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清華大學張生家搶發北京大學謝燦生物論文一事?

http://inews.ifeng.com/44669340/news.shtml(已失效)

科學網鏈接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5/9/327215.shtm


出於對爆料人的保護,以及考慮到本回答與論題沒有直接的關聯,因此刪去。

事件已經漸漸淡去,清華的處理結果不久就會出來,大家拭目以待。

大家如果對這夫妻的逸事有興趣,可以自行尋找相關人等打聽。

衷心希望國家能加強學術道德教育和規範,大家能誠信理性地科研及合作。


清華教授張生家,鍾毅致信北大高層公然辱罵北大是日本漢奸,美國走狗!!!

有郵件有真相呀,張生家發給北大清華高層的郵件,真是猖狂呀。。。歡迎大家轉載。

ps:為了盡量不泄露無辜者的隱私,郵件被我用x帶過,咱做人不能像張生家呀,嘖嘖~

發件人: Sheng-Jia Zhang
&&>

收件人: "Zhong,
Yi" &<zhongyi@cshl.edu&>

抄送: Song 高松 Gao &<gxxxxxx@pku.edu.cn&>, Zhihong 許智宏 Xu &<xxxx@pku.edu.cn&>, 吳虹 &<hxxxxx@pku.edu.cn&>, Yi Rao &<yxxx@pku.edu.cn&>, 周輝 輝 &<zxxxxxx@pku.edu.cn&>, 程和平 &<cxxxxx@pku.edu.cn&>, ShiQiang 王世強 Wang &<wxx@pku.edu.cn&>, 施一公"yxxxx@mail.tsinghua.edu.cn" &<yxxxx@mail.tsinghua.edu.cn&>, "wxxxxxx@tsinghua.edu.cn" &<wxxxxxx@tsinghua.edu.cn&>,邱勇 "qxxx@mail.tsinghua.edu.cn" &<qxxx@mail.tsinghua.edu.cn&>, 薛其坤 &<qxxxx@mail.tsinghua.edu.cn&>, "Zhong,
Yi" &<zhongyi@cshl.edu&>

也請鍾毅老師絕不對所有漢奸和走狗們心慈手軟!

清華大學還未入職教授張生家補上

2015-08-25 12:30 GMT+08:00 Sheng-Jia Zhang &&>

收件人: "Zhong,
Yi" &<zhongyi@cshl.edu&>

抄送: Song 高松 Gao &<gxxxxxx@pku.edu.cn&>, Zhihong 許智宏 Xu &<xxxx@pku.edu.cn&>, 吳虹 &<hxxxxx@pku.edu.cn&>, Yi Rao &<yxxx@pku.edu.cn&>, 周輝 輝 &<zxxxxxx@pku.edu.cn&>, 程和平 &<cxxxxx@pku.edu.cn&>, ShiQiang 王世強 Wang &<wxx@pku.edu.cn&>, 施一公"yxxxx@mail.tsinghua.edu.cn" &<yxxxx@mail.tsinghua.edu.cn&>, "wxxxxxx@tsinghua.edu.cn" &<wxxxxxx@tsinghua.edu.cn&>,邱勇 "qxxx@mail.tsinghua.edu.cn" &<qxxx@mail.tsinghua.edu.cn&>, 薛其坤 &<qxxxx@mail.tsinghua.edu.cn&>, "Zhong,
Yi" &<zhongyi@cshl.edu&>

鍾毅老師萬歲萬萬歲!

如果我得到了2025年的諾貝爾生理和醫學獎,我一定向國家強烈推薦你作為科技部部長,嚴懲道貌岸然的學術陰謀家!

清華大學還未入職教授張生家敬上

2015-08-25 11:49 GMT+08:00 Zhong, Yi
&&>:

收件人: Song 高松 Gao &<gxxxxxx@pku.edu.cn&>, Zhihong 許智宏 Xu &<xxxx@pku.edu.cn&>, 吳虹 &<hxxxxx@pku.edu.cn&>, Yi Rao &<yxxx@pku.edu.cn&>, 周輝 輝 &<zxxxxxx@pku.edu.cn&>, 程和平 &<cxxxxx@pku.edu.cn&>, ShiQiang 王世強 Wang &<wxx@pku.edu.cn&>, 施一公"yxxxx@mail.tsinghua.edu.cn" &<yxxxx@mail.tsinghua.edu.cn&>, "wxxxxxx@tsinghua.edu.cn" &<wxxxxxx@tsinghua.edu.cn&>,邱勇 "qxxx@mail.tsinghua.edu.cn" &<qxxx@mail.tsinghua.edu.cn&>, 薛其坤 &<qxxxx@mail.tsinghua.edu.cn&>,: Sheng-Jia Zhang
&&>

「磁感應課題關於清華大學張生家違背學術道德行為的情況說明」

各位老師好!

當我看到北大校長,書記,院長,院士,教授們眾志成城,在沒有任何學術委員會調查的情況下,憤怒聲討清華大學教授張生家違背學術道德行為,真令人嘆為觀止!如果北大想站在道德法庭上審判清華教授的話,因該還要請兩位北大教授先生:一位是漢奸周作人,另一位是美國的走狗胡適。

清華大學教授鍾毅敬上

發件人: Can XIE &<canxie@pku.edu.cn&>

日期: 2015年8月25日 GMT+8下午5:07:11

收件人: &<zxxxx@nsfc.gov.cn&>

抄送: Song 高松 Gao &<gxxxxxx@pku.edu.cn&>, Zhihong 許智宏 Xu &<xxxx@pku.edu.cn&>, 吳虹 &<hxxxxx@pku.edu.cn&>, Yi Rao &<yxxx@pku.edu.cn&>, 周輝 輝 &<zxxxxxx@pku.edu.cn&>, 程和平 &<cxxxxx@pku.edu.cn&>, ShiQiang 王世強 Wang &<wxx@pku.edu.cn&>, 施一公"yxxxx@mail.tsinghua.edu.cn" &<yxxxx@mail.tsinghua.edu.cn&>, "wxxxxxx@tsinghua.edu.cn" &<wxxxxxx@tsinghua.edu.cn&>,邱勇 "qxxx@mail.tsinghua.edu.cn" &<qxxx@mail.tsinghua.edu.cn&>, 薛其坤 &<qxxxx@mail.tsinghua.edu.cn&>, "Zhong,
Yi" &<zhongyi@cshl.edu&>

主題:回復:

我把其中一些相關的email轉發給朱作言老師了,朱先生是北京大學生科院學術委員會主

任。我為我以前的疏忽道歉!

