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中"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怎麼理解?老子用了類比的方法得出這一結論,不太容易理解?

1.出自《道德經.十一章》: 三十幅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2.儒家也有類似說法: 古人有言曰:「得鳥者,羅之一目。然張一目 之羅,終不能得鳥矣。鳥之所以能遠飛者,六翩 之力也,然無眾毛之功,則飛不能遠矣。」以是推 之,無用之為用也大矣。故惠子謂莊子曰:「子言 無用矣。」莊子曰:「知無用而始可與言用矣。夫 天地非不廣且大也,人之所用,容足耳。然則削 足而墊之至黃泉,人尚有用乎?」惠子曰:「無 用。」莊子曰:「然則無用之為用也,亦明矣。」

3.孫子用"圍師必闕"發展這一結論;很多影視劇也故意放一些穿越鏡頭方便觀眾吐槽,增加收視率。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

有了這麼多例子,但還是不能很好闡述"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這句話到底該怎麼理解?


【老子《道德經》中"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怎麼理解?老子用了類比的方法得出這一結論,不太容易理解?】

說反了。老子是先悟出這個道理,然後用比喻告訴別人便於理解。光是你引用的《道德經》原文已經足夠了,多體會一下。如果還扯上儒家兵家,就會把自己搞混去。


2017.02.15 更新

2017.01.18 重新更新整理

我們讀老子道德經時,時常會

惑於老子「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這句話的意義。

老子所說的「無」是什麼?

為何「無」可以產生作用?

時常會被上述問題搞得一頭霧水。

我初讀道德經時,

亦被這問題困惑許久,

捉模不著這虛無飄渺、玄之又玄的道理,

懷疑這些玄學

是否僅是學者為沽名釣譽所做論述,

懷疑這些玄學

是否是否真有其作用。

但當我越鑽研兵法、武術、投機交易

這類博弈活動後,

我慢慢體會到

這「隱藏在「有」背後「無」的作用」,

初期體會「無」的感覺是若有若無、

時而掌握時而丟失。

但我逐漸確認「無」的作用確實存在,

並了解

若無法確切掌握「無」的認知,

我在博弈理論的層次將永遠無法提高。

一直到有一天,

我體會到了「有無之間」這東西的存在,

才使我對「有」與「無」的認知

豁然開朗、不再迷惑。

我重新檢視

以前所讀兵法、武術、道德經、投機交易內容,

我發現可以看到

以前在這些知識摸索所看不到的內涵,

原來這些內涵早就存在那兒,

一直等著我們去覺知,

只是我們一直看不懂它們。

我嘗試在老子「有」與「無」二者之間,

插入「有無之間」這第三項觀點,

試著以不同的角度

來詮釋老子「有」與「無」的關係。

意即:

在觀察一件事物時,我將其

劃分為「有」、「有無之間」及「無」三項關係。

1.「有」

是事物有形形體及其無形智慧、商譽等可用資源。

2.「有無之間」

是基於「有」這資源而產生,

是「有」透過其可利用之「法」

所形成之無形作用或影響力;

亦即「有無之間」是看不到的作用或影響力;

3.「無」

是相對於「有」與「有無之間」以外

存在的所有區域。

一般人「觀物」,

只會觀看到「有」的層次,

亦即一般人只看到事物有形的形體與其表象的作用。

老子道德經教人

「觀物」要觀進「有無之間」這個層次。

這個層次雖看不見,

但卻有其實際作用,

而且還是「有」的主要作用所在。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我將老子對部份「無」意義上以「有無之間」來取代,

亦即將「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解釋為「有之以為利,有無之間以為用

這個做法現實上

使我可以更明了並掌握老子所說「「無」的作用」。

「有」「有無之間」「無」三者,

我目前程度尚無法掌握「無」的區域

(或許將來有悟道的一天)。

但我可以

「利用「有」的資源」,

「利用智慧、運用「法」」,

「來創造、維持「有無之間」的效用」。

-----------------------------------

現在逐漸聚焦在我可以控制的項目:

「有」「有無之間」「法」三者關係。

以一張圖來說明、比較三者關係:

猶如

一個人(「有」)

提著明亮的油燈(「法」),

將自己身影(「有無之間」)投映於牆上。

身影大小(「有無之間」大小,亦即效用大小)

決定在:

1.身體(「有」)之大小與結構;

2.油燈(「法」)的使用方式。

欲放大投映之身影,我們可以

「鍛煉培養自己的身體使身體強大」,

也可以

「將油燈移動靠近自己適當位置」。

油燈位置固定,

身體強健與否影響牆上投映身影的大小;

身體位置固定,

油燈靠近身體越近,

投映出來的身影就會越大;

