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優雅地編輯筆記、記錄想法?
經常使用evernote,但是筆記記起來總是很亂。有沒有比較好的方法,可以在記筆記的時候使筆記顯得整潔好看,同時編輯起來又比較快速高效。例如在evernote的編輯中,只使用粗體(ctrl+b),項目列表(ctrl+shift+b)等簡單具有快捷鍵的方法進行區分要點和子項。或者比較好的記錄思維和想法的筆記方式,可以使用在平時記錄筆記中。
不要把筆記給編成課本啊。筆記就是個字典,做好索引就好了。
我也用evernote自己寫東西的話,用馬克飛象 ,直接編輯 markdown,很漂亮的。截取網頁的話,用剪藏插件里的隱藏廣告功能。
筆記就是恢復知識系統的樹形結構用的,所以如果教科書本身的結構組織就很好,那沒什麼記筆記的必要。對於教科書編寫比較糟糕,東一句西一句的;或者教授上課時喜歡摻入額外的知識的,同時使用多本教科書的,那麼筆記還是有用的。
除了多用項目符號外,我覺得用 XML 也不錯哦~ =。=1、盒子我一直對台灣暢銷書作家李欣頻十分敬佩。看到她在談起平日如何積累創意時,發現她不輕易放棄任何一絲在生活中看到的啟示,以女性敏感的心去迎接各種新思想的到來。李欣頻特別善於使用各種紙盒當成創意倉庫,她找來好幾個盒子,還在上面標出不同主題。只要一有想法就隨手寫在紙條上扔到相應盒子中去。她在固定的盒子里放入好故事,有的盒子被放入未來可能會形成一本書的思考碎片、有些放入可以作為廣告文案的創意。我在實踐時發現,盒子這種工具有優點也有弊端。優點是不用開電腦、PAD或手機,只要有紙筆就可以收集想法。弊端是不方便後期整理,當信息數量激增後,不容易快速調用數據。長期來看,信息電子化是更優選擇。2、手機
用手機隨時記錄下思維火花也很方便。日本整理專家小山龍介,在《整理的藝術3》中告訴大家。他正是在上下班過程中在日本地鐵里寫下這本書的。而且據說很多日本和中國都陸續出現良好得利用了上學或上班的業餘時間,用手機寫下了一本本書,我對於他們的精力分配和強大精神能量特別佩服。這一點,確實很自愧不如。我看到我的培訓師朋友李參,最近發了一篇最新感言,她嘗試用手機寫每天的日記已經獲得了成功,完全克服了手機屏幕小,打字速度慢,不方便編輯的不便利之處。對於我這種希望盡量面對大空間的人,還是享受不了手機書寫的樂趣呀。
3、電子資料庫我們可以在印象筆記中專門開闢了一個筆記本,作為記錄和梳理思路的專屬地盤。這樣無論是身邊有沒有網路,手邊只要有任意手機、PAD、或電腦,都可以在之前寫作的基礎上繼續累積寫作想法。我專門有一個筆記本起名叫博文草稿,裡面幾十篇筆記從只寫了100字到3000字不等。當時機成熟,就會安排專屬時間,好好的完成這一主題文章,再發布出去。4、A4紙的用途我在作讀書筆記、課堂筆記時,一直風格很隨意。比如去上課之前,我都會往包包裡面塞一些A4紙草稿紙,聽課時拿出A4紙,可以很爽快的把聽課中捕捉到的靈感、可以解決我當下問題的可行性點子用潦草筆記以關鍵詞的方式記錄下來。回家後再找時間整理成課後筆記,或將相應行動指導方法加入到項目體系中去。現在科技發達的很,我們完全可以安裝訊飛語音輸入,對著手機或電腦把草稿紙上的關鍵點和語句花個幾分鐘念一遍,語音立馬就能轉化成文字了。多方便啊。記錄創意點子的方法還有很多,但記錄下來永遠不是重點。無論你當初花多少時間記錄了多少文字、塗鴉、語音。最終再也不去整理,等於白記錄。創意寶庫創建成功後,當我們需要的時候再進行提取和加工就可以使用啦。
關注公微輕裝前行,追求一種人生姿態,從生活態度,到人生態度,由內而外的放下。
嘗試了各種軟體之後,還是回歸到用紙筆記筆記的狀態。四五種顏色的筆,一本活頁。出門的時候甚至可以只帶幾張活頁紙,很方便也很有效率。
記筆記,首先最好區分一下應用場景。