我也把朱作言先生加入這個email的list中來了。

今天終於回到實驗室了,希望這個事情能很快過去並且平息下來。

我衷心希望一切回歸學術,回歸Science本身。我總還是非常天真地希望science就應該是

滿足我們對於這個世界,對於自然的好奇心。我總還是希望合作應該是professional的,如果需要防備,需要互相保密,需要隨時準備搶先發表,需要隨時防止對方撕毀協議,那麼,合作就沒有任何意義,也非常無趣了。我有過非常多的合作者,我們都能非常坦誠,隨時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數據,從來不需要一個協議來維持,我非常感激我過去的所有合作者,因為我們從來不需要防備,所以才能齊心合力,我也非常期待和今天以及未來的合作者能齊心合力地做一些事情。

我在此堅決否認我和張生家之間存在過任何合作。從4月21日開始,從我這裡拿走我們尚未發表的基因(包括各個物種中我們鑒定出來的磁感應受體基因),抗體,所有的表達載體,以及從我這裡拿走了我們自主設計的對細胞進行光和磁場刺激的儀器之後,從來沒有給我們看過任何data,任何數據。況且,據他上一個email,他自己聲稱在和我的每一次見面竟然還私自未經我許可,在我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偷偷地錄下我的談話。而且屢次撕毀協議(包括口頭的,和書面的協議),執意搶先發表利用我們的unpublished的基因,數據,ideas的文章。我不再認為過去的四個月是一種合作,而是非常純粹的一種偷竊和剽竊的行為。

整個過程都有記錄,在前述的一些email中也有提及,在我給大家的一個PDF中我也列出了

一些書面的證據。我提到的任何一點,我都有記錄。我總還是相信事實終究還是事實。

在回到北大的六年間,作為一個新建的實驗室,作為一個年輕的PI,得到了北大,清華,以及

中科院很多老師的幫助和支持,其中很多也在這個email的list中,其中的很多人,對我說,就像mentor一樣,我一直心懷感恩之情。這次因為我曾經的疏忽,把自己最重要的一些實驗數據和試劑交給這樣一個瘋子,讓大家捲入這樣一個鬧劇,我非常抱歉!

謹以此email表明一下我的態度。希望能把更多的時間用來和您們彙報我的科研進展,交

流我的一些想法,我想比做這些事情更加有意義一些。

謝燦


11月17日更新:

謝燦的文章《A magnetic protein biocompass》在自然材料上發表。這是相關報道,報道裡面也提到了之前的爭端:Nature發賀電:中國科學家首次找到揭示動物體內能識別方向的「生物指南針」

9月23日更新:

這事兒21日被《Nature》報道了。全文鏈接:Chinese scientists row over long-sought protein that senses magnetism : Nature News Comment

整個報道梳理了事情的發生經過,整體還是很客觀的,有興趣的可以看看。摘其中幾段:

Approached for comment, Lu says that Tsinghua has asked him not to discuss the matter — but documents seen by Nature show that the university has launched an investigation into Zhang』s actions after Lu complained that Zhang stole his research materials and ideas.

看來魯白和張生家之間的矛盾不小。

Zhang concedes that he is unclear on how the protein might work. But he says that the important thing is that 「we know how to trigger robust activity with this magical molecule」. The paper has three other co-authors, whom Zhang says are all his graduate students.

文章作者中明明有他的妻子,現在都是他的研究生了? (我不知道他妻子是否也有過他研究生這一身份。)

The report is preliminary, but shows the potential of using the protein and magnetic fields to stimulate neurons, says Mu-ming Poo, director of the Institute of Neuroscience at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 Shanghai. But he and other researchers are critical that the paper does not discuss how the protein can sense magnetic fields. James Chou, a biological chemist at Harvard Medical School in Boston, Massachusetts, says that the work offers no reasonable explanation — or even speculation.

「They don"t really seem to understand why this protein appears to be magnetic,」 says Peter Hore, a biochemist at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 UK. He says that the description of the protein central to the experiment is inaccurate. The paper speculates that the proteins form as 「magnetosomes」. But Hore points out that this is a term generally used for structures composed of magnetic minerals, rather than proteins. 「They』ve confused a cluster of iron and sulfur atoms in a protein with a mineral that contains no protein at all,」 he says.

這兩段提到的對文章的科學性的質疑和有些答主的見解一致,這種蛋白來得很突兀,沒有對它的磁性機理做闡述。

The contents of Zhang"s paper have sparked debate and some doubt. In the work — which was submitted on 9 September, accepted on 11 September and published three days later — Zhang uses the same protein that Xie had identified, but calls it MAR, not MagR.

Zhang told Nature that he thinks his research will win a Nobel prize.

呵呵

跟新下:

1.關於這項研究本身:作為門外漢,我個人認為:這個成果能不能拿諾獎不知道,但比之前11g那個所謂的「諾獎級」的發現,是要更加重要一點的。11g那個發現主要是技術進步帶來的,所體現的是一種解構複雜蛋白的能力,但技術突破並不是由他完成(其實也談不上突破,只是冷凍電鏡技術的進步),而這種蛋白的具體機理11g還沒有具體闡釋清楚。而這項發現可以說開拓了一個新領域,其後能夠達到的廣度和深度取決於後來者在此基礎上的拓展,因此可以給人們十足的想像。我估計謝燦自己也沒有覺得這個發現有多重要,因為生物中的受體蛋白可不少,所以也就投了《Nature》後慢慢等著了。而張生家夫婦長期在諾獎獲得者Moser實驗室工作,對此的敏感性遠超謝,所以看到這麼一個機會,氣血上涌,就全然不顧吃相了(這事兒發生前,並沒聽過張生家,這幾天從他周圍的人聽到不少小道消息,感覺這事兒出在他身上,完全也是意料之中)。

2.關於撤稿一事:目前《科學通報》的中文版網頁上沒有此文的信息,但英文版本和它的出版方斯布林格網站上都還在:http://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434-015-0902-0,DOI什麼的都有,由此看來,撤稿目前還遙遙無期.......之前是我過於樂觀地看待領導層對此事的態度了。

3.關於相關報道:這事兒最早在科學網上以獨家報道的形式發出(隨後火速被刪)。然後澎湃新聞和鳳凰網等予以了報道,當時都是放在主頁上面的,原因我已經提到了,新聞本身爆點足夠。不過現在相關報道已經被刪除,應該是校方動用了媒體的影響力吧。現在網上還能看到二級網站上的相關報道:清華學者搶發北大教授「諾獎級」論文 兩校要求撤稿|null_鳳凰財經,建議有興趣的同學還是截個圖,保存下,我國的新聞生態,你懂的。

