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現有的辯論賽視頻中有哪些經典的盤問/質詢的場次?或者哪些精彩的教學文章/視頻? ?

最近想主要觀摩學習一下盤問質詢。印象中比較深刻的兩場有黃執中的「高薪能否養廉」中的質詢和10年武大對馬來的「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疑人要用,用人也疑」。 本人的資歷比較淺,知道的不是很多,想把這些跟質詢有關的經典視頻文章整理集中起來,和隊員們一起專攻,還希望大神們不吝賜教。


黃執中質詢講座,長達四個半小時,但我很認真建議題主看完,包括裡面的訓練。

視頻封面黃執中講座:奧瑞岡中的質詢規則與技巧—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視頻

至於推薦的比賽視頻,說實話質詢只是辯論中的一個子環節,脫離開立論框架看質詢意義不大。類似題主你說的這兩場,也並不是因為質詢而出彩的,真要推薦的話看這四場:

1、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上海交通大學VS台灣大學

視頻封面延長退休年齡利大於弊/弊大於利—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視頻2、 06順爽湖北省賽,湖北大學VS武漢大學

視頻封面湖北大學VS武漢大學2006年辯論賽—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視頻

3、2013世界華語辯論錦標賽,澳門科技大學VS武漢大學

視頻封面第三屆華語辯論錦標賽——澳門科技大學VS武漢大學—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視頻

4、2009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西南政法大學VS政治大學

視頻封面2009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 複賽 西南政法大學VS政治大學—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視頻


2015世界華語辯論錦標賽:香港大學vs大連理工 奇襲:劉冬舒(質詢)vs劉一楓(接盤)

大工立論:

1社會進步的源動力來自於大眾對美好生活的渴求

2社會進步最終由大眾來完成:由大眾來實踐和檢驗

3社會進步的方案是由大眾和精英來一起決策,決定的,而且歷史發展的趨勢是大眾在決策中的比重越來越多

劉冬舒學長的奇襲:

劉冬舒:第一個論點是大眾嚮往是源動力所以他更重要對不對?

楓哥接盤:對,但不是靠這一個點論證

劉冬舒:好,所以你第一個論點是這樣的,請問你我因為更想成為有知識的人所以上大學,在大學裡老師悉心教育我,我成才了,所以我成才是更因為老師還是因為我想上大學?

楓哥:更因為我自己

劉冬舒:所以你認為老師對你成才的教育貢獻不如你想上大學?

楓哥:對

劉冬舒:那對方同學你為什麼要在上大學的時候選擇去哪個大學和哪個老師呢?

楓哥:最主要的是看我未來想做什麼

劉冬舒:如果說最重要的就是你有這顆心,這個動力就好了你為什麼要選擇學校和老師呢?

楓哥:我不明白為什麼我想上大學就不能去選擇學校啊?

劉冬舒:因為這說明選擇學校,選擇對老師對你成才更關鍵嘛,我們看下一個問題,

你是不是告訴我社會進步最終由大眾來完成?

楓哥:對,第二個點

劉冬舒:那請問打仗最後是不是由士兵完成?

楓哥:對

劉冬舒:那戰爭輸了最應該問責將軍還是士兵?

楓哥:兩方都要問責

劉冬舒:我知道兩方都要問責,但我們一般問罪更多的是將軍還是士兵呢?

楓哥包括士兵和將軍

劉冬舒:對方同學不要迴避我的問題,我知道兩方都要問責,最應該問責的是誰?如果你是國家的總統,如果打仗打輸了你是問責國防部長還是一等兵?

楓哥:我可能會問責國防部長

劉冬舒:對,所以由誰執行不等於誰更該附更大責任,我們從打仗的例子可以看出,最後一個問題,你是不是說有壞的精英就說明我方論證不成立?

楓哥:沒有

劉冬舒:那您是不是說我方論證的時候沒有考慮壞精英,所以我方該把壞精英考慮進來?

楓哥:您方講精英有那麼那麼好

劉冬舒:對對對,那有沒有可能有些大眾對生活的嚮往也沒有那麼美好呢?

楓哥:沒有

劉冬舒:比如說在納粹時期德國人全民想把猶太人屠殺掉,對方辯友德國人民對於這種生活的嚮往好不好?

楓哥:你是說德國人民想殺人么?

劉冬舒:對方辯友德國人民不想殺人舉辦猶太人幹嘛?很多猶太人可是被德國人民舉報出來的

楓哥:他的確是舉報了,但是·

劉冬舒:所以這部分德國人民對社會嚮往的是不好的對不對?

