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是一種屬性 (Property) 嗎?
命題「鮑勃吃牡蠣」是否說明了鮑勃的兩個屬性,首先鮑勃是存在的,其次鮑勃目前的行為是吃牡蠣?
不邀自來,高冷的黑本君已經答的很好了,我來換個角度說吧~
我的觀點是,對名詞概念不作解釋或定義,是沒辦法作出判斷的。
一、
「存在」可以說是哲學誕生以來最重要的問題,舉個栗子,到現在中文學界都還沒有固定的幾個西方哲學中譯術語中,有一個術語引起的爭議最多,這就是希臘文中的to on,拉丁文的ens,德文的Sein,英文的being,目前已有的翻譯有「存在」、「有」、「存有」、「是者」。最開始使用is(是者)的哲學家是巴門尼德,他的名言就是「所是的東西不能不是」(即同一律A=A)、「能夠被說和被想的是同一個東西」,也就是說,「非是者」是不能被設想的。
巴門尼德混淆了is具有的表述思想和指示存在的兩個作用。然後最終確定「是者」在哲學中至高無上地位的是亞里士多德,或者這麼說,是亞里士多德明確地把「第一哲學」(即行為上學)研究的對象歸結為「是者」,在此之前的古希臘哲學,缺乏統一的研究對象,在「本原」、「存在」、「本質」、「一與多」、「變與不變」、「善」、「真理」之間徘徊不定,而「是者」概括了所有這些研究對象,哲學自從圍繞著這樣一個統一的對象之後,便可展開多層次、全方面的系統性研究。也正是在此意義上,行而上學使哲學成為科學。
好吧,拉回正題(我真是跑題大王)
要理解形而上學的「是者」,必須先了解系詞「is」的三種用法。
(1)謂述用法:x is y,y是用來謂述x的,系詞is表示x、y之間存在一個直稱判斷,如「花是紅的」,「紅的」是謂詞,「花」是主詞,「是」將主謂詞聯繫在一起。注意,在這裡,我們常常說「紅的」是「花」的一個屬性。(2)存在用法:x exist,英語里「x is」就是一個完整的句子,意思是「There is x」,在這裡,「是」的用法並不是連接主語和謂語;即使x沒有任何謂語,「is」也可以指稱x自身。在這個時候,我們說「is」表示「x」存在。(3)同一用法:x=y,在亞里士多德這裡,這種同一指的是「被定義的概念與定義等同」,它區別於謂述用法就在於主謂語的位置可以互換,即「花是紅的」和「紅的是花」的意思不一樣,但「三角形有三條邊」和「有三條邊的是三角形」的意思一致。這裡的「is」,相當於「就是」。在對「is」的謂述用法的分析中,亞里士多德得出了「是者」的哲學意義——「實體」。「實體」就是只能當主語,永遠不能當謂語的東西。實體是獨立存在的東西,不依賴於其他任何東西的存在而存在,實體只能自己說明自己。總之,實體是既不表述,也不依賴於其他任何主體的東西。
亞里士多德認為,第一實體是個別事物,只有個別事物才不能表述任何事物,任何普遍的名詞,即「共相」、「種」、「屬」、「通名」都可以用來作為謂詞修飾「個別事物」,個別事物也不依存於其他任何事物。
為什麼說存在要說到實體呢?因為亞里士多德緊緊抓住系詞「是」的謂述用法,認為主詞和謂詞分屬兩類邏輯範疇:主詞所屬的範疇是「實體」,謂詞所屬的範疇是「屬性」。和屬性相對應的詞語應該是「實體」。他把範疇的數量歸納為十個,除實體之外,其他九個分別是實體的「數量」quantity、「性質」quality、「關係」relation、「位置」place、「時間」time、「姿勢」position、「狀態」having、「活動」acting、「受動」being affected,也就是說,這九個範疇都是屬性,可以看到,屬性並不包括「存在」。
那麼,現在很明顯了:實體不是屬性。
不過問題是我們能理解作為主語的實體不能是屬性,就好像說存在物(按照實體和屬性的學說,實體是最本質的存在物,其他任何東西都是依附於實體而存在的)不是屬性,但沒有說作為形容詞的「存在」是不是一個屬性呢?因為我們再說「花是存在的」時,好像是把「存在的」這個謂詞賦予「花」這個主詞,好像「花」具有了「存在」的性質似的,這似乎和「花是紅的」的表述邏輯是一樣的。