4.關於此事的影響:好多同學說,這就是兩個「文人相輕」,為了利益產生爭議的事兒,值得這麼小題大做么? 首先,我十分反對將這件事兒上升到北清兩校的爭端或者對生命科學的鄙視上。單說這件事兒,如果最終文章沒有撤稿,而是堂而皇之地繼續放在SCI庫中供大家引用參考,張生家本人也沒有因此受到任何處罰,甚至因為該領域研究的不斷深入,在某一天獲得開拓者的榮譽身份,那這件事兒對學界的破壞力,不亞於當年南京彭宇案對社會生態的影響。在學術界,不斷的交流和互相學習探討是極其平常的事兒,各個組之間往往保持著競爭又合作的關係。這樣的競爭合作,建立在一個基本的操守之上:遵守約定,維護髮現權。

以我在的領域為例,有一次太原理工的一位教授拍到了一張十分新穎的TEM圖像,在我校的一次講座中提到了他的這一最新發現。在講座後的交流中,我熟悉的一位教授T向他要PPT,這位教授給了T,專門囑咐了一句「PPT裡面那個TEM圖,我可還沒發表哦」。T笑著說,「你放心。」 因為那個教授和T的研究方向十分相近,這張圖對T的研究也很有指導意義。其後T的學生給我說,T在組會裡面討論了這個發現,小修了幾個學生的研究方向,還特彆強調這張圖包括後面的內容僅僅限於討論,在太原理工的相關文章出來前,絕不能擅自使用。

這就是一次正常的學術交流,因為科研的圈子很小,大家經常一起交流學習,也就知道別人大概在做什麼,大家都恪守著這樣一個原則,維護別人的發現權。可這下倒好,出來這麼一位完全不顧吃相的張先生,搶先把建立在別人成果基礎上的東西發了,在向來重視第一位發現者的科研界,可就把原來那位研究者給坑慘了。打個不恰當的比方,一盤麻將(非川麻血戰到底),你好不容易做起了一把龍七對,眼前就要胡了,結果另外一方來個屁胡,得,之前的努力全部白費了。

這樣的事兒如果沒有受到懲罰,張先生甚至因此獲得了榮耀,那以後大家還管個屁的學術道德,管個屁的發現權呀? 今天聽了你的報道,發現了新東西,那我回去就趕緊做實驗,湊一篇水文章,先往熟悉的國內期刊一投,你那邊審稿幾個月,我這兒一周Online。至於影響因子,誰管他?反正風波過去,大家以後只會記得我是第一發現人。再往後,以後所有的學術討論會,大家都開始藏著掖著,閉門造車,甚至放煙霧彈,提供假數據都是有可能發生的,本來合作共贏的氛圍,變成了互相提防充滿敵視的環境。這就完全玷污了科研的共享精神,給科研界的生態造成了極大的破壞。

所以,衷心期待該文早日得以撤稿,該事件的始作俑者張生家先生得到妥善處置。

-----------------------------------------------------

這篇文章已經在《科學通報》上被撤稿了,估計學校高層也不想讓這事兒鬧大,可惜樹欲靜而風不止,現在相關報道已經發布到鳳凰網等大眾媒體上了。在此附上鏈接:

清華學者搶發北大教授「諾獎級」論文 兩校要求撤稿

我不是生物專業的,對報道中提到的成果到底能不能拿諾獎不敢妄下定論,期待該領域的人來解答下(不過現在國內最近動不動就來一個所謂「諾獎級」的論文,也是醉了)。不過學校的圈子很小很小的,這事兒捅出來,立馬就在學術圈子裡炸了鍋,下面我就來扒一扒這事兒吧。

1.先說這張篇文章的投稿期刊:《科學通報》。並不是說這個期刊不好,在國內也是有影響力的期刊了,不過SCI的影響因子只有1.5。

在生物學領域,影響因子超過1的簡直不要太多。既然是所謂「諾獎級」的研究成果,為啥要投在這個國際上不那麼知名的期刊上呢?因為快啊!因為快啊!因為快啊!學界大家認可的是發表時間,可不是投稿時間,所以這種能很快online的刊物就有很大優勢了。這篇文章從投出到錄用,只用了兩天時間,然後online只用了3天時間。呵呵。看來果然是「諾獎級」的文章,沒有任何修改的必要的。

2.回到謝的研究內容,報道裡面也提到,他09年回國後一直在獨立進行這方向的研究工作,在去年末的時候把成果投到《Nature》,結果到現在還在審稿流程中。有好多人可能會質疑,如果這個成果如此重要,那為啥還要審這麼久呢? 其實在頂級刊物中,審稿時間超過這個的比比皆是。特別是像謝這樣的之前沒有發過特別有分量文章的年輕學者,又是可能會開創一個新研究方向的重大成果,所以編輯轉給領域專家,專家回饋問題來來回回幾個回合再正常不過了。PS:科研圈子很小,哪怕是匿名審稿,其實通過內容可以很容易通過判斷作者是誰,如果是有競爭的組,常常會發生審稿從文章中獲得靈感,壓著文章不讓發,然後自己組加緊做實驗搶發。這也是常被詬病的。

3.最重點的,張的研究成果是基於謝發現了這種磁受體蛋白的基礎上的。按照張的意思,是張的學生聽了謝的公開講座,然後覺得很有意思,就找謝要了數據,所以在致謝里,張說「We are grateful for C. Xie『s public lecture on lscal1 in 2014 PTN Class」。而此時,謝所發現的磁受體蛋白還未在期刊上刊發,所以他們倆之間立了一個學界常見的協定。不過後來張壓根就沒有管這個協定,直接搶發文章了,他的理由是啥呢? 我們看看報道裡面提到的:

「我們之間是有一個口頭協議,根本沒有紙質版的協議」。張生家承認他和謝燦之間的確曾有過合作協議,「但北大方面後來試圖與另一名清華大學教授分享研究成果」,張生家認為這樣的做法實際上等於取消了他們之間此前的口頭承諾。

呵呵,這個邏輯我看得也是醉了。作為一個年輕的PI,謝燦沒有戒心的把自己還未發表的成果與學界同仁分享,期待大家共同推進研究,這樣有錯了?所以這事兒出來後,才有謝燦的那一句感慨

「科學本來就應該是開放的。這次事件發生後,無論是對於科學家還是科學,我覺得這都造成了一個幻想的破滅。」謝燦說。

看到他的這句話,我能夠理解他的感受。這種明擺著耍流氓搶發研究成果的事兒,還有理了。張生家五十歲讀完博後,好容易在清華找到個教職,眼看著能有效仿他博後導師Moser夫婦夫妻雙雙拿諾獎的機會,已經全然不顧吃相了。有郵件和微信的往來記錄,謝也有公開課的記錄和與其他課題組的分享記錄,這是如何也洗不了地的學術不端行為,而且挑在這麼一個風口浪尖:今天下午剛在人民大會堂開了2015年的首都高校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

