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多數的汽車選擇前輪轉向而非後輪轉向?

請原諒我的腦洞大開和基礎知識不足,也不用討論4ws,我只是好奇,現代汽車前置的多,如果是前輪驅動,後輪轉向的結構,主要問題在哪?想必很多人都見過工地上跑的那種小型翻斗車,和叉車,這些後輪轉向的車型,優勢又在哪邊?


大部分人在倒車的時候都還不能理解為什麼首先不是車尾拐進去而是車頭擺出去呢……


1,導致整個轉向系統的傳動距離過長,效率低,結構複雜,轉向不可靠。

2.高速容易出現「甩尾」,這是操縱穩定性的大忌。


你去開開叉車就知道為什麼不能這麼幹了


我們倒車的時候就是後輪轉向。

什麼感覺呢?

後輪轉向太過於靈活,高速情況下一個很小的角度就會大幅轉向,導致側滑翻車。

而且指向性太差,不像前輪轉向一樣方向盤轉多少就轉向多少,被一個力拉著向前走的感覺。後輪轉向的指向性太詭異了。。。

工程車輛速度低,需要在狹窄環境轉向,所以需要後輪轉向。


你這樣,找個空曠的地方,倒擋,然後地板油, 然後速度起來後,撥一下方向盤。


後輪轉向的最好的例子就是叉車

不知道你見沒見過叉車轉彎

如上圖所示

後輪轉向的車子能達到極小的轉彎半徑。

但是這就造成了一個問題:

由於後輪轉向對車來講太靈敏

自然也就降低了高速變道時的穩定性。

當然其實現實中的很多車型後輪都可以有微小的隨動轉向

目的在於讓車輛「平移」變道,而不是轉動變道。

比如寶馬的部分車型。

再舉一個後輪轉向得經典實際應用:側方停車。

對於不大的車位而言

將車「倒」進去顯然要比「開」進去更加容易~


1.先說直觀的感受:

一般的前輪轉向,比如左轉時,車子是繞著後軸左側延長線上某點作曲線運動,是車頭往左側拐 ;改為後輪轉向時,同樣左轉, 車子是繞著前軸左側延長線上某點作曲線運動, 是車尾往右側擺。

2.根據幾何關係可以看出轉向輪運動軌跡相對於旋轉中心的曲率半徑大於非轉向輪,即非轉向輪運動軌跡曲率大,也就是轉向角更大,轉向更靈敏。(屬想像,未嚴格畫圖計算,分析有誤請指正)

這兩點我想也應該可以解釋為什麼側方停車時倒車入庫比前行靠邊容易。


後輪轉向只適合低速行駛車輛,也只適合短軸距以靈活性為主的車輛,還有後輪轉向不美觀還會佔用行駛室空間。


補充一點,駕駛室在前,如果後輪轉向,前輪能避開的障礙物沒法保證後輪也能同時避開。


多少司機側方停車死活停不好?倒車的時候就是後輪轉向。詭異的指向性以及獨特的車身運動軌跡讓大多數空間方向感不好的司機瞬間失去了駕駛的能力。


我這個親歷過後輪轉向的來談談實際感受。對,事實際感受哦!感受就一句話:轉彎真嚇人!轉彎真嚇人!轉彎真嚇人!你想像一下在過90度轉彎時,車頭幾乎不動,靠車尾的一個90度橫甩就知道了。有個15KM/h的速度,人感覺都快飛起來!真嚇人!,對了,怎麼會有後輪轉彎的車呢?話說那是98年左右了。那時候家裡大伯買的耕田的機子。見下圖:

非本人,網上找的圖。車型是差不多的。話說我第一次轉拐,人就被甩飛了啊!不過這車的越野性能那是杠杠的!


找個自行車正著推和反著推感受一下就知道了,反著推轉向的時候千萬別太快……


如果你的車很靠近牆的話 後輪轉向的車開出來會很費勁的。


以前上課時老師專門提出這個問題讓我們搜集整理資料,我邀請幾個同學來回答一下


推薦閱讀:

中國是不是「汽車斷軸」事件的高發區?
「方向盤迴饋力度」由哪些因素決定?
下圖裡的那些引擎蓋的設計是故意為之還是出於製造工藝的考慮不得已而為之?
豐田混合動力的國際專利在2017年失效,為什麼在中國申請專利卻要等到2023年才到期?

TAG:汽車 | 汽車製造 | 汽車設計 | 車輛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