楓哥:他們想嚮往更好的生活

劉冬舒:我知道他們想嚮往,可他們嚮往的未必是美好的對不對?所以你要告訴我為什麼人民想嚮往更好的就能嚮往出更好的東西。

楓哥:方法可能會錯

劉冬舒:所以人民也會做錯對不對,所以您方跟我方在這方面是平等的

總結一下:

劉冬舒學長的質詢非常的標準:

1每一步都是先確認對手的論點,

2然後提出對手論點理由下的反例質問對手為什麼還成立

3最後結該論質詢得到的結論然後轉到下一個問題。

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是:

1劉冬舒學長每個邏輯背後都配備例子,而且用的例子都非常通俗易懂,是常見例子

2劉冬舒學長的問題大多是封閉式提問,很難不露痕迹的轉走問題

3一旦對手逃問題迅速追問

第六屆世界華語辯論錦標賽半決賽:南京師範大學vs大連理工大學

劉一楓(質詢,反二)vs羅斌(接盤,正三)

反二:你好,我確認一下,速食麵有沒有營養?

正三:我方沒有想跟你打速食麵

反二:不好意思,我只是想確認一下,您方的論域之下,速食麵有沒有營養?

正三:在我方的論域之下,速食麵是有營養的。

反二:OK,是有營養的。好,您方舉一個沒有營養的東西

正三:不是。我方今天沒有想打心靈雞湯

反二: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您舉一個沒有營養的東西,我們在討論嘛,對吧?

正三:今天沒有營養的東西。

反二:嗯

正三:比如說煙啊、酒啊

反二:不好意思,煙,你方講煙在某些情況下對某些人有好處,俗話講,飯後一支煙賽過活神仙,有沒有好處,有沒有營養?

正三:沒有營養啊

反二:沒有營養是吧?哎,不好意思,不好意思,飯後一支煙賽過活神仙,有沒有好處呢?

正三:有好處啊

反二:有好處,沒營養,是吧?

正三:嗯

反二:好。所以今天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對某些人有好處,不見得是有營養嘛。很簡單的例子。

反二:所以再問您方第二個概念,第二個概念,急中生智聽說過嗎?

正三:聽過。

反二:聽過是吧,好!現在今天我們講的這個于丹這個例子,它說這個大學生沒房、沒車、在北京又沒有錢,過得很苦,現在他面對的問題是什麼?

正三:面對很多

反二:生活很艱難嘛,對吧,工作可能不如意嘛。但現在呢,于丹告訴他說,你已經有了很多了,你已經很幸福了,所以他很滿足吧。我想問一下,他很幸福之後,他有改變艱難生活這種現狀的動力嗎?

正三:為什麼會沒有呢?

反二:好,OK。你也可以講他很有動力,我想比較一下,這是比較辯題嘛,對吧?在他以為自己生活很幸福,和他之前他認為自己生活很艱辛,這兩者做對比的話,您覺得哪種情況下這個他改進自己生活的動力會更強?

正三:您需要聽我解釋一下嗎?

反二:解釋

正三:好。以前覺得不幸福,現在覺得幸福,對他是件好事,如果他今天真的沒有更強的動力,往更好的方向發展的話,他現在已經是知足常樂了

反二: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正三:他已然很幸福了,還追求什麼?

反二:你可以解釋,但你沒比較啊,我想問您的是。。

正三:我比了啊

反二:不好意思,那我再確認一下喔,剛剛這種情況,他在聽於丹的話之前,他知道自己過得很苦,所以他有很大的動力,我們默認他這個人可能比較有志氣,他可能有很大的動力要改變自己的現狀,現在他聽過於丹的話之後:哇!我已經有這麼多了,原來他們的日子過得這麼差喔。這個時候您方要講的是,這個時候他的動力依舊很大,是吧?

正三:不是!

反二:不是,是吧!

正三:是他有動力

反二:等一等,等一等。不好意思!你講:「不是!」那我問一下,這個時候他的動力比之前大,還是比之前小?

正三:有動力一定意味著人生幸福嗎?

反二: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正三:動力變小了,就一定不幸福嗎?

反二:OK!下一個,你這個時候退一點,就是您講的,這個時候他動力有可能減弱了,對不對?

正三:我沒有退,我一直承認動力可能減小

反二:OK!達成共識不就好了!我不就是想問你這個嗎?所以動力很多時候減小,對他是減益效果,對吧

楓哥質詢主要確認兩點:

1在南師大的立論體系下究竟有沒有沒有營養的東西?因為在他們之前的論述中,似乎有好處就是有營養,而大工提出普遍有好處才能叫有營養

2在一個人面對問題沮喪的時候,心靈雞湯讓他心情馬上變好算不算對他有益的?