「我國學術界仍然面臨著學風浮躁、學術失范的嚴峻挑戰,學術不端行為正在變得更加多樣、更加複雜。」在今天舉行的2015年首都高校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上,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韓啟德直言,我國的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形勢嚴峻,任務艱巨。

為此,韓啟德代表中國科協鄭重重申,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論文的「五不」行為準則,望科技工作者共同遵守。第一、不由第三方代寫論文;第二、不由第三方代投論文;第三、不由第三方對論文的內容進行修改;第四、不提供虛假同行審稿人的信息;第五、不違反論文署名規範。

「面對各種學術不端行為,要發現一起,查辦一起,對學術不端行為形成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效應。」韓啟德表示,要加強對學術不端行為的管理、查處與懲戒,捍衛學術尊嚴,維護良好學風。

現在這篇稿子是撤了,不過影響還在繼續發酵。涉及到北大清華兩所學校,又是所謂「諾獎級」成果,又有學術不端行為,這樣好的新聞爆點,如果學校高層不出面控制輿論,是很難壓制住的。看看這次清華如何應對吧。祝張生家先生,好自為之。

最後呼籲下:抵制學術不端,營造良好科研環境,請從你我做起!


再次更新一下,主要是覺得後面某位清華朋友洗地的本事一流,活生生把張生家打造成一悲情英雄啊!

第一,張生家是觀音菩薩派下來的還是上輩子拯救了三體星系?這麼牛逼的一個成果,張只需要做兩三個月?還是他在清華實驗室沒完全建好的情況下(張生家自己在郵件里署名是「清華未入職教授」),多出來的一個月還能被CNS和Cell Research接連退稿。

第二,生命科學類的雜誌多如牛毛,何方神聖能封鎖得了所有期刊,導致張只能去科學通報2天審稿發表?

第三,張生家想要立馬動工,也得有謝燦給你蛋白和數據吧。張生家是怎麼得到的?一個剛出爐到處宣傳自己來自諾獎實驗室的50歲博後是如何擠進大佬陣營獲得蛋白的?

轉發華中科技大學薛宇教授的博客(科學網—磁受體:齊天大聖的黃金羅盤)的第一段和最後一段:

先說明幾個問題,第一,我沒有賣朋友,凡是我聽他人講的,一律不寫。我寫的東西是我自己讀文獻讀出來的;第二,我很憤怒,是非曲直,總應該有個公道;第三,這件事情,動搖了我所能接受的最基本的從事科研的道德底線,若不講出來,我都不清楚以後做科研還能有何意義?第四,這件事情也挑戰了大家的智商:三歲小孩兒都可以輕易做出判斷的問題,為何最頂級的科學家們反而不知所措?

對不起,我得有學者最基本的良知。

……

綜上所述,這篇論文並沒有「發現」磁受體,而是在假設存在的磁受體的基礎上開展了後續研究。因此從邏輯上來講,這篇論文之外,應該還會有一個系統的發現實驗,包括各種證實和證偽,並且需要經過嚴格的同行評議,可能還會需要多次修改、增加實驗數據等等。這個實驗會相當的複雜、精巧,作者需要用極有力、非常直接的證據來捍衛自己的觀點,審稿周期長是合理的。

~~~~~~~~~~~~~

再次補充:目前中國科學網關於此事的報道再次上線(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5/9/327215.shtm),目前是頭條,增加了不少料,引述如下:

9月16日,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學原校長許智宏在回復《中國科學報》記者的簡訊中說,兩校科研管理部門已聯合發函給朱作言院士、陳曉亞院士及《科學通報》編輯部,商談撤稿事宜。兩校發給《科學通報》的函中指出:「張生家在有關爭議調查期間,未徵得有實質貢獻的研究者同意,擅自向貴社投稿發表,違反了學術規範。」

9月16日下午,《科學通報》編輯部郵件回復了謝燦的質疑:「作為國際出版倫理委員會(COPE)成員,《科學通報》需遵循COPE的規則處理相關事宜,撤稿應以確鑿的違反國際出版道德規範的證據作為基礎。如果此文被證實確有學術內容造假或者其他違反COPE規定的行為,或因其他原因作者要求撤稿的,我們將按嚴格程序予以處理。」與此同時,《中國科學》雜誌社也對北京大學科研部的有關來信進行了回復。

中科院院士許智宏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強調,有關學術爭議的調查是一件十分嚴肅的事情,他不是這方面的專家,清華、北大、中科院均有一批在神經科學方面很有造詣的專家,在事情清楚後他們應更有發言權。

本報記者9月17日致電張生家詢問最新進展,張生家的助手稱,他本人已被校方要求拒不表態。

而近兩天來,謝燦則收到不少來自外界的聲援。「通過不同渠道轉來的支持我的信件,已經超過1000封了。」

對於此事的進展,《中國科學報》將繼續跟蹤報道。

