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關於梁漱溟《這個世界會好嗎》後記一段話的疑惑。?

梁漱溟認為,人類面臨有三大問題,順序錯不得。先要解決人和物之間的問題,接下來解決人和人之間的問題,最後一定要解決人和自己內心之間的問題。 但是,我感覺我把最後一者放到第一,這是個什麼狀況,或許這只是我自以為是?


這三個順序是梁先生對世界文化的一個預測。而所謂文化,在《中國文化要義》中他定義道:

「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

「是一個民族生活的樣法」

所以人生問題的三順序,實際是對於一個民族、一個社會宏觀層面來說的。對於個人則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有所改變。如永嘉玄覺禪師就說:「爭似無為實相門,一超直入如來地。」一超直入如來地就是直接解決第三問題的例子了。但是這需要本身有很好的宿根才容易相應。比如你現在雖然關注的是人和內心的關係,我相信這確實是你內心真實想法,有追求、有理想的人都不會輕易被飲食男女之樂所滿足,而喜歡去追尋更高強博大的問題。但是你也要問問自己:這個關注度里是否包含了興趣引起的莽然熱情的成分?未經深思的興趣,來得快的同時去得也快。所以會有「學佛之道,發心尚易,終身精進,是為甚難」的描述。

而梁漱溟指出的人和物質之間、人和人之間、人和自己之間的這三個問題,實有一個解決的難易順序之差別。如果只憑興趣就匆忙去解決最高強的問題,很容易因為遇到的種種障礙而受挫氣餒,敗下陣來(比如很多因為生活受挫而立志學佛的人,隨著修行進步,福德之因開花結果生活變順後,出離心反而變淡,從而萌生退轉之意)。這個時候如果退回到解決第一、二個問題的道路上,但是已被開發的問題是不可能忘卻的。此時,雖然從表面看來你走的是解決第一、第二個問題的道路,但是實際仍然需要面對人和自己的問題: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曾經高潔的志願就會時不時地冒出來靜靜地看著這個比以前墮落的自己,但是由於發心不夠純正,又無法靠自力去解除修行上的違緣。這樣卡在中間的狀態就會攪動得人情志不寧,從而產生更深的痛苦

也是因為這個道理梁漱溟在《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中說中國人既然開啟了第二條道路,就不能走完全退回第一個問題的全盤西化之路就是這個道理。也正是因為看到了草率學佛的危害,梁漱溟雖然身為佛教徒卻強烈反對因為當時中國混亂局面就鼓動人去學佛出世的行為:

人類總是往前奔的,你扯他也扯不回來,非讓他自己把生活的路走完,碰到第三問題的硬釘子上,他不死心的。並且他如果此刻領受,也一定是不很好的領受——動機不很好。此刻社會上歸依佛教的人,其歸依的動機很少是無可批評的,其大多數全都是私劣念頭。藉著人心理之弱點而收羅信徒簡直成為彰明的事。最普通的是乘著世界不好的機會,引逗人出世思想,因人救死不贍,求生不得,而要他解脫生死,其下於此者,且不必說。這便是社會上許多惡劣宗教團體的活動也跟著佛教而並盛的一個緣故。再則,他此刻也絕不能領受。當此競食的時代,除非生計有安頓的人,一般都是忙他的工作,要用工夫到這個,是事實所不能。他既絕不領受,又絕不能領受,又不會為好動機的領受,那麼幾個是從此而得救的呢?還有那許多人就是該死嗎?既不能把人渡到彼岸,卻白白害得他這邊生活更糟亂,這是何苦?不但禍害人而且糟蹋佛教。佛教是要在生活美滿而後才有他的動機,象這樣求生不得,就來解脫生死,那麼求生可得,就用他不著了。然在此刻倡導佛教,其結果大都是此一路,只是把佛教弄到鄙劣糊塗為止。我們非把人類送過這第二路生活的一關。不能使他從佛教而得救,不能使佛教得見其真:這是我的本意。

所以面對你這樣子的情況,我的建議是:先要恭喜你已經覺察到人和自己的問題,這是你生命力高強的表現。但是此時要努力通過看大德的書,閱讀佛經來增長佛教的知識,並用這個知識來審視自己的生活(佛教中有個詞語叫做見地,就是在佛教的知見中腳踏實地地生活),思維人生的意義到底何在。有了人生想要追求的目標,遇到障礙時就容易用更強的意志力去客服之。否則莽撞地走上這條路,又沒有明師善友的扶持,會遇到許多障礙,走很多彎路,非常可惜。這也是許多大德都強調在學佛發心要純正,目的要明確的原因吧。

分享一則最近看到的大寶法王對於「草率學佛」的開示,他說的很多問題我都很有體會,慚愧的同時也找到了改進之方。所以修行還是要多看那些實修大德的開示。以此與你分享,也與你共勉。善妙吉祥!