值得學習的:

1楓哥可以說是曾經我們隊的歇後語大王,這一點頗有當年余磊學長的風采,比如飯後一支煙賽過活神仙,急中生智等等,我覺得善用一些我們耳熟能詳的歇後語可以迅速引起觀眾共鳴

2同個例子的多輪交鋒,比如于丹這個例子,用不同側面:于丹講這句話時描述這個年輕人的情況以及這個年輕人聽了于丹的話後可能有的心情,去問對手一個核心問題,心靈雞湯會不會讓我們喪失改進的動力

3節奏的變換,楓哥打比賽喜歡提速,如果多看他的比賽的話他會在比賽的某一階段突然提速短打對手,讓對手出現漏洞

2015新國辯半決賽:台灣大學vs中山大學

質詢:丁冠宇

網路輿論讓我們的思考更多元/單一
中山大學立論:
定義:網路輿論:網路上產生和傳播的人們自身觀點的公共表達
思考:是一個人面對外部世界形成自己觀點的過程及思考問題的方式,思考對象的豐富並不代表思考方式的變多
學理依據:每個個體都有自我建構的衝動和需求,這代表人們希望從外界找到對自己觀點的支持並且排斥反對意見(心理學)
橫向比較大眾傳媒和網路輿論:在大眾傳媒時代,我們的信息源,量有限,我們未必能找到支持自己的觀點,並且這些外界的觀點是不受我們自身喜好控制的,因此我們無法將不喜歡的觀點拒之門外,而網路輿論的特點消解了這些成本,網路平台給了作為受眾的我們選擇權,信息量的龐大使得我們能找到自己想看的東西(微博,知乎可以只接受自己想看的觀點,在豆瓣找到夥伴),當我門排斥意見,不必冒減少信息來源和得罪人的風險,只需要簡單的拉黑,就不用面對不同觀點的挑戰。
結論:網路輿論對於個人來說更容易成為求同排他的封閉平台。這使得我們思考更單一
防守:單一不是貶義:但單一不是壞事,單一可以更加深入和獨立。思考層面上的多元意味著模糊和游移。
質詢:
丁冠宇:先從你方四辯質詢問題說起,當我說你們的思考變多元的時候指的只有你么,不止吧?
中山:我們每一個人
丁:你們每一個對吧,也包括你們群體對吧?比方說韓國的思想或產業更多元,應該不只是指三星產品賣得特別多吧?
中山:不是
丁:所以換言之群體的單一和多元也可以討論吧?
中山:社會不會思考
丁:不,社會裡面的思考是多元的還是單一的,如同企業的產業是多元還是單一的,我不一定要指定某一個企業它的生產是不是很多東西,這個國家的產業結構很多元在這個命題的語境里也可以使用吧?
中山:社會上的觀點很多等不等於社會上每個人思考多元?
丁:好,往下問下一個點,對於您方而言,要討論的是思考過程的多元還是思考結果的多元?
中山:思考過程
丁:您方有論證建構的過程是單一的么?
中山:立論中有論證
丁:我知道你論證的是結果,比方說某個議題上的立場,比方說我傾向支持同性戀,我在接觸網路輿論的時候會傾向接受這方面的言論。
中山:對
丁:那結果上我會強化我接受這個立場,這是你的意思,請問你一下,這個議題的結果要怎麼多元?
中山:我方論證的是加速度
丁:我的意思是價值觀這種東西如果我們真的是獨立且成熟的,無論如何我們總要對一件事做判斷吧?
中山:對
丁:那如果我做了判斷就代表單一,多元要論證什麼?

中山:我方不是說做出判斷就代表單一,網路輿論會加速
丁:這是您方第一個概念,那我們討論下一個概念,請問討論思想多元的時候,議題的多元可不可以討論,比如說我以前我只思考同性戀議題,如果我在網路上看到的議題更多,我想的方面有沒有更多?
中山:你說看到的多就是多,那人和電腦有什麼區別?
丁:你沒有回答我的問題,這樣的思考是多元還是單一?
中山:這樣跟思考有什麼關係呢?
丁:那我往下問最後一個點,對於一個獨立的人,他的思考為什麼要是單一的?
中山:不必然
丁:如果一個人有接受包容的心,如同我們打辯論一樣,那他單一么?
中山:包容不必然啊
丁:好,換言之,成熟,獨立,深入看來和單一沒什麼關係,謝謝。
要點:

丁冠宇學長是一個很有特色的辯手,台灣辯手在首輪質詢的時候似乎不怎麼直接去攻擊論點,更多的是框定對手的概念,丁冠宇在這輪質詢里框定了這幾個概念:

1我們能不能討論整體,因為在中山大學的語境里似乎只想討論個人的思考
2思考更多元,除了最後思考出結果外,建構的過程的多元,思考內容的多元可不可以討論?
3最後講的單一代表的是成熟,獨立,深入,聯繫是什麼?
這幾個問題很關鍵,下一篇分析他的隊友陳立欣的質詢,接著他確認的共識進行了論點擊破
值得學習的:
丁冠宇質詢的時候往往很有代入感,第一個是他比較獨特的語音語調,另一個是在於他非常擅長用類比,總能夠舉出非常多形象生動的具體例子
1比如我們更多元可以講整體,類比於韓國產業結構的多元是不是單指某個企業
2思考的單一多元,如果只討論最後的立場結果的話,怎麼更多元?為什麼我思考同性戀議題,想的方面更多不是更多元,或者我因為網路思考除了同性戀以外的命題不叫更多元?