~~~~~~~~~~~~~~~~~

先補充一下:這篇文章目前Science Bulletin並沒有撤稿,只是頁面上還沒顯示這一期而已。點Online First下面第三篇就是張生家、葉菁的大作,DOI也還在,撤稿遙遙無期。

~~~~~~~~~~~~~~~~~

以下前文:

不得不匿啊

這事兒吧,雖然壓力在施一公看他怎麼處理,最尷尬的恐怕是魯白。

謝燦磨磨唧唧做這個做了幾年搞出點東西,魯白聽說了主動提出合作,說等你發文章了我幫你做功能。彼時張還沒全時回清華(到現在好像也沒有),share魯白的實驗室(所以報道中說謝以為張是魯的實驗室助手),也拿到了這個蛋白,謝跟他通過郵件微信約定不能提前發、發也要署合作作者。所以謝是相信魯白才把蛋白給他們,沒想到張搞出這攤子事來。

我覺得前期清華生科幾個大佬應該是立場端正的,包括魯白、施一公都認為張不對,所以才有兩校聯合要求撤稿(目前的態度不知道了);包括顏寧在微博上的表態,是非分明。

說點好玩的:據說張在清華的學生聯名投訴到清華紀委,說張貪污公款,買儀器拿回扣,給學生多發錢然後要回來。我倒覺得清華藉此機會清理門戶算了,何必背個惡名呢?


這也是張的一貫做法,他90年代初在武大病毒專業讀研究生就開始了。然後到美國,病毒專業混不下去了,又到德國重新讀博士,改行做神經科學(這樣就沒人知道他以前的歷史了嘛),然後到挪威。這一路的信條就是「不鬧騰不足以立威,不害人不能獲大利」。用各種毫無底線的做法綁架西方老闆的良知,然後利用老闆的寬宏與與欲求。丟盡了華人同胞的臉。希望這次清華的領導能冷靜,理性地看這個人,不能做東郭先生,不能姑息。進一步發展下去,這種人帶來的後果難以預期,因為貪婪無底線,道德無底線,他會把他周圍的所有人都陷進去,坑進去。這些調查的領導一定要有清醒的認識!!!!!!

就我對他的了解,如果清華領導這次讓他矇混過關,清華就上了他的套了,清華的信譽也就被他給綁架了,以後他越作惡,清華和清華相關人員就越要為他背書。沒個頭的。諾不諾獎,像他這種道德和科學上都有明顯缺陷的東西擺到瑞典人面前,開什麼玩笑,把別人當傻子?有些人就不要妄想了。清華相關人員最明智的做法就應該是斷然止損,不要怕什麼不良影響了,現在斷然處理,還能給清華帶來一些正面映像。即使不提那些還沒有捅出來的這個人在這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做出來的違法亂紀的事情,就眼前這些,是非已經太分明了。沒有什麼洗地不洗地,考驗大家的智商嗎?

這個人就是一個混進科研隊伍里來的專業碰瓷的騙子!象魏忠賢一樣,把人格和道德這兩個蛋蛋閹割了,就妄想當九千歲?正常的社會不應該讓這種境況出現。

據我所知,國外一些以前和他有些許業務上聯繫的科研人員都知道這件事了,都在確認和這個人有可查證的切割。公道自在人心,清華的國際形象啊!!!!!!!!!!!讓人著急啊!


張老師的課是《神經生物學進展》還要幾周後才開課,你們這些看熱鬧的同學們是什麼心態?

……………………………分割線……

喔喔竟然被邀請了,謝邀

主要因為我是利益相關啊,目前我也在嘗試做MagR蛋白的工作,在課題方面知道一點點消息,所以不能和盤托出,畢竟因為此事,覺人心不古。

這兩位老師的德行口碑想必從上文已經看到了,我能提供的一點就是,

「跟我合作的人很多,這個基因我給過6個課題組。科學圈子是比較開放的,我不會對合作者藏著掖著。」謝燦說。

這句話,是很中肯的,起碼在與饒毅lab合作的過程中,謝燦老師有什麼新想法、新發現都及時在群裡面和大家一起討論,也透露了很多實際實驗操作方面的Tips,這在當今科研界烏煙瘴氣的環境下實屬難得!

有些實驗室,為了防止自己實驗室獨創的技術被別的實驗室學到,就算文章發了也不會透露最核心的技術,甚至改一些參數讓你重複不出來。(不排除是故意讓你連陽性對照都重複不出來的,這樣就有底氣說其他人方法不行,只有我們是對的)

而我在北大接觸到的實驗室,關係好的lab之間都會主動分享經驗,關係一般的lab之間,如果有需求都會耐心幫助。

而謝老師,就是這樣大意了,沒發表的論文透露給別人,甚至在課堂上講出來,這無疑是沒有防備心。在學術界,這樣通過交流獲取靈感最終搶發論文的不是沒有……當然背靠背發論文皆大歡喜了。舉幾個例子

  1. 之前有個比較熟的老師,在國外做研究時,聽了人家的報告,記下了unpublished的數據,回去重做了一遍就搶發了,figure都跟原作PPT神似,結果被原作舉報,狼狽不堪。

  2. 也有個比較熟的老師,也是聽了人家的報告,拿到了靈感,篩到了目標,商量好發了背靠背文章,皆大歡喜。

  3. 最常見的就是,同領域的兩個課題組,互相通風在做什麼方向,如果發現有重合,那麼約好背靠背,皆大歡喜,順利畢業。(也有約不好等不及一方提前發的,導致另一方由CNS跌落至PANS跌落至Plos One的,這是最慘的情況)

  4. 當然更慘的是,文章投出去了,某審稿大牛覺得不錯,發回重改拖時間,趁此機會竊取靈感,幾周重複出data就發了,這是卑鄙、為人唾棄的行為。

但是!但是!

你見過:聽了人家的報告,要了人家的質粒,說好了共同通訊作者,然後搶發的嗎??!

這可不只是竊取靈感了,竊取靈感那叫「參考」,不叫偷,學術界多得是。

但是要了人家的質粒,還是unpublished,這就是分享了核心機密,分享了N年心血,分享了轟動性文章的榮耀,這可都是謝老師分享的!分分鐘不掛謝老師的名字就發出去,這是欺騙+強盜

這是明搶啊!(當然上文提到的某些審稿大牛是來陰的,但不一定會對原作造成多大衝擊,該是CNS還是CNS)這讓謝老師的文章還怎麼發?

總歸一點,unpublished data,要慎之又慎,小心駛得萬年船。

PS:

一篇Science、Nature級別的文章,被謝老師憋了這麼多年!也是醉了!這括約肌得多強啊!祝謝老師早日把這個文章發出去……別在受審稿的刁難了(做個表型就搞定了……生化實驗室偏偏不做表型,是有多固執……)

各位看看就是了,別多解讀。願上級依法追究責任、各位引以為戒。

啊啊啊!!!

下周就張生家老師就來給我們上課了,想想還蠻期待的~~~~~~

蛤蛤,一開心就不膩啦~~

以上(原來是日語……)

20151103更新 張生家老師被清華辭退了,看來我們不能在下周的課堂上見到他了……

20151117更新 文章終於發出來了!!!


古人有云:奪人衣食猶如殺人父母

事實

1. 現在《科學通報》的網站上已經看不到這篇論文了,但出版商springer的網站上還有,鏈接如下 http://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2Fs11434-015-0902-0

2. 打開論文可以看到,此文2015年9月9日投稿,9月11日接收。

3. 文章中第一次提到這個磁感應受體Isca1是這樣說的:The noninvasive activation of neuronal
activity was executed through an iron-sulfur assembly
protein, iron-sulfur cluster assembly protein 1 (Isca1) [18–
