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皇利奧一世是如何勸退阿提拉軍隊的?
452年,利奧一世帶領羅馬使團與「上帝之鞭」阿提拉協商,成功勸退了他對義大利北部的侵略。
首先利奧不是一個人,當時雖然西部皇帝跑路了,但是元老院的兩位元老,一位是曾經擔任過執政官(其實算是虛銜了)的阿維圖斯和曾任禁衛軍首領的特里格提烏斯主動和利奧一起去和阿提拉談判,這就為他獲得了更多的談判許可權。當然,主動去找阿提拉談判確實是大智大勇的行為,這也為利奧帶來了巨大的聲望,使得羅馬主教在羅馬城的人民心中地位大大提升。
表面上阿提拉撤軍似乎是得到了賠償和承諾滿意而去,但是實際上關鍵原因有兩點:第一是匈人聯盟的實力在沙隆會戰中大大受損後,又在義大利由於水土不服和瘟疫有不少的減員,繼續逗留沒有多少好處;第二東部皇帝馬爾西安此時派出的由埃提烏斯(重名非同一人)率領的野戰軍北上掃蕩了多瑙河下游匈人的重要前進基地,這個地區是當初匈人越過多瑙河發動戰爭的一個重要憑據。
之後阿提拉死在了北上歸國的路上,他一死他的兒子們迅速的相互攻伐,而馬爾西安與之後的皇帝延續了對匈人的強硬政策並且分化瓦解敵人,最終阿提拉的大兒子在內戰中被殺,另一個兒子鄧吉西齊的腦袋懸掛在君堡,小兒子伊爾納克則成了保加利亞汗國可汗傳說中的祖先之一(咄陸家族Dulo clan - Wikipedia)。
曾經不可一世的匈人聯盟就此消散。
三月份的回答,等贊等的好辛苦⊙▽⊙
這個排版我也是醉了
……………………………………………………………………據說利奧一世的滔滔演講、威嚴的外表和華麗的主教服征服了阿提拉,讓他感受到了上帝力量的偉大。後來,聖彼得和聖保羅又拿寶劍在阿提拉面前顯聖,威脅他如果不撤兵砍下他的腦袋。阿提拉終於屈服在上帝的使者面前,同意撤兵回國。這一傳奇故事後來被著名畫家拉斐爾繪成一幅壁畫,保存在梵蒂岡,廣為傳揚。這顯然是杜撰的故事,騙不了人。
事實是使團承諾繳納巨額贖金,同意阿提拉把在北方掠奪的全部財富帶回匈奴帝國,同意在交換俘虜時只要軍官和士兵,放棄所有婦女、兒童和沒有人身自由的奴隸。其實氣候也是阿提拉決定撤軍的重要原因。義大利的地中海氣候的特點是夏季干少雨,這讓來自中歐濕潤海洋氣候下的匈奴聯軍很不適應,討厭的瘧疾開始在軍中流行,嚴重削弱了戰鬥力。
另外,按照愛德華·吉本的說法:「士兵們的士氣由於獲得大量財富和那地方使人整天懶洋洋的溫和氣候而完全鬆弛下來。一般以牛奶和生肉為主要食物的北方牧人,現在都拚命吃麵包,喝葡萄酒,並大量享用經過烹飪技術製作過的肉類。」追求享樂的士兵是沒有戰鬥力的,阿提拉決定見好就收,避免重蹈在高盧貪得無厭、一味南進的覆轍。
迷信心理似乎也影響了阿提拉。當年阿拉里克進入羅馬後不久就病死在遠征的路上,讓阿提拉很忌諱。寧信其有,不信其無,阿提拉於是決定不進羅馬。
另外,埃提烏斯千方百計求來的東羅馬援軍即將殺到,阿提拉可不想被人斷了後路。阿提拉席捲西羅馬帝國,又被稱為一封情書引發的戰爭。
阿提拉進攻西羅馬帝國的借口就是羅馬皇帝瓦倫丁三世的妹妹,野性的荷羅麗娜公主給阿提拉寫了情書。阿提拉以此為由,向羅馬帝國要求迎娶公主(事情本身有點像幾百年前呼韓邪單于迎娶王昭君),但是阿提拉要求羅馬帝國提供全國一半的財富國土作為陪嫁,實在超過了羅馬人的忍耐極限,何況根據羅馬法律,女人無權繼承財產。最終教皇出面,對阿提拉的進軍進行了勸阻,於是阿提拉沒有向世界之都羅馬挺進,而是聽從羅馬主教利奧一世的勸阻(452年7月6日),利奧一世答應交納貢賦,並把羅馬皇族公主荷羅麗娜嫁給他。羅馬帝國割讓多瑙河以東給匈奴帝國。他再次退回班諾尼亞,並453年死於該地。
割地賠款和親。與其說是勸阻,還不如說是城下之盟。根本原因是東羅馬帝國正在多瑙河集結軍隊準備爆匈奴人的菊花,匈奴聯盟內部不穩定,而羅馬已經過幾次劫掠油水太少,軍內瘟疫橫行,權衡利弊只能撤軍。教皇不過是打個醬油。有歷史學家表示阿提拉後來在新婚之夜橫死,新娘子就是東羅馬派來的間諜。因為阿提拉一死東羅馬就發動了多瑙河一帶的進攻。同時阿提拉的幾個兒子混戰成一片,東羅馬拉一派打一派,怎麼看都是設計好的。
糾正一下題目,阿提拉是匈人或者翻譯成胡人,沒有明確依據說他和匈奴人有關係
多半是給了錢,阿提拉既能拿到巨額贖金又不用打仗,當然皆大歡喜
推薦閱讀:
※古代匈奴和現在的匈牙利是什麼關係?
※匈奴為何不能像成吉思汗那樣橫踏歐亞大陸? 如果沒有漢帝國長達一百多年的討伐匈奴是否會向西亞發展。?
※怎麼看待斯基泰人和匈奴的聯繫?
※漢高帝劉邦立國之初有眾多能臣良將,為何不用他們消滅匈奴以雪白登之恥?
※電視劇《海上牧雲記》的真實歷史背景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