第二輪質詢:陳立欣學姐

在駁論的時候中山大學進一步補充了在網上上拒絕別人的意見非常容易,沒有現實中的成本,人有天性不願意被他人說服,希望接受自己喜歡的意見。

質詢:

陳立欣:如果社會上大家有各種不同的思想,對於一個接收資訊的人有沒有機會讓他的思想更多元?

中山:如果更能選的話,是使得他的思想更多元

陳立欣:好,我們得到共識,如果社會的思想更多元的話,對於個人而言他有更多的機會得到更多啟迪,我問下一個問題:您方認為人接受到的素材更多,不代表能思考更多元對吧?

中山:是呀

陳立欣:那您方覺得一個人要怎樣才能思考更多元?

中山:比如說小時候天馬行空的想像

陳立欣:你什麼都沒看過要怎麼天馬行空的想像?那我這樣問好了,如果接受教育有沒有辦法讓一個人的思考更多元?

中山:會,因為老師會灌輸你另外一種想法

陳立欣:嗯?這時候我們不會稱呼它為思考多元吧,我們應該會說它是填鴨式教育吧?

中山:教育是在壓制嘛?

陳立欣:您方沒有聽懂我問題,我接下去往下問,我們之所以會認為教育會讓人思考

更多元,是因為我們接收到各種不同的看法,可能是西方哲學家或者中國哲學家,對不對?

中山:是,所以中國人有很多種依託,基督徒只有一種依託

陳立欣:對,沒錯,所以西方文化的加入也會讓中國人思考更多元。

中山:不對,思想和思考不一樣

陳立欣:沒關係,思考過程的結果會成為最終的思想,我進一步往下問,您方也可以承認在這個辯題中,比較的標的是傳統媒體對吧?

中山:是

陳立欣:好,那您方的說法是傳統媒體我們無法選擇我們喜歡的諮詢,因此我們被迫接受一些不同的聲音對不對?

中山:選的少,也是有的選

陳立欣:好,那我方跟你舉例子:台灣有兩大勢力,綠藍營,那對於深綠的選民,他看到深藍的電台他會轉檯對不對?

中山:對

陳立欣:換言之,在傳統媒體中依然會有選擇自己喜歡的資訊的傾向,我問最後一個問題:您方認為思考和立場一樣么?

中山:思考選擇立場啊

陳立欣:經過思考後最後選擇立場對不對?

中山:思考的一個最終結果是立場

陳立欣:代表思考是過程,立場是最後的結果,謝謝大家

陳立欣學姐的比賽大家可以多看看,她的質詢一般都能非常標準的去貫徹自己的立論:

她的質詢完成了這麼幾件事:

1結合台大自身的立論,網路輿論提供了更多的素材,問一個元命題:思考素材的變多能不能讓人的思考更多元?

2基於中山大學的理論,傳統媒體時代我依舊會選擇自己喜愛的觀點,那所謂的更單一體現在哪裡?

3接著隊友丁冠宇的質詢,中山大學似乎在強調最後我的立場會越來越堅定,但這是否代表思考更單一:這裡確認下重要的結果,立場是結果,思考是過程。

值得學習的:

1舉貼切自己邏輯的例子,這是優秀質詢手的共性

2陳立欣一般會先概括一遍對方的核心意思再提出自己的疑問,這樣有個好處是幫助各位評委理清楚她問題的脈絡,並且也可以確保自己和對方達成共識後再攻擊對手論點與理由。

3第二輪質詢手要與隊友形成呼應,要在隊友停下來的地方繼續發動新一輪的攻擊


去年星辯殭屍對恐龍,胡漸彪的質詢。


推薦閱讀:

第四屆國際華語辯論邀請賽(新國辯)新加坡國立大學奪冠,有哪些地方值得學習?
可以普及一下大馬星辯的知識嗎?
打一場辯論賽,遇到的評委壓根不懂辯論,還一頓瞎點評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看了一些前輩的講座和經驗貼,發覺自己打辯論說的每一句話都是錯的,反而完全不會打辯論了怎麼辦?
怎麼短時間提高辯論技巧?

TAG:辯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