20].

4. 三篇參考文獻都是關於這個蛋白在metabolism中的作用(iron-sulfur cluster),並沒有提到Isca1作為磁感應受體的發現。

5. 文章中並沒有內容涉及對這個蛋白的磁感應受體功能是如何鑒定的。

6. 文章中並沒有引用謝燦的任何文章。

7. 文章的致謝部分如下:

Acknowledgments 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Tsinghua-Peking
Center for Life Sciences, IDG/McGovern Foundation, and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We thank X. Liu for
advice on transgenic C. elegans as well as for providing transgenic C.
elegans facility, K. Pang for helping with cell culture and transfection,
B. Lu for providing cell culture facility, Y. Hu, H. Li, W. Wei,
M. Zhao, Z. Shen, C. Li, Y. Yan, Y. Zhang, Y. Liu, N. Ma, Y. Zheng,
X. Chen, N. Xiao, Y. Wang, Y. Tian, C. Xu, Y. Huang, and X. Wang
for helping with molecular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work, Y. Qi for
graphic design, C. Xie for providing Isca1 cDNA and antibody, and
M.-m. Poo, Y. Zhong, Y. Qi, S.-H. Shi, Z. Guo, and D. Li for discussions
and comments. We are grateful for C. Xie』s public lecture on
Isca1 in 2014 PTN Class. S.-J. Zhang would like to dedicate this
article to his mother Mrs. Mei-Xiang He who has been providing
love, support and encouragement during his life.

8. 目前已經有人創建了magnetogenetics的wikipedia,其中參考文獻只有兩篇,一篇是張生家的文章。鏈接如下

Magnetogenetics

八卦(綜合自mitbbs生物版)

1. 從致謝中可以看到,張文感謝了謝燦提供Isca1的cDNA和antibody,同時感謝了謝燦在PTN的課程,由此可見,關於張謝二人合作的起始過程,澎湃的報道是基本準確的。

2. 從論文的投稿與接收時間看,顯然是一個不正常的過程。而且論文中並沒有完整的生化實驗,也沒有相應的引文,並不符合一個學術論文的基本要求。網友推測可能是走了私人關係,加上主編可能也聽說過謝燦之前的工作,所以開了綠燈。

3. 文中致謝部分提到了若干個神經大牛參與了討論,包括蒲慕明(M.-m. Poo)鍾毅(Y. Zhong)時松海(S.-H. Shi)等。

4. 一個可能的故事是『張找到謝要合作,並得到了plasmid和謝的一些數據,由於謝之前曾經在一定範圍內傳播了自己的學術成果,張意識到這個工作的重要意義和可能存在的激烈競爭,於是加班加點做了出來。但由於謝的文章還在投稿,所以謝不同意張先發表。同時謝可能找到在清華找到了更好的合作者,張由此產生怨恨並做出搶發文章的砸鍋之舉』

5. 張想搶credit應該是可以坐實的了,從他在致謝中提到母親,創建wikipedia詞條中可以看出。

6. 前一段時間有風聞謝燦由於五年沒有什麼文章,要被北大趕走,所以對這個成果十分看重,所以反應才如此激烈。

評論

1. 張的行為顯然是嚴重違反學術道德的。

2. 如果是內部處理,可能還有個迴旋的餘地,但如今被捅到了大眾傳媒,施副校長剛剛走馬上任,估計處理會比較嚴厲。

3. 清華最近的諾獎級成果未免多了些,有網友建議,清華應該設立一個『清華諾獎級』獎


必須匿名。

和張老師接觸算是比較早了,14年他實驗室還沒建立的時候就開始接觸了。總之,熟悉他,跟他共過事情的人自然知道是怎麼回事。

這個人品唉!其實還有比這更惡劣的,只不過沒報罷了。有些事就不了了之。

這次出了這樣的事情,正常。


我從別的角度談一下吧:

  1. 物理學家和計算機學家有投稿先投arxiv的習慣,而生物學家很少有這樣做的。其實我覺得謝燦老師完全可以先把論文預印本放出來,再等nature審稿,這樣即使被搶也不至於如此著急了。生物版的arxiv在這裡:http://biorxiv.org/。科學網上有人提過類似的觀點(抱歉鏈接找不到了),但認為很多雜誌不允許把正在投的稿件先放預印本的行為。我不同意這個觀點。舉個例子:這篇論文利用納米孔測序儀組裝大腸桿菌基因組,就是今年3月11日先投預印本(http://biorxiv.org/content/early/2015/03/11/015552)的,同一天投給Nature Methods(http://www.nature.com/nmeth/journal/v12/n8/full/nmeth.3444.html)、5月22日接受、6月15日在線發表的。這至少說明Nature及其子刊是允許提前放預印本的。當然這是事後諸葛亮的建議了。

  2. 謝燦老師的工作尚未發表,無法評價。張生家老師的論文剛才看了一眼,真的是虎軀一震。他是類比光遺傳學的方法,用磁受體蛋白來做「磁遺傳學」,好處是不具有侵入性,操作大為簡化。而且可能磁場在尺度上的控制更加靈活,做大範圍小範圍的控制都可以(這個張生家暫時沒有做到,但猜想應該是可行的)。所以個人認為,如果等到謝燦的論文發表,張生家的論文依然可以給Nature Neuronscience或者Neuron,即使不中,給Cell Res也完全沒有問題。所以現在給《科學通報》,做法有違常理。
  3. 「磁遺傳學」的想法非常好,但從張生家的論文來看,總覺得欠點什麼,工作不完整。我尤其沒看懂的是,磁受體蛋白為什麼會定位到神經細胞的細胞膜上,為什麼在磁場作用下會使細胞膜去極化。張生家原文只有簡單一句「We speculate that this iron-containing magnetoreceptor might form as an iron-sulfur cluster that could bind to cellular plasma membrane through either cytoskeletons or filaments [18, 21,22]. 」然而,其所引文獻18(hIscA: a protein implicated in the biogenesis of ironulfur clusters)指出該蛋白位於線粒體,文獻21和22則壓根沒提到磁受體蛋白。我不明白張生家是基於何種大膽的想像就認為這個蛋白可以直接定位到膜上了,他也沒有提供這個蛋白的亞細胞定位的數據。我覺得如果沒有更多的信息,怎麼著也得先給這個蛋白加一個膜定位標籤吧?