油燈離開身體越遠,

投映出來的身影就會越小。

慢慢地,

我們可以歸納定義出

老子「「有無之用」的三個要素」:

1.「有」:

有限之有形無形資源所塑造之結構。

其結構作用體現在承受力(時間空間心理緩衝容忍度)及提供動力(長寬高角度)。

2.「法」:任何法的最終體現為「陰」與「陽」。

「陰」為「化轉」、為力量的漸緩化合;

「陽」為「轉變」、為力量的漸增發散。

3.「有無之間」:

利用「有」之資源結構,

透過「法」的防護及使用效率,

所能創造或維持之最大效用。

「保護「有」資源前提下」,

「我們如何使用「法」」,

「使我們「有無之間」的效用最大」。

------------------------------------

以下慢慢補充一些正確的思考方式:

1.培養「有」,教育「法」:

「法」可以短時間很快傳授。

但被傳授者所能映照出的「有無之間」大小

決定於被傳授者的「有」結構的大小,

以及

被傳授者可否適當使用該「法」。

較好的長久穩定學習方式是

培養被傳授者的「有」,

以提高被傳授者承受能力(時間空間心理緩衝容忍度)及提供更高的動力(長寬高角度)。

「有」的培養需要長時間的不斷涵養。

學校制度是傳授「法」;

師徒制度是培養「有」。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中,

高築牆,廣積糧是培養「有」,緩稱王是「法」。

2.借力、加槓桿:

「加槓桿」應該使用於

壯大「有」、加強「有」的結構作用。

體現在提高承受力(時間空間心理緩衝容忍度)及提供更高的動力(長寬高角度)。

「加槓桿」不應該使用於壯大「法」。

「法」可載舟、亦可覆舟。

順時或可放大效用,

覆時卻可能引火上身。

3.形的體現在「有」、勢的體現在「有無之間」:

鬼谷子「聖人謀之於陰,故曰神;成之於陽,故曰明」。

孫子兵法「微乎微乎,至於無形,神乎神乎,至於無聲,故能為敵之司命。」「因形而錯勝於眾,眾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勝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勝之形。故其戰勝不復,而應形於無窮。」

黃帝陰符經「食其時,百骸理;動其機,萬化安,人知其神而神,不知不神而所以神。」

4.「有」是加法,「法」要減法,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老子「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博觀後約取,厚積後薄發。

「有無之間」是「有」產生之後,透過不斷不斷減「法」,最後光源雖然只有一點,但映照出的「有無之間」更大。

-------------------------------------

以下為原回答內容:

「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一般人往往容易看到、接觸到事物形體「有」的表象;

一般人往往意識不到「有」如影隨形「無」的另一面。

「有」與「無」為一體二面。

一般人看到「有」,以資利用;

我們可以「無」利用別人的「有」以發揮更大的效用。

發揮「有」是利用加法;

發揮「無」是利用減法。

學習武術27年,

前20年只知道學習「有」,不斷學習套路、研究如何攻擊;

最近幾年知道「無」的效用後,

開始學習丟掉「有」,學習「無」。

因為「有」是被「無」所利用的!

別人的攻擊是「有」,

「有」之外的範圍都是「無」,

利用「無」來處理別人的攻擊,

讓隨之法、如影隨形。

其動若水,其靜若鏡,其應若響。

「無」有二個槓桿:

一個是「自己蓄勁的槓桿」、是體,

一個是「分別人力(有)的槓桿」、是用。

「自己蓄勁的槓桿」,

道理在老子道德經的「以迂為直」、「處下」、「不爭」,一切目的在「蓄」、在「合」。

「分別人力的槓桿」,

道理在孫子兵法、鬼谷子「分敵」、「抵隙」、「奇正」,一切目的在以小資源作最大效用發揮。

「有」的結構,

會塑造其最小可能路徑,

形成「無」的可用環境。

「有」有型態,就可以「分」「合」;

有「分」「合」,就有「間」「隙」。

時間的分合點為「間」;

空間的分合點為「隙」。

「間」「隙」是鬼谷子很重要的觀念。

「無之以為用」,最後仍會反饋在「有」。

「無」的運用舉例:

下雨撐傘

武術的勁

機會的形成

風險的形成

................................................................


這句話很經典,但不好理解。故老子用譬喻的方式來讓我們更好的理解。要理解這句話,「有」、「無」、「利」、「用」這些關鍵詞要理解,要弄明白。

何為有?何為無?何為利?何為用?有無相生,利用呢?