這裡就必須引入一個概念——「本質」。本質的概念對應於is的第三個功能——「同一用法」。希臘文中沒有本質這個概念,亞里士多德用來表示本質的術語是「其所是」(ti estin/what it is),也可以意譯為「本質」(essense)。本質就是「除它就不是其所是」的東西,是一個事物最根本、最重要、最不可缺少的東西。
那麼,問題就出在「屬性」的定義上了,有兩種可能:
1.屬性是實體偶然具有的、非本質的東西,那麼存在不是一種屬性,存在是實體的本質,即存在是我們談論屬性有意義的前提條件;2.屬性就是能被當作謂語的東西,那麼存在可以被當作謂語,存在是一種屬性;我們常常說「本質屬性」,按照上下文推斷,好像是說有本質的屬性和非本質的屬性的區別,據此推斷在某些語境下,屬性是包含本質的。二、
訴諸亞里士多德我沒有找到答案,讓我去斯賓諾莎哪兒找找他那著名的「實體」、「屬性」和「樣式」概念。亞里士多德對第一實體的觀點有兩個,一個認為第一實體是個別事物,另一認為第一實體是本質或者說形式,甚至除了這些邏輯層面的實體觀,他有關於「具體實體」的經驗觀點,觀點有些駁雜;斯賓諾莎倒是非常乾脆,他認為實體即整體,意思是實體是一切事物之和。具體論證牽扯太多,暫表不提。
斯賓諾莎關於屬性的定義是「從理智看來是構成實體本質的東西」,可以看到,這裡的屬性就是本質。斯賓諾莎認為,實體是無限的,那必然有無限的屬性,但人類所能認識的屬性只有兩種:廣延和思想。或許,「存在」是實體一種我們人類無法認知的屬性呢?
值得一提的是,笛卡爾在論證「身心二元論」時,說的那個原則「不同的實體有不同的屬性,實體的存在要通過它的本質屬性來證明」,意思好像也支持屬性是包含本質的意思。
不過斯賓諾莎的屬性,書里用的詞是attribute,而你說的是property,不知道這裡面有沒有差異。
三、
針對你說的「鮑勃吃牡蠣」問題,從你的描述來看,你也認同「「鮑勃存在」是比「「鮑勃吃牡蠣」更為基礎的東西,無論存在是不是一種屬性,至少存在和「吃牡蠣」是兩個層次的東西。而這個問題本身,和存在是不是一個屬性沒有太大關係。
至於「鮑勃吃牡蠣」是不是包括了「鮑勃存在」,我們要考慮這幾個問題
1.這句話說明了鮑勃存在,且鮑勃在吃牡蠣 i.鮑勃僅在觀念中存在,不存在於物質世界 ii.鮑勃不僅在觀念中存在,也存在於物質世界2.這句話並沒有說明鮑勃存在,只說明了「鮑勃」和「吃牡蠣」之間的聯繫;(牡蠣存在不存在也無所謂)這裡反對本本君把「鮑勃吃牡蠣」等價於「金山是金的」,前者是一個綜合命題,需要經驗知識進行判斷,是一個或然命題;而「金山是金的」是分析命題,我們只需要分析金山的概念就可以得出「金山」和「金的」之間的必然聯繫。我想說的是,「金山是金的」這句話幾乎等同於A=A,這個命題並不能給我們帶來任何更多的知識;而「鮑勃吃牡蠣」的判斷必然包含了知識的增加。沒有膽量在這樣一個學術問題下給出完整的答案。
------------------------------------------存在是屬性嗎?我只能說持有不同哲學觀點的人會給出不一樣的回答。就我所接觸過的一點分析哲學的皮毛來看,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1. 亞里士多德式存在觀
存在是一種為所有存在物所共同具有的性質。它是最為普遍的性質,因為對於任何存在物而言存在均是一種不言自明的性質。然而在這裡它並不帶來知識的任何增加。2. 康德-弗雷格-羅素式存在觀
存在不是一級性質。 康德認為存在不是事物的性質,而是我們關於事物的思想的性質。 弗雷格認為存在不是對象的性質,而是概念的性質,是一種二級性質。(同意康德,更精緻的表述) 羅素也接受兩者的存在觀。他指出「存在」只能與一個命題函項一起使用,即我們只能說「那個具有某某性質的事物存在」。在這裡存在實際上也是一種二級性質。3. 其他看法(認為存在可以是一級性質)
