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湛廬文化引入的圖書質量很高,他們在出版策划上有什麼可取之處?
早就注意到書櫥里很多新書都帶湛廬的小紅帽Logo,一直很好奇湛廬是一家什麼樣的出版商,為什麼題材策劃比其他出版商都要領先一些?
純個人的感受是三聯、中信已經沒有以前的領先感了。
作為一個出版人,你的問題讓我好受傷呀~~~
湛盧是一家非常優秀的出版公司,也是我很敬仰的一家圖書公司。
湛盧發展很穩健,一直致力於商業和心理學的領域。在產品定位上,湛盧明確定位於國外領先的商業理念,這也是他們一直堅持的。因為一直致力於引進國外最前沿的商業理念,所以他們在版權輸入領域已經建立了自己的優勢地位,也獲得了國外版權方的信任。此外,這也與湛盧擁有這個領域很優秀的出版人才有關。
畢竟,對於引進版權來說,出版人的眼光是非常重要的。細說起來,還會有很多,但主要就是產品定位、人才儲備、精耕細作建立信任優勢,提前布局佔領先發優勢,大體這幾塊吧。因為在湛盧工作過,所以就很慫的匿了。
01. 題主把三聯放到這裡是不對的,湛盧幾乎所有的編輯資源全部都用到了商業出版上,且絕大多數是海外譯本,中信的某一個分社(因為中信有很多分社,每個分社主做的內容都不一樣)跟湛盧的定位是一樣的。而三聯主要是一家人文為主的出版社呀。
02. 湛盧每一本書的工作流程:海外買版權,找翻譯人員翻譯書稿,編輯校對,印刷出版,推廣營銷。這個環節跟工業流水線沒什麼區別,里很多地方如果不是親自加入進去是很難了解到的。
03. 海外買版權基本上就跟從海外買白菜一樣,一籮筐一籮筐的,國內類似的商業圖書,動不動就會寫《紐約時報》十大啊什麼的,其實哪有那麼多,每一個部分都是後續策劃編輯「策劃」出來的,包括圖書的副標題,一般都是策劃編輯杜撰的。
04. 海外譯本最重要的其實就是翻譯,但湛盧的翻譯實在是太差了,基本上拿到的翻譯稿件有的連語句都不通順,而編輯為了語句通順、讀起來舒坦,有的時候甚至是很難做到與原文表達一致的,所以我一直都建議身邊的人,如果有能力,像是中信、湛盧這類的商業圖書,選題感興趣的話,儘可能原本,不要看他們翻譯的,基本上都很差勁。
05. 我自己覺得湛盧之所以能有比較廣的受眾,一是營銷團隊資源比較足,包括很多商業期刊都有圖書的推薦,還跟羅永浩有了合作(說實話頓時覺得鎚子怎麼能這樣);二是佔盡了創業這股熱潮;三是早年的版權資源積累,比較容易獲得海外版權。
06. 如我上面所說,湛盧其實更像是一個工業流水線,因為99%都是海外圖書,所以基本上就是主編們每年出一次過,談他個幾千本書的版權,拿回來後整個編輯部的主要職責就是校對,校對完趕緊下一本。當時在那裡工作覺得跟富士康員工沒什麼兩樣。
07. 非常不建議大家閱讀湛廬文化的書,沒錯,我就是湛盧黑。我現在還能回想起當年湛廬文化的某一位副總在評論設計師的作品時,在辦公室大聲地說:
像我這麼高冷的人都不喜歡這樣的設計。
厲害了我的領導,高冷到令人咂舌....
題主多看原版書吧,仔細閱讀的話,湛盧和中信的商業圖書,錯誤真的太多,翻譯真的太差了。
買過幾本投資類的書,真不敢苟同題主的評價。校對很差,錯字很多,甚至頁碼都是亂的。比如《長盈投資之道》,比如《證券分析》(巴曙松翻譯之前的一版)。
一直在看湛瀘出版的書。比較好的有《影響力》《牛奶可樂經濟學》《文案發燒》等書。我談談作為一個讀者的感受覺:1.第一,他們的書不談內容,光排版、行距、紙張都讓人很舒服。(其實很多書紙張差勁,字很小,一本書不光是賣內容,也是在出售一份讀者的閱讀體驗。)2.現在不管是網上還是書店,圖書種類繁多,因為閱讀一本書的時間成本是很大的。我們不可能等到看完之後才後悔看了一本不值得一看的書。但是湛瀘的書質量都很高,小紅帽的辨識度也很高。你看了很多好書發現都是湛瀘出版的之後,那麼我相信你下次買書的時候會優先選擇「小紅帽」。
@周筠
推薦閱讀:
※大家看書的時候,喜不喜歡聽音樂?
※在書店怎麼選書有什麼技巧?獨立書店在給讀者薦讀、引導方面是怎麼做的?
※哪些書值得反覆閱讀並收藏?
※新華書店是看書的地方還是買書的地方?
※在這個速食的年代,你還會選擇把時間耗費在書店這個慵懶的地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