所謂有,即形顯現於外。利呢?利其實就是有或形顯現於外而被我們所感知。會意。從刀,從禾。表示以刀斷禾的意思。禾,即有。顯現於外,即利。

所謂無,即形隱藏於內,不顯於外。用呢?其實就是形不顯於外,被我們感知即空或無。故能用,即施行。

,可施行也。——《說文》。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桶形。桶可用,故引申為用。

《易經》曰:爻象動乎內,吉凶見乎外。

在這裡,有無即易經的陰爻和陽爻。利用即易經的吉凶。有無相生,利用相彰。利可以變為用,用可以變為利。利,如果實。如果將其埋入土中,便成為了種子。種子,即用。種子生出果實,即利。

但事實上,果實即是種子,種子即是果實。名異,只因其用不同罷了。


以前一直不太理解這句話,後來有人舉了國畫「留白」的例子,秒懂。 中國的文化的確是博大精深,不走尋常路。


我要早一點看你們的評論可能我申論要多好幾分……


有即有,是我們可以觸之可及 目之所達 意之所想的任何東東,是根本。無之所向。才是我們需求的根本,是目標。所以 在有的前提下 創造無的境界才是我們為之努力的根本。在無的境界下,體會有給我們帶來的收穫,也是萬物生生不息的源泉和原動力。


這是典型的「體」與「用」

先有體,是利

無固化,可萬用

用在人的修養上說

我們自身的存在

屠羊或庖丁、入山或入市


實在受不了這種文字遊戲。

說的那麼玄乎,然而並沒什麼卵用。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其實再簡單不過,我們用器皿,住房子,所使用的正是其被限定的空間。也就是「無」。

不要過多引申了。


三十幅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首先,這段話的斷句有問題。因此帶來理解上的疑惑是不可避免的。正確的斷句如下:

三十幅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無論是車輪還是陶器(那時候好象還沒有瓷器)還是房子,都是「無和有」二者共同起作用。拋開一個單提另一個是耍流氓。

輪轂,最中心的位置是孔,插車軸用的。那時候的車輪和車軸之間可是沒有軸承來保證順暢轉動的。就是一根棍子插進孔里用銷子固定一下算完。當是啥意思?當其無、有,意思就是無和有之間的大小適當。不能太大不能太小。用現在的話來講,間隙要合適。間隙小了轉動困難或者轉不動,間隙大了輪子在軸上扭秧歌,不但不好用,還極容易折軸斷輪。想像一下,汽車輪轂你插一根自行車軸,能跑得起來么?不能。這種情況之下,「有」和「無」依然存在,但卻不「當」了。

用器和室來解釋更容易明白一些。

比如一個杯子。杯子是裝水用的,杯壁和底是「有」,杯子裝水的空間是「無」。杯壁和底把裝水的那部分空間與外面的空間隔開來,所以能裝水。如果你把杯底割掉放一邊,有還是有,無還是無,但不相當了,所以不能裝水了。

比如你蓋個房子。佔地面積15*10米。牆砌得太厚了,房間里的空間連張床都放不下。這房子能住么?這也是有無不相當的。當然這個就太極端了些。如果你把牆全拆了,拆下來的土坯也保存在一邊。有還是有,空間還是那個空間,但是跟外面的空間完全一體,這也不叫房子了。

最後兩句的意思是說:有是拿來割的,無是拿來用的。

嗯,如果還覺得不理解,找張紙,卷個圓錐筒,把尖折一下,細的一頭向下,可以裝住水。然後再把紙平攤開,就裝不住水了。沒有「有」的利,就沒了「無」的用。

看,道德經里講的都是一些平常普遍的道理,沒人們講的那麼玄乎。


道與儒還是有區別的。

老子說的輻,埏埴本身是有用的(有利),當去名(無名)組合後,有更大的用處如車,器(有用)。

儒家說的一目,一羽本身無用,但其組合是有用的。

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私以為,利,用同出異名。老子說,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姑且認為,有名可以為利,無名可以為用。用匿名用戶說的,可萬用。


「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詩之道,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更多探討,歡迎關注公眾號:育龍書房


我他么現在還是看不懂啥意思,申論寫不好也是……

無話可說


來這邊關注這條的人,都是申論唄虐的嗎?


有 是靜態,無 是動態

有 是因,無 是果

豹 脊椎骨長/心臟大/肺臟大/骨骼輕巧且堅韌,追趕速度快;尾巴長而粗,利於高速奔跑中轉向;

通過有型的,來達到無形的目的


推薦閱讀:

在成為科舉考試指定內容之前,儒家是怎樣維持自己的地位的?
如何理解儒家「十六字心傳」——"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孔廟祭器不用豆腐,現在的祭孔還是這樣么?
儒家和基督教對個人來講可以共存嗎?

TAG:國學 | 道家 | 道德經書籍 | 儒家 | 辯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