(1)從可能世界的角度,有人認為存在是一種一級性質,可能個體可以具有也可以不具有。而一旦具有則它們獲得了一種新的性質。 (2)存在有兩種層面的意義:一種是作為一級性質來謂述個體,一種是作為二級性質來謂述一級性質。當然,除此以外還有很多方面對於存在是一級性質的論證。但是通常來說,在當代分析哲學環境下,哲學家不願意接受存在可以是真正的一級性質,而認為存在是用來謂述一級性質的謂詞,即存在是性質的性質。
這裡不進一步展開,而只是做一個簡單概括。因為「存在是一種性質」以及「存在是怎樣的性質」這樣的命題觸碰到了分析哲學領域的形而上學有關存在問題研究的核心。本人對分析哲學實感頭大,不敢誤人子弟。
最後謝邀如此學術的話題。@楊嵐茜存在是屬性的前提
class a (){
}
b = new a; 這一行就是存在的具現化;
class a是客觀的對象,它就在那裡等待人類過來給它賦於意義;
人類用哲學的視角觀察了class a,則觸發了b = new a的這一過程。
b = a,但b不是a,且b的賦值行為是存在的具現。
康德說得好,存在不是實在的謂詞,也就是說不是屬性,是具有屬性的存在者的存在,關於這一點,海德格爾提出的「存在論差異」,即存在與存在者的差別,這個理論是講得最清楚的。想深入了解強烈推薦你看看海德格爾的《現象學之基本問題》。
回答太長沒人點贊,那簡短點。存在不可感知,我們感知的只是對象在它和感應體以及觀察者合成的混合存在體中的性質或屬性。我們並不能感知對象的存在,即其本質。即:一般情況下,存在不是屬性。當存在處於僅有它自己存在的世界中時,存在表現出的屬性就是其本質,即:存在就是屬性。2015-08-21=================存在 是一個結果。它是本體的一個有規律的運動所成為的結果。是在時間中一個恆定的狀態。所以,存在是本體在時間中的一種恆定狀態,一種在空間中持續有規律的運動過程所成為的結果。作為一種在時間中恆定的存在體——人類,在空間中觀察另一個與自己相對靜止的存在體時,所看到的是一個空間中靜態的,時間中恆定的對象。如果這個對象被稱為「存在」的話,那對人類來說,存在是一個空間運動的結果,是時間中的一種恆定態。如果考慮到本體的不可觀察性,那存在就是恆定,是觀察者眼中的恆定。恆定是一種狀態。所以,存在是一種狀態,不是與外界作用時表現出的屬性。對存在的理解,名哲們並沒有真正理清楚,各位讀了相信仍是一頭霧水。本人另起爐灶,講一下從不變的,唯一的實體到充滿多種多樣存在和虛空的現實存在。首先要明白,用一個邏輯和一個世界的方法是無法恰當完整和自我一致地描述全部現象的。只有用由一個邏輯導出的四個邏輯,由一個世界導出的四個世界才能實現完整恰當又與自身一致的描述。一的世界,它的邏輯是同。一與一切等同時,在時空中導出四種世界和相應的四種邏輯。它們分別是自在,自由,自肯和自否四種世界,同成恆非四種邏輯。對應的是一定在,一切在,恆在,不在四種存在。一定在,描述的就是實體,一切在描述to on,恆在描述being,不在描述所有 的nothing。
根據海德格爾的思想的話存在不是一個屬性,它是一個過程,和它相像的叫做存在性,這是一個屬性。其實用德語來說比較簡單,存在是sein,是一個變化的過程,而存在性是seiende它是一個狀態。用英語的話前者看成to be後者看成being。sein所追求的正是seiende。不知我說明白了沒有。
object.Existence
object.exist()
存在已知的已知,已知的未知,但是也存在未知的未知,我們不知道我們不知道的事情
推薦閱讀:
※什麼是客觀?有真正的客觀嗎?如果有,怎麼才能達到?
※形而上學和形而下學是什麼意思?
※四條命版的魂斗羅,死了三命,最後通關的還是第一個魂斗羅嗎?
※歷史上的哲學家是怎麼理解「存在」?
※這個世界上誰定的善惡是非?
TAG:哲學 | 形而上學 | 康德ImmanuelKant | 本體論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