  4. 期待更多真相披露。

==================

剛才發現居然有個答案原文複製我的,這是抄襲的新形式嗎?還好已經被摺疊了,抄襲者也被禁言。在此感謝舉報抄襲答案的諸位知友。

==================

Nature報道了此事:(Chinese scientists row over long-sought protein that senses magnetism : Nature News Comment)

Zhang told Nature that he thinks his research will win a Nobel
prize. He says that he was justified in publishing the results because
Xie』s work was merely biochemical identification, whereas he had the
idea of using magnetic fields and the protein to control cells. Xie says
that this idea is obvious, and that he included it in a patent he
applied for last year.

看來我之前想錯了,這好像不是打破合作協議、搶先發表論文這麼簡單的事情……

當然Nature也說:

Whatever the result of the dispute, scientists whom Nature has
spoken to are excited by the prospects of finally identifying a
magnetoreceptor in cells — whoever turns out to have done it. 「To know
the molecular basis of using proteins to sense magnetic fields would be
incredible!」 says Chou.

所以Nature是不是可以審稿審快一點?


清華生命科學口出這些事兒一點都不奇怪。不是因為清華,而是因為施一公。

施一公接管之後,清華生命科學這塊兒的研究其實一直都烏煙瘴氣的。認真做某個方向某個問題的人經常因為發不了paper被趕走(前些時候還發生了一個人家明明做得很好,文章沒來得及發出來就被決定趕走;臨走了人家Nature出來了,施一公又想留人家;那人死活不願意再留清華了);新人一股腦盯著最熱最容易出大paper的方向做,老人才有機會靠著以前攢下來的學術資源活下來繼續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名義上說清華生命科學口的實驗室是否能留下來要看重要的科學問題做得怎麼樣,實際上什麼是重要的問題什麼不是,什麼樣算大進展什麼不算,還是由施一公自己圈子裡的人說了算,他們又不是什麼都懂,搞到最後還是回到了看paper的套路。

這樣壓抑的學術氛圍與激烈的競爭環境催生出幾個為了求生而不擇手段的人,不奇怪吧。

--------------------------------------

有些同志啊,對於科研的認識還停留在大牛說什麼我信什麼,美國人說什麼我信什麼的水平。

什麼是高質量的科研成果?發paper和高質量之間只有相關性沒有因果性。發CNS不一定是高質量的成果,不發CNS也不一定是就不是。

現在諸君能隨意吃紫菜和扇貝,並不是因為它們本來就該這麼便宜。恰恰相反,紫菜和扇貝原本是很貴的東西,正是很多人看不上的水產科研工作者先去摸清楚紫菜和扇貝的生活史,再去嘗試各種培養條件和飼養環境,從而實現了紫菜和扇貝人工養殖的結果(這都是近20年發生的事情)。這個過程中的大多數data都發在了中文期刊上,很多連paper都發不出來,那你說,這種研究工作是高質量還是低質量?

白人容易得丙肝且不易治癒,不容易得乙肝且治癒極高;黃種人容易得乙肝不容易得丙肝(中國1/10的人口是乙肝攜帶者,而丙肝治癒率卻在97%以上)。結果呢,國內一大堆科研工作者,尤其是解蛋白結構的,對丙肝研究趨之若鶩,對於乙肝感興趣者寥寥無幾。那你說,這種丙肝的研究論文發再多,真的就是高質量了么?

國家的最高學府之一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居然沒有獨立自主的學術成果判斷標準,還對著外國老爺吹起來的學術泡沫東施效顰,如果這樣也算國際化現代化,那這種國際化現代化我寧可不要。


所以生物學也應該提倡使用arxiv


一看這時間我就驚到了

我不信正常情況下這種成果能甘心投這個雜誌


一個比宮斗還精彩的故事。

謝太子被立新儲,魯貴人和張答應都想當太子妃。太子和張答應說要是有了皇子就可以讓她當太子妃,但是在本宮登基前萬萬不可把孩子生下來,否則在服喪期間誕下皇子被民間知道會影響太子登基。張答應後入府的,但先懷了皇子,這讓魯貴人懷疑張答應假懷孕。魯貴人夥同饒貴妃一起勸說謝太子不要相信張答應,她是假懷孕啊!謝太子和張答應說要不找太醫檢查一下啊,張答應說萬萬不可,太醫都是魯貴人的人,肯定會動手腳的,到時候孩子生下來就知道了,我以我的人格擔保不是假懷孕啊殿下!謝太子越來越懷疑孩子有假,到後來拋棄了張答應,要讓魯貴人當太子妃,甚至說他從來沒有臨幸過張答應。張答應怎麼甘心眼見到手的皇后之位被別人搶走,於是違反了之前對太子的承諾,把孩子生了下來並昭告天下討個名分!張答應後來因擾亂宮廷秩序而被清理出去,連選她入宮的施貴妃都不幫他啦!

————2016年2月4日更新

魯貴人被褫奪封號,施貴妃似乎又佔了上風~


又多了一條不要學生物的理由

孩子學生物,一定打斷腿


估計這是我見過的匿名回答比例最高的一個問題……


就是個學術不端。各種順帶黑生物黑清華黑一公的也是夠了。。。株連連坐是不對滴。

說道科研合作最後分蛋糕的問題,真是各種糊塗賬,但最多也就是作者排序,搶一作、通訊作者啥的,合作方起碼都會署名。不過說回來,如果署名,online就需要所有作者確認,也就不會搞到現在這樣了。張這次實在是做的太絕了。


根據我看了多方說法,綜合一下,在assume各方都不是神經病的情況下(張是偏執狂加神經質,但我覺得他精神正常),比較合理的解釋。

1. 謝弄出了一個比較牛逼的蛋白;

2. 2015年1月魯白的學生褚鵬程找謝燦提出問題和合作意向,但是謝燦以未發表為由婉拒,但是話沒說死,留下未來合作的餘地;

3. 張生家回國沒有實驗室,借用了魯白的儀器設備,魯送了個學生逄克亮共同培養;