最簡單的我們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平時會議溝通過程中需要記錄的筆記(不作為會議紀要),一般需要快速,簡潔明了,並且能夠快速歸納與自己相關的重點信息等。
另外一種是比如平時看書看文章做的讀書筆記,這樣的筆記一般以剪報的形式存在,隨意性也大很多。
在做筆記的過程中,也需要自己在腦子裡對整體輪廓有一個概念,起碼要明白主次以及大綱,至於具體的筆記利用,以下幾點可以高效並且明了的使用筆記這種形式,至於你提到的高雅?我倒是建議你搞個羽毛筆,牛皮紙來記筆記,最優雅,逼格最高。
如何使用筆記類應用(主要以有道雲,印象,Onenot此類為主)
1.顏色。
利用顏色來區分主次以及歸類。關於顏色的利用在快速筆記中利用很有效,對不同類別或不同主次的項目進行顏色塗底,在後期豐富記錄內容的時候會很明了。其他的利用顏色塗地還可以較好的改善整體的視覺效果,但一個頁面不要出現太多的顏色,花哨了會搶了文字的主題。3種最佳,參考交互相關建議。2.標題
標題其實對於一個記錄內容來講很重要,很多人可能會忽略甚至壓根不添。但是即便筆記沒有提供標題這個概念(onenot就很不錯),同樣最好在筆記第一行寫一個總結性的標題,標題並不是一次成型,在後期撰寫筆記內容的時候同樣可以去補充標題,用+或者——做分隔表明是後期添加即可,標題會讓讀者更快的了解整篇筆記主題內容以及提前在腦內有一個概念,再看內容會好很多。3.標記
目前的一些筆記類應用都會提供標記功能,比如未完成標記?號,待辦標記可選框等等。標記一般是用來在顏色區分主次歸類的基礎上作為高一級的補充。比如:紅色標記為上周工作內容,黃色標記本周工作內容。你還可以再上周工作的項目中標記未完成的這周需要補充完成的工作項為?這樣在看起來會簡單明了。此外,如果是會議筆記,標記可以在會後補充,快速記憶過程中沒必要浪費這些操作。
4.記錄重點
很多時候,我們並不需要記錄我們詳細的想法或者內容,這裡我個人常用方法是只記錄關鍵詞以及用一些只有自己才看得懂的符號快速記錄,後期補充。比如:知乎是一個真實的網路問答社區,社區氛圍友好、理性、認真,連接各行各業的精英。他們分享著彼此的專業知識、經驗和見解,為中文互聯網源源不斷地提供高質量的信息。
知乎網站2010年12月開放,三個月後獲得了李開復的天使投資,一年後獲得啟明領投的近千萬美元。在上線的前兩年,知乎採用邀請制註冊方式。2013年3月,知乎向公眾開放註冊。不到一年時間,註冊用戶迅速由40萬攀升至400萬。上面這一段是知乎的百度百科介紹,如果在會議中項目介紹人員如此介紹,我會記錄的信息如下:
知互真實 網路 問答 SNS ——友好理性認真→精英?分享 專業 經驗 高質量
201012 投資 201303——↓ 40W↗400W相信對比原文大概能看懂我的筆記是什麼意思,因為這是我自己記錄的方式,其中除了一些關鍵性的辭彙以及特殊符號(個人使用習慣),雖然看起來不連貫,但只要與會人員回去幾分鐘的時間久可以整理歸納出重點,個人習慣「→」表示針對 未來 目標 「?」表示可能 趨勢 疑問 未來 目標 「↗」表示提升 攀升 變化 「——」表示連貫但不同類等等。這類使用習慣沒必要學習我的,每個人有自己的習慣,用自己習慣的東西就好,畢竟筆記是給自己看的。
其他的更多的就要看個人使用習慣了,其實個人比較習慣的還是Onenot,功能繁瑣了點,但完全不影響快速記錄,後期補全也有較多的可選形式。有道和印象針對國人特點進行了優化,針對性更強些,便捷度也高一些。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謝謝。焦糖心得速記,足夠簡潔和方便記錄
推薦閱讀:
※看了很多思維導圖的書,可還是不會找重點來畫思維導圖,為什麼?
※怎麼理解產品流程圖與邏輯思維導圖的關係?
※思維導圖與知識樹/大綱/目錄的區別是什麼?
※怎麼樣形成自己的一套思維體系,具體有哪些內容?
※電視里整理線索時,會把釘在牆上的資料用線連起來,然後找到交匯點,是什麼方法?