摘自2008年法王給予台灣心創會開示

問題:學習佛法是為了解脫痛苦煩惱,很多人卻越修越煩惱、越痛苦,不知該怎麼走下去,像這樣的修行人,我們該怎麼幫助他們繼續走下去?

法王開示:我們學習任何一門學科,諸如語言、美術、音樂等等,一開始想學,若只是為了興趣就草率投入,沒有審慎的考慮,學到後來就很痛苦,而且也沒辦法學好。

學佛也是一樣,如果只是一時興起,草率投入,就會越學越痛苦、越煩惱。學佛應有前、中、後不同的時期,每個時期有不同的學習方法。

1、前期:沒有好的老師引領,就不知如何開始。

2、中期:沒有好的老師指導,遇到問題就不知如何繼續下去。

3、後期:心越來越不聽自己的話,最後心就無法掌控了。

這就是草率學佛的弊病,我們無法用外在物質去改變自己的心。

所以學佛前、中、後不同階段次第的修行是很重要的。就好像我們一般握住金剛杵中間的部分,就以為中間的部分最重要,事實上前、後也是一樣重要的。

1、前行:準備要夠,要明白為什麼要學佛,學佛所立下的誓言要能完成,要做到能掌控自己的心。

2、正行:這才是真正進入學習的階段,也是會遭遇最多困難的時期,學佛的過程,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要能堅持到底。

3、果位:修行到最後就要談到果位,但無論有沒有獲得果位,利他的心都不能捨棄,利他的心甚至比自己的修行更重要,更有啟發性。

我是這麼認為。


他說的是人類,人類要生存,先要解決人和物之間的問題,人類要合作要發展,就要解決人與人之間的問題,最後人類要自我實現,就要解決人和自己內心之間的問題。

你說的是你自己,你或許自以為自己要先解決和內心之間的問題才能認真生活認真工作,但你難道在解決這個問題前都不吃不喝,遠離人群,鑽山洞睡草叢嗎?


人們意識到 或是真正關注到自己內心的時候 是已經在物與人 人與人關係問題已經解決之後的 這三個層次層層遞進 所以關係錯不得。 比如文藝復興 人文主義的興起 是在物質豐富交往禮儀頗為完善之後了

題主如此認為也許是一種先正心再謀事的觀念?謀事(解決人 物和人 人關係)和正心(解決人 心關係)的先後關係頗為模糊 甚至有些互相滲透交錯 而大概的發展脈絡則如下: 正心是在謀事的基礎之上的 實踐的經驗積累會引發自我意識的覺醒 而自我意識覺醒之後又會重新審視自己 審視周遭的人與物 形成世界觀價值觀 題主所說的大概是如此階段。這時候再提先正心再謀事倒也不遲。


動物和社會人的區別


按照正常的邏輯,一個人也是先要解決物質生活問題,家庭和諧問題,最後才追求精神自由解脫問題的。不會是一個人吃垃圾,喝髒水,天天和人吵架,但是能安心修行吧?但是要說經濟發達以後,全體人類都追求精神解脫也很不現實。


之前看到其他答主在類似問題上的回答,感覺頗有道理。對於任何一個民族,實際上對這些問題的思考都不是完全先此後彼到,時間上大多是有所重疊的。而對於題主自己,你對這些問題的思考也不可能是在時間上完全割裂的。某一時期你關注哪一類問題是由你自己決定的,想關注什麼就關注什麼吧。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梁漱溟?
如何評價梁漱溟的「無色透明政府」?
梁漱溟、牟宗三等所代表的新儒家和之前的儒家有什麼區別?思想進步在哪?

TAG:梁漱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