
- 消費者購買的決定是否購買的規則如下:在任一時期,由壟斷者給出價格,只要自己的估價滿足,其中函數假設為那麼他/她就選擇購買,並退出這個市場。每一期之間的貼現因子採用連續時間定義.
- 這事實上是一個博弈,壟斷者將決定一系列價格,而消費者則根據自己的定價規則和估價在每一期決定買還是不買。最終得到的事實上是子博弈精鍊均衡。
從以上符合直覺的購買規則中可以看出,估價越高的人,買到耐用品對自己的效用提升就更大,也更會去買。那麼估價最高的一部分人(也有可能是全部的人)就會離開,在第期時我們可以想像的到的是會存在某個估價,使在這一期仍然活躍的消費者(即尚未購買此耐用品的人)的估價全部低於這個值。也就是本期我們只剩下有估價這些人了。
接下來我們看這個壟斷者在時間的時候到底會怎麼定價。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他會不會加快實現定價策略,也就是直接在當期採用下一期的價格,還是仍然在這一期給出價格,但是下一期開始給。當後者被採取時,需滿足如下條件:
其中是指壟斷者的收益。這也就是說要讓壟斷者有動力加快定價策略實現,必須讓他的期望收益更高才行。上式整理之後可以得到為了進一步探索價格和估價的關係,以及消費者對價格的反應,我們考慮在時刻擁有估價恰好為的消費者。他/她處於在本期消費和下一期消費的邊緣點上(因為下一期所剩的消費者是),也就是說他/她對這兩件事無所謂,即.把這個代入之前的不等式之後,我們就可以得到.當間隔時間越來越短的時候,,右邊就變成了而左邊由於時間間隔越來越短,可以想像到的是兩個括弧里的東西都趨向於0. 當然這樣的描述非常不嚴謹,但這告訴我們了在t+2時刻壟斷者的收益趨向於0,如果時間間隔趨向於0的話。
最後還要稍微解釋一下有關何時壟斷市場產生完全競爭市場價格的問題。Chase猜想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在時間間隔趨向於0的時候,所有的商品都在"a blink of an eye"之間售完,並且壟斷廠商獲得完全競爭市場中的零利潤。正式理解這個概念比較複雜,但直覺可以用如下的簡單例子解決。假設壟斷廠商不是在0時刻達到完全競爭價格0,而是在的時候達到,即便廠商想通過在0時刻增加價格獲得正利潤,也沒有人會買,因為大家無論怎樣都會喜歡免費的東西,所以廠商還不如就直接加快價格策略,直接在0時刻採取完全競爭價格0算了!推廣到邊際成本非0的情形:假設為,如果壟斷廠商想要在零時刻採取一個的價格獲取正利潤的話,由於此時與1很接近,基本沒有折現,所以所有的消費者都會覺得還是用完全競爭價格買比較便宜,所以沒有人會在0時刻買任何的東西。因此壟斷廠商浪費這段時間還不如直接在0時刻採取完全競爭價格算了!
以上的「證明」大致解釋了為什麼壟斷廠商在定價時間間隔被不斷縮短的情況下會跟時間「賽跑」,給自己和未來的自己「創造」了一個完全競爭市場。當然了,這是理論得到的結果,真實生活中的例子還是比較難以找到的,因為真實生活中能把定價間隔縮短到相對小的情況並不多見。
以上。其實這應該是涉及中觀經濟學,產業組織理論的內容,可以根據哈佛學派的scp範式壟斷的structure必然導致提價的conduct。當然scp範式已經幾十年了,本身也不是很完善,應該有幫助。
價格是供給方與需求方之間均衡的結果,並且價格高低是相對的。現在就假設一個場景,題主是企業家,並且你的產品是壟斷的。需求者想買此類型產品只能來找你談價格。這樣你就可以說一個很高很高的價,畢竟市場就你一個提供此產品的人,你抬高價格不會對需求產生多大影響,不過價格太高了對面肯定也不幹啊太貴了不值當嘛,所以他就砍價,咱們呢為了能把東西賣出去賺大錢,也就跟著降價。就這麼一直砍價抬價地討論,最終。。。我們找到了一個雙方都滿意的價格P1,之後我們愉快的成交了。現在情況變了,題主在市場中出現了競爭對手,如果我們以P1出售產品,競爭對手會以一個略低於P1的價格P2來搶我們生意,我們為了留下買方也得跟著降價,最終我們找到了都滿意的一個價格P3。並且P3&
唔,首先微經假設的都是經濟人假設,現實中確實會因為自我約束啊,法律法規約束啊,壟斷的價格的上升空間有限,但微經中,起碼初級微經中是不考慮這些問題的。再者,確實價格上升會導致需求下降,但是這個下降是有限的,比如說電費坐地起價,你也許會開始更加節約用電,但怎麼都不可能不用吧。機票啊,汽油那些也是同理,凡是能形成壟斷的商品必然是那種替代率低而又是必需品的,不然根本談不上壟斷。至於價格提高需求下降這裡是存在一個最優價格的,在那個價格條件下的銷量,利潤是最高的,之後會學到的。最後,我想說的是微經其實重要的是理念和模型,很多東西都是純理論的,現實中你很難找出和書本完全吻合的例子,所以不必太過困擾。
蟹妖。經濟不專,大概有一點概念。這個問題在微觀經濟學中已經有成熟的理論論證,現實中,如果沒有很特別的情況,會是這種結果。
靠壟斷企業良心自律,好象不太現實,當然不排除有慈善家。
如果不是必須品或有很多替代品,則構不成強壟斷,但基本也會符合這個結果。你要考慮邊際上的競爭者,當漲價會導致潛在的競爭者參與競爭,價格就不能再漲了。因為一旦潛在的競爭者加入競爭,壟斷將無法持續。
經濟學絕對不能假設市場中的生產者是一成不變的,因為消費者本身也是生產者。一條街上就算只有1個賣可樂的,他也不能賣30塊錢一瓶,因為那樣我這個喝可樂的會倒過來把自己手上的可樂賣出去,變成另一個生產者,從而破除壟斷
自律不能成為理由,因為違反自私假設中國鐵路總公司壟斷全國鐵路業務,也沒見車票漲價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