4. 2015年4月,張生家與逄克亮一起去找謝燦討論合作事宜,此時謝因為文章有一定進展,對合作更加開放;事後謝燦聲稱不知道張生家是獨立PI,此事非常蹊蹺,可存疑;但由於最早提出合作的是褚鵬程,按照常理推斷,張和逄去找謝的事情魯白不知道;

5. 謝燦知道張生家是獨立PI後,同意與張生家合作,但要求張生家不得搶在謝燦發表此蛋白之前發表後續工作,且文章中謝必須是共同作者,張同意;同時張要求謝燦不得與其他神經學家合作,謝同意(謝事後改口說以為唯一合作者指的是魯白,這點站不住腳,因為他一個月前聲明說是在知道張生家是獨立PI之後展開這場談判的);

6. 截止此刻為止,爭議文章的idea來自褚鵬程,張生家,還是獨立想出,目前難以解釋;

7. 魯白方面仍然希望與謝燦合作(可能是按照褚鵬程之前的想法,也有可能是逄克亮向魯白報告張生家的想法,無從考證),但此時進度已經落後於張生家;魯白或其學生去找謝燦時,張謝已經達成某種協議;但出於魯白的身份地位等種種原因,謝燦決定同時與魯白合作;

8. 張生家發現魯白在做與他類似的實驗,認為魯白剽竊了他的成果(事實上可能是魯白與謝燦合作中獨立開展的),盛怒之下決定先搶投文章;

9. 張生家的文章投到Cell;這時候仍然不能確定地說張生家撕毀了與謝燦的協議,因為Cell審稿周期較長,而謝燦的Nature Materials接近接受,所以正常情況下張生家的文章仍然將晚於謝燦的發表,且謝燦是共同作者;且正常情況下張生家第一次投稿時共同作者謝燦應該是收到了郵件的,所以可以認為第一次投Cell時謝燦沒有反對;

10. Cell決定送審文章(這說明這工作還是有不錯含金量的),此時作為共同作者之一的謝燦此時拒絕讓文章進一步送審;

11. 這時候張發現謝燦已經和魯白站到一起了,相當於撕毀了「不得再與其他神經生物學家合作」的口頭協議,於是決定撕毀「不在謝燦之前發表此蛋白後續工作」以及「謝燦必須是共同作者」的協議,決定獨自投稿,不帶謝燦名,搶在魯白之前發表,雜誌低點無所謂;

12. 此時張忽略了一點:張不得搶先發表,以及謝不得與其他神經生物學家合作屬於PI之間的協定,可以遵守也可以修改;但謝是共同作者這件事,不僅是雙方的協定,更是基本的學術道德,張生家沒有理由以謝撕毀口頭協定為由,不將謝列為共同作者;

13. 張投稿到科學通報,後面的事大家知道了;

14. 科學通報文章第一作者龍曉陽也很有意思;謝燦展示的微信截圖中,張生家說「曉陽建議我敏感時期不要露面」,說明他與這個學生關係非同一般—尚未正式進組就要投Cell,教授撕逼學生不僅參與還提出重要建議並被採納,是很罕見的;

15. 以上過程盡量用客觀角度還原事實,但是在過程中張生家多次撒潑打滾,吃相難看,如同神經病(但我堅信他精神正常);魯白作為江湖大佬忙於行政和應酬(很多新聞提及」魯白教授非常忙「),在科研上投入精力有限,以至於實驗室學生有了很好的idea卻無法及時施行,反而被後來的張生家搶先,被搶先後又利用權勢試圖將成果據為己有,吃相同樣難看;但吃相不是本回答討論重點;

16. 張生家多次提到搶credit的問題,競爭激烈,還有什麼「我不發表馬上別人就發了」等等,再聯繫到前不久鈣鈦礦電池方向成都電子科大90後教授自述當年」日夜加班勞作,終於搶在競爭對手前發表了Nature「一事,充分證明了國內外很多PI的所謂重大課題,其實是有他沒有一個樣,他不做出來別人也會馬上做出來;至於什麼科研競爭,什麼晚上周末加班做實驗,根本不是為了人類知識的前進,只不過是各組之間搶credit罷了。


立燕解清,勢在必行


評論張人品的有些跑偏了。看過兩篇論文,張本身有沒有「搶發」,學術圈的人應該心裡很清楚。忍不住評論一下幾個有迷惑性的說法。

有人說,這兩篇文章方向很不同啊,沒有看到張搶了謝什麼結論。

張自己也在賽先生髮文稱:

「 今年四月初,我聽說了謝燦研究的Isca1蛋白在體外在磁場作用下可以旋轉,我很敏銳地想拿過來在神經元里試一試。雖然我知道Isca1的基因可以直接從網上開源的基因庫里調出來合成,但當時我想既然謝燦對這個基因已經有五六年的研究經驗,有現成的材料,於是我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和謝燦聯繫尋求合作。 」

第一種觀點可能僅僅出於不懂,而張自己的說法(此說法還在張其他的文字中出現過)則是赤裸裸的掩耳盜鈴自欺欺人了。為什麼?

兩篇文章的確角度截然不同,但是張整個工作的基礎正是這個"可以直接從網上開源的基因庫里調出來合成"的Isca1。這個基因很早就被克隆了,也有功能的研究,但是沒有人說過它和磁感知的關係。回到謝,謝在公共場合提到他們發現的磁感應蛋白的時候,是以MagR來命名的,因為如果講出了Isca1這個名字,就等於泄露了自己最重要的發現。所以在謝的文章被最終發表之前,除了謝和其合作者們,地球上是沒人知道MagR就是Isca1的。那麼張是在哪聽說的呢?用一個「聽說」來淡化、掩蓋之前的合作關係,實在不妥。沒有謝提供這個最重要的立題之本,張去基因庫調哪個基因?這個簡單的事實,張心裡應該很清楚,他的這番話目的是什麼就不需要我說了。

張也多次為自己辯解(非原話):我的文章整個設計執行,謝沒有貢獻任何思想和智慧,謝僅提供質粒和蛋白,因此僅僅致謝。這也是欺騙外行的說法。如果謝已經發表文章,並公布了基因信息,那麼謝提供材料後,完全可以僅僅要求致謝、引用,亦可要求成為作者。但是謝提供的是未發表的新發現,而且是張整個研究的基礎,沒有磁感應蛋白,何來磁感應蛋白的應用?這個智慧的貢獻是巨大的,理應署名。做學術的人,應該很容易理解這些基本的學術規範,張急於發表論文,刪掉謝的署名,修改蛋白的命名,可謂司馬昭之心。所以,搶發是事實。並非張搶著發了謝的數據,而是張意圖搶佔這個領域第一篇論文的credit.

因此,事情可以這樣理解:張聽說謝有大量資金,想尋求合作投資。出於信任,謝答應和張合作,告知了自己的銀行卡密碼,給張提供了資金進行投資,並共同分享利潤。張取了錢投資,獲得了利潤,卻聲稱投資方式是自己研究的,利潤不應歸謝所有。並機智地表示密碼只是個簡單的6位自然數,任何人都可以輸入,謝對此沒有貢獻。而且張並沒有侵佔謝的本金,你們這些批評我的人,簡直是迫害!


讀完了前面幾個答案,大概有一下幾個感受。

1.張某人這個學術不端應該由學術XX委員會進行鑒定

2.也許學術XX委員會效率低下,而且對方不肯撤刊都會很大程度對謝燦造成影響,但是我依然不支持在結果出來之前,在公開媒體上報道此事

3.應該加強體制內的監管力度和處罰力度,而不是通過輿論來進行監管

4.對於兩校學生之間的撕逼,表示已經司空見慣,個人反感所謂的道德審判

利益相關:清華學生,非生科專業


推薦閱讀:

為什麼給我的印象里,清華的男歌手比北大多?
如何看待科學網文章「清華北大,你的學費低得近乎無恥」?
在北京大學軟體與微電子學院就讀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在上海紐約大學和清北之間如何選擇?
清華北大的學生如何看待《最強大腦》選手的能力?

TAG:清華大學 | 北京大學 | 如何看待評價X | 生